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比小刚多做了多少件好事(4)如果每个表示2件好率,上? 加涅的学习分类

作者&投稿:嵇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下面是暑假里4位小朋友做好事的件数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每个■表示1件好事

(1) 4个人一共做了多少件好事?

(2)谁做的好事最多,谁做的最少?

(3)小丽比小刚多做了多少件好事?

(4)如果每个■表示2件好事,上 面的数据应

该怎样表示?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解:(1).

9+3+4+6

= 12+10

=22(件)

(2)9>6>4>3

所以,小丽做的好事最多,小强做的最少。

(3)

9-4=5(件)

(4)9×2=18(件)

3×2=6(件)

4×2=8(件)

6×2=12(件)

如果每个■

表示2件好事,.上面的数据应该表示

为:18,6,8,12

(5)我提出的问题是:

小丽和小刚一共做了多少件好事?

9+4=13(件)

答: (1), 4个人一共做了22件好事,(2), 小丽做的好事最多,小强做的最少。(3), 小丽比小刚多做了5件好事,(4),如果每个.表示2件好事, 上面

的数据应该表示为18,6, 8, 12, (5),小丽和小刚-共做了13件好事.



学习的含义是什么?~

学习的含义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学习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
狭义: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知识的过程。
广义: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
引证解释
小鸟学飞。《礼记·月令》:“鹰乃学习。” 陈澔集说:“学习,雏学数飞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士则学习法令辟禁。”

拓展资料有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论语》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
学而不用则废,用而不学则滞;学用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周海中 
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
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加涅把人类的学习分为八个层次:
一是信号学习。这是最低级层次的学习。"无论在普通家畜方面或在人类方面,对于信号学习普遍都是熟悉的。"
二是刺激一一反应学习。加涅认为,这一层次的学习相似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和斯金纳的"操作性学习"。它只涉及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单个联络;而且剌激与反应是统一地联结在一起的。
三是连锁学习。这是一种成系列的单个"S-R"的结合的 学习。有些连锁学习是由肌肉反应组成的,而有些连锁学习完全是言语的。
四是言语联结学习。这是指语言学习中言语的连锁化,包括字词形声义的联想和言语顺序的学习。
五是辨别学习。这是指学习者对某一特别集合中的不同的成份作出不同的反应的学习。
六是概念学习。这是指对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反应的学习。 其中有些概念可以通过学习者与环境的直接接触来获得,但有些概念则要运用语言对事物进行分类、归纳和概括才能获得。
七是原理(规则)学习。这是对概念间关系的认识或理解。例如,从 对"圆的东西"和"滚动"两个概念间关系的认识中得出"圆的东西会滚动"的规则。
八是解决问题学习。这是规则学习的一个自然的扩大,是一种"高级规则"的学习。

扩展资料:
一、学习结果
加涅认为,人类的学习有五类结果,表现为五种不同的能力,即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运动技能和态度。
一是言语信息。加涅认为,这是一种学习者表述观念的能力。之所以称为"言语信息",是因为"信息是言语的,或者说得比较明确些,信息是可以表达的"。
二是智慧技能。加涅认为,这是学习者使利用符号成为可能的能力咱例如,读写算是低年级儿童所学习的利用符号的基本种类,随着学习的进展,他们就会以比较复杂的方式来利用符号。智慧技能并不是单一形式,它有层次性,由简单到复杂,包括四层次: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三是认知策略。加涅认为,这是学习者用来调节他自己内部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过程的能力。认知策略可以应用于任何科目的学习。
四是运动技能。加涅认为,这是学习者学习由许多有组织者的肌肉运动所形成的综合活动的能力。运动技能不是指个别的动作,而是强调动作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五是态度。加涅认为,这是影响个人选择行动的内部状态。 在他看来,人的行动是受态度影响的,但态度又是人的动作的结果。
二、学习过程
每一类学习中都蕴藏着前一类的学习。在加涅看来,任何一个学习过程也是有层次性的,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学习阶段构成的。他把学习过程依次分为八个阶段:
动机阶段:一定的学习情境成为学习行为的诱因,激发个体的学习活动,在这个阶段要引发学生对达到学习目标的心理预期.
领会阶段:也称了解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学的措施要引起学生的注意,提供刺激,引导注意,使刺激情境的具体特点能被学生有选择的知觉到.
获得阶段:这个阶段起着编码的作用,即对选择的信息进行加工,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持久状态.
保持阶段:获得的信息经过复述、强化之后,以一定的形式(表象或概念)在长时记忆中永久地保存下去。
回忆阶段:这一阶段为检索过程,也就是寻找储存的知识,使其复活的过程。
概括阶段:把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这一阶段涉及到学习的迁移问题。
操作阶段:也叫作业阶段。在此阶段,教学的大部分是提供应用知识的时机,使学生显示出学习的效果,并且同时为下阶段的反馈做好准备。
反馈阶段:学习者因完成了新的作业并意识到自己已达到了预期目标,从而使学习动机得到强化。加涅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强化主宰着人类的学习,因为学习动机阶段所建立的预期,此刻在反馈阶段得到了证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加涅

