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碳排放储存的问题 关于储存的问题

作者&投稿:宿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麻省理工科学家的最新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人们只要在合适的地方选建发电厂,就可能将发电厂产生的所有二氧化碳注入地下,这些二氧化碳会天然形成微小的泡沫,安全地储藏在多孔盐水层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最终溶入盐水,其中的一部分会形成岩石中诸如铁和碳酸镁这样的矿物质。

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之前的研究表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或者将排放的二氧化碳捕捉并储存在地下可有效缓解全球变暖的趋势。但是碳储存面临的一个巨大风险是被注入地下的二氧化碳会通过废弃的油井或者地层裂缝重新回到大气中。

《水—资源研究》(Water -Resources Research)杂志近期发表了MIT教授Ruben Juanes小组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担心很可能是多余的。

科学家们一直在考虑至少三种储存二氧化碳的地方:废弃的油井和天然气田,不再有开采价值的煤层,深海盐碱含水层。Juanes小组研究的就是第三个候选方案——遍布地下的、泡在咸水里的多孔岩层。

Juanes小组发现,二氧化碳可以被压缩,然后通过地下深井注入到天然的多孔岩层中去,这种多孔岩层由砂岩和石灰岩等组成,浸满了盐水。因为被注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浮力,它会像羽毛一样在渗透性很好的岩层中上浮,注入结束后,这层“气体羽毛”会继续不断上浮,但是盐水会在“气体羽毛”后面跟着涌上,就这样,二氧化碳和盐水在通过岩层中的微小孔洞的时候会不断争抢位置。因为岩石的表面亲水,水份会牢牢地附着在孔洞的内层,这些潮湿的内层会不断膨胀,从而引起孔洞的不断缩小,限制二氧化碳的流动,最终把原本联成一体的“气体羽毛”分割成无数小泡,这样二氧化碳就被捕捉在这些孔洞中了。

日本将首次展开大规模地下封存二氧化碳的实验,将火力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封存于海底的废弃天然瓦斯田内。

实验将针对位于福岛县石木市的火力发电厂展开,对该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加以分离回收后,经管线送至海底的废弃天然瓦斯田加以封存。这座火力发电厂的发电量为25万千瓦,一年排放约100万吨的二氧化碳,废弃的瓦斯田足以容纳两千万吨以上的二氧化碳。

日本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机构指出,日本若能充分利用地下和海底,理论上最多可封存约1500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日本一百年以上的排放量。

这次实验,是一系列大规模“二氧化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实验的开始,日本政府希望通过技术攻关,大幅度降低这一技术的成本,力争2020年前将这一技术全面推广,最终实现日本政府制定的“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60~80%”的目标。

共同社曾报道称,7月底,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通过了温室气体减排计划,为实现这一远景目标制定了具体数值及日程。该计划的具体内容是:日本政府将大规模验证“二氧化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将火力发电站等排放的二氧化碳捕捉并储存于地下,到本世纪20年代,有望将目前每吨约4200日元的二氧化碳回收成本降至1000多日元(约合60元人民币),为全面普及该技术提供条件。

新华报业网讯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临近,如何对付二氧化碳、减排温室气体成为焦点话题。记者从昨日在南京举行的第六届长三角能源论坛上了解到,除了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这些思路,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新技术——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据预测,它对全球减排的贡献率将达到20%。

当前常用的技术是在燃料燃烧之后用胺法或者冷却塔法,把二氧化碳从烟囱里的废气中分离出来。第二种方法是建煤气化多联产电站,从气化的煤中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分离。东南大学热能研究所赵长遂教授告诉记者,他们目前在研究的则是氧燃料法,利用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技术,直接排出高浓度的二氧化碳。

被捕捉的二氧化碳被压缩成液体,通过管道或者车辆输送到归宿地,而枯竭的油田大概是最理想的去处。由于二氧化碳的物理特性等原因,当它被高压送入千米油田深处后,就会与地质层中的物质粘合起来,迫使石油颗粒从小孔中溢出,从而变得更易开采。由于油气田已经过深入广泛的地质分析,而且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将天然气储存在地下深处已有数十年的经验,他们的成功也为将大量二氧化碳存储上千年或上百万年提供了信心。

据介绍,美国共有70多座油田采用二氧化碳驱油,年消耗二氧化碳达3000万吨,增产10%。商业运行证明这种方法可以将枯竭油气田寿命预期延长20年。

根据此原理,被开采的煤层同样可以储存二氧化碳,含盐蓄水层也是可行的选择,深海储存则是一种更加富有挑战性的尝试。这种方法是通过海底管线将液体二氧化碳泵入海底,让它沉睡在那里。目前的布置管线深度只限于1300米,今后还将向3000米注入。

