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循行与辨病是怎么回事? 六经辨证和经络辩证的异同

作者&投稿:频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每条经脉都有它的起止部位、循行路线、所属所络的脏腑,和受病邪(所有导致疾病的因素)侵扰时出现的征候(古代称为病侯)。十二经脉循行遵循一定的规律:手之三阴从胸走手,行于上肢内侧;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行经上肢外侧;足之三阴从足走胸,行经下肢内侧、腹部;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行经躯干和下肢的前、后、外侧,即“阴经内阳经外”、“阴经升阳经降”。

(1)手太阴肺经由中焦(胃脘部)开始,向下联络肠。然后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向上通过膈肌入胸,归属于肺脏。由肺沿气管上行,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连的部位)横行出来(中府),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前面,下行至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桡侧前缘,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鱼际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手腕后方的支脉:从列缺处分出,一直走向食指内侧端(商阳),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连。

属络的脏腑:络大肠,属肺;并联系胃和气管。

主治:与本经脉相连的脏腑器官。包括呼吸、消化系统征候,皮肤病及经脉所经过的胸部与上肢掌面桡侧的征候。如咳嗽哮喘,胸中憋闷,咽喉肿痛,咳吐脓痰、胸痛、肩背痛等。

临床症状:咳嗽,气喘,胸部胀满,呼吸短促,发热恶寒,汗出,缺盆中痛,肩背及臂内侧前缘痛,手掌心灼热。

分析:肺经多气少血,若经气郁滞,肺宣降失常,则咳喘、胸部胀满、呼吸短促。肺主皮毛,若风寒束表,可见恶寒发热,毛孔开合失常,则出汗异常。肺经受邪,气血循行不畅,致肩背脯臂内侧前缘疼痛,掌中灼热。

本经所属腧穴可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征候,本经气盛有余的实症,多见肩背疼痛、感冒风寒自汗出、伤风、小便频繁、口鼻嘘气;本经气虚不足的虚症,多见肩背疼痛、怕冷、气短、呼吸急促、小便变色。

(2)手阳明大肠经从手食指端桡侧商阳穴开始,沿着食指内侧(桡侧)向上,通过第一、第二掌骨之间(合谷),向上进入两肌腱(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沿前臂前方,至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走肩端(肩的前部),沿肩峰前缘,向上出于颈椎“手足三阳经聚会处”(大椎,属督脉),再向下进入缺盆(锁骨上窝部),联络肺脏,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由缺盆分出的支脉经颈部至面颊,进入下齿中,再出来挟口环唇,左右相交于人中穴后,于对侧鼻孔旁迎香穴止,并借助于支脉与胃经相通。属络的脏腑:络肺,属大肠;并和胃有联系。

主治:与本经脉相联的脏腑器官和肢体组织出现的所有征候。包括消化、呼吸、神经系统征候,头面部、胸部、上肢背面桡侧的征候,如头痛、咽喉肿痛、胃痛、腹痛、肩背痛、热病、昏厥、半身不遂等。

临床症状:齿痛颈肿,口干舌燥,喉咙痛,鼻流清涕,鼻塞或鼻衄,目黄,肩臂前侧疼痛,拇指食指僵直。

症因:大肠经气多血多,大肠经患病,则气血壅滞不通。火热循经内扰,见齿痛颈肿、喉咙痛。大肠经络肺而互为表里,大肠经受邪及肺,致鼻流清涕,或鼻衄。其经别络目,大肠经热盛,见目黄:本经气血流注不畅,可致肩臂前侧疼痛、拇指食指僵直。

本经所属穴能主治有关“津”方面所发生的征候。只要属于气盛有余的症状,则当经脉所过部分发热和肿胀;属于气虚缺乏的症状,则发冷、战粟而不容易回暖。

(3)足阳明胃经于鼻翼两侧(迎香穴)起,上行至鼻根部,与旁侧足太阳膀胱经交会,向下沿着鼻的外侧(承泣穴)进入上齿龈内。向下环绕口唇,向下于颏唇沟承浆穴(任脉处)交会,再向后沿着腮后下方,于下颌大迎处出,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过上关穴,沿着发际,至前额(神庭穴)。

