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 一切有情,设能如实了达诸法皆如幻化 什么意思啊?? 我左手有一个棕色L型胎记请问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漕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本体是空的、幻的。

佛教八面观体会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把它分为三个部分,那就是:体、相、用。体就是本体;相是相貌、形象;用就是作用、功能。世上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有体一定会显相,显出形象;只要显出形象一定会起作用。
体又分为二个部分,性体和质体。性体是空寂的,纯真无妄,是真空。虽是真空确能生万法,就是说真空之中能变化出种种物质,所以我们称它为“能变”。而质体却不能变出其它物质,它属于分析空,分析一下它就空了,了不可得。
比如我们人类,人的性体是什么呢?那就是我们的真心、我们的自性。这是本来就有的,不生不灭的,清净无染,它没有生灭相、也没有相续相。六祖大师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那个自性就是性体。又说:“本来无一物”。就是说本来是空寂的、没有任何污染。人的质体就是我们的身体,躯干四肢五脏六腑等等等等,分析一下就变成血肉皮毛,再分析一下电子粒子,再分析分析就没有了,所以它是属于分析空。因为它是由许许多多条件凑合而现的假象,是暂有的现象。
既然我们的性体是空寂的,何以我们看到的有善人、有恶人、有善相、有恶相呢?那就是我们清净心上起了一念疑情,这一念疑情就叫做“无明”。就有了“能见”、“所见”,我是能见,相是所见,于是人我是非,烦恼执着什么都有了。
性体空而无质,却能生万法,我们常说真空不空,是说它具有“能生”、“能变”的意义。而且只要有体一定会显相,心地善良就会就会显一个善的相,显了善相一定会起作用,起一个助人为乐的作用。心地丑恶就会就会显一个恶的相,显了恶相也一定会起作用,起一个损人利已的作用。比如H20,它有很多的相:水,冰、蒸汽。显“水”相可以洗衣服、洗菜;显“冰”相有冷冻和阻隔的作用;显“蒸汽”的相就可以蒸馒头、开火车。所以不管 H20显什么相,它的性体是不生不灭的,而它的相貌是变化不停的,而它的作用又是随它的相貌而产生的。
所以任何事物都可以从“体、相、用”三个方面来观察,比如我们这一生是人,如果我们贪心很重,来生就显一个饿鬼的相;如果我们谨守五戒十善,来生就显一个天人的相;如果我们嗔心重,杀生杀人,来生就显一个地狱道众生的相;如果我们愚痴,来生就显一个畜生的相;如果来生还想做人,那至少也得不杀生。
但是不管显什么相,我们的真心、自性不生不灭, 真心、自性就是我们的佛性,佛性是不生不灭的、恒常无变、不增不减。但是我们每一生所显的相是变化无常的。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我们常说:性是真的,相是假的。因为“性体”没变,它能变一切相,它是“能变”。而“相”是变化无常、刹那生灭的,它是“所变”,是性体所变。
但是大家千万不要误会,以会相是假的,就可以为所欲为。相虽然是假的,不要忘了,显相就会起作用。显一个天人的相有享受的作用,很快乐;而地狱的众生天天要受刑罚之苦,这刑罚是从哪来的,自性变现的,并不是有人专门为你设计的,是自然而然幻化出来的。
我们用“体相用”三个方面来观察宇宙,略略可以分清一些真伪、主伴、能变、所变。可见我们性体是多么重要,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它能生一切法。佛在观无量寿佛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是我对“体相用”三个字的一点体会,体会是否妥贴呢?不一定,不一定为什么要写呢?一呢是想锻炼锻炼;二呢可以和同修切磋切磋;三呢是想抛砖引玉;四呢是想遇上明师,还可以指点指点。下面再就“体相用”的“相”字的变化规律“因缘果”三个字再谈一点体会。
我们常常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辰不到。其实这句老话真是说的很有道理,有因有缘有果,“因缘果”这又是三个方面,那么这个“因缘果”就是对“体相用”的“相”字的一个变化规律的一个探究,那就是现象发生的三个条件。
