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探被誉为“伸入地壳的望远镜”,古代中国的钻探能探多深呢?

作者&投稿:银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朝晚期,一位在中国的法国传教士向法国科学院写了一封信,介绍了他在中国看到的场景:人们把周长10多米的轮子转动几十圈后,可以用桶从大约600米的深井中取到盐水。

这在法国科学家听来简直闻所未闻。事实上,我国的钻井技术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保存着距今6000年左右的古水井,井壁由很多根木棍架叠而成,井底距离地面仅有1.35米,虽然很浅,但显然是人工挖掘的,称得上是最古老的水井。

除了获取水源以外,古代人们还发现可以通过钻井获得地下蕴藏的盐和天然气。

据记载,我国在公元前211年钻得了第一个天然气气井,深度为150米。随着钻探技术的不断提高,井也越钻越深。到了清代,四川自贡出现了许多深达500多米的天然气井,其中燊海井是世界上第一口由人工钻凿的超千米深井,它开钻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井深1001.42米,在钻井技术史上堪称世界之最

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发明了一套钻井技术。

钻井首先离不开钻头。随着冶炼技术的成熟,结实耐用的钻头不断被生产出来。古代的钻头有两种,大钻头长达3米,重达140公斤,主要用来钻开地表层的岩石;小钻头长不到1米,重量在几十公斤,主要用于拓宽大钻头所钻的孔。

缆绳方面,古人在钻井时特别使用了竹缆。竹缆就是用竹篾绞成的粗索,结实程度远超麻绳,甚至可以和钢索媲美。遇水打湿后,竹缆会更加坚韧结实,十分耐用。竹缆还有很强的柔韧性,可以十分方便地绕在提升轮上,用来提升钻头。钻井还需要动力支持,钻井越深,所需的动力就越大。

古代人民很早就掌握了杠杆原理,利用杠杆,人们就可以在地面省力地进行作业。在钻井过程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几十米深的碎石和泥浆提上来。人们利用双动式活塞风箱作泵,通过中空的竹竿抽出碎石和泥浆,非常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总结:

欧洲人直到17世纪才开始了解中国的深井钻探技术,并且依照中国人的方法成功地挖出了深井。我国古代的深井钻探技术,为现在的石油开采、地质勘探等生产科研活动奠定了基础。



是的,古代的中国能有多深就有多深,而且他们希望可以探索到宇宙,探索到地球,发现最新的东西。

差不多有三十丈左右吧,因为当时的工具是有限的,而且也不发达,挖起矿来也是比较困难的。

应该可以达到几百米,古代的这项技术也是比较娴熟的,也利用了这项技术,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

非常深,中国的钻探能力很强,可以挖的很深。

~

中国天眼的科学目标是什么?
答:“中国天眼”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工程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先生于1994年提出构想...

望远镜之父是谁
答:在地球上进行天文观测时地球大气层造成的一切干扰,对于月基望远镜已然不复存在。月球如地球一样,对天文望远镜而言,是一个巨大、稳定、而且极其坚固的“平台”,它面临的技术问题要比处于失重状态下的空间望远镜简单得多,造价亦远为低廉。月球上绝对无风,这对建造巨型设备也更加有利。月球上没有像地壳那样的板块运动,...

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天堂,前苏联科学家发现地狱,这是怎么回事?
答:但是到了现代社会我们知道电闪雷鸣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强烈的空气对流,是雷雨云的正负电荷碰撞放电现象,想一下我们的老祖宗还是挺可怜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天空之城 哈勃太空望远镜一直是人类的骄傲,1994年12月26日被誉为人类太空之眼的哈勃望远镜拍摄了一张星空照片,那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宇宙圣城...

洞悉宇宙天眼已开天眼指的是什么?
答: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自2020年1月完成国家验收以来,已发现逾240颗脉冲星。并在明年向全球开放,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可以使用这台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一起为探索宇宙的...

射电望远镜是什么?它的最大探测距离能达到多少?
答:收音机是观测和研究天体射电波的基本设备,能测量天体射电的强度、频谱、偏振等。其中包括射电波的定向天线、放大射电信号的高灵敏度接收器、信息记录处理和显示系统等。六十年代天文学上有四个重大发现:脉冲星、类星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有机分子,被称为“四大发现”。四个发现都与无线电望远镜有...

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为何会对外的...
答:根据世界纪录认证机构的官方数据显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一座射电望远镜,也是世界对大单口径的射电望远镜,更是被誉为了中国之眼。应该是从这一个望远镜之中,我们就能够看出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还是非常强的,也正因如此才能够获得世界第一望远镜这样一个称号,而...

我国国内的射电望远镜阵分布在哪些地方
答:1、密云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阵列(1984~2000?)地点:北京市密云县不老屯镇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密云观测站 密云站可以说是中国射电天文的摇篮,培养了大批射电天文学家。密云米波综合孔径阵列(下称密云阵)又王绶琯院士于1973年提出,后因文革影响,研制工作一度中断,直至1983年才建成[1,2]。没...

“地球望远镜计划”真的遇到超自然现象么?
答:第一,钻孔不是空的,如果是空的话,会被挤扁的。第二,钻孔会填充液体,我们7000米的深度没有听到任何声音,就像地面上的一汪水 采纳哦

用天文望远镜看月亮,会不会看到月球探测车?
答:即使是哈勃望远镜也可能无法在月球表面上分辨出鲸鱼那么大的物体,所以像月球车或美国国旗一样小的物体留在那里。基本上天文望远镜都无能为力了。哈勃望远镜经常被誉为我们制造的最好的望远镜。大家都知道天文望远镜的能力好坏很大一部分会受大气的干扰,而哈勃望远镜就不会受到大气的影响。1969年7月,人类...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摄电望远镜,单口径...
答:位于中国贵州省黔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被亲切地称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自2016年9月25日正式启用以来,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这一巨大的科学工程耗资约12亿元人民币,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FAST不仅在我国天文研究上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全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