...数学小刚和小美做了30朵花,且小美做的比小刚多14朵,小美做了多少朵...
答:两个人一共是30。现在小美比小刚多14。小美的就是(30+14)÷2=22朵。

...和小刚共做了88道题,小明比小刚的3倍少12道题2人各做了多少数...
答: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小明比小刚的3倍少12道题, 二人共做了88道题,这道题可以转换成和差问题解决。小刚为1份,小明3份减12.88+12=100(道)这是4份 100/4=25(道)这是小刚的 25*3-12=63(道)这是小明的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
答:3、 两个自然数相减,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360,你能根据所学知识求出被减数是多少吗? 分析:因为:被减数+减数+差=360,被减数=减数+差。所以:360里有两个被减数。 列式:360/2=180 1、 张老师为表扬好人好事,要调查一件好事是谁做的。他找来小明、小刚、小华三人,进行询问。明说:是小刚做的。小刚说:不是...

5、三个好朋友比赛跳绳,小军跳了67下,小明跳得比小军少,小刚跳得比小军...
答:小明最多67-1=66下小刚最少67+1=68下

小明一分钟做了120道题,比小刚每分钟做的2倍还要多8道,小刚每分钟做多...
答:解:设小刚每分钟做x道,2x+8=120 2x=120-8 2x=112 x=112÷2 x=56 答:小刚每分钟做56道。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题目短一点儿)
答:现在这三种小虫共18只,有118条腿和20对翅膀,每种小虫各几只? 4.学雷锋活动中,同学们共做好事240件,大同学每人做好事8件,小同学每人做好事3件,他们平均每人做好事6件。参加这次活动的小同学有多少人? 5.某班42个同学参加植树,男生平均每人种3棵,女生平均每人种2棵,已知男生比女生多种56棵,男、女生各有...

初一数学练习题
答:解:原价销售时增加X% (1-10%)*(1+X%)=1 X%=11.11% 为了使销售总金额不变.销售量要比按原价销售时增加11.11% 3、1个商品降价10%后的价格恰好比原价的一半多40元,问该商品原价是多少? 解:设原价为x元 (1-10%)x-40=0.5x x=100 答:原价为100元 4、有含盐8%的盐水40克,要使盐水含盐20%,则...

小伟做语文作业用了25小时,比小刚多用了215小时,小华比小刚多用了14小 ...
答:小刚所用时间为:25-215=415(小时);小华所用时间为:415+14=3160(小时);25小时=2460小时,3160-2460=760(小时).答:小华所用时间多,比小伟多用760小时.

...比小明少35朵,小刚比小明多63朵,小明做了多少朵花,小刚呢?
答:小明做了113朵,小刚做了179朵

小刚送给小明1本书,还比小明多2本,小刚比小明多几本?
答:根据题意可以得到等式关系是(小刚-1)-(小明+1)=2。所以可以得到小刚-小明=2+1+1=4,即比他多了4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