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姓张的宰相和丞相呢? 历史上著名的丞相都有哪些

作者&投稿:类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张仪(?-前310),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文王时任秦相,封武信君。他用合纵的策略bai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瓦解了苏秦倡导的连横抗秦策略。后入魏为相。
张苍(?-前152),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帮助刘邦建立西汉政权有功,封为北平侯。文帝四年(前176)代替灌婴担任丞相十五年。
张禹(?-前5),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人。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拜为丞相,封为昌侯。在位六年,以老病归。
张邯(?-23),籍贯不详。因为推行井田制,得到王莽的称赞,地皇四年(24)拜为新朝宰相,任大司徒。
张湛 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人。西汉时官至二千石。王莽新朝历任太守、都尉。东汉初历任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太中大夫等。建武二十年(44)拜相,任大司徒。
张纯(?-56),平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拜相,在位十年。
张酺(?-104),东汉汝志细阳(今安徽阜阳北)人,东汉和帝永元五年(93)拜相,任太尉,十二年罢相,十六年再次拜相,任司徒。为政刚正不阿,抑制豪强。卒于相位。
张奋(?-102)。张纯之子。东汉和帝永元六年(94)代刘方任司空,十三年任太常,以病免。卒于家。
张禹(?-113)。东汉襄国(今河北邢台)人,和帝永元六年(94)由大司农拜为宰相,为政节俭,重农垦水利。
张敏(?-112),东汉河涧馍(今河北雄县东南)人。建初二年(77)举孝廉,任司空六年。在位奉法守纪,用刑公正平允。以病重免相。
张皓(49-132),东汉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顺帝永建元年(126)拜相,任司空,在位四年。
张歆,东汉河内人。桓帝建和三年(149)拜相。
张颢,东汉常山(今河北元氏)人。灵帝光和元年(178)拜相。
偶?/B>,东汉汝南细阳人,灵帝光和二年(178)拜相。
张温(?-191),东汉南阳穰(今河南邓县)人。灵帝中平元年(184)拜相,献帝初平二年(191)被董卓杀死。
张延(?-186),东汉河内人,汉桓帝相张歆之子。灵帝中平二年(185)拜相,后被宦官下狱至死。
张喜,东汉汝南细阳人,献帝初平四年(193)拜相,在位四年。
张悌(?-286),三国东吴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末帝天三年(279)以军师兼任丞相,翌年,率三万大军抗击晋军,力战而死。
张华(232-300)西晋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武帝泰始七年(271)拜相,任中书令,力排众议,制订灭吴计划。咸宁五年(279)免相,改任度支尚书。元康元年(291)再次拜相,任中书监加侍中光禄大夫,在位六年,“尽忠匡辅,海内晏然”,封为壮武郡公。
张行成(587-653),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6)拜相,以刑部侍郞兼太子少詹事掌典机务。高宗即位,以顾命大臣辅政,封北平县公。历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少傅,监修国史。
张文,(605-678),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乾封二年(667)任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拜为宰相。在位十二年,为政勤俭,办案公正,执法平恕,受到高宗倚重。
张大安,唐魏州繁水(今河南南乐)人。仪凤二年(667)拜相,同中书门下三品,受到章怀太子倚重。永隆元年(680)罢相,贬为普州刺史,终于横州司马任上。
张光辅(?-689)唐京兆(今陕西长安县)人。武则天垂拱三年(687),以讨平越王李贞之功拜相,永昌元年(689)改任讷言,迁内史令。同年,以不满武则天专权,坐心怀两端之罪被诛杀。
张锡,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高宗宰相张文的侄子。武则天久视元年(700)任宰相。次年以泄露宫中机密流放循州。唐隆元年(710)韦后杀中宗立少帝,命为宰相,仅十余天,韦后被杀,他亦被贬。
张柬之,唐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武则天长安四年(704),拜为宰相,次年发动政变,入宫杀张昌宗,张易之,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唐中宗复辟,以功升天宫尚书、中书令等职,仍居相位。
张仁愿(?-714)华州下圭(今山西富平东)人,唐中宗景龙二年(708)拜为宰相 ,封韩国公。是整个唐代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宰相。
张嘉福(?-710),籍贯不详。唐睿宗景云元年(710)拜为宰相。同年被诛杀。
张说(667-730),洛阳(今属河南)人。唐睿宗景云二年(711),拜为宰相,监修国史。同年免相,改任尚书左丞。玄宗开元元年(713),第二次拜相,封为燕国公。不久免相,贬为相州刺史,唐玄宗开元九年第三次拜相,在位五年。开元十四年,为奸臣李林甫弹劾免相。
张嘉贞(666-729),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南)人。开元八年(720)拜相。开元十一年免相,封河东候。子延赏、孙弘靖分任德宗、宪宗朝宰相,史称“三相张家”。
张九龄(673-740)。唐韶州曲江(今广东)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拜相。三年后受李林甫排挤,罢相。
张镐(?-764?),唐博州(今山东平西)人。肃宗至德二年(757)拜相,主持平定安史之乱。
张镒,苏州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拜相,次年罢相,谪凤翔右节度使,后为叛将所杀。
张延赏(727-787)德宗贞元元年(785)拜相,旋罢。三年,再次拜相,同年卒于相位。
张弘靖(760-824),唐德宗宰相张延赏之子。肃宗元和九年(814)拜相,在位三年。
张浚(?-902),河间(今属河北)人。唐僖宗光启三年(887)拜相,在位五年。昭宗大顺二年(891)免相,贬为武昌军节度使。后被朱温杀害。
张文蔚(?-908),河间(今属河北)人,唐昭宗天复四年(904)初拜相。天佑四年(907),朱全忠灭唐,任后梁宰相。
张策(?-912),敦煌人。后梁开平二年(908)拜相,兼刑部侍郞。同年以病辞相。
张延朗(?-936),开封人。后梁清泰元年(934)拜相。后被石敬塘杀害。
张孝杰,辽永霸(今辽宁朝阳)人。咸雍八年(1072),封陈国公、北府宰相,赐国姓耶律氏。
张琳(?-1122),沈州(今沈阳)人。辽乾同四年(1104)为南府宰相。
张齐贤(943-1014),北宋曹州人。淳化二年(991)拜相,四年罢。咸平元年(998)再拜相,三年罢相。
张知白(?-1028),北宋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仁宗天圣三年(1025),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相。三年后卒于相位。
张士逊(964-1049),北宋阴城(今湖北光化)人。天圣六年(1028)拜相,次年罢相;明道元年(1032),再次拜相,次年罢相,宝元元年(1038)三拜相,朝廷机务悉由裁夺。
张商英(1043-1121),北宋蜀州新津(今属四川)人。大观四年(1110)拜相,大革蔡京弊 政。
张邦昌(1081-1127),宋东光(今属河北)人,靖康元年(1126)拜相。金兵入侵力主议和。次年金灭北宋立他为楚帝。南宋初被处死于潭洲。
张浚(1097-1164),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绍兴五年(1135)拜相,督师抗金。忧郁而死。
张浩(?-1163)。金代辽阳(今属辽宁)人。本姓高,改姓张。大定二年(1102)拜相。

