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又一家车企宣布破产 力帆汽车的前世今生经历了什么?

作者&投稿:励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汽车行业长达百年的发展史中,有太多红极一时的厂商最终走向了破产。而就在一个月前,中国又一家拥有悠久历史的车企破产了,熟悉摩托车的朋友一定很了解它——力帆汽车。

2020年8月6日,力帆集团发布公告,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进行破产重整。要知道,这家企业曾经被称为“中国摩托车之王”,大有“中国本田”的气势。而随着力帆集团证实了破产的“传言”,基本也就宣告着创始人尹明善在第一轮的竞争中落败了。

其实力帆汽车沦落到这步田地,绝非偶然之失。仔细想想,是不是你和我一样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力帆汽车的消息了?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从2016年力帆被牵扯进“骗补”风波之后,力帆汽车就显现出了节节败退的迹象。

不仅当年的业绩出现了大幅下滑,而后更是一年不如一年。出售球队股份、出让厂区土地、甚至连乘用车的生产资质都卖给了理想汽车,我们能看出尹明善为了让力帆汽车重整旗鼓已经想尽了一切办法。

但最终,它的资产仍然抵消不了欠下的债务。仅仅2019年一年,公司的总负债就高达178.63亿元,信用评价也一路下滑至“C”。此时的力帆已再无回天之力,破产重整似乎是它现在唯一、也是最正确的选择了。

力帆汽车之所以会破产,原因有很多,我们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相反,我更想在此时回顾一下力帆汽车的发展史。看看这家企业曾经的辉煌,你也许也会像我一样感慨虎落平阳的悲壮,世风日下的无奈。

●经历过牢狱之灾的董事长

其实我们很难想象,如今力帆汽车的创始人尹明善已经是82岁的高龄了。10年前,72岁的他带领力帆成功上市,他本人的身价也飞速飙升,甚至一段时间之内成为了重庆的首富。纵观他的发展史,我们只能用「传奇」来形容了。

1938年,尹明善出生于重庆市涪陵区。在平凡的长大之后,20岁的他经历了自己的第一次人生转折。那时他还在重庆一所高中读高三,原本想要毕业后进入大学学习,但却因为一些“不正当的言论”而被人告发,导致尹明善被法院判处了20年有期徒刑。

1978年,尹明善出狱了,他人生中最好的年华几乎全部在这20年中逝去。这样一位有案底的中年大叔,原本应该是“底层工作岗位”的常客,任谁想也不会猜到后来的发展轨迹。

尹明善很努力,他并没有因为牢狱之灾而自暴自弃或静静地等待人生结束。反而坚持自学英语和读书,用飞快的速度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出狱后便得到了一份重庆设计院英语老师的工作。

只不过那时老师的工资并不高,踌躇满志的尹明善并不满足现状,于是没过几年便辞去了这份工作。因为尹明善喜欢阅读,同时还当过老师,所以很快发现了“书本”中存在的商机。

没过多久,他就创办了“重庆职业教育书社”,亲自编辑和发行了《中学生一角钱丛书》,并且以每本书一分钱的价格卖出,销售量很快就达到?1000?万册,净获利?10?万元。

这个结果让他非常开心,认为自己在商业方面很有运气和潜力。随着时间推移,他已经不再满足于这一毛钱的生意和10万元的总收入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大干一场。

●摩托车带领力帆走入正轨

90年代初,他在朋友的一次闲聊中发现了摩托车行业的商机。朋友表示,重庆本地虽然有嘉陵和建设两大摩托车大厂,但他们并没有和小型的修理店做生意。而修理店所需要的发动机一般都要从河南进货,成本非常高。他突然萌发了自己组件摩托车发动机,然后卖给小修理店的想法。

于是,尹明善的“摩托车之路”正式铺开了。他首先想办法从建设集团批发了一堆摩托车发动机的主要零部件,然后自己组装卖给了小部分的用户。当时成本大概是1400元左右,而卖出时的价格是2000多元,他从中可以获得600元左右的利润。

后来建设集团发现了这一点,马上想要停止对他的供应。可惜此时的尹明善已经将摩托车的生产流程和经营管理了解的非常清楚,他的公司也早已从发动机组件厂变为了摩托车生产商。于是,“力帆”这个名字横空出世了。

由于对市场环境十分熟悉,并且多年下来已经积累了不少客户,力帆摩托车的销量一路走高。而尹明善所创立的公司,也在此时成为了中国摩托车行业的龙头老大。

时间来到二十一世纪,力帆并没有“吃老本”,而是在组建、生产摩托车的传统模式上,对摩托车的技术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公司的业绩十分辉煌,曾经创下了多个国内第一,不仅是全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商、同时还拥有全国第一个四冲程?100?型发动机、也是第一个组建甲A?联赛足球队的摩托车企业等。

辉煌的时光总会被历史推进的很快,2017年,已经79岁的尹明善主动选择了退休。按理说,功成名就的他应该好好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可惜结局我们也看到了,天不遂人愿。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力帆欠下了如此多的债务而宣告破产呢?

●一步错步步错

2013年,力帆集团的事业发展到了巅峰。力帆的发展真应了那句「盛极必衰」,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力帆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和失败的变革之路了。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有几个行业开始突然的爆火,包括房地产行业、互联网行业、以及汽车行业。而在所有的制造业中,只有摩托车行业在逐渐萎缩。并且由于政策限制,摩托车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可以说尹明善的眼光并没错,它看到摩托车行业逐渐显露出了颓势,于是果然把目光转移到了汽车行业。然而力帆汽车的发展远没有摩托车那么顺利,力帆这么多年的努力也没有让它在汽车行业中真正的立足。

一方面,力帆汽车对于车辆的认知不足,在消费者最关注的关节经常容易掉链子。另一方面,力帆也没有大力且果断的推广汽车产品,而是准备「摩托车、汽车」两手抓。显然,这超出了它的能力范围。力帆生产的每一辆车完成度都不够高,并且尹明善丝毫没有扩大生产的意思,这导致力帆汽车的知名度很低,口碑也比较一般。

后来为了迎合时代发展,力帆也尝试推出过新能源车,但销量仍然不怎么好。更可悲的是,2016年力帆还因为「骗补」,成为了中国第一家由于骗补而被处罚的汽车上市公司。

在多方的压力下,力帆最终还是倒下了。无论这家厂商未来是否还会活跃在消费者的视线里,它曾经确实凭借独有的优势站了起来。只不过,如今它的对手已经太强大了,逆水行舟的后果,就是不进则退。我们只能说,力帆还没有做好“行舟”的打算时,就已经被水冲了回去。

●总结

从一家生产摩托车零件的“小作坊”,到“中国摩托车之王”,力帆的经历可谓是一帆风顺。尹明善提前规划好了一些最坏的情况,才让好成绩来的这么轻而易举。而当力帆决定转型时,结果却恰恰相反。也许是尹明善的决策出现失误、也许是高层管理意见不统一,不管如何,力帆终究是输了。

自从进入了新世纪,我国的经济飞速提升,国民的代步工具已经从摩托车转为了汽车。如果说力帆拥有着和本田相似的出身,那它欠缺的就是本田的眼光和决策力。如果我们未来再也不会看到力帆的产品,那就让我们记住那句经典的广告吧:

“摩托力帆鲨,都市千里马”。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