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简单国学故事合集

作者&投稿:重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能力训练# 导语】通过学习国学经典,使孩子们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开发潜质,完善品格,增强记忆力,树立自信,博爱,积极的生活和理想,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让孩子们在聆听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下面是 分享的幼儿简单国学故事合集。欢迎阅读参考!

1.幼儿简单国学故事合集

  三人行必有我师

  大教育家孔子是个善于学习的人,他勤思好学,不耻下问。

  有一次,孔子和学生们正在赶路,忽然一个小孩子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原来,这个小孩子正在路上用砖瓦石块垒一座“城池”呢。

  孔子叫那个小孩让路,而小孩却说:“这世上只有车绕城而过的,还没有把城池拆了给车让路的。”

  孔子想:确实不能把这孩子摆的城池当成玩具。我这样想,可孩子不这样想啊。我倡导礼仪,没想到让孩子给问住了。

  孔子十分感慨地对他的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孩子虽小,却懂礼仪,可以做我的老师了。”

  智慧小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孔子的名言,出自《论语》。要求人要谦虚好学,努力学习别人的优点,完善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弟子规》中说:“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意思是说: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励奋发图强。若能诚心诚意地依止一切高尚人士,于知识渊博的学者前常常询问请教,交结忠厚、重义气的人,就能常时感受安乐。

2.幼儿简单国学故事合集

  陆绩怀橘

  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陆绩,他特别孝顺父母。

  6岁那年,一次他到袁术家里做客,袁术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但他没吃,而是悄悄藏在怀里。

  后来他向袁术行礼告辞,叩头的时候,怀里滚出三个蜜橘来。

  袁术大笑道:“你吃了不够,还要拿呀?”

  他回答说:“我没见过这么好的蜜橘,舍不得吃,想拿给母亲尝尝。”

  袁术听了大为惊讶,心想一个6岁孩儿便懂得克制自己,孝敬长辈,实在难能可贵。

  他感叹道:“小陆郎有这样的品德,来日必成为报效国家的栋梁!”的确,据有关历史记载,陆绩长大后对国家的贡献相当大。

  故事点评:陆绩六岁就懂得体念亲心的行为并非偶然,实为得力于良好的家庭教育。除了父母以身作则外,他还研读经史,无数古圣先贤的存心和德行,从小就在他心里扎下了根。小朋友们,我们要尊敬父母,孝敬父母,做个孝顺的好孩子。

3.幼儿简单国学故事合集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是古代有名的书法家,被人们公认为“书圣”。

  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馍馍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墨池”。

  有一段时间,人人都夸他的字写得好,他也自鸣得意、洋洋自得起来。有一天,他到一家饺子馆吃水饺,发现水饺都是从墙那边一个个扔过来的,而且十分准确地扔在锅里。他十分好奇,绕到墙后一看,见是一位老太太在包饺子,包好后,头也不抬就扔过墙去,没有一个掉在锅外。王羲之问她有何窍诀,她说:“没什么,只是熟练罢了!”王羲之听后,觉得自己的字远没达到这种熟练程度,于是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智慧小语】:一个人懂得谦虚才有进步的空间,试想如果王羲之没有碰到那位包饺子的老人,他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差距,也就没有后来的努力,而我们现在也就看不到《兰亭集序》这样的书法墨宝了。

4.幼儿简单国学故事合集

  铁棒磨成针

  古时候,有一位姓李名白的小男童,他天资聪明,看到不懂得事情,总喜欢问为什么?李白每天去学堂上学,因为他天资聪明,教书先生不但很喜欢他,还常常夸奖他。渐渐地李白骄傲了。曾有一段时间,他时常逃学。

  有一天,他逃学在外面,一边走一边玩。突然,他看到前边有一位老婆婆蹲在一块大石头旁,在石头上正磨一根铁棒。李白非常好奇,就走上前问老婆婆在做什么?老婆婆的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温和的告诉他:“我正在磨一根绣花针。”李白惊讶的问:“这么粗的一根铁棒,怎么可能磨成很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又和蔼地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专心致志,铁棒必能磨成针。”并以此教育李白,只要持之以恒,必会成功的道理。李白听后很受启发。

