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500字初中

作者&投稿:成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们仨读后感500字初中

  我们仨读后感500字初中,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以一本书为载体,阅读是心灵的归宿,一篇读后感的完成也许并不需要多少时间,读书使人明智,看看我们仨读后感500字初中,动手写出自己的感悟吧。

  我们仨读后感500字初中1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著名作家杨绛写的《我们仨》。

  《我们仨》这本书是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里面的内容却意义深刻。

  这本书有3部,第一部是《我们俩老了》,第二部是《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是《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这是对这本书对美妙的评价。那么,我们仨是哪三个人呢?原来,爸爸是钱钟书,妈妈是杨绛,女儿是钱媛。杨绛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绛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我相信同学们总会有失去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那一天,可能有些同学已经经历过这些不想经历的事情了。杨绛就是这样,女儿没有了,女儿的爸爸也没有了。大家一定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当真的失去了亲人,回忆起来,心是非常痛的,想起曾经在一起的日子,想起那些快乐时光,想起小时候那些幼稚的事情,真的,泪水会流个不停!不管失去了亲人,还是和最好的朋友离别,都是值得怀念的事。我们一生中要经历很多这样的事,幼儿园的毕业典礼可能会不太留念,因为那时我们还小,不懂事,但还是拿着同学录,忙着记录好朋友的电话:“喂,你家的电话是多少啊?你帮我写吧!”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慢慢说的,不能像现在一样把话说的那么流利。到了小学,大家都明事理了,毕业典礼也就有很多同学留下了第一次离别的泪水。至于中学和大学,我们还没有经历,所以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真的,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失去了才知道什么是失去了!

  我们仨读后感500字初中2

  命运指引着这三个人在冥冥中相遇。《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三篇如同圆舞曲一般共同跳跃着浓浓的亲情的主旋律。最后作者独自一人在静静地怀念这仨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怀念着一个家族最平凡的光。

  细腻的文笔平缓地诉说着心事,委婉温暖。《我们俩老了》是晚年时对钱钟书,钱瑗的回忆;《我们仨失散了》,是在亲人们相继离去的那些年,作者自己支撑着家,照顾着这个家。《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作者用自己的笔诉说着亲情的'姿态。

  书中没有可怕的呐喊,没有无助的仿徨,只有一位母亲对儿女的思念,一位妻子对丈夫的怀念,每一个字像花一样绽放着思念。

  杨绛淡然的文笔,细腻的思考把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进行放大,用自己的心把它们串成一串闪耀夺目的项链。即使“文革”的惨不人道,在那段扭曲心灵的历史中,杨绛忍受着世道无常的变化。她并没有对命运抱怨,她只是淡淡的回忆,淡淡的叙述,使我们沉入她的静思,去理解,去赏析她的命运,去评析她的为人。

  当初的我们仨,现在,独留杨绛一人形影孤零,她在文革中活在对儿女,丈夫的美好回忆中,几十年中,杨绛,见到了太多太多,钱钟书和钱瑗相继离她而去,所有的悲欢与离合,所有的潮起与潮落,她早已释怀,以至于悲喜无常,淡定自如了,但是这样却还是给我一种淡淡的悲伤凄凉。

  杨绛在命运面前是渺小的,她无法决定命运齿轮如何转动,无法预测命运在下一秒钟如何转动。她所能做的就是听天由命,任凭命运的各种不公,她就是笑笑,把它当作历练,磨练自己的性格。毕竟她无法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也不像海伦有一个好老师,她在命运中只能靠自己,只能去无条件承受,所以她的内心是强大的,而她只能沉淀在我们仨的回忆之中来缓冲自己受到的伤害。

  杨绛活在一种沧桑的幸福中,她一直在寻找自己那曾经的家,她不敢祈求太多,她只是希望在乱世中可以和自己的一家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

  最远的是家乡,最难到达的是家乡,家在梦里。

  我们仨读后感500字初中3

  何谓好书,我觉得是读来不晦涩难懂,不空洞浮夸,语言平实朴素,情感真挚绵长,含义深刻隽永,能发人深思,启人心灵智慧的,《我们仨》就是这样一本书。

  钱先生一家三口平静恬淡的一生在夫人杨绛92岁高龄时的笔端缓缓流淌,那时,丈夫和女儿已相继离世,只留下她一人回忆几十年相伴的点点滴滴,用这种方式“再和他们聚一聚。”