“因”是种子,就是习气,我们每一个人都含藏有十法界的习气,十法界就是一佛、二菩萨、三声闻、四缘觉、五天、六人、七修罗、八饿鬼、九地狱、十畜生。每一个人十法界的种子统统具足,种子具足就是因具足,十法界无论哪一界的果报都有可能,因为我们几乎什么因都造了,什么事都做了。而这个“因”要结成“果 ”就要看“缘”了。
平常我们说“因果”的时候,常常会忘记中间的一个“缘”字,其实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字,“因”要结“果”一定要通过“缘”,没有缘它是不会结果的。我们学了佛教,知道自己过去生中都造有恶因,恶因会结恶果,可是一定要有缘,如果没有缘,虽有恶因也结不了恶果。所以诸位从今天开始,你掌握了一个改变命运的诀窍,什么诀窍呢?是远离恶缘。
“缘”就是机会。缘有三种。第一种“所缘缘”(就是所缘之缘,所缘就是我们所希望的);第二种是“无间缘”(无间缘是你这个期望不能间断);第三种是“增上缘”(诸佛菩萨帮助我们,是属于增上缘)。
总有人问我,因果报应是不是真的,从“相”上说它当然是真的,从“性”上说呢它又是梦幻之事,梦幻并不是等于真空,真空是一尘不染的,而梦幻是有苦乐之受,就象我们在梦中受到惊吓,梦虽然是假的,惊吓却起了真的作用,可能你吓出一身病,病虽然也是梦幻,但你得去受。所以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中写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梦里有六道轮回、因果报应,觉悟以后看一看,什么也没有。打个比方,我们凡夫就好比吃了迷药,被色声香味触法所迷惑。所以佛在《心经》上把实相告诉我们:“无智亦无得”。有时我想一想,这个真相真的很可怕,“智”也没有,“得”也没有,那我们究竟有什么呢?可喜的是佛告诉我们:佛性是人人本具的,不生不灭。纵然现在有恶梦,努力一点,从这个恶梦中走出来,真的是很有希望。
最后再说“事、理”,事理是一切法的二个端点,我们刚刚开始学佛教,常常会有偏向,不是偏事,就是偏理,比如有人喜欢拜佛念佛,他从来不去想一想拜佛念佛的道理;而有人喜欢探索佛理,却不愿拜佛念佛。这个就是有了偏向,其实理事应该是一,而不是二。如果你喜欢拜佛念佛,那你也应该懂的拜佛念佛的道理;如果你懂得了佛理,你就应该把佛理落实于生活。这才叫理事圆融无碍。
“事”是现象,是力用,就是三分里面的相与用。相与用都是属于事,“理”就是体,还是三分里面的理体、事相、事用。《弥陀经》、《地藏经》都是从事上说的,你要从事上去体会经的义理。如果不知义理,那么读《弥陀经》、《地藏经》就象读神话小说。《金刚经》、《心经》是从理上说的,如果你不能应用到生活中去,那就变成空头理论,不能起作用。
“无理事不能通,不可滞事昧理”,虽然你事上肯干,但是你理不通,一有困难事上就通不过了。“无事理何所立,不可执理废事”。如果你事上不肯干,佛理懂的再多也是空头理论,一事无成的,该轮回还是轮回。所以执理废事是病,这个病比滞事昧理这个病还要严重,会堕落在恶取空。所以读经,要小心,不误解佛的意思,愿解如来真实义,千万不要误解如来真实义。要知道,事即是理,理即是事,事上见理,理上见事。六祖大师在《坛经》里说:“佛法是一法,二法不是佛法 ”。
所以我们看事物要从“体、相、用、因、缘、果、事、理”,这八个方面来观察,只样就比较全面一点,少犯一点错误。如果少一面都可能看不到真相,而被假相所迷惑。

诸法如幻,也就是说,一切万法,即你所看见的、听见的、嗅到的、尝到的、触到的外面的世界,包括你内在的身心世界,从本质上来说,都没有一成不变的自性,都不能自我主宰,都是因缘所生的,都是有生有灭的,因此,都不是真实的,都是幻化的。
这也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你如能结合现代物理的场论来思考,或许会理解得更深刻些。爱因斯坦说过,一切的物质,在我看来则不过是一堆力场而已。你再想想,你面前的桌子,真实吗?拿显微镜一看,只是一堆分子,再下去,是一堆原子,再下去,是一堆质子、电子、中子,分到最后呢,就是波粒二象性,就是能子。这个能子,还是我所假设的,实质上是由有情的妄识应执着而产生的。等你的妄识没了,清净了,这个世界也就空了。

师兄当离当下思维,本来法不可言说,但却为有缘者说,如来为大乘者说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何以故?须菩提!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第十九品 法界通分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设应该做连词,假设的意思。
那就是说,一切有情众生,假如都能明白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的真理的话....
