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综艺节目《见字如面》? 如何评价综艺节目《奇葩说》

作者&投稿:邱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打破固有模式

两三年前,文化类综艺还是彻彻底底火过的,也一度出现了不少现象级的节目。

今天的《见字如面》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出自同一创作团队——实力文化。自2013年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开始,这个团队便撑起了文化类综艺的半边天,掀起了一股“文化热”,引得各大卫视纷纷效仿。

文化类综艺遍地开花,但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同质化”的怪圈。这类节目大多以“竞赛”、“挑战”类为主,缺乏创新意识,换汤不换药,这就使得影响力难以持续。《见字如面》摆脱了固化的竞赛模式,采用演员读信的形式,打破了常规。这符合各大卫视差异化竞争的健康发展样态。

浓情而不矫情

手握一大把足以撑起一档大型真人秀的明星资源,节目组却选择了“大材小用”。

不消费明星,没有综艺节目惯有的娱乐效果,没有过多的煽情藻饰,演员读信完毕一个鞠躬转身离开。

“情感”是撑起这档节目的第一要素,但栏目组却没有打滥感情牌。“煽情”已经成为了综艺的“通病”,不管什么类型,只要能抓收视率,先“煽”了再说。

解读时代背景

既然要通过一封信来剖析一个时代,背景的解读自然不可或缺。在每位演员读信后,嘉宾老师都会在第二现场与主持人一同展开背景的补充。

三人的解读中,有感慨,有争论,为我们铺展开一封信的写作背景,一个遥远事件的来龙去脉,与《锵锵三人行》形式极为相似。

点评中经常会有不同的意见,但这正是嘉宾评论的魅力所在,我们能够通过不同的角度去得出不同的观点。比如在解读林徽因写给梁思成的信时,两评委老师意见出现分歧。

部分网友认为,嘉宾的点评没有擦出火花,反而争执得有些生硬。知著君认为,争论何尝又不是可贵之处呢?经过恰当的磨合,争论,往往能够形成节目的一大看点。

更多时候,解读谈不上字字珠玑,甚至有时只是简单的主观感受。我们不否认点评还有改进的空间,但却足以让我们通过逐渐清晰的背景去品味一封信,读懂一个人,瞥见一个时代。

不管这些期待能否实现,我们都衷心祝愿这样的精品能够站稳脚跟,一直走下去,一直“alive”。

读信人林更新说,《见字如面》是他从艺以来最走心的一档综艺节目。知著君要说,这也是一档让我们放心的节目。放心的是,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还有这样一档综艺在灯红酒绿的喧嚣中独自纯粹着,我们的观众也并没有在鸦片式的娱乐中就此沉迷。综艺市场需要更多这样有品质、有品格的节目。



‍‍最近,综艺节目遭遇“停播热”,《锵锵三人行》、《极限挑战3》、《明星大侦探2》相继停播,《见字如面2》也难逃厄运。

之前《见字如面2》发布了姚晨、喻恩泰同台读信的预告,瞬间就冲上了微博热搜,曾经是《武林外传》铁粉的我超级期待“吕郭CP”的同框!然而,猝不及防,节目下架了,第2季怎么搜都搜不到。

我一直对《见字如面第一季》里的场景念念不忘。

比如,何冰老师读的那封“那天,你被诊断为自闭症”,他没有刻意煽情,没有掉一滴眼泪,但是台下的我们全都泪崩。何冰老师的声音不能多听,耳朵简直要怀孕~

比如,王耀庆和张国立老师读黄永玉、曹禺的往来信,那根本不是朗读,而是飙戏。他们专业、精准地读出了每一个字,各种“欲言又止”都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综艺真人秀爆火的这几年,各色鲜肉欧巴充斥着眼球。终于,这档没有华丽灯光、没有绚丽舞台、努力做减法的节目出现了,简直是“国产综艺里的一股清流”

《见字如面》第2季一开播,豆瓣评分就冲到了9.5。

作为一档良心正能量的文化类节目,究竟为何会停播呢?

对于停播原因,最多的猜测集中在第一期的信件内容上。

第一期的节目以“生死”为主题,其中有一封“吴三桂写给父亲吴襄的诀别书”,因为涉及到“敏感历史人物”,产生了较大争议。“赵立新读吴三桂信件”的视频CUT在节目下架后,随即就被同步删除。

大家除了对停播原因不理解外,最不爽的是,为什么《见字如面》、《极限挑战》这些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屡屡遭遇停播,而那些更low、更烂的节目却都活得好好的?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这种优质、厚重的文化类节目越来越少,我们需要的绝不是那些文化快餐和娱乐垃圾。

最后,只想说,《见字如面2》快点回来吧!