  他们夫妇一同经历了留学,抗战,文革和社会主义新时期。在国外生下女儿圆圆,在抗战时期毅然回国,无论生活如何艰难困苦,他们始终淡泊名利,钻研于读书治学,以一家人在一起为幸福。居所东搬西挪总是局促狭小,夫妇二人直到六十多岁才有了三里河寓所这个宽敞一些的房子,然而在他们心中有亲人,有书的地方就是家。

  书中描绘的三人各坐一桌看书工作的画面十分美好;如果有人出差或出国公干,则会记录沿途经历和思念之情,并互相交换分享他们称之为“小石头”的好玩事情;不看书时常一同外出“探险”,去公园、高校、动物园里“格物致知”。无关乎年龄,他们对一切自然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和兴致……

  生命并不为美好多驻留片刻,“我们仨”还是走散了。杨绛先生用梦境描述三人相处的最后时光,她亦八十多岁高龄,奔波于爱人和爱女所在医院,“心上长出一个一个血泡”,这种痛,令人揪心。想到终有一天自己也会和父母、爱人、子女走散,自己也将随风而逝,便自省要更加珍惜光阴,多做有意义的事。



~

我们仨的读后感1000字
答:初识杨绛先生,是第一次为学生们上八年级的一篇课文《老王》,这篇文章最后一句“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印象太深了,常让我想起的是杨绛先生的真诚、善良与乐观。这次读《我们仨》这本书,是第一次这么深入地走近杨先生、走近她拥有的这个学者家庭,感受他们三口在人生苦难面前相互理解...

我们仨读后感
答:平凡日子的背后——《我们仨》读后感7月15日,学校新一报名招生。临下班时赶到图书馆借书,那里正要关门...超凡脱俗的角度,总是以冷眼旁观的眼光看待芸芸众生,凡人凡事,总是和生活保持一点距离,沉溺在他们仨的...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

我们仨读后感
答:愿杨绛能在这寻寻觅觅中永远怀着他们仨这份曾经的幸福,找到他们温馨的家! 我们仨读后感3 近日,读了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有一些感触,写在这里,是一种总结,也算是一种回顾。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

我们仨读后感
答:我们仨读后感6 花一个周末读完了这本《我们仨》,准确来说也四个来小时,篇幅较短,记录的大多是回忆的生活琐事,但就是在这生活琐事的字里行间中,洋溢着满满的“情”,亲情,温情,悲情。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带着满满的思念,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失散的仨人,只留下杨绛先生一人来思念,确是“...

读《咱们仨》有感
答:      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时让我对爱情、亲情还有家庭有了新的认识,原来现实生活中的这些东西比偶像剧中的更加让人向往,也在甜蜜中多了一份真实。      《咱们仨》中的我们俩老了的板块中,老人梦让我不禁感叹。一叹,杨绛先生的文笔将死亡由梦的...

我们仨读后感
答:阿瑗自小体弱多病,上学不太照常,初中甚至休学一年,回家养病,自学各门功课,父母有时间指点一二,她也考上市区最好的高中,继而考上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他们仨就如山间璞玉,藏于自然,朴实纯洁,暖阳下,自生烟!也许这就是满腹学识之人最喜欢的原生态生活。 我们仨读后感 杨绛先生百岁高龄写《我们仨》,实在是...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初中作文
答: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初中作文4篇 看完三国演义,你知道怎么写好一篇三国演义读后感吗?《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里面讲述了东汉末年各路诸侯争霸的战史。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初中作文”,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初中作文篇1 谦虚的对待身边的...

孟母三迁读后感500字
答:孟母三迁读后感500字 “人之初,性本善……子不学,断机杼……”琅琅的诵读声又在校园响起,这不由得又令我想起了几周前读过的那篇文章《孟母三迁》,它再一次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这篇文章讲述了:在孟子小的时候,他家搬到了墓地旁边,于是他学当地的人玩起了办理丧事的游戏;母亲见此状况,就...

桃园三结义读后感500字
答:我偶尔也能施展一下自己的音乐才华。那次,妈妈单位的人在KTV里聚会,我也去了。大人们唱了,我也去唱了一首《伤不起》。我那伤感又带着抒情的歌声博得了大家的好评,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妈妈很为我骄傲!俗话说的好:有志者事竟成。我爱音乐,就要不断地努力。我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和高人的...

格林童话三兄弟读后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peanut
答:读格林童话《三兄弟》有感 这则童话讲的是 : 有一位老人他有三个儿子,老人快死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想要老人的遗产,可是,老人的遗产只有一座房子,没有办法分给三个孩子,老人就说,孩子们你们去学自己喜欢的东西,并约定一个时间看谁学到的本领大,这座房子就是他的,后来他们就遇到了高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