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大拐弯是怎么形成的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原因(简洁)

作者&投稿:郦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成因是河流袭夺的结果,强调它是喜马拉雅山南坡南北向河流的溯源侵蚀袭夺了北坡东西向河流,奇特的大拐弯也就成了“袭夺弯”。

当时,板块理论炒得热火朝天,而雅鲁藏布江许多大支流呈反向汇流的特点,似乎又旁证了“袭夺弯”存在的可能。由此,科学家们推断雅鲁藏布江上古时期曾经由东向西流,认为最早流向了缅甸的伊洛瓦底江,后因两大板块相互碰撞而改道流向了印度的布拉马普特拉河。

扩展资料

雅鲁藏布大峡谷不仅以其深度、宽度名列世界峡谷之首,更以其丰富科学内涵及宝贵资源而引起世界科学家的瞩目,世界最大降水带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流域世界最北的热带气候带和自然带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因此这里是地球系统中层圈耦合作为研究最理想的野外实验室。

峰与拐弯峡谷的组合,在世界峡谷河流发育史上十分罕见,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然奇观。其实,大拐弯峡谷是由若干个拐弯相连组成的峡谷北侧的加拉白垒峰也是冰川发育的中心,其东坡列曲冰川是一条大型的山谷冰川,从雪线海拔4700米延至海拔1850米高。

在大峡谷水汽通道北行的当口部位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北坡,有卡钦冰川,长达33千米;帕隆藏布上游的来姑冰川,长达35千米。它们都是我国海洋性温性冰川中较长的山谷冰川,冰川末段伸入到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中,最低可以达到海拔2500米左右的地方,构成奇特的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中优北坡的杰马央宗冰川,在古代藏文中称央恰藏布,意为从最高峰顶上流下来的水。在我国境内全长2100公里,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河。

以藏东南米林县的派乡为入口,这条峡谷切了喜马拉雅山山脉,在东经95度附近围绕南迦巴瓦雪峰作了个奇特的马蹄开的大拐弯,在青藏高原东南的斜面上,形成连续多弯的大峡谷,围绕南迦巴瓦雪峰的核心峡谷河段平均深达5000米左右——这就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1998年,国务院批准同意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即从米林县派乡转运站起到墨脱县昔卡的大峡谷命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从此这里开始成为旅游探险的佳境。

扩展资料:

雅鲁藏布江干流依自然条件、河谷形态及其流程变化,可划分为河源区、上游、中游和下游。从杰马央宗冰川的末端至里孜为上游段,河长268公里,集水面积26570平方公里,河谷宽达1~10公里。

马泉河穿行在南面的喜马拉雅山和北面的冈底斯山之间,谷地开阔,一般都有10~30公里。连绵的雪山、缎带、湖泊都铺在一块一望无际犹如翠绿绒毡的草地上。

马泉河流域基本上都是牧区,在帕羊以下河谷两侧是由高蒿草组成的沼泽化草甸景观,这里是最优良的冬春牧场。马泉河谷地的上段,由于人烟稀少,目前的茫茫草地还是一个动物乐园,有藏羚羊、岩羊、野驴、野耗牛、熊、狼、狐狸、鼠、兔等多种动物。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年轻的青藏高原何以形成如此奇丽、壮观的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直接原因与该地区地壳3百万年来的快速抬升及深部地质作用有关.15万年以来,大峡谷地区的抬升速度达到30毫米/年,是世界抬升最快的地区之一.最新地质考察获得的证据表明,大峡谷形成的根本原出是该地区存在着软流圈地幔上涌体.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地质特征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基本相似.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地幔上涌体可能是大峡谷水汽通道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可能是以该地区为中心的藏东南成为所谓“气候启动区”的原因,还可能是该地区生物纬向分布北移3至5度的重要原因.以地幔上涌体为特征的岩石圈物质和结构调整对地球外圈层长尺度制约作用在大峡谷地区有十分明显的表现,因此这里是地球系统中层圈耦合作用研究最理想的野外实验室.
高峰与拐弯峡谷的组合,在世界峡谷河流发育史上十分罕见,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然奇观.其实,大拐弯峡谷是由若干个拐弯相连组成的.峡谷北侧的加拉白垒峰也是冰川发育的中心,其东坡列曲冰川是一条大型的山谷冰川,从雪线海拔4700米延至海拔 2850米.
在大峡谷水汽通道北行的当口部位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北坡,有卡钦冰川,长达33公里;帕隆藏布上游的来姑冰川,长达35公里.它们部是我国海洋性温性冰川中较长的山谷冰川,冰川末段伸入到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中,最低可以达到海拔2500米左右的地方,构成奇特的自然景观.
第四纪中,这里的山地发育过多次冰川作用,遗留下完整的古冰川U形谷,谷底平原密集的冰丘陵像一座座坟冢,这正是水汽通道特定环境下古冰川作用的堆积遗迹.在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有一条绿色通道沿着布拉马普特拉河一一雅鲁藏布江河谷一直向东南方向伸展,雅鲁藏布大峡谷就是这绿色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切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宛如青藏高原东南部的一个绿色门户,面向着孟加拉湾和印度洋,为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提供了一条天然的通道.