《见字如面》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节目,我看完一期后如是认为。不管节目的创作方是谁,但其高雅的情操值得称赞。

在过去,通讯并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书信就是人们情感的寄托,小小的一张纸,承载了太多的喜怒哀乐。现在,人们将过去保留下来的经典的书信进行朗读和解读,使得人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真相,感受到人们真实的情感。张涵予对抗战时期四川征兵布告的声情并茂的复述,极大的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国难当头,每位中国公民都有义务拿起枪杆,奔赴战场,与敌人拼死搏斗。日本侵略者对中国造成的巨大灾难,国人不能忘却,国耻应当时刻铭记于心。

我认为,文化活还得文化人来干。这么一档高品味的节目,应当需要有知识涵养的大师来解读。两位嘉宾都很不错,对信件所涉及的历史事件都有一定了解,甚至是能够深入解析,这当然取决于他们的知识根底。但是对于主持人来说,解读信件不是她的工作,当然也不是她的强项,她有义务去事先了解一下信件所牵扯到的时间地点人物,一边能够保证节目的连贯性。但是,她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位置,尽量不要去和专家抢着表达自己的言论,可能是处于某些心理而为了表现自己,但是观众都是明白人,这样做反而会适得其反。

节目虽好,但是为了能够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参与到其中的人都有义务怀着敬畏之心去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仅是为了尊重历史,更是尊重自己。



《见字如面》是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的一档文化节目。

见字如面,来源于英国的一档综艺节目,名为《Letters Live》(汉译:见信如晤)。

它在这个浮躁只看明星效应满天飞的综艺节目现状的环境下如同一股清流脱身而出,新颖的创意和优秀的节目内容吸引了大批观众。

而节目的主要内容,就是邀请明星朗读旧信。

这些旧信,远至古代君臣将,近到近代诗人作家,收集了很多名人写的信,明星们设身处地,将这些信富含感情的念出来,让观众们体会到原作者写信时的情感,了解那个年代背景下名人们的故事。

节目简洁不奢华,舞台上只由一个讲台,一个麦克风,加朗读信件的明星,配以灯光,安静简洁的条件下让观众更能感受到名人信件里的文艺气息。

而在明星们读完信以后,又有主持人个教授分析解释写信时的背景,缘由等等,让观众了解详细。

说了这么多优点,《见字如面》个人看来还是有一点点缺点的,这个缺点就是在明星读完信件后的教授主持人解释环节,这个节目的缺点就是主持人的水平不是很高,所以经常能够看到在解释的环节主持人几个人抢话的状况发生,让画面有点混乱,不过出了这个缺点见字如面其他方面还是很好的。

毕竟瑕不掩瑜,我们看这个节目,主要的是了解名人旧信中的情感以及相关的历史故事和历史背景,还有明星们朗读书信是富有情感的精彩的朗读。

所以,我认为见字如面是喜欢十分值得一看,内容丰富有趣,正能量的综艺节目!



如何评价综艺节目《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袒露的正是流淌至今的那条中国人的精神脉络。这些纸上的声音、书信里的中国汇集起来,就是电视人的文化情怀。《见字如面》已经完全与一线娱乐节目比肩,人人都在谈论了。《见字如面》制作和传播实践让大家看到互联网的世界同样是宽广而多元的,观众不都是喧嚣浮躁的,好的传播内容可以满足受众永不餍足的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认知愿望。

虽然名字叫奇葩说,但我觉得这是大陆综艺里少有的不奇葩的节目。可能选手表现的方式有点夸张,但最后被正选的人还是要有辩论实力的。当然这并不是这个节目的主要亮点。
亮点应该是,除去看似喧哗的形式,每个选手的观点都非常真事,而且是别的综艺节目没办法正视的真实。而且这种真实并不是带着目的性的搏眼球(当然节目形式当然是要搏眼球)。许多人可能看一眼就直接下定义了:哦,又一个哗众取宠无理取闹的节目。不过我也是看在导师阵容才去看的。。之前不了解马东,看完节目发现,这个节目吸引我是有原因的。它有一个聪明的老板,当然会是一个聪明的节目。
当然归根结底这只是个综艺节目,讨论不需要上升到意识形态的层面。看起来不会无聊,不会尴尬,还能大笑几回,甚至能学到点说话的技巧,在国内来说就是一个很不错的节目了。
某些同学也可以去刷刷三观,就像节目开头说的请在90后陪同下观看。节目组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见字如面,字如其人
答:最近,一档文化综艺节目《见字如面》火的蹿红,长久不见书信的人们被那一封封见骨见血的书信感动得稀里哗啦,豆瓣评分蹿升到9.4以上。节目形式很简单: 一个讲台,一只话筒,一封信,一把饱含情感的声音。可台下和电视前的听众,心都被这把声音带到了写信人的世界里。在这个互联网和手机成为我们的...

