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国十条”?

作者&投稿:兆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
  一、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职责。
  二、坚决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
  三、增加住房有效供给。
  四、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五、加强市场监管。
  六、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七、确保完成2010年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的工作任务。
  八、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监管。
  九、加大交易秩序监管力度。
  十、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2009年至2010年初,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部分城市房价、地价又出现过快上涨势头,投机性购房再度活跃,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为进一步落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切实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国务院就有关问题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国发〔2010〕10号《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提出十条举措,被业内称为房地产“新国十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近期接二连三的调控政策打击力度大,针对性强,预计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

保险业新国十条是什么
答: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稳健、诚信规范,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保险新国十条内容简要
答: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稳健、诚信规范,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保险业新国十条什么时间发布的?全称是什么
答:2014年8月13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9号),即业内所称的保险新国十条。

房贷新政策?
答:新“国十条”有要求,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新政从4月17日开始执行。“新国十条”内容一:建立考核问责机制 住房城乡建设部、监察部等部门要对省级人民政府的相关工作进行考核,加强监督检查,建立约谈、巡查和问责制度。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

新国十条合理吗?
答:兴国十条:(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二)建立考核问责机制。(三)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四)发挥税收政策对住房消费和房地产收益的调节作用。(五)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六)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七)确保完成2010年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的工作任务。...

保险新国十条颁布,健康保险或成最大受益者
答:8月13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正式发布。2006年,国务院曾出台《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旧"国十条")。保险新国十条颁布,健康保险或成最大受益者 新国十条的颁布推进了我国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其突破和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保险业新“国十条”的介绍
答: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13日公布。从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国十条”,到今天的新“国十条”,表明了中央对保险业的重视。保险业应当抓住机遇,革除弊端,回归根本,借新“国十条”浴火...

保险法2019 新国十条
答:可以预见的是,保险将在包括风险保障、社会治理、经济补偿、支农惠农、经济提质增效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新国十条”为商业保险积极参与并促进养老、医疗、健康等行业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同时提出了“民生保障网”的全新概念,意味着保险的保障作用不仅仅局限于社会保障领域,更可以扩展到民生保障范围。发展...

新国十条指出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要坚持什么基本原则
答: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确定的基本原则如下:一、是坚持市场主导、政策引导。对商业化运作的保险业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具有社会公益性、关系国计民生的保险业务,创造低成本的政策环境,给予必要的扶持;二、是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开放...

最新!防控政策“国十条”
答:二十条优化措施公布实施后,我们密切跟踪各地实施效果,结合近期各地疫情应对过程中积累的有益经验,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研究提出了十条针对性措施,进一步优化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隔离、核酸检测等措施,进一步强化高风险区“快封快解”、疫苗接种、学校防控、涉疫安全保障、群众就医、用药和基本生活保障、社会正常运转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