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九事件的委员会 名词解释:八一九事件

作者&投稿:丑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8月18日下午,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正在莫斯科郊外苏联总理帕夫洛夫的别墅里参加庆祝帕夫洛夫的一个儿子返回莫斯科举行的晚会。晚会的气氛正浓的时候,克格勃打来电话,说国家安全委员会(即克格勃)和克里姆林宫其他领导人需要马上开会讨论一项可怕的紧急事件。亚纳耶夫和帕夫洛夫立即驱车前往。
与会者除亚纳耶夫和帕夫洛夫以外,还有苏联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苏联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苏联内务部长普戈,苏联农民联盟主席斯塔罗杜布采夫,苏联国营企业和工业、建筑、运输、邮电设施联合会会长季贾科夫,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苏联总统办公室主任博尔金,克格勃负责苏联领导人安全保卫工作的第九局负责人普列汉诺夫,苏共中央书记舍宁。除戈尔巴乔夫以外的苏联重要领导人几乎都来了。 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在会上说:“发生了重大灾难”。他说,克格勃得到消息,有人要发动武装起义。但他没有说企图搞武装起义的人是谁。他还说,那些人就要包围首都的一些战略要地,其中包括电视台总部、火车站和议员们居住的两个饭店。他还发现一个黑名单,黑名单上列有与会绝大多数人员在内的一些政府官员的名字,这些政府官员和家人都将被处决。普列汉诺夫说,他也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同样的情况,问题的确很严重。同时,苏联总统办公室主任博尔金说戈尔巴乔夫总统病势严重。他和其他几位刚从戈尔巴乔夫的克里米亚福罗斯湾总统别墅回来的人说,他们看到了戈尔巴乔夫,医生不让打扰。博尔金还说:“他可能是心脏病发作或中风。”
接着,紧急状态委员会宣告成立。紧急状态委员会由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国防部长亚佐夫、总理帕夫洛夫、副总统亚纳耶夫、内务部长普戈、苏联农民联盟主席斯塔罗杜布采夫,苏联国营企业和工业、建筑、运输、邮电设施联合会会长季贾科夫等8人组成。
8月19日凌晨4时,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开始工作。据说,凌晨4时30分,在莫斯科的一位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亲信给俄罗斯电视台一位负责人的家里打电话,预先告知说正在准备一场政变。 苏联《新联盟条约》策划者 人物 生卒 担任职务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1931- 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总统 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8人 人物 生卒 担任职务 根纳季·伊万诺维奇·亚纳耶夫 1937-2010 苏联副总统 瓦连京·谢尔盖耶维奇·帕夫洛夫 1937-2003 苏联政府总理 奥列格·德米特里耶维奇·巴克拉诺夫 1932- 苏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德米特里·莫菲耶维奇·亚佐夫 1923- 苏联国防部长 鲍里斯·卡尔洛维奇·普戈 1937-1991 苏联内务部长 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克留奇科夫 1924-2007 苏联克格勃主席 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斯塔罗杜布采夫 1931- 苏联农民联盟主席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季贾科夫 1926- 苏联国营企业和工业、建筑、运输、
邮电设施联合会会长 其他主要相关人员 人物 生卒 担任职务 瓦列里·伊万诺维奇·博尔金 1935- 总统办公厅主任 尤里·谢尔盖耶维奇·普列汉诺夫 1930- 克格勃保卫局局长 奥列格·西蒙诺维奇·舍宁 1937-2009 苏共中央书记 瓦连京·伊万诺维奇·瓦连尼科夫 1923-2009 国防部副部长 阿纳托利·伊万诺维奇·卢基扬诺夫 1930- 最高苏维埃主席 格涅拉洛夫  克格勃保卫局副局长 翌日晨6时,苏联中央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正式宣布了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的命令: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已不能履行总统职责,根据苏联宪法127条,由副总统亚纳耶夫代行总统职务。
莫斯科市民听到亚纳耶夫的命令后,大都十分惊讶,然而却反应冷淡。此后几小时,莫斯科市仍秩序井然。
与此同时,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国防部长亚佐夫召集各军区司令员开会,并下达指标:根据形势,维护秩序,加强军事设施的警戒;其余情况,注意收听广播和看报。但亚佐夫并没有下达调遣军队的命令。