这个应该再结合上下文看一下。

一切法是由缘而起,所有诸法都是一,不是二,都指向一点,顿破无明,开悟自性。否则不能出三界了生死就只能在六道里轮回无休。一切有为法皆是虚妄。都是由无明变现出来的。

诸法皆空无自性~

一切有为法 法无自性
法又无自性,也就是说,任何的法,它没有自性。比如说,我们人有自性,我们人自己有本性而来,做任何事情,本性、良心非常好,所以,这个事情就算做好了,或者做不好,它是有一个本性在里面的。而任何世界万物物质和你所看到的一切、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没有自性的。也就是说,你今天有了,明天可以没有。反过来讲,儿子是这样,女儿也是这样,今天你拥有了女儿,但是过几天,她出嫁了,从此跟妈妈断绝关系了;儿子也是这样,看看现在有多少孩子,出走了,也就出走了,就没了。这叫无自性。它本身没有一种自悟、悟性的潜能,所以,你永远不能够化解它,永远不能够驾驭它。你只能看到,你只能使用,而且这个人间法的使用是短暂的使用。所以,要明白法本身是没有自性的,法应该是因缘而生的,就是说,因为有这个缘分而生出来这个法。
一个学佛人,要记住,别人跟你讲话,你要真的心诚。学佛人,如果嬉皮笑脸,自己没有正经的,人家跟你讲话的时候,只要你心不诚地接受别人给你的忠告,你一定会在脸上露出一丝丝的奸笑,诚恳不诚恳,完全都看得清楚。所以,学佛人要懂得自律,完全要把自己置身在人间的意识之外。人在学佛的时候,他的境界已经不一样了,境界不一样他才会超脱凡人的境界,成为圣人。有些人今天这样,明天那样;今天学得很好,明天又不学了,实际上,这是一个境界问题,希望你们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学佛做人要从心、从本性开始学。一个人是否诚恳、是否虚心,人家都是看得出来的。师父再三跟你们讲,人是骗不了人的。你们忙了半天,实际上是骗自己,所以真的要诚心。任何假的东西,时间一长,永远藏不住的。希望徒弟首先要注意这个问题。如果徒弟不实心忏悔的话,师父告诉你们,你们受的报应更大。师父曾经跟你们讲过,就像你加入澳洲工党,组织上会关心你、对你好;但是你犯错误的话,你受到的惩罚更严重,道理都是一样的。普通群众得不到组织上的关心,如果你是工党党员的话,你得到组织上的关心很多;你犯了错,你得到的报应也更大,希望大家好自为之。师父今天给大家讲课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悟出一些道理。
师父今天继续跟大家讲,上次说到世界万法,人就是法,物也是法,智慧也是法,人间的一切均为法。我们的衣食住行,实际上都是这个法。这个人间之法,今天有,明天就没有了。所以,学佛法就是学宇宙之法,人间之法实际上就是宇宙之法中的一种。那么,师父跟大家讲,法不是人造出来的,因为这个法也不归属于你。举个例子,我们在人间,如果这个房子,也是物法,物质的法,因为宇宙一切空间里的都是法。今天这个房子是你的,你觉得这个房子是你的,但是你百年之后,这个房子属于谁的?也许你还没有过世,这个房子已经属于人家了;你付不出房贷,就卖掉了。是不是这个法不是你的?如果今天你的心是在这个人身上,过一阵子,你的心可能就到另一个人身上了,那这个心法也不是你的。为什么学佛学到后来,很多人会转来转去、搞来搞去呢?实际上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人间的法不是属于你个人的。所以,你所拥有的一切法也是暂时的,也是不能长久的。