由下颌处分出的支脉:向下经颈部人迎穴至缺盆(锁骨上大窝)入胸,通过膈肌下行入腹,归属于胃,并联络脾脏。

从缺盆处向下直行的支脉:经胸部乳头内侧、腹部脐旁至腹股沟,继而斜向外行,沿大腿、小腿前外侧下行至足背,于足中趾内侧缝止。

胃下口部支脉:沿着腹里向下会合于气冲穴,再由此下行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着胫骨外侧前缘,下经足背,进入第二足趾外侧端(厉兑穴)。

胫部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穴)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

足背部支脉:从跗上(冲阳穴)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相接于足太阴脾经。

属络的脏腑:属胃,络脾;并和心、小肠、大肠有联系。

主治:与本经脉相联系的脏腑器官和肢体组织出现的所有征候。包括消化、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征候;头、面、眼、耳、鼻、咽喉征候;胸腹部以及下肢前外侧的征候。如头痛、牙痛、咽喉肿痛、口歪眼斜、胸痛、胃痛、腹痛、下肢疼痛、麻痹等。

临床症状:消谷善饥,胃脘胀满,高烧出汗;或鼻衄,口角歪斜,齿痛,口唇发疹,颈肿喉痛,腹水,胸腹部灼热或怕冷,膝部肿痛;或胸、乳房、腹股沟、大腿前侧、胫骨外缘、足背部疼痛,足中趾活动障碍。

症因:胃经气多血多,胃经患病易从阳化热。里热内盛则高烧,热迫津外泄则大汗出。胃火炽盛循经上炎,见消谷善饥、口唇发疹、颈肿喉痛、齿痛。若脾胃虚寒,运化功能障碍,则胃脘胀满。水液停聚于腹中,见腹水。风中经脉,致口角歪斜。邪气阻滞于胃经,经气不利,可见胸、腹股沟、大腿前侧、胫骨外缘、足背痛,以及足中趾功能障碍:

(4)足太阴脾经于足大趾末端(隐白穴)起,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过大趾本节后的半圆骨,上行至内踝前面,再上腿肚,沿着胫骨后面,交足厥阴肝经的前面,经膝、股部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于脾脏,与胃相联络,通过横膈上行,挟食管两旁,连系舌根,于舌下分散。

由胃分出的支脉上行,通过膈肌,进入胸内,注于心中,与心经相通。另一支脉上行至舌根,于舌下散布。

属络的脏腑:属脾,络胃;并与心、肺、肠有联系。

主治:与本经脉相联系的脏腑器官和肢体组织出现的所有征候。包括消化、循环和泌尿生殖系统征候;胸腹部以及下肢内侧的征候,如胃痛、腹痛、腹泻、便秘、痛经、月经不调、尿闭等。

临床症状:腹胀,嗳气,呕吐,胃脘痛,不欲食,矢气,大便溏泄,水肿,黄疸,身体重痛,舌体僵硬疼痛,股膝内肿胀发凉,足大指不听用。

症因:脾经少血气旺,若脾运化失常,气机不利,则不欲饮食、胃脘痛、腹胀、矢气。水湿内停,可致大便溏泄、水肿。胃气上逆,可见嗳气、呕吐。脾经连舌体,经气不利,则舌体僵硬疼痛。湿困脾经,气血运行不畅,致身体重痛、股膝内肿胀发凉、足大指不用。

(5)手少阴心经承接脾经,始于心中,出属于心系(出人心脏的大血管等组织),弯向下行,通过膈肌进入腹腔,与小肠相联络。

从心系向上的支脉:沿食管和咽上行至颅内,联系日系(出入于眼球后部的神经、血管等组织)。

从心系直行的脉:从心系直至肺赃,然后斜向下行至腋窝(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行手太阴经和手厥阴心包经后面,到达肘窝,沿前臂内侧后缘,至掌后豌豆骨部,沿小指内侧至末端(少冲),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

属络的脏腑:属心,络小肠;并和肺、肾有联系。

主治征候:与本经脉相联系的脏腑器官和肢体组织出现的所有征候。包括循环、消化和神经系统征候;胸部及上肢掌侧部的征候;如胸痛、心脏疾患、失眠、健忘、癫痫等。

临床症状:咽喉干燥,渴而欲饮,心胸疼痛,目黄,臑臂内侧后缘冷痛,掌中热痛。

症因:心经少血多气,多余之气便是火,心火炽盛,耗伤阴液,则咽喉干燥、渴欲饮水。邪气阻滞心经,致心胸疼痛,上肢内侧后缘冷痛,或掌中热痛。心脉连目系,心火上炎,可致目黄。