  从此以后,李白刻苦用功的学习,终于,成为着名的诗人,一代大师,留名万古。

5.幼儿简单国学故事合集

  五子登科

  《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带)有个叫窦禹钧的人,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怍。结果,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

  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还特地写了首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三字经》也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又逐渐演化为“五子登科”的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连袂获取功名。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国学故事全集目录
答: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国学故事全集目录一、勤奋学习篇 庄子与非凡朋友的故事 - 纪昌苦练射箭 射箭高手与卖油翁的智慧 知书达理的妻子的教诲 坚持不懈的力量 -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詹何的钓鱼智慧 歧路亡羊的启示 深藏不露的技艺 - 箭入石头 驼背老人捉蝉的奥秘与青年人学棋 教育的真谛 - ...

教育孩子的国学经典故事
答:关于教育孩子的国学经典故事 引导语:关于教育孩子的国学经典故事,由应届毕业生培训网整理而成,谢谢您的阅读。 一、母熊护子 昔日有母熊被猎人打中要害,端坐不动而没有倒地,猎人觉得很奇怪,上前去看个究竟,结果发现母熊已死了,却紧紧抱住一颗大石头。为什么呢?原来母熊的孩子在石下的溪流中玩水,母熊怕落石会打...

国学励志故事
答:国学励志故事三则 国学经典启蒙读物是我国传统的启发童蒙学问的书籍。下面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关于国学经典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国学励志故事1:编蒲抄书 西汉时期的路温舒,他少年时非常热爱学习,可家里十分贫穷,没钱去读书,只好以替人放羊为生。有一天,他赶着羊群来到一池塘边,看见一丛丛又宽又长...

五则关于国学的经典故事
答:[解读]学习看似简单,要学好可就不容易了。我们要学习孔子不厌学习的精神,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五、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解释:有的事情,如果可以忍耐就忍耐一下。如果不忍耐,小事也可能酿成大的灾祸。故事:韩信忍辱 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他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助刘邦建立...

国学小故事
答: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少年时代发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一天,他父亲的位老朋友薛勤来看他,见他独居的院内杂草丛生、秽物满地,就对他说:“你怎么不打扫一下屋子,以招待宾客呢陈蕃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问道:...

小学国学经典故事
答:小学国学经典故事范文1 [原文]两人一条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条心,无钱难买针。[译文]两个人一条心,就能买得起黄金。如果一个人一个心眼儿,在一起连一根针也买不起。[故事]兄弟折箭 宋朝时,吐谷浑的国王阿柴得了重病,他担心自己死后,儿子们会为了争权而自相残杀,就把他们召集到一起。

关于普通话幼儿小故事
答:三 普通话讲儿童故事五分钟 用普通话来朗读故事也是普通话大赛的故事。内容不一定非谁不非得普通话,用普通话来读其他的作品,幼儿故事都行,也可以是普通话大赛的内容。 1 【金苗论坛】拥有20000多个经典儿童故事,专注儿童故事在线听。提供:励志故事,幼儿故事、绘本故事、儿童小说、国学启蒙、课文朗读,长篇小说等有声故事...

小学国学经典诵故事
答:[故事]父子骑驴 从前,有对父子赶着一头驴进城去。路中有人笑话他们说:“真笨,为什么不骑驴进城呢?”于是父亲让儿子骑上了驴。走了不长时间,又有人说:“不孝的儿子,居然让父亲走路,自己骑驴。”父亲赶紧让儿子下来,自己骑着驴。又走一会儿,有人说:“这个父亲真狠心,居然让孩子走路,也不...

国学经典小故事五则
答:解释:父母所喜欢的事物,一定要尽力准备齐全;父母所讨厌的事物,一定要小心谨慎地除去。如果自己的身体受了伤,就会让父母担忧;如果自己的品行上有了污点,就会使父母感到羞耻。故事:岳母刺字 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母亲用树枝在沙地上教他写字,还鼓励他好好儿锻炼身体。岳飞勤奋好学,不但知识渊博,...

国学经典小故事演讲稿
答: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核心部分,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国魂的载体。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国学经典小故事演讲稿,希望大家喜欢!国学经典小故事演讲稿范文1 [原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译文]作为兄长要善待弟弟,作为弟弟要尊敬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