《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小学科学教师说课及 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说课稿

作者&投稿:朱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且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难点】
摩擦力的方向时阻碍相对运动的方向。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媒体播放:海涛声、砂轮与工件的摩擦声、优美的歌声、琴声、锣鼓声、神奇的超声波、电铃声、钢琴曲片段、工厂的电焊声、丛林中的鸟语、夏日的蝉声、瀑布声等。
让学生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人耳的?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呢?
导入课题: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环节二:建立概念
【活动体验-声音产生】
增强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参与以下两个小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1. 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
2. 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体会收的感觉?
3. 用手压住直尺的一端在桌面上,拨打另一端的直尺,观察变化?
4. 拨动音叉,观察变化?
学生分享交流实验的体验。教师指明方向:声音产生前后物体的变化。
【学生讨论】
讨论思考声音产生有什么条件?
学生分为两人小组,5min时间讨论这个问题,教师巡视给出点拨指导,之后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师生总结声音产生的概念。
【归纳总结】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活动体验-声音传播】
增强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参与以下两个小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1. 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在将空气逐渐放回,注意声音的变化?
2. 一个同学轻敲桌子一端(不要使附近的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堵住一个耳朵,另一个耳朵贴在桌子上,看能否听到声音?
学生分享交流实验的体验。教师指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学生讨论】
讨论思考声音传播有什么条件?
学生分为两人小组,5min时间讨论这个问题,教师巡视给出点拨指导,之后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师生总结声音传播的相关概念。
【归纳总结】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环节三:深化概念
【概念特征】
回顾之前学习的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引领学生思考回答:
(1)如何使物体停止发声? →物体停止振动。
(2)声音传播需要哪些介质? →介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传声。
补充说明:虽然不同的介质都可以传声,但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固体最快,气体最慢且以声波形式传播。
环节四:巩固提高
【概念应用】
1. 你还能举出其他的生活中的事例吗?
【例题讲解】
1.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内,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拓展:本题可以在学生识别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查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如: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环节五:小结作业
1.教师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怎样的认识。
2.回家再观察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产生和传播的例子,下节课分享。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以上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说课稿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一、立足课标,说教材和学情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上)《声音》单元第二课时内容。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节《听听声音》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物体发出声音》等课时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学情分析】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已有教丰富的直观感受。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自主的探究性思考,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基于这样的思考,上课前可以由老师收集声音的录音材料,课一开始,我便在“熟悉”两字上做文章,让学生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导入本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奥秘的兴趣。
二、围绕目标,说教法与学法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教学重点】通过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鼓、音叉、装水的水槽、课件。
学生分小组准备:鼓、豆子、钢尺、皮筋、小木架。
教法、学法
1、教法
情境激趣法:以“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导入本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辅助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声音文件、图片文件进行直观演示,将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为一体,启发学生主动去探究声音的产生。
层层推进法:从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分析,探索性实验不适合大步子教学,宜采用步步深入、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
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
2、学法
(1)实验探究法:让学生在实验中自主探究声音的产生,主动获取信息。
(2)小组合作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深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并在活动中提高科学素养。
(3)交流讨论法:让学生在实验中充分交流讨论探究声音的本质。
三、抓住主线,说板块与环节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 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烈的心理特点,上课伊始,我设计了“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关注:“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样特殊的礼物,请你们闭上眼睛,认真聆听。”(播放声音)生听后,汇报听到的声音:汽车声、火车声、风声、雷声、雨声等。让学生初步感觉到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奥秘的兴趣。接着谈话:“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关于声音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肯定会提出许多问题:比如,声音是怎样来的?我们怎样才能控制声音等问题。——从而揭示了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二)分组实验,步步引导。
活动一:使物体发出声音
如何步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提出猜想并逐步验证猜想呢?我设计如下环节
(1)明确目标和要求
(2)分组实验,完成表格
(3)反馈交流,评价点拨
(4)提出质疑,产生冲突
(5)观察实验,初步建立“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概念。
在第一环节,我会和学生进行如下谈话: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寻找答案,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好了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下面分小组进行实验,做实验前请大家共同来看看实验目的和要求。(课件出示)  
在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之后,便进入到第二环节的活动中,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完成表格的填写,教师巡视指导。这个环节可能会出现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制造声音的响度上,这时我会提醒学生:“老师不是看哪组同学制造的声音响,而是看哪组同学想到的让物体发声的办法多。”这样既可以管理课堂,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并完成表格之后,进入“反馈交流,评价点拨”环节 ,我提出本课要探究的核心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时学生的回答还是在他们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做出的。学生的猜想可能是“声音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产生的”或 “声音是由于物体运动产生的” 。当然,这些猜想并没有探究到声音的本质。但只要是建立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所见所思的回答我都会给予肯定,并让学生相互评价补充。此段教学中,我并不急于马上将“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一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下一环节的“质疑”,让学生的猜想与事实之间的产生强烈冲突,从而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所以,在第四环节,我会向学生提出质疑:“如果声音的产生是像你们猜想的那样是因为‘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或是‘由于物体运动产生的’,那为什么对物体用力按压时、弯曲时、拉伸时并没有发出声音呢?”这个质疑会让学生动摇之前的猜想,当学生困惑之时,教师抛出新的任务:“再做刚刚的实验,并仔细观察:不同物体发出声音时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再做实验并观察实验之后,进行交流汇报。多数学生可能都发现“尺子和橡皮筋在发出声音时都会动”,有可能会说是颤动,这时我会告诉学生用“振动”这个词更为准确,并对“振动”一词进行板书。(板书 振动 声音)
随后,我进一步追问:我们通过实验看见了发声的尺子、橡皮筋在振动,那么鼓发声时是否也在振动呢?你能想办法看到鼓面是否振动?学生可能会提出用手摸等办法,教师给予肯定的同时,可引导学生借豆子来观察鼓发声时鼓面是否在振动。当学生看到发声的鼓的鼓面的豆子在跳动时,教师乘热打铁,以提问的形式过渡到教学过程的第三部分——观察实验,形成概念。
(三)观察实验,形成概念
活动二:观察发声的物体。
1、教师出示音叉并击打,问学生:音叉被击打后发出了声音,你能想一个办法让眼睛看到音叉是否在振动吗?在听取学生的方法之时,适时引导学生用借水来观察——把振动的音叉放入水中,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从而判断音叉是否在振动。
2、让学生自由谈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教师适时总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之后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一概念,教师完善板书。
为了强化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我设计了一个趣味小实验:怎样使鼓声立即消失?通过实验学生发现当鼓的振动停止时声音也随即消失。至此学生已认识并理解了“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一科学概念。
(四)拓展设疑,铺垫后续学习
“音乐家能利用琴弦的振动,演绎出许多美妙动听的曲子,请听!”(课件播放音乐),听后我们问:听了刚刚这一段曲子,关于声音,你们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学生可能会提出“声音是如何让我们听到的?” “声音为什么有高有低”等问题,这时我会告诉学生,他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是接下去将逐步学习的内容,引导可以先自己通过多种途径寻找答案,以便在后面的学习中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最后,我会以这句话结束本节课:关于声音的奥秘还有很多等着我们去探究,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节科学课吧!

四、紧扣课题,说板书和小结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以上是我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节课的教材认识和教学分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使学生的探究活动逐步深化,既习得了科学知识,又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说课稿不行——
得要讲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