(6)手太阳小肠经于手小指端尺侧少泽穴(承接心经)起,向上历经手掌、腕部、前臂、肘部和臂的背面小指侧至肩部,绕肩胛,于督脉大椎穴交会。前行经缺盆(锁骨上大窝)进入胸中,联络心脏。继而沿着食管下行,通过膈肌进入腹腔,抵达胃部,归属于小肠。

从缺盆分出的支脉:沿着颈部上行,经面颊至目外眦,转向耳部,进入耳中。

从颊部分出的支脉:斜行经眶下至鼻旁,于目内眦止,与膀胱经相通。

属络的脏腑:络心,属小肠;并与胃有联系。

主治:与本经脉相联系的脏腑器官,以及肢体组织出现的所有征候。包括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征候;头、面、耳、眼、口腔征候;颈部、肩背及上肢背面征候。

临床症状:耳聋,目黄,喉痛,颌部、颊部肿痛,肩、肘、臂外侧疼症因:小肠经多血少气,其经脉循咽下膈,分支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入耳中。故小肠经受病,见喉痛、颌颊肿痛、耳聋、目黄。外邪侵袭经脉,则肩肘臂外侧后廉疼痛。

(7)足太阳膀胱经于目内眦睛明穴(承接小肠经)起,上行经额至头顶,于督脉百会穴交会,深入颅内,联络脑相。然后下行至项,沿着肩胛内侧,挟脊柱两旁下行至腰部,分出支脉进入腹腔后继续挟脊柱两旁下行,贯过臀部,行经大腿后部进入膝窝中。

从项部分出的支脉:分别向下贯过肩胛后,沿着胛骨内侧缘一线下行至臀部,经过髀枢(髋关节),沿着大腿后外侧下行至胭窝,与前脉相会合后,再下行贯过小腿后部肌肉,于外踝之后出,沿足外侧缘前行,于足小趾端外侧至阴穴止,并与肾经相通。

从腰部分出的支脉:通过脊柱两旁之肌肉,进入腹腔,联络肾相,归属于本腑膀胱。

从头顶部分出的另一支脉,行向耳上部。

属络的脏腑:络脑、络肾,属膀胱。

主治:与本经脉相联系的脏腑器官和肢体组织出现的所有征候。包括神经、呼吸、循环、消化和泌尿生殖系统征候。头项、眼、耳、鼻征候;背腰骶部及下肢后部征候。如眼病、头痛、头晕、肩背痛、腰痛、下肢疼痛、麻痹以及五脏六腑之疾患。

临床症状:发热恶寒,头目疼痛,目黄流泪,鼻塞流涕,或鼻衄,痔疾,项背、腰骶、大腿后侧、胭窝、腓肠肌及足跟疼痛,足小趾活动障碍。

症因:膀胱经于日内眦起,上额交头顶络脑,相通体表。外邪侵袭皮毛,卫阳郁闭,则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目剧痛、流泪。外邪入里化热,热邪内蕴,见目黄、鼻衄、痔疾。经脉所过之处受邪,则项背、腰骶、大腿后侧、胭窝、腓肠肌及足跟疼痛,以及足小趾活动障碍。

(8)足少阴肾经于足小趾下面(承接膀胱经)起,于足内侧缘然谷穴之下出,经足内踝之后,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肚内侧,经由小腿、膝部和大腿内侧面上行至腹股沟,入腹,穿过脊柱(长强穴),归属于肾脏,与膀胱相联络。

由肾脏直行的友脉:通过肝脏和膈肌至胸腔,进入肺脏,另一支脉沿着气管、喉咙上行,于舌根外侧分布。

从肺脏出来的支脉:与心脏相联络,并注入于胸中,相通于心包经。

属络的脏腑:属肾,络膀胱;并与肝、肺、心脏等有联系。

主治:与本经脉循行相联系的脏腑器官和肢体组织出现的所有征候。包括泌尿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征候;下肢内侧和胸、腹部征候。如月经不调、痛经、阳痿、尿闭、遗尿、神经疾病等。