怎么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大拐弯~

派乡到巴昔卡附近为下游段,河长496公里,集水面积49959平方公里。河流从米林县里龙附近开始逐渐折向东北流,经派乡转为北东流向至帕隆藏布汇入后,骤然急转南流进入连续高山峡谷段,经巴昔卡流入印度。在大拐弯顶部两侧,有海拔7151米和7756米的加拉白垒峰和南迦巴瓦峰。从南迦巴瓦峰到雅鲁藏布江水面垂直高差7100米,可称为世界上切割最深的峡谷段。从峰顶的冰川和永久积雪带到谷地的热带,构成了垂直地带。大拐弯峡谷历来以它的雄伟峻险和奇特的转折而闻名于世。那里的雅鲁藏布江就像深嵌在巨斧辟开的狭缝里一样。谷底是呼啸奔腾的急流,河床滩礁棋布、乱石嵯峨。在下游,像这类峡谷一个接着一个,千回百折,山嘴交错,层峦迭嶂;峡谷两侧山坡是森林密布,满坡漫绿,看来又是那么幽深秀丽。它那连绵的峰峦和不尽的急流相结合,构成一幅壮丽动人的画面.
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大拐弯峡谷,从派乡到墨脱县希让河长220多公里的河段内,河床下降了2200米,平均1公里内跌落10米多。奔腾的江流在迂回曲折的峡谷中奔流,这里不但蕴藏着充沛的水力资源,而这大拐弯峡谷的地貌形成,又为丰富的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条件。初步计算,大拐弯峡谷中的水力资源要占整个雅鲁藏布江水力资源的2/3以上,其水能的单位面积蕴藏量在世界同类大河中是少见的。
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墨脱县,沿江狭长分布,就像镶嵌在峡弯中的一块绿色的翡翠,是有名的"高原上的西双版纳"。这里随着河流的降低,南来的湿润气流已能沿河谷长驱直入,使降水增加和气温升高。因此这里的河谷低地具有稻谷飘香、绿竹滴翠、芭蕉迎客的热带、亚热带风光。这里还是中国动物界的一个宝库,各种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雅鲁藏布江是中国含沙量最低的大河之一,流水对陆地的侵蚀平均每年只有93吨/平方公里。奴下观测站多年的平均含沙量只有0.28公斤/立方米。含沙量虽小,但由于径流量丰富,所以输沙量颇大。在奴下站1964年实测最大年输沙量为4620吨。
雅鲁藏布江一泻千里,它的中上游河谷却始终严格地保持着东西方向,只是到了它的下游又突然作奇特的转折,形成大拐弯峡谷。并且,它的一些主要大支流如年楚河、拉萨河等又一反常态,呈反向注入干流。所有这些现象,历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通过考察,雅鲁藏布江的形成主要是适应断裂构造的结果。它的中上游沿岸断续出现一系列超基性岩体,它们是深层岩体沿断裂上升露出地表的结果。同时,沿江两侧地层时代不同、产状不连续,一些地方还发现有混杂岩等等,地质上认为,雅鲁藏布江是坚固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的巨大地缝合线,下游大拐弯一带当时处在碰撞地带的东北隅,因而碰撞缝合线就有转折并密集于它的附近。因此,雅鲁藏布江主流中上游是适应东西向深大断裂构造发育的,其下游是适应着构造转折而变化的,一些巨大的反向支流是适应主干断裂的次级断裂构造的结果。雅鲁藏布江是严格适应断裂构造而发育的一条构造河谷,这种严格适应构造发育的情况在世界河流中是罕见的。

形成原因:
第四纪中,有一条绿色通道沿着布拉马普特拉河一雅鲁藏布江河谷一直向东南方向伸展,雅鲁藏布大峡谷就是这绿色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切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宛如青藏高原东南部的一个绿色门户,面向着孟加拉湾和印度洋,为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提供了一条天然的通道。
最新地质考察获得的证据表明,大峡谷形成的根本原出是该地区存在着软流圈地幔上涌体。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地质特征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基本相似。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地幔上涌体可能是大峡谷水汽通道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可能是以该地区为中心的藏东南成为所谓“气候启动区”的原因,还可能是该地区生物纬向分布北移3-5度的重要原因。
以地幔上涌体为特征的岩石圈物质和结构调整对地球外圈层长尺度制约作用在大峡谷地区有十分明显的表现,因此这里是地球系统中层圈耦合作用研究最理想的野外实验室。
高峰与拐弯峡谷的组合,从雪线海拔4700米延至海拔2850米。