大约半小时后,副总统亚纳耶夫、总理帕夫洛夫和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三人联名签署了《苏联领导的声明》,宣布从1991年8月19日4时起在苏联个别地方实行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并成立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同时,亚纳耶夫致函各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联合国秘书长,重申苏联信守以前“承担的国际义务”,希望“得到各国人民和政府以及联合国的应有理解”。 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告苏联人民书》,作为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成立宣言和对此次事变的正式解释。《告苏联人民书》说:“由戈尔巴乔夫发起并开始的改革政策,原想作为保障国家迅速发展和使社会生活民主化的手段,却因种种原因走入死胡同。无信仰、冷漠和绝望取代了最初的热情和希望。各级政权失去了居民的信任。……
“苏联政治和经济形势的日益不稳定破坏着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昨日,在国外的苏联人还感觉自己是一个有影响的受尊敬的体面的公民。今日,他常常感觉到自己是二等外国人,人们对他常常投以蔑视或怜悯的目光。
“我们呼吁苏联全体公民意识到自己对祖国承担的义务并大力支持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支持在使国家摆脱危机方面作出的努力。”
中午11时,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第1号决定,要求各级政权机关“确保无条件实行紧急状态”,立即解散非法的机构与武装,禁止游行、集会、示威和罢工等,并提出使经济形势正常化的一些措施。
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是以亚纳耶夫、帕夫洛夫和巴克拉诺夫为核心的。基本上集中了除戈尔巴乔夫以外的党、政、军、工、农等各个方面的要人。国防部、克格勃和内务部的第一把手参加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无疑有利于控制全国局势。以至于当时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斯特得到苏联“八·一九”事件消息时,也认为历史经验表明,由如此强有力的人物支持的政变很可能成功。
当时,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拥有相当的支持者。叶利钦很快在俄罗斯议会大厦成立了抵抗指挥部。中午11时46分,叶利钦在俄罗斯议会大厦举行记者招待会,宣读了《告俄罗斯公民书》,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是“非法的”,是“右派反宪法的反动政变”,要求立即召开苏联非常人民代表大会,呼吁“俄罗斯公民对叛乱分子给予应有的回击”,号召在俄罗斯全境内进行无限期罢工。
在叶利钦和俄罗斯联邦其他领导人的号召下,很快形成了反对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浩大声势。中午12时许,莫斯科跑马场上,有人举行集会,开始只有上千人,人越聚越多。集会者宣读了叶利钦的《告俄罗斯公民书》。直到此时,在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下,军队开到莫斯科。集会开始不久,一队装甲车从大剧院方向开往跑马场广场。12时30分,示威者在民族饭店前用两辆无轨电车封锁了特维尔大街。市中心的所有桥梁上都停着坦克。军队开始在莫斯科市内大规模调动。
中午13时,叶利钦走出俄罗斯议会大厦,登上封锁俄罗斯议会大厦的塔曼师110号坦克,他的几名助手也随其登上坦克。叶利钦发表了演讲,呼吁莫斯科人和俄罗斯全体公民进行反击。
由于莫斯科流传军队要在下午16时进攻俄罗斯议会大厦,示威者从15时30分开始在红色普列斯尼亚河岸的俄罗斯议会大厦旁设置路障。实际上进攻并没有发生。
下午17时许,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卢基扬诺夫宣布定于8月26日在莫斯科召开苏联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会议将批准在苏联个别地区实行紧急状态的决定。紧接着,亚纳耶夫颁布命令,宣布从8月19日起在莫斯科实行紧急状态,任命莫斯科军区司令加里宁上将为莫斯科市卫戍司令,授权他颁布严格规定维持紧急状态必须执行的命令(当日,列宁格勒警备司令也宣布,在列宁格勒及其附近地区实行紧急状态)。
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布第2号决定,决定暂时限制中央、莫斯科市和州的社会出版物。只允许下列报纸出版:《劳动报》、《工人论坛报》、《消息报》、《真理报》、《红星报》、《苏维埃俄罗斯报》、《莫斯科真理报》、《列宁旗帜报》、《农村生活报》。