临床症状:面黑如漆柴,嗜睡,口热舌干,咽喉肿痛,上气而喘,心烦心痛,咳唾有血,饥不欲食,嘈杂,惊恐,泄泻,肌肉萎缩,脊柱、大腿内侧后缘冷痛,足底灼痛。

症因:肾属水脏,内藏元阳,肾为五脏之根本,因此肾病常影响其他脏腑。若肾精亏虚,无法上荣于面,见面黑如漆柴、眼花;肾阳虚衰,无法振奋精神,则嗜睡。肾病对中焦脾胃有影响,可致饥不欲食、嘈杂、泄泻、黄疸、肌肉萎缩。肾阴缺乏,虚火上炎,则口热舌干、咽喉肿痛,神魂不宁,见惊恐不宁。肾病影响上焦心肺,致心烦心痛、咳唾有血、上气而喘。阴寒邪气侵袭肾经,损伤阴气,则脊柱、大腿内侧后缘冷痛,足底灼痛。

(9)手厥阴心包经于胸中(承接肾经)起,归属于心包络,向下通过横膈肌,进入腹腔,历经胸、腹、盆腔三部分,与上焦、中焦、下焦相联络。

胸部支脉:沿着胸壁于胁部出,由腋下三寸处(天池穴)上行至腋窝,沿着臂至掌面下行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少阴心经之间,进入肘弯中央,向下沿前臂掌面正中下行至腕,入掌中,沿中指前行,于中指端中冲穴止。

手掌中的支脉:从劳宫分出,行向没有名指,到指端(关冲),相通手少阳三焦经:

属络的脏腑:属心包,历络三焦。

主治:与本经脉循行相联系的脏腑器官和肢体组织出现的所有征候。包括心血管系统及神经、消化、呼吸系统征候;胸部和上肢掌侧征候。如胸胁痛、心绞痛、胃痛、呕吐、神经疾病、喜笑没有常等。

临床症状:心悸,心烦,心痛,喜笑不休,面赤,目黄,胸胁胀满,腋肿,臂肘挛急,掌中热。

症因:心包经受病,经气不利,气血运行障碍,则心悸、心痛、心神不宁、喜笑不休、心烦。心火上炎,导致面赤、目黄。经脉为病邪阻滞,气行不畅,可见胸胁胀满、腋肿、臂肘挛急、掌中热。

(10)手少阳三焦经于没有名指末节尺侧关冲穴(承接心包经)起,沿其背面尺侧、第四掌骨间间隙,上行至腕经前臂背面两骨(桡骨与尺骨)之间上行至肘尖,沿上臂背面上至肩部,与胆经相交叉,并于督脉大椎穴交会;再向前行,经缺盆进入胸腔,于膻中(两乳之间) 分布,与心肌相联络,继而下行通过膈肌,进入腹腔,归属于上焦、中焦和下焦。

胸中分出的支脉:上行,出缺盆,至项部,经耳后、耳上角,弯行向颊部,于眶下止。

耳后分出的支脉:从耳后向前行,进入耳中,于耳前方出,向前横行至上关穴之前,至颊部,相交于前脉,于目外眦止,与足少阳胆经相通。

属络的脏腑:络心包,属三焦。

主治:本经循行所联系的脏腑器官,以及肢体组织出现的所有征候。

包括呼吸、循环系统征候;头、面、眼、耳征候;颈、胸与上肢背侧部病症。如偏头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肩臂痛、肢体外侧部疼痛,腹胀,水肿,遗尿,尿频、尿急、尿痛等。

临床症状:耳聋,目锐眦痛,咽喉肿痛,汗出,耳后、颊部、肩、上臂、肘、前臂外皆痛,小指不听用。

症因:三焦经的分支从项系耳直至眼下,因此三焦有热可引发耳聋、目锐眦痛、咽喉肿痛。津液随阳气外泄则汗出。邪阻经脉,一可见耳后、颊部、肩、上臂、肘、前臂外皆痛,小指活动障碍。

(11)足少阳胆经于目外瞳子髂穴起,上行至额头角部(颌厌),弯行至耳后(风池),沿着颈部下行至肩,相交于手少阳三焦经。向下前行至缺盆部。由此进入胸腔,下行通过横膈肌,进入腹腔,联络肝脏,归属于胆。继而沿着胁肋部从里面下行至腹股沟股动脉处,绕过外生殖器部,向后横行进入髋关节(环跳穴)中,再沿大腿、膝部和小腿外侧下行至腓骨下段,经外踝之前、足背外侧行向第四趾间隙,于第四趾末节外侧足窍阴穴止。

耳后分出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由耳前出,至目外眦,再下行经大迎穴,沿颈部下行缺盆,相会于前脉。