扩展资料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两侧,壁立高耸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和加拉白垒峰(海拔7234米),其山峰皆为强烈上升断块,巍峨挺拔,直入云端。峰岭上冰川悬垂,云雾缭绕,气象万千。
从空中或从西兴拉等山口鸟瞰大峡谷,在东喜马拉雅山无数雪峰和碧绿的群山之中,雅鲁藏布江硬是切出一条笔陡的峡谷,穿越高山屏障,围绕南迦巴瓦峰作奇特的大拐弯,南泻注入印度洋,其壮丽奇特无与伦比。
在南迦巴瓦峰与加拉白垒峰间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最深处达5382米,围绕南迦巴瓦峰核心河段,平均深度也5000米左右,其深度远远超过深2000米左右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深3200米的科尔卡大峡谷和深4403米的喀利根德格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峡谷南段年降水量高达4000毫米,北段也在1500-2000毫米之间,故整个大峡谷地区异常湿润,布满了郁密的森林,形成了世界上生物多样最丰富的峡谷。
它与发育着荒漠植被的干旱的科尔卡大峡谷、与发育着单一松林的比较干旱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都是不同的。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林木茂盛。由于地势险峻、交通不便、人烟稀少,而且许多河段根本没有人烟,加上大峡谷云遮雾罩、神秘莫测,所以环境特别幽静。这也是上述三个大峡谷所无法比拟的。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以连续的峡谷绕过南迦巴瓦峰,长达496.3千米,比号称世界“最长”的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还长56千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雅鲁藏布大峡谷

科学 初一 地球表面
答:1.平坦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原因是河流下切在降水比较少的地区。受风力作用下,常会形成风势蘑菇,沙漠,戈壁等.2.地壳隆升作用对地表的影响是形成高山的地处,使地表趋向起伏而侵蚀作用把高山削平,是地表趋向(平坦)。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产生的原因是
答: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产生的直接原因与该地区地壳三百万年来的快速抬升,以及深部地质作用有关。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存在着软流圈地幔上涌体。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大、最深的峡谷,全长504.6千米,最深处6009米。这个大峡谷北起米林县派镇大渡卡村,经排龙乡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南到墨脱县巴昔卡...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怎样形成的
答: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根据科学考察得到的结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喜马拉雅山运动和江水的冲刷形成的。多组断裂构造复合交叉,形成宽大的破碎带,雨水、洪水沿着这些薄弱地带冲刷侵蚀的结果,形成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形成的原因
答:青藏高原最大的水汽通道雅鲁藏布大峡谷是青藏高原最大的水汽通道,也是世界上因地形而产生气流运移的最大通道。水汽通道的存在不仅造就了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特殊降水分布,而且造就了藏东南的特殊的海洋性气候环境。我国最大的两条海洋性山谷冰川都出现在水汽通道作用的要冲部位,这就是帕隆藏布源头的来姑冰川...

世界第一大峡谷在哪里?
答:(3)从排龙门巴族乡沿帕隆藏布下游到峡谷大拐弯的顶端扎曲,全程约30公里,徒步两大,要越过六座索桥,沿岸大多悬崖山径,最后爬上400米高坡,当你气喘嘘嘘精疲力竭时,就到达扎曲,至此已深人到世界最大峡谷的腹地,可鸟瞰雅江的马蹄形拐弯和帕隆藏布下游的直角形拐弯,可同时眺望到加拉白垒和南迦巴瓦雪峰。 已...

雅鲁藏布大峡谷精简的简介。
答:远远大于全球第二的帕隆藏布大峡谷、及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2133米,长370千米)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深3203米,长90千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一般指南迦峰(南伽峰)周围的南迦大拐弯(在林芝县排龙乡),广义说雅江的大拐弯很多,在墨脱县里有等县城约12公里的果果塘大拐弯等等。

雅鲁藏布大峡谷大拐弯在哪
答:雅鲁藏布大峡谷大拐弯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雅鲁藏布大拐弯地区是喜马拉雅山和北面的念青唐古拉山中间的区域。这里具有独具特色的海洋性冰川,拥有青藏高原最大的冰川群。在藏语中,“雅鲁藏布”意为“高山流下的雪水”。它是地球上最深最长的峡谷,被誉为“人类最后的秘境”,它就像是地球上最美的伤疤。雅鲁...

名不副实的旅游景点是哪里?
答:黄鹤楼这一景点,当时是冲着诗所表达的美景去的,结果黄鹤楼早在几十年前它就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原来的样子已不复存在,景点名不副实。

雅努藏布大峡谷是怎样形成的
答:一楼回答是不对的 应该是印度洋板块对青藏高原板块挤压造成的皱褶 雅努藏布大峡谷所在的地壳较软、较薄 形成原因另一说 第四纪中,这里的山地发育过多次冰川作用,遗留下完整的古冰川U形谷,谷底平原密集的冰丘陵像一座座坟冢,这正是水汽通道特定环境下古冰川作用的堆积遗迹。

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主要内容
答:当天上的苍鹰告诉他弟弟妹妹向着印度洋方向匆匆忙忙呼啸而去,于是便形成了雅鳍藏布大峡谷。听了这一美丽的传说,再看那好像被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让你更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据科学考察得到的结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江水冲刷形成的。它又长又深又窄,全长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