张仪、张居正、张之洞、张柬之

一直上姓张的丞相或者宰相。春秋战国时期的张仪。让明朝的张居正。很还有一个张柬之。

历史上张姓的宰相共有63人,主要有秦朝宰相张仪,明朝宰相张居正,唐朝宰相张柬之,清朝宰相张之洞,张廷玉等

秦朝宰相张仪, 明朝宰相张居正 ,唐朝宰相张柬之 ,汉朝张良,清朝张廷玉等。

历史上有张居正、张柬之等。因为张居正是明朝内阁首辅;张柬之是大唐宰相,也是唐朝四大名相之一。

历史上著名的丞相都有哪些?~

宰相(或者丞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是所有为官者及文人都想得到的官职。最早在商代的时候,就有“相”这一官职。其后几千年,宰相一职官名和职权不断变化,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宰相始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废除“相权”,及至明成祖成立内阁制,设内阁首辅一职,其实也跟宰相差不多。清朝相应的职位为大学时和军机大臣。下面就来说一说中国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宰相。由于中国历史上人才济济,难免会有遗漏。
一、商初名相伊尹
伊尹原名挚,商汤王的重臣,官号阿衡、保衡。曾辅佐汤打败夏桀建立商朝。汤死后,又相继辅佐外丙、仲壬和太甲。太甲昏庸暴虐、乱德败行,被伊尹放逐。三年后太甲悔过自新才得以复位。伊尹为上朝理政安民六十余年,死于沃丁时。
二、周初名相周公
周公姬旦,周文王姬昌第四个儿子。先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周成王治国,并制作礼乐使天下风气为之一变,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曾击败管叔、蔡叔和武庚的叛乱。为加强对东方的控制,周公建议成王迁都洛邑,并实施分封制度,把周宗室和功臣分封为诸侯,以作为保护王室的屏障。此外,还在封国内大力推行井田制,将土地统一规划,增强周王朝的经济基础。
三、春秋名相管仲
管仲,春秋时齐国著名军事家。幼年时家贫,为了维持生计,曾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分钱时管仲常常多取,鲍叔牙不以为意,反而很善待管仲。后来在鲍叔牙的强烈推荐下,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管仲在齐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倡“尊王攘夷”,使齐桓公最终成就一代霸业,后世尊他为“春秋第一贤相”。
四、秦国名相商鞅
商鞅,战国时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法家代表人物。秦孝公下求贤令时,商鞅来到秦国,向孝公献上变法强国之术,使秦国从一个偏远地方的弱小国家成为霸主,为秦国最终统一七国奠定了基础。
五、秦朝名相李斯
李斯,战国末期和秦国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及书法家。辅佐秦始皇最终统一七国。天下统一后,与王绾、冯劫共尊嬴政为皇帝;废除分封,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一系列政策影响后世近两千年。

1、才高其天 谋深如海--秦相 李斯

功过昭著的秦王朝名相,一生都在毫不伪饰地追逐功利权势。少年出道,研学帝王术,初投吕不韦,后宫帏进言,献剪诸侯,灭六国,成帝王之策,得始皇信赖,驰鹜于秦都。上《谏逐客书》、倡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创“小篆”一统文字。他也曾助秦始皇焚书坑儒,附赵高沙丘谋逆,最终为小人构陷,一代权谋大师腰斩于咸阳。