缺盆向下直行的支脉:下行腋下,沿着胸侧壁下行,经过季胁,与前脉会与髋关节部。

足背分出的支脉:从足临泣处分出,沿着第一、第二跖骨之间。于大趾端出,穿过趾甲,于趾背毫毛处分布,相通肝经。

属络的脏腑:属胆,络肝。

主治:与本经脉循行相联系的各脏腑器官和肢体组织出现的所有征候。包括神经、消化系统征候;头侧部、眼、耳、鼻征候;后背胸胁部和下肢外侧的征候。如偏头痛、半身不遂、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

临床症状:口苦,善太息,面晦色暗,皮肤没有光泽,头痛,外眼角痛,颌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胸,瘰疬,胸胁、肋、髀、膝关节外侧、小腿外侧、外踝及各关节疼痛,足第四趾不听用。

症因:胆郁不舒,则善太息,胆汁上逆,导致口苦、面晦色暗、皮肤不泽。气机不利,湿聚生痰,痰气于颈部凝聚,见瘰疬;流注于腋下,则腋下肿。胆经受邪,经气不畅,致偏头痛,或颌部痛,胸胁、髀膝关节、小腿外侧、外踝及各关节疼痛,第四趾不听用。

(12)足厥阴肝经于足大拇趾背上的汗毛边际大敦穴起,沿足背第一跖骨间隙上行,经过内踝前一寸处(中封),上于踝骨,至踝上八寸高度相交于足太阴脾经,继续向上行于小腿、膝部和大腿内侧面至腹股沟,入阴毛中,回绕外生殖器官,进入小腹腹腔,上行于胃外侧,归属于肝,与胆联络。向上行通过横膈肌,进入胸腔,于胁肋分布,沿气管、喉咙的后面上行。进入鼻咽部,上行人头内,连接目系(眼球后部的神经血管等与脑联络的组织),前行于额部出,与督脉于头顶交会。

从目系分出的支脉:下行于面颊的里面,环绕唇内。

从肝脏处分出的支脉:上行通过横膈肌,进入胸腔,上行注入于肺脏,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属络的脏腑:属肝,络胆;并与胃、肺、脑、眼有联系。

主治:与本经脉循行相联系的脏腑器官和肢体组织出现的所有征候。包括神经、消化、泌尿生殖系统征候;头侧部、眼、耳征候;胸腹及下肢内侧征候。如胁肋疼痛、呕吐、呃逆、口苦、小肠疝气。

临床症状:腰痛无法俯仰,咽喉干燥胸满,面晦色暗,呕逆,腹泻,遗尿,尿潴留,狐疝,女性小腹部有肿物。

症因:足厥阴之支脉与太阴、少阴经脉同结于腰部,因此肝经受邪可见腰痛无法俯仰。肝失疏泄,肝气上逆,致咽喉干燥、胸满、面色晦暗。肝气横逆克犯脾胃,脾胃升降失常,见呕逆、腹泻。肝经过阴器抵小腹,故肝脏病变也可见遗尿、尿潴留或狐疝,女性小腹部有肿物。

(13)督脉督脉于小腹内起,下于会阴部长强穴出,向上行于脊柱内项后风府穴处,进入脑内,上行至头枯,经额部下行至鼻柱。

联系的脏腑:与脑、脊髓、肝、肾、子宫有联系。

功能与主治:督脉在循行中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主治神经、循环、泌尿生殖系统征候;头面部、项、背、腰骶部征候。第1~7颈椎的腧穴,主治心肺疾患;第8~12胸椎的腧穴,主治肝、胆、脾、胃疾患;第1~5腰椎的腧穴,主治肾、膀胱、肠疾患;骶椎部的腧穴,主治泌尿生殖疾患;头部的腧穴,主治头面疾患和神志病。

临床症状:腰脊强直,角弓反张,癫痫,拘挛,抽搐,痔疮。

症因:督脉于会阴起,由下而上。行于背部,总督一身之阳,与神志病、肛门疾患有关。因此督脉为病,可见痔疮、角弓反张、腰脊强痛。若风邪或痰浊阻滞经脉,经气不利,致四肢抽搐、拘挛,或癫痫发作。

督脉循身之背,入络于脑,倘若督脉脉气失调,就会出现“实则脊强,虚则头重”的征候,这都是督脉经络之气受阻、清阳之气无法上升的原因。因为督脉总统一身之阳气,络一身之阴气,不仅发生腰脊强痛,而且也能发生“大人癫疾、小儿惊痫”。同时,督脉的别络由小腹上行,如脉气失调,亦发生从小腹气上冲心的冲疝,以及癃闭、遗尿、女子不育等症:

