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虫是什么虫? 蟋蟀叫是农历几冃

作者&投稿:直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所谓“秋分虫”,简言之就是指秋分时节的虫。谚语有“秋分虫,大集中”的说法,说明在秋分时节,正是各类虫全都出现的时节,此时也是准备蛰伏的时节。

      “秋分虫”除了泛指“秋分”时节的各类虫,也有在民间单指那些秋分时节出现的有其自身价值的虫。这就是“秋分虫”的特指了。下面分别介绍。

一、“秋分虫”指苍耳虫

      苍耳虫是一种药材,可以用于治病。在我国传统医学的偏方中,就有一个有名的“麻油拌秋虫”配方。其做法各种传统偏方中都有介绍,就是在秋分日收集苍耳草熬膏,并将苍耳草上的“秋分虫”浸入麻油内备用。民间就把这种苍耳草上的苍耳虫叫做“秋分虫”。

秋分虫(苍耳虫)


      有人曾经在文章写道:村里有一种草,草茎很粗,茎内长有一种大约指甲盖那么长的肉虫。秋分那天,折断草茎,将虫子抓出来,放进菜油罐里浸着,它一直不烂。人们说那种虫子治疔灵验得很。

      这种民间偏方在古代典籍中是有记载的。秋分虫(苍耳虫)其药始见于《本草纲目》,称其有“治疔肿、恶毒“的功效。

二、“秋分虫”指禾虫

      这种虫主要产地在珠三角地区。那里的禾虫分为正宗禾虫、荔枝虫、禾花虫、草头虫、秋分虫几种。被称为“秋分虫”的那种禾虫盛产于秋分时节。

      禾虫,又名地蚕。在农历三四月出水的禾虫,称“荔枝虫”。这时期的禾虫体积小,吃时带有腥味。农历八九月出水的禾虫,称“秋分虫”,又称“禾花虫”。

      据称,禾虫是一种高蛋白食品,被誉为“筵中特有菜肴”。

三、秋分节气的气候特点

      秋分虫的说法与秋分节气的气候特点有关。

      每当秋高气爽时节,就标志着秋分节气的到来。和春分一样,秋分也是一一年之内天地、日月、昼夜、阴阳的又一次平分与平衡。

      所谓“秋分”,古人称之为“阴阳相半”“昼夜均而寒暑平”,这意思就是到了秋分时节,白天和夜晚是平分的,同时也是秋季的平分。

      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在赤道上,白昼和黑夜时间相等,这一点和春分一样。从秋分开始,气温开始逐日下降,渐渐步入深秋季节。

      秋分三候表达了秋分的气候特点,那就是:

      一候雷始收声。雷电终于至此结束,只有等到明年惊蛰之后,才能再次听到雷声了。

      二候蛰虫坯户。宋代王安石诗中写道:“忽忽远枝空,寒虫欲坯户。”“坯”指细土。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分吹来,树叶飘落树枝空了;天气逐渐变冷,冬眠的小虫开始藏入洞穴,用细土把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这句诗写出了秋分的气候特点。

      三候水始涸。秋分后降雨明显减少,天气更加干燥,水汽蒸发变快,所以,江河湖泊的水位变低,浅水及沼泽地还有可能干涸。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降雨,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那句诗“巴山夜雨涨秋池”就是写的秋雨连绵。

      “秋分虫”的解答大体如上。总结一下:秋虫泛指秋分时节的虫,同时在不同的地区特指具体的虫。第一二点是介绍了常见的两种特指,一是指苍耳虫,一是指禾虫。第三点是说明为什么“秋分”会产秋虫,答案就是与气候特点有关,那就是此时正是百虫大集中并准备蛰居之时。  



秋分虫系寄生子苍耳草(菊科植物)茎中的一种白色昆虫,形如小蚕,又似五谷虫。 药用部分:全虫入药,秋分前五天采收。 用途:性味咸,寒。能清火解毒;主治各种疔疮疖毒。用量:2~3条。

在农历三四月出水的禾虫称“荔枝虫”,这时期的禾虫体积小,吃时带有腥味。农历八九月出水的禾虫称“秋分虫”,又称“禾花虫”,这两个月的禾中心不但数量多,而且体肥质佳,特别好吃。禾虫蒸、炒、煎、煲、炖、炸等皆宜,通常吃法是瓦钵炖禾虫,这是一道甘香软滑、美味可口的菜式。禾虫是一种高蛋白食品,有滋补脾胃,滋阴补肾,补血养血和防治水肿,脚气及风湿病等功效,医食俱佳,被誉为“筵中特的有菜肴。”

农历八九月出水的禾虫称“秋分虫”,又称“禾花虫”,这两个月的禾中心不但数量多,而且体肥质佳,特别好吃。
秋分虫系寄生子苍耳草(菊科植物)茎中的一种白色昆虫,形如小蚕,又似五谷虫。
秋季是虫害高发季节,一是秋季气温适宜,是虫害发生的高峰期;二是各种露天作物收割,潜藏在外界的虫子纷纷迁徙,成为棚室内的“不速之客”。
露天作物进入采收期,生存在其中的大量粉虱开始寻找新的寄居场所,这时候很多棚室放风口敞开着,没有安装防虫网等防护措施,粉虱等害虫也就找到了新的生活环境,棚室内粉虱等害虫剧增。
生存习性:粉虱类寄主广泛、世代重叠现象严重、繁殖力强、体表有蜡粉。粉虱直接取食,也会引发霉病、传播病毒病等。
粉虱成虫有趋嫩性,多在植株顶部嫩叶产卵,也就是说,粉虱未孵化的卵主要集中在植株中层以上的叶背面以及侧枝等处,而中层以下的老叶多数已经孵化,只剩卵壳,菜农在用药时应有所侧重。