2、功冠群臣 声施后世--西汉开国名相 萧何

初乃秦末一刀笔小吏,却能乘势而起,拥立沛公。劝刘邦避项羽锋芒,屈尊汉中王,徐图天下;慧眼独具,月下追韩信,使“汉兴三杰”到了刘邦一人手下。楚汉相争,留守后方,为刘邦提供充足支援;汉朝初定,治国安邦,颁法立规,更的“萧规曹随”之誉。

3、奇谋善变 不下三杰--汉初名相 陈平

年青俊美,偏纳他人之遗孀,六出奇计,助高祖解白登之围,王陈并相,结交周勃,终灭吕后势力。汉初三杰,韩信受谤,被擒于云梦泽,死于钟室;萧何遭谗,曾械于牢狱;张良惧祸,托言闲游。陈平却能久居相位,且得善终,足见他官场权谋之老到,远在三杰之上。

姓张的历史名人
答:长成后身材高大魁梧,古籍中描绘其形像为:庞眉文额,朱顶绿睛,隆准方颐,目有三角,伏犀贯顶,垂手过膝,使人望之肃然起敬!8张 让:(公元?~189年),颍川人(今河南禹县)。著名东汉宦官。张 芝:(公元?~192年),子伯英,敦煌酒泉人(今甘肃酒泉)。著名东汉书法家。张 说:(公元667~730...

历史上姓张的有哪些名人有什么事迹
答:陈寿:①张昭受遗辅佐,功勋克举,忠謇方直,动不为己;而以严见惮,以高见外,既不处宰相,又不登师保,从容闾巷,养老而已,以此明权之不及策也。 ②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於色。 孙权:①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 ②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 ③使...

历史上姓张的名人有哪些?
答:1、张衡 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他是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人。2、张仲景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

中国历史上做出贡献的姓张的人都有哪些?
答:张 一、张姓来源 1、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

历朝历代的宰相有哪些?
答:寇准 丁谓 晏殊 富弻 韩琦 蔡京 王黼 李纲 张浚 秦桧 薛居正 吕蒙正 王钦若 吕夷简 范仲淹 王安石 司马光 范纯仁 郑居中 张邦昌 汪伯彦 吕颐浩 贾似道 文天祥 11.辽金韩延徽 耶律隆运 完颜希尹 完颜宗翰 石盏女鲁欢12.元安童 崔斌 伯颜 桑哥 脱脱 哈麻 成遵 史...

明朝末年宰相有没有姓张的
答:答:没有,一个都没有 我们民间所说的宰相,标准的名字应该是丞相 明朝开国,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 到朱棣(永乐,明成祖)组建内阁,多名内阁大臣分担丞相的职责 明朝之后一直是内阁制度 明清两朝实际上都是没有丞相的 如果非要说明朝有类似的官职,那就是“内阁首辅大臣”比如说严嵩,徐阶,高拱,...

历史上有哪些“宰相父子”?
答:最有名的应该就是张廷玉与张英了,他们有名的不仅是因为二人同当宰相,更是在历史辅佐了三代皇帝,将忠心与才华发挥的淋漓尽致。其实比较有名气的应该是他们父子三代,张廷玉的儿子也是非常有才华,但是他与父亲都已经得到了重用,所以劝谏皇帝将机会留给更多人,而非自己的孩子。这不仅是一种聪明的...

从西汉开国到东汉灭亡,一共有哪些丞相?最出名的是谁?诸葛亮算不算是汉...
答:诸葛亮是汉丞相,但不是东汉丞相,是蜀汉丞相,因为史学上是把东汉和蜀汉分开的。至于最出名的就看个人意见了,现在有名气的,应该就是诸葛亮,曹操二人了。但我认为贡献最大的当属萧何、曹参、邓禹三人,萧何协助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帝国,曹参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为大汉盛世打下基础。邓禹协助光武帝...

唐朝有哪些宰相?
答:则天朝 宰相七十八人 刘仁轨 薛元超 郭正一 姚元崇 裴炎 袁恕己 敬晖 岑长倩 郭待举 魏玄同 刘齐贤 韦弘敏 桓彦范 王德真 刘袆之 武承嗣 骞味道 崔詧 李景谌 韦方质 沈君谅 裴居道 韦思谦 苏良嗣 韦待价 张光辅 王本立 范履冰 邢文伟 武攸宁 傅游艺 史务滋 宗秦客 格辅元 乐思诲 任知古 欧阳通 裴...

历史上有姓张的皇帝吗?
答:他于姑臧西北置武兴郡,分西平(今青海西宁)郡界置晋兴郡,以处流民。又铸五铢钱,通行境内。314年病死,长子张寔继任,晋愍帝司马邺任命寔为都督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西平公。西晋亡后,自317年起,张氏世守凉州,长期使用晋愍帝的建兴年号,虽名晋臣,实为割据政权,史称前凉。前凉帝系表 (1) 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