(14)任脉于小腹内起,下行于会阴部出,上行联络外生殖器,经过耻骨处入腹,沿着腹内正中线上行,通过横膈肌进入胸腔,上行经咽喉至口唇部承浆穴,环绕口唇,分别上行进入目眶下(承泣,属足阳明胃经)。

从胸部分出的支脉:下行注入肺中,相通肺经。

与之相联系的脏腑:与肺、子宫等主要脏器联系。

功能与主治:任脉在循行中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主治泌尿、生殖、神经、呼吸、消化、循环系统征候;面部、颈、胸、腹部征候。如肺病、心病、胃病、胸膈病、小肠疝气、赤白带下等。

临床症状:疝气,遗精,遗尿,阴中剧痛,小便不畅,不孕,带下,月经不调。

症因:任脉于胞中起,会阴出,过阴器,于腹部行,因此任脉病变多见于小腹部。若阴寒凝滞或气滞血瘀,经脉不畅,可见阴中剧痛,或疝气,或遗尿、小便不利。任脉循行胸腹正中,交会于小腹部与足三阴,过丹田,主一身之阴,与生殖功能有关,因此任脉为病,常见不孕不育、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疝气、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阴中痛等前阴诸病。

(15)冲脉于小腹内起,向下于会阴部出,向上于脊柱之内行,其外行的脉交会于气冲(腹股沟股动脉)处与足少阴肾经,沿着腹部、胸部两侧上行至颈部咽喉,再上行至面,环绕口唇。

与之相联系的经脉:肾经与任脉。

功能与主治:冲脉为督统诸经气血的要冲,可调节十二经气血,因此有“十二经之海”和“血海”之称:其脉气在头部灌注诸阳,在下肢渗入三阴,可容纳来自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的气血。主治胸腹痛、气上冲心、胸脘满闷、结胸、反胃、肠鸣、水气、泄泻、胁胀、脐痛、胎衣不下、血崩昏迷、小腹疼痛、月经疾患。

临床症状:月经不调,不孕,流产,胸腹内绞痛,气逆里急。

症因:冲脉为十二经气血之要冲,人身之血海,因此与妇女月经、胎产的关系甚密。当冲脉之气失调,则常见月经不调、不孕。冲脉气虚不摄,可致胎滑不固。冲脉循小腹而上行,其气逆则可见胸腹绞痛,或自觉气从小腹上冲胸咽,咳唾不止。

(16)带脉于季胁部的下方起,斜向下行至带脉穴横行绕腰腹一周。

与之相联系的经脉:联系胆经、肝经、脾经、胃经、肾经、任脉和督脉。

功能与主治:带脉横行于腰腹之间,统束全身直行的经脉,状如束带,因此称带脉而约束诸经。带脉出自督脉,行于腰腹,腰腹部是冲、任、督三脉脉气所发之处,因此带脉与冲、任、督三脉关系甚密。主治痿症、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腰腹胀满、脐周围腹痛、阴股痛、胁肋痛等。

临床症状:腹胀,腰腿痛,赤白带下,下肢痿软,瘫痪,腰冷如坐水中。

症因:带脉环腰一周,总束诸脉。若上下往来之经脉移邪于带脉,则带脉经气不畅,可见腹胀、赤白带下、腰腿痛。带脉与阳明胃经合于宗筋,因此带脉为病,也可致下肢痿软、瘫痪。

(17)阴跷脉于足内踝之下的照海穴起,经内踝之后、小腿和大腿内面上行至阴部,再经腹部、胸部至颈部缺盆(锁骨上大窝),继沿颈部上行至面部,相会合于目内眦与阳跷脉。

与之相联系的经脉:肾经、膀胱经和阳跷脉。

功能与主治:阴跷脉从下肢内侧上行头面,具有总管一身阴阳,调节肢体运动的功能,因此能使下肢灵活矫捷。卫气的运行主要通过阴阳跷脉而散布全身,卫气行于阴,主目闭而欲睡。阴跷脉气失调,出现肢体的外侧肌肉弛缓而内侧拘急。主治咽喉气塞,小便淋沥,隆闭,膀胱气痛,肠鸣,肠风下血,黄疸,吐泻反胃,大便困难,难产昏迷,腹中积块,胸嗝痉挛胃气上逆、打嗝,梅核气等。