尽管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主要矛头是针对叶利钦的,但亚纳耶夫等人试图借助宪法的权威,使紧急状态委员会行动合法,迟迟没有对叶利钦和俄罗斯联邦其他领导人采取措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失误。当叶利钦在俄罗斯议会大厦前举行记者招待会时,大厦四周市民极少。如在当时采取措施,叶利钦等人难逃厄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甚至没有切断俄罗斯议会大厦的对外联系,叶利钦还可用国际电话与布什等外国领导人通话。
叶利钦等俄罗斯领导人对自身的安全也十分担心,叶利钦曾作了最坏的打算。当天下午,叶利钦签署成立业务管理小组的命令。该小组实际上是俄罗斯的“影子内阁”,由俄罗斯联邦副部长理洛博夫、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成员克拉萨夫琴科和俄罗斯联邦国务委员会委员布洛科夫领导,由20多人组成。“影子内阁”被派到俄罗斯中部位于离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70公里处的森林中的备用转播站领导俄罗斯。准备万一俄罗斯议会大厦失守,可组织另一个根据地,进行长期斗争。
当晚17时46分,亚纳耶夫举行首次记者招待会。参加记者招待会的还有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巴克拉诺夫、普戈、斯塔罗杜布采夫、季贾科夫。亚纳耶夫表示,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决心“采取最果断措施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并打算提请预定于8月26日召开的苏联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确认实行紧急状态的权力。亚纳耶夫在谈到戈尔巴乔夫时说,戈尔巴乔夫“处于十分安全的状态中,没有受到任何威胁”,“现在正在克里米亚休息和治疗”,希望“戈尔巴乔夫康复后履行自己的职责”。“我的朋友戈尔巴乔夫总统将会归队,我们还将在一起工作”。
晚上,苏联总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政变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帕夫洛夫在内阁晚间会议之后,突然高血压病发作。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决定,在帕夫洛夫患病期间,委托第一副总理多古日耶夫履行总理职务,这对紧急状态委员会是一个不利影响。也有人认为,这是帕夫洛夫撤出政变的一种做法。
在“紧急状态”的第一天里,一切按计划进行。反对者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除俄罗斯联邦外,其他大部分加盟共和国保持相对平静。乌克兰、哈萨克、亚美尼亚、立陶宛、格鲁吉亚等共和国领导人都对事件表了态,虽口径不一,但一般都要求共和国居民保持平静、克制、谨慎,遵守纪律,不受挑唆,不与军队对抗。8月19日21时15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声明,指出国内局势保持平静,居民对紧急状态委员会所采取的措施表示支持,国外也表示某种程度的理解。声明对俄罗斯领导人“直接纵容人们采取违法行动”的“不负责任的、不明智的举动”提出警告。 美国等西方大国对亚纳耶夫等人的行动完全持否定态度,纷纷表示支持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同时宣布中止对苏联的经济援助,向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施加压力。
正在缅因州休假的美国总统布什午夜被叫醒,听取了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斯特的汇报。布什在休假地举行记者招待会并发表声明说:“显然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事态发展,将对苏联社会、苏联同其他国家的关系,包括同美国的关系产生严重的后果。”但斯考克罗夫斯特劝布什,“由如此强有力的人物支持的政变很可能成功”,“我们也不要截断和他们联系的桥梁。”
但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主任弗里茨·埃马斯却以情报分析为基础向总统提供了相反结论的报告。埃马斯在得到苏联事变的消息后,迅速到中央情报局总部启动电脑查询近几天来苏军和克格勃的调动部署情况。令他吃惊的是与事前没有什么变化。他对同事说:“嘿,这些家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给总统的报告指出:这次政变是一次不协调的、仓促准备的临时性行动。对事件的后果评估中,他预测克里姆林宫回到保守派手中的可能性是10%,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间处于无限期僵持状态的可能性为45%,而政变早期失败的可能性也是45%。
布什在得到一系列情报分析并与助手磋商之后,对苏联事变的措词更加强硬。美、英、法、德、意、日、澳等西方国家统一口径,对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大加谴责,形成围剿之势。美国还利用“美国之音”,转播叶利钦号召推翻亚纳耶夫等人以及布什表示同情的讲话,使叶利钦有了一个向俄罗斯人民发表讲话的重要机会。