《见字如面第一季》和以往的文字类节目有何区别?
答:那这档节目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及“中国成语大会”有何区别呢?首先,汉字听写大会和成语大会都是比赛性质的,是面向青少年成长的文字竞赛类综艺节目。而《见字如面》光从节目名称就可见其深意,更有多位艺术家坐镇,带领老少多年龄层共同前往历史深处,前往世界彼岸,去追寻曾经的、现在的、乃至未来...

你觉得《见字如面》和《朗读者》这两个节目,哪个更好?为什么?
答:首先两个节目都非常的棒!我更喜欢《朗读者》!《朗读者》与《见字如面》两档节目,不约而同选择了相对小众却很有文化品位的题材,虽然邀请了明星加盟,却不借他们的星光而闪耀,注重文化品味却不卖弄学问。《朗读者》能在喧嚣的时代,还敢于回归最单纯也最丰富的世界,让大家重新体会安静、庄重、隽永...

《见字如面》和《朗读者》两者差异,哪个更好
答:很明显二者平台不同。《朗读者》是央视一套的节目,《见字如面》是黑龙江卫视的节目。一个国家电视台一个省级卫视,平台的不同显而易见。而不同的平台可直接影响到节目的各个方面。制作方式: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不管是舞台、灯光、演员、嘉宾和评论员等都比较专业、美观、恰到好处。光看主舞台的...

这部国内最高分综艺节目,陈道明到底会不会来,女嘉宾还换不换
答:国内终于也有了这么好的综艺节目,春节前,豆瓣评分高达 9.1的《见字如面》受到大家的热情追捧和好评。 一个人、一张讲台、一封信,看似简单朴素的舞台,却打动了很多人。 与很多节目不同,他们甚至有专业的音乐编辑为每封信精心挑选背景音乐。明星,不再是炒作的对象,而在这个节目中成为了正向引导者。 观众呼声最高的...

第二季《见字如面》为什么被停播了?
答:近年来各类综艺大火的同时,也有很多综艺博到第二季第三季的时候被停播了,怀旧是人类的一大基本情感模式,尤其中国人对“忆往昔”更有着复杂的情感体验。而以怀旧为基本主题的《见字如面》这样一个朗读信件怀念旧事的综艺清流怎么就被停播了呢?第二季的《见字如面》第一期,信件的主题是“生死”,...

求第一季第六期见字如面观后感600字
答:如今人们在综艺电视节目上消磨的时间毫不亚于影视剧。有人说类似《朗读者》,但是起码它是个风向标。”任何时候,在任何国家,朗读都是传播文化、《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这样弘扬文化的综艺类节目的出现,预示着真正优质的“中国综艺”。以此为题,以诗词,散文等形式来分享嘉宾故事 ...

见字如面和朗读者
答:问题一:《朗读者》是抄袭《见字如面》吗? 《朗读者》是作为董卿从业21年来自己职业生涯的又一新起点,整个节目从初步的想法到完成就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而《见字如面》9月份第一次出现在网络平台,12月份直接上线,可见它并不是“抄袭”,并且两个节目的体现完全不同。 《见字如面》是来找不同的明星专门朗读书...

见字如面第二季下架了,究竟是怎么了?
答:众所周知,《见字如面》其实是一档良心的文化综艺节目。无论是从《见字如面第一季》还是从《见字如面第二季》来说,这档节目的故事文本都是很精致的,而且节目主题也很多样化,情感表达也很节制,因而该节目富有一种“余音绕梁”、“哀而不伤”的温厚感。可是,为何会下架呢?

见字如面为什么停播什么时候复播
答:在综艺节目复播的浪潮下,极限挑战、明星大侦探等相继确定了时间,而见字如面2复播时间也确定在11月,不久就会与大家见面。见字如面节目介绍 《见字如面》是由实力文化、黑龙江卫视联合出品,腾讯视频网络独播、首播的一档文化节目。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