秋分虫是什么虫? 有什么用?~

农历八九月出水的禾虫称“秋分虫”,又称“禾花虫”,这两个月的禾中心不但数量多,而且体肥质佳,特别好吃。禾虫蒸、炒、煎、煲、炖、炸等皆宜,通常吃法是瓦钵炖禾虫,这是一道甘香软滑、美味可口的菜式。禾虫是一种高蛋白食品,有滋补脾胃,滋阴补肾,补血养血和防治水肿,脚气及风湿病等功效,医食俱佳,被誉为“筵中特的有菜肴。”

通常是农历八月下半月!
蟋蟀月就是指当年的秋分之月,如今年2015年的秋分在农历八月乙酉月(西历9月23日),而秋分之月(古人斗蟋蟀从秋分开始,玩虫的都知道叫"秋分开口"),如《清史稿》记载:"光绪己亥年蟋蟀月下浣日",指的是农历八月下半月(每个月的下旬,《幼学琼林·卷一·岁时类》就说: “下旬十日, 为下浣。 ”亦称为“下澣”,意即阴历每月二十一日至三十日),而从节气的秋分之後一个月内都算是"蟋蟀月",乃因蟋蟀月无确定时间,单以秋分这个节气所在日为定论,所以每年的秋分所在的月算起,秋分后一个月内叫"蟋蟀月"。

分和虫组一个什么字
答:蚠 读音:fén 部首笔画 部首:虫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五笔86:WVJU 五笔98:WVJU 仓颉:CSHI 笔顺编号:3453251214 四角号码:80136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6A0 基本字义 古同“鼢”。蚡读音fén1.鼢鼠。 2.积聚;飞扬。 3.见"蚡缊"。部首:虫,部外笔画:4,总笔画:10五笔86:JWVN五笔98:JW...

这两个分别是什么虫子?
答:右边的是沟陶锹甲所属类别:锹甲科莫锹甲属Macrodorcas昆虫种名:沟陶锹甲Macrodorcus striatipennis (Motschulsky,1861)分布:浙江 四川 福建简介:全体黑色 光亮 上颚突起仅于三分之二处体长约30mm 。左边的是中华锹甲资料锹甲所属类别:锹甲科奥锹甲属 Odontolabis昆虫种名:中华奥锹甲 Odontolabis cuvera...

...黄色的有翅膀的虫子不知道是什么虫,求解,虫子分两种,有些有翅膀...
答:白蚁啊,雨后长翅的繁殖蚁到处播种去

请问这两种分别是什么虫子?学名叫什么?
答:固着在他物之上。该蛛经常潜伏于地上部与地下部的交界处,当昆虫爬过时,即用螯爪透过巢壁将其咬住,拉入地下部将掠物吃掉。剩下的残渣,由巢的上端投到外面,然后修理巢壁破坏处的部分。卵囊纺锤形,其两端固着于地下部的巢壁上。第二种是【刺蛾科幼虫】,具体是哪种刺蛾,资料相当少。

这些分别是什么虫
答:第一个就是毛毛虫,一般就是蝴蝶的幼虫。第二个貌似是树上的知了学名叫蝉,第三个是天牛,这个说法也很多,也叫啮桑、啮发、天水牛、八角儿、牛角虫、花妞子、苦龙牛、蛀柴龟等

昆虫的分类方法有哪几种?
答:蚊的发育为完全变态,生活史分四个时期,即卵、幼虫、蛹和成虫。前三个时期生活于水中,成虫生活于陆地。4、蝇 蝇字从虫从黾,“黾”为“吃食少而繁殖多”的意思,“蝇”本义是“吃食少繁殖多的虫子”。双翅目环裂亚目蝇科昆虫的通称。全世界已知约3000种,中国已知约500余种。该科分若干亚科...

这分别是什么虫子?
答:某甲虫。不会在你家著窝的。应该是晚上灯光引诱过来的

昆虫分类依据是什么?
答:昆虫分类的依据:变态类型、翅的对数和有无、翅的质地、口器类型、足的类型、单眼的数目和有无、腹部的跗器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家里的虫子,大概2-3cm,会飞,飞时翅膀声音很大,头是倒三角形,有复眼,一...
答:这个季节的类似的虫子,应该是椿象或者甲壳虫了。链接里面是各种椿象,您对比一下看看是不是您说的虫子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B4%BB%CF%F3

瓢虫分为两类,其中什么吃蚜虫,什么吃马铃薯嫩叶
答:瓢虫是体色鲜艳的小型昆虫,常具红、黑或黄色斑点。那瓢虫分为两类,其中什么吃蚜虫,什么吃马铃薯嫩叶?肉食性瓢虫吃蚜虫,比如七星瓢虫;植食性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比如十三星瓢虫。根据食性,瓢虫可分为肉食性、植食性、菌食性,肉食性、菌食性瓢虫为益虫,植物性瓢虫为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