大家想想看,你们作为师父的徒弟,应该怎样修?过去也有师父的徒弟,叫他改毛病,就是不改,到最后师父都没了。如果是一个好好修行的人,他一定能够得到观世音菩萨的慈爱。你们看看,你们有几个徒弟能够做梦做到师父把他带到天上去的?你们看看网上,现在有多少人被师父带到天上去,而且他们到了天上,还看见观世音菩萨和师父在一起给他开示。人家是有福气啊。并不是你们在悉尼的就一定能够成为佛、成为菩萨。你们就算在师父身边,如果不好好修,你们也得不到人间的真法。真正的法是在人间,但是怎么去找呢?首先要把人间之法化解掉。要明白,一切法都不归属于你,今天有了,明天就没有。明白了这些道理后,你就能化解人间之法。今天你有钱了,过两天你就没有了;还有很多人,钱多得很,最后股市下跌,跳楼了。这就是人间的法,它是虚空的,它是五蕴合和而成的,什么事情都是假合而生的。
所以,法又无自性,也就是说,任何的法,它没有自性。比如说,我们人有自性,我们人自己有本性而来,做任何事情,本性、良心非常好,所以,这个事情就算做好了,或者做不好,它是有一个本性在里面的。而任何世界万物物质和你所看到的一切、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没有自性的。也就是说,你今天有了,明天可以没有。反过来讲,儿子是这样,女儿也是这样,今天你拥有了女儿,但是过几天,她出嫁了,从此跟妈妈断绝关系了;儿子也是这样,看看现在有多少孩子,出走了,也就出走了,就没了。这叫无自性。它本身没有一种自悟、悟性的潜能,所以,你永远不能够化解它,永远不能够驾驭它。你只能看到,你只能使用,而且这个人间法的使用是短暂的使用。所以,要明白法本身是没有自性的,法应该是因缘而生的,就是说,因为有这个缘分而生出来这个法。
比如说,我跟他感情好,是因为你跟他有这段因缘,才会感情好。如果你跟他没有这段因缘的话,你跟他会有感情接触吗?再就是,我今天喜欢这个孩子,因为你喜欢的这个孩子,才产生了因缘,才产生了这个法。因为他是你生出来的,因为他到你肚子里了,你十月怀胎,把他生出来,有这个因,有这个缘,才生出来这个法。如果你不生他的话,你不知道这个法。为什么母亲爱孩子比父亲爱孩子多一点呢?因为母亲是十月怀胎,痛出来的,而父亲就没有这个体会,他这个因果和因缘就不深。所以,学佛要真正地从心里来学,要懂得因缘是合和而成的。什么叫合和?就是1加1,等于2。如果1加0,还是1。你的感情正好碰上了这个缘分,才等于2。如果你的感情没有跟这个感情合和,那就不成为一个果。所以,任何的人间法,人间叫法界,均是无常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法界,所有看到的东西,实际上都是应缘而生。因为应了这个缘分,我们才会在人间和大家在一起。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你怎么会合在一起呢?你们在中国的时候,谁认识谁啊?因为观世音菩萨,大家才会在一起,这就叫因缘。
师父接下来跟大家讲,自修自行。自己修,自己行,就是说,一边修,一边行,自己修,自己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因为你在人间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你是看不到结果的,你必须要修自己的灵魂,修自己的肉 身,你才能得到自己的法 身,才能悟出因果。因为你的灵魂没有被修好,你的肉体没有被修好,你得到的是一个人间的空的法 身。见自己的法 身很重要,见到自己真正的法 身就是见到自己的本性。人就是活在法界里面,而在人间的法界本身就是虚无缥缈的,它是五蕴假合之身,所以,如果你把这个东西当成真的了,你就傻了。举个例子,你现在肚子很饿,你拼命吃一样东西,当你把它吃完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饱了?这是假饱,因为过一个、两个小时之后,很多人又会饿了,这是不是假的?就像我们在人间做人一样,很多人以为自己做出了很多贡献,很多人以为自己做错了很多事情,以为这辈子完了。如果你们到沙滩上去走一走,你们在沙滩上留下一串脚印,但是当一个海浪过来的时候,你的脚印还有没有啊?等一阵海浪冲过之后,你的脚印是什么都没有了,人也就是五蕴假合之身。