八一九事件的内容~

称“苏联政变”、“八月政变”,是指1991年8月19日至8月21日在苏联发生的一次政变,当时苏联政府的一些官员企图废除总统戈尔巴乔夫并取得对苏联的控制,政变领导人是苏联共产党强硬成员。同时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他们相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计划太过分,并认为他正商议签订的新联盟条约过于分散权力给与众共和国。虽然此次政变在短短三天内便瓦解,并且戈尔巴乔夫恢复权力,此事件粉碎了戈尔巴乔夫对苏联可至少在一较松散体制下维持一体的希望。

八一九事件八一九事件,又称“苏联政变”、“八月政变”,是指1991年8月19日至8月21日在苏联发生的一次政变,当时苏联政府的一些官员企图废除总统戈尔巴乔夫并取得对苏联的控制,政变领导人是苏联共产党强硬成员。他们相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计划太过份,并认为他正商议签订的新联盟条约过于分散权力给与众共和国。虽然此次政变在短短三天内便瓦解,并且戈尔巴乔夫恢复权力,此事件粉碎了戈尔巴乔夫对苏联可至少在一较松散体制下维持一体的希望。

一·二九运动的事件成果
答: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来到。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

为什么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答:草案把国名“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放弃了社会主义,这在苏联引起极大震动,成为苏联“八·一九事件”的导火线。 8月19日,为赶在新联盟条约签定之前,并趁戈尔巴乔夫总统在克里米亚休假之机,以苏联第一副总统亚纳耶夫为首的8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企图推翻...

关于一二九事件
答:1935年春夏之交,中共河北省委特派员李常青抵北平,建立由彭涛等组成的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指定周小舟负责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北平分会的工作。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1935年11月18日,北平市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随后,学联决定以请愿的方式,发动一次抗日救国行动。12月6日,北平15所大中学校发表宣...

中国美国代表出席巴黎和会1919历史事件
答:4月23日,中国美国代表分别访问了英国、法国、美国和意大利的专门委员会,并提出了四种新的改善办法,表明他们接受将胶州湾从德国转让给五强,然后从五强归还给中国的方式。但日本应在一年内撤出山东,中国愿向日本支付进攻青岛的军费,并同意开城设租界。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四项措施遭到了大国的拒绝。4月25日,日本代表团...

129是纪念什么的
答:129是纪念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 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

今天是8月19号,苏联819事件还有人记得吗
答:苏联八一九事件指1991年8月19日至8月21日在苏联发生的一次政变。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发布命令宣布,戈尔巴乔夫由于健康原因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自即日 起由他本人代行总统职务。同时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贝会,行使国家全部权力,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国家紧急状态委员...

立陶宛的独立过程
答:1991年1月13日,苏联又采取武装行动占了维尔纽斯的电视塔,在此过程中14被害,700多人受伤。自称”救国委员会”宣称政府已被推翻,不过最终未成功占领最高苏维埃等政府机构。1991年苏联“八·一九事件”后,叶利钦把苏共和俄共全部财产归俄罗斯政府所有,苏联军队、内务、安全、外交、财政等重要部门被改组。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组建党的秘密工作委员会什么任中央_百度知 ...
答:任中央秘密工作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组建党的秘密工作委员会,任中央秘密工作委员会主席,随后各中央局、分局、特委等都相继按中央要求设立了秘密工作委员会。

苏共政治局改名为主席团后,苏共政治局常委改名成什么了?
答:首先,苏共政治局的委员没有“政治局常委”的叫法,这和中国不同,政治局的委员是从苏共全体中央全体委员中选拔出来而组成了“政治局”,委员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政治局常委,其委员可以叫“政治局委员”。1952年10月,中央政治局改组为中央主席团后,其委员并没有定下一个正式的名称,可以叫中央委员会...

1939年中国发生了什么事件?
答:一、1月1日——中国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开除汪精卫党籍及撤销其一切职务的决定”。二、1月13日——中共中央南方局正式成立,周恩来任书记。三、1月21日——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中心议题是决定抗战方针及“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方针。四、2月7日——国民党国防最高委员会在重庆成立,蒋介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