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

作者&投稿:贰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原文
崇祯五年②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③,余拏④一小船,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⑦。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⑧,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⑨!”拉余同饮。余强⑩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这一天初更以后(大约八点以后),我撑着一只小船,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全白了。湖心湖上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比相公您更痴的人!”

1.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原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白洋潮》等绝代文学名著。   
2.【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3.【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更,古代夜间计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定,开始。   
4.【余】我   
5.【拏(ná)】即“拿”,持,引申为撑,划,牵引,撑(船)。   
6.【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乘船。毳衣,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 7.【雾凇沆砀(hàng dàng)】雪夜寒气弥漫。雾凇,云、水气;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上蒸发的水汽,这时因为天寒,凝成冰花。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沆,形容大水。   
8.【上下一白】天色湖光全是白皑皑的。一白,全白。一,全;都。   
9.【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   10.【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   
10.【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11.【强(qiǎng)饮】痛快地喝。强:痛快。   
12.【大白】大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大白:这里指酒杯。   
13.【客此】客,做客。在此地客居。   
14.【舟子】船夫。   
15.【喃】象声词。    
16.【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    
17.【更】还。   
18.【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19.【及】到。。。。时

通假字
1.余挐一小舟:挐(ráo)又写作“拏”通 “桡”,持 引申为撑、划。

一词多义
1.是:是日更定(这,指第三天)   
是金陵人(表判断)   
2.一: 一白(全)   
长堤一痕(数量词)   
3.更:是日更定矣(古代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2小时)   
更有痴似相公者(比,更加,进步)   
4.白:一白(白色)   
强饮三大白而别(这里指酒杯)

词类活用
客:原义为“客人”,此处为“做客”。“客此”即“客居于此”,名词作动词。

古今异义
1.余:古义:我 例:余住西湖   今义:剩下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湖心亭看雪~

哦哦、好等一下!我去找书……

看雪的时间:凌晨;
看雪的地点:湖心亭;
看雪的人物:我及在湖心亭上碰到的两人;
看雪的气氛:寂静、空旷、混沌、孤独的氛围;
看雪的方式:划一小船独往;白茫茫一片。


可以了吧……

译文: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西湖。下了好几天的大雪,湖中没有人的说话声也没有鸟叫声。这一天初更以后,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湖心亭是白雪中的一点,我的船像一片飘在湖中的芥叶一样,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米粒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面对面坐在那儿,一个小书童烧着火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痴情赏雪的)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痛饮了三大杯酒后告别。我问他们的姓名,(他们回答)说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我到达自己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先生一样痴的人!”

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有疑问 请在线交谈 祝你天天开心 心想事成 O(∩_∩)O ...分享给你的朋友吧:人人网新浪微博开心网MSNQQ空间
对我有帮助
73回答时间:2010-12-15 18:40 | 我来评论 | 检举

向TA求助 回答者: 绝情老鼠

湖心亭看雪写于哪一年
答:《湖心亭看雪》写于1645年,《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全文笔墨精炼,文笔清秀,表现力强,不足两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

湖心亭看雪运用白描手法的句子
答:湖心亭看雪运用白描手法的句子: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 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 , 惟长堤一条, 湖 心亭一座 , 与余舟一艘 , 舟中人两三个而已。这两句写景的句子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

湖心亭看雪景物描写赏析
答:湖心亭看雪写景赏析如下: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以景生,景以情存,情景相生。本文写景有两句,先从大处落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屿水,上下一白”,描写后西湖全景,设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接着,作者落笔眼前,写西湖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舟一芥,舯人两三粒而已。“痕”...

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写于什么时候?
答:《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

湖心亭看雪全文多少字
答:问题一:湖心亭看雪的全文每一个字都带拼音 hú xīn tíng kàn xuě zuò zhě :zhāng dài (míng dài )chóng zhēn wǔ nián shí èr yuè ,yú zhù xī hú 。dà xuě sān rì ,hú zhōng rén niǎo shēng jù jué 。shì rì gèng dìng yǐ ,yú ná yī xiǎo ...

湖心亭看雪朗读节奏划分
答:湖心亭看雪朗读节奏划分如下: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知识扩展:《湖心亭看雪》是...

湖心亭看雪选自哪里
答: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张岱(1597年—1679年),明末清初散文家,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公认的散文大家,文笔清新,时杂诙谐,作品多写山水景物、日常琐事,有些作品表现了明亡后的怀旧感伤情绪 ...

湖心亭看雪
答:余独往湖心亭看雪(读课文)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读课文)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读课文)3.特殊语境的停顿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背课文)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背课文)四、读的有味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听觉写雪,高度写意奇妙发现一:崇祯五年十二月崇祯五...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写的是哪个湖
答:西湖。明人张岱曾留下《湖心亭看雪》一文写的是杭州西湖的湖心亭,文中写道“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

湖心亭看雪 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作品简介:《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堪称古今描写西湖“最漂亮的文章”。抒发的思想感情: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文章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