所有的人所学到的东西,所看到的东西,实际上都是假的。你今天眼睛睁着,你看见他了,你看见谁了,实际上你眼睛一闭,你又没看见了。所以,师父跟大家讲,要见自己的法圝身,就是见自己的心佛。自己的本心、心里有这么一位佛菩萨在那里,所以人要见到自己的心佛,就是见到自己内心最深处的东西。按照哲学来讲,就是要见到你内心深处的理念,要触及你的灵魂。如果一个人触及不到自己的灵魂,做什么事情都是不会往心上去的。要记住,见到自己心中真正的佛,很不容易,就像见到自己的本性一样,也是很不容易。同样,和见不到自己的良心一样,很多人现在昧着良心在赚 钱,昧着良心在说话,这就是人最糟糕的地方。
因为他已经被人间的污泥浊水冲脏了,所以他见不到自己的本性,也见不到自己的良心。当一个坏人在做坏事的时候,他能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情吗?他要是知道,他就不会做这些坏事了。所以我们要自度自戒,就是自己度 化自己,自己有自己的戒律,就是克制、守戒,不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己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先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做这件事情,不能做的事情,就坚决不能做。我喜欢做,我虽然克制不住,但就是不能做,大家守戒,这就是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叫畜生。
人要守戒,人要自度,自己先把自己度好了,规规矩矩,然后再加上自身有戒律,这个人才算一个真正的人。所以,必须要自己度,自己戒。首先怎么样先度自己啊?经常想想,我是学佛的人,我好好地学佛吧,我好好地度自己呀,我不能浪费时间,我要念经啊。自己戒什么呢,哎哟,这个事情我不能做啊,我要好好地怎么样怎么样,我酒不能喝啊,烟不能抽啊,女人不能碰啊……每一个事情,你都要想到自己要戒,然后,才对得起自己。明白了吗?因为这个自己已经不是你本来的法界自身的自己,而是你归还于本源的自己。本来的自身就是你自性的自己,自己心里的东西,听得懂吗?所以,阴阳五行这个天律,实际上,你就是顺着阴阳五行走的,顺着走,你就能顺利。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顺着这个时代在走,我们就不会被时代所淘汰,这就是师父讲给你们听的白话佛法,如果很多人继续坚持自己过去的理念,犹如现在有电脑他不用,我就是用老的、旧的算盘算账,他一定会被时代所淘汰。学佛也是这样,墨守成规,八万四千法 门,很多法门还没到人间呢,你叫哪一个大圝法师,哪一个人能说出八万四千法 门呢?有哪一本字典里能说出八万四千法 门呢?还有很多烦恼还没有生出来呢。很多病过去有吗?比如癌症。我经常跟你们说了,你就是用古代名中医的药方用在现在来替众生看病,也不行了,很多病,过去都没有,你怎么去医治啊?
----恭录:白话佛 法 一切有为法 法无自性

L型只是偶然的,没有特殊意义的。
胎记是人在发育时由于皮肤组织异常增生,色素堆积或者血管发育异常造成的。如果是色素堆积的话,那么只是会对你的外貌带来影响,可以积极处理,也可以保持。
如果是因为血管的话,那就有可能会病变,需要联系医院检查治疗一下。
一般来讲,越浅的、淡黑色的,效果越好,越厚的、紫黑色的效果越差,因此得了胎记一定要及早治疗,完全消失。
而治疗消除胎记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是激光扫描和激光药物法,除此之外,听说还有一种光金疗法,效果比前两个更好。至于其他的方法,时间慢,效果差甚至没有效果。所以,还是建议找个好点的医院,最好是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