关于各能源碳排放问题~

第二种是准确的,而第一种只能是近似估算,因为折成标煤的过程只能保证利用的能量的总数不变,并不能保证碳排放不变。

请问你是在哪里购买的手机? 如果是在官网购买的话。
小米手机3自带的MIUIV5系统默认是把应用软件装在系统存储里的。不能放在内存设备里。
音乐视频小说图片等媒体数据是放在内存设备里的。
下面是详细介绍:
为了系统的稳定与数据安全,MIUIV4和V5系统不允许将软件安装到SD卡中,强制移动软件,可能使部分软件无法正常使用。将应用安装到手机内存中有很多优点。 1.安装到手机中运行速度更快 2.安装到手机中更省电 3.手机ROM只能用来安装软件,将应用安装到手机中,可以节省你SD卡空间。
音乐,视频,相片,以及各类大型游戏的数据包必须要放在内存卡(小米2和3是内存设备)里面的。
如果实在想把软件装到SD卡上可以考虑刷到原生的安卓系统,但是很不推荐,因为那样你就失去了可玩性非常多的MIUIV5系统!
请你到http://bbs.xiaomi.cn/topic-mirom.html下载原生系统并按照教程刷入使用。

碳捕集与封存的全球发展现状
答:该研究所预计,其年度报告中确定的59个项目中,届时可能只有51个能投入运行,而有些项目则不太可能实施。“由于碳捕获与储存是铁、钢和水泥生产等工业领域唯一可用的脱碳技术,因此,无法将温度升幅仅仅控制在2摄氏度的风险变得更大。”报告说。许多主要国家的政府未能制定限制碳排放的法规并提高企业的排污...

碳排放的去处哪里最多?
答:碳排放的去处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去处:1. 大气层: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大气层是最大的碳排放去处之一。2. 海洋:海洋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但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海洋酸化,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3.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4. 土地:...

自然界固碳的途径
答:自然界中的固碳途径是通过各种自然过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以固定在陆地或海水中,以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效应问题。固碳,是指增加除大气之外的碳库碳含量的措施。包括物理固碳和生物固碳。物理固碳是将二氧化碳长期储存在开采过的油气井、煤层和深海里。生物固碳是将无机碳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

减少碳排放的方式有
答:2、鼓励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都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相比之下,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则不会产生碳排放。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使用可再生能源。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提供支持;企业可以投资于研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3、改变出行方式 ...

CO2的扑集和封存(CCS)技术有哪些
答:虽然各国的“减排目标”还处于拉锯战中,如何达到这些减排目标将是接下来各国关注的问题,于是,“碳捕捉技术”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焦点。 相对于人造火山或是太空反光镜这类不靠谱的科技狂想,二氧化碳捕集封存技术(CCS技术)被认为更能拯救地球。众所周知,人类为防止气候变暖需要节能减排,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排路径有...

企业节能减排存在哪些问题?
答:企业可能需要平衡节能减排的长期效益与短期经济利益。以上是企业节能减排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但也需要指出的是,随着节能减排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并主动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合作,企业节能减排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一亩杉树可以多少碳排放?
答:一亩杉树能够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从而减少大气中的碳排放量。根据之前的信息,在理想的条件下,一亩杉树一年可以产生大约2.45吨的碳汇,也就是说它能从大气中移除约2.45吨的二氧化碳。因此,如果我们说“一亩杉树可以减少多少碳排放”,那么答案就是大约每年减少2.45吨的碳排放(以二氧化碳计)。这有...

碳减排行动步骤
答:第三步,加强能源储存和供应管理: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普及,能源储存和供应管理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发展储能技术,解决可再生能源不稳定性的问题,确保能源的可靠供应。此外,还可以通过智能电网等技术手段,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管理。第四步,推动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是减少个人碳排放的重要举措。我们可以从...

减少碳污染的治理方案
答:今天,是时候通过理念的更新,打破惯性思维的牢笼,让我们的工业生产过程来一次变革,从根本上解决碳排放及其他污染气体排放问题,让污染物质资源化,同时实现热量、能量的充分利用,达到减排、节能、增效的综合目的。 一、 碳排放现状和危害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使全球出现变暖趋势,北极冰雪也加速融化,...

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来践行低碳生活呢
答:“低碳生活”虽然是新概念,但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个人意识 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