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所有关于曹操的情节回目就行 求《三国演义》中有关曹操的回目。

作者&投稿:聊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以下是一些关于曹操的《三国演义》情节回目:
1. 第六回:吕温侯吕布夜月夺徐州
2. 第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
3. 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4. 第九回:报父仇曹操兴师
5. 第十回:李傕郭汜大交兵
6. 第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
7. 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
8. 第十三回:李傕郭汜大交兵
9. 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10. 第十五回:吕奉先射戟辕门
11. 第十六回:曹操抹书间韩遂
12. 第十七回:曹孟德割须弃袍
13. 第十八回:曹操再起玄武兵
14. 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
15. 第二十三回:祢正平裸衣骂贼吉太医下毒遭刑
16. 第二十四回:国贼行凶杀贵妃皇叔败走投袁绍
17. 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18. 第二十六回:袁本初败兵折将关云长挂印封金
19. 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20. 第二十八回:斩大将云长独挡阵救汉将关公单刀赴会
这些回目涵盖了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一些重要情节,包括他与吕布的争斗、与刘备的矛盾、以及他的政治和军事成就。

第1、4、5、10、11、12、14、16-25、30-33、48、58、59、67-69、72、77、78回。第一回讲曹操和刘备等讨伐黄巾贼,是曹操初次登场,但是没有着重描写。接着在第四回孟德献刀的时候曹操就成了演义里的焦点。最后才第七十八回讲到曹操逝世

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的主要情节~


曹操的阴险狡诈 《三国演义》 二十八会
却说许攸暗步出营,径投曹寨,伏路军人拿住。攸曰:“我是曹丞相故友,
快与我通报,说南阳许攸来见。”军士忙报入寨中。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
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
拜于地。攸慌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操曰:“公乃操
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攸曰:“某不能择主,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
从,今特弃之来见故人。愿赐收录。”操曰:“子远肯来,吾事济矣!愿即教我
以破绍之计:”攸曰:“吾曾教袁绍以轻骑乘虚袭许都,首尾相攻。”操大惊曰:
“若袁绍用子言,吾事败矣。”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
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
“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
诉:军中粮实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
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止有此月之粮。”攸大声曰:
“休瞒我!粮已尽矣!”

《三国演义》中体现曹操多疑的故事有什么?
答:1 曹操误以为父亲的好友吕伯奢要杀他,先下手杀了人家全家,结果才发现人家是要杀猪招待他。逃跑的过程中发现吕伯奢正在回家,怕败露行迹杀掉吕伯奢后说出了“宁我付天下人,勿天下人负我”这句经典台词。2 赤壁之战整过过程中因为多疑屡次被孔明和周瑜反过来利用,例如错杀了蔡瑁,张允,尤其是战败...

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的描写
答:曹操(公元155-220年),又名吉利,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豪县)人,封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三国演义》第一回就写道:“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接着又写了许邵对他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由此可见,幼年的曹操就已表现出了不凡...

《三国演义》中20个故事情节的概括
答:不久,三个人又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孔明又闲游去了,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过了一段日子,三人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刘备有远大志向且求贤若渴,为其诚心所动,决定出山辅佐。19、刘备摔阿斗 三国时期,当阳...

三国演义所有关于曹操的情节和性格特点
答:不论罗贯中先生出于“尊刘抑曹”的思维还是有意刻画,其都不得不承认,曹操是其在小说中刻画的最丰满,最传神的一个人物。在罗贯中的笔下,全书对曹操进行了刻意的艺术化深加工,给曹操的性格进行了更加复杂的刻画,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被刻画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多面的奸雄形象,他既有奸诈、自私、多疑的一面,...

整理《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外貌描写,使用兵器,相关故事情节
答:这个问题看似复杂,其实非常简单。《三国演义》重要人物出场一般都会进行外貌和出身描写,但是以后再提到该人物的时候,就不会涉及到该内容了。所以,曹操的外貌描写就一次,出现在第一回。曹操亲自使用武器的次数在书中也聊聊可数,除了孟德献刀、提斧夜行、梦中杀人等次要情节之外,使用兵器的情况就两次,...

三国演义中10个英雄人物各三个故事名称
答: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6、庞统:取西川、献连环计、丧命落凤坡。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

《三国演义》中体现曹操多疑的故事有什么?
答:1. 曹操对名医华佗的怀疑:华佗为其治疗时,曹操误以为华佗企图加害,因而将华佗处死。2. 曹操的疑心病导致无辜丧命:曹操在逃亡时,误以为村民要谋害他,结果将村民全部杀死。二、关于曹操的讨论与解读:曹操是《三国演义》中一个复杂多面的人物。与其他古典名著相比,这部作品中的曹操是一个在历史上...

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的片段
答:汝南的许劭因为能识人而出名。曹操专门前往拜见,问道:“我将来会是个什么人物?”许劭并不答话。曹操又问了一遍,许劭说:“你是清平政治的能臣,乱世中的奸雄。”曹操听了这句话大喜过望。三国演义(罗贯中著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情节有哪些?
答:展开全部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情节有:桃园结义、关于反映曹操凶残奸诈的奸雄本色的故事、曹操幼时假中风诈叔父体现他“多机变”的故事、曹操杀粮官王垕、代人捉刀、张翼德义鞭督邮、曹操献刀、捉放曹、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刘关张三英战吕布、王允巧使连环计、青梅煮酒论英雄、张飞醉擒刘岱、关羽千里走单骑、关羽...

三国演义中的50字小故事
答:1、桃园三结义 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2、曹操诈叔 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曾向其父曹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