临床症状:阴跷脉为病,则嗜睡、癫痫、下肢拘挛而足内翻。

症因:二跷脉于足跟起,阴跷循内踝上行于身之内侧,主一身左右之阴。阴跷脉患病,则阴寒内盛,因此内侧经脉拘急,外侧经脉弛缓。而下肢痉挛足内翻,或嗜睡而昏睡不醒。

(18)阳跷脉于足外踝之下的申脉穴起,沿外踝之后、小腿和大腿外侧、腹侧部、胸侧部上行,经腋窝之后上肩,再沿颈部上行至面,挟口角,入目内眦,相会合与阴跷脉,沿足太阳膀胱经上额,经头顶部向后至项部, 于风池穴处与足少阳胆经会合。

与之相联系的经脉:膀胱经、胆经、小肠经、大肠经、胃经和阴跷脉。

功能与主治:阳跷脉从下肢外侧上头面,具有主一身阴阳,调节肢体运动的功能,因此能使下肢灵活矫捷。卫气的运行主要是通过阴阳跷脉而散布全身。卫气行于阳,主目张不欲睡。主治腰背强直,腿肿,恶风,自汗,头痛,目生云翳,视物不清,两眼发红,眉棱骨痛,双足麻痹,拘急,厥逆,吹乳,耳痛耳鸣,鼻衄,癫痫,骨节疼痛。

临床症状:阳跷脉为病,则失眠、癫痫、下肢拘挛而足外翻。

症因:二跷脉于足跟起,阳跷脉循外踝上行于身之外侧,主一身左右之阳。二脉共同作用,使关节矫捷,行动灵活。一两脉均达于目内眦,与眼的开合有关,使睡眠和清醒有一定的时间规律。若两脉调节失常,则发癫痫、肢体抽搐。阳跷脉患病,则阳气偏亢,其外侧经脉拘急,内侧经脉弛缓,因此下肢痉挛而足外翻。或失眠而目睁不闭,无法入睡。

(19)阴维脉联络诸阴经之脉,于小腿内侧筑宾穴起,沿小腿、大腿内侧上行至腹部,相会合与足太阴脾经,继而上行,经胸部至颈部,于颈部天突、廉泉穴处与任脉相会合。

与之相联系的经脉:肾经、脾经、肝经和任脉。

功能

怎么辨别病邪是不是在经络?~

上火”是民间的说法,大体与中医有关,但翻遍中医药辞典,却找不到“上火”这一条目,扩展到《辞海》《辞源》,也未发现这个词条。自从“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暴发以来,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和清火降火的保健品多起来,“喝了不上火”的凉茶广告开始飞舞,“上火”仿佛成了流行词。

老百姓对“上火”是怎样理解的呢?笔者收集到以下几种情形:心里烦、睡不着,是上火;脾气大、易发火(怒),是上火;嘴巴干、咽喉痛,是上火;口腔溃疡、舌尖糜烂,是上火;口苦、口臭、牙龈肿痛,是上火;咽燥、喉痒,是上火;心窝里有烧灼感,是上火;脸上长痘痘、身上长疖子,是上火;脸发红,有一阵阵烘热感,是上火;大便干结不通,是上火;喝白酒后全身躁热,是上火。

这种理解是凭对火热症状的直觉,虽说是表象,但也符合情理。对于“上火”的治疗,人们的认识较为一致,那就是选用清热泻火解毒中药,如口服金银花、番泻叶、苦丁茶、牛黄解毒片等,或使用抗菌消炎药。问题在于采用这种清火的方法常常无效,前来就诊或咨询者大多属于这类人群。其实,中医学对火及其致病机理的认识有一整套学说。由于人们对“上火”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的直觉,治疗手段也就相对单一,取效自然就不理想了。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火是五行之一,代表着五种基本物质的一种,与其他木、土、金、水四种物质共同运行不息,演绎着各种复杂的自然现象。“火曰炎上”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的抽象特点。在病因学说中,火为外感六淫之一,常与热、温并称,均为阳盛所生,只是程度上有所差异,火为热之极,温为热之渐。在病机学说中,火则是从内而生,成为体内的一种病理产物,导致人体组织器官的各种病理变化。内生之火,又称“内火”或“内热”,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郁滞,或由于病邪的郁结,产生火热内扰,导致人体阴阳失于平衡、脏腑功能发生紊乱,某些功能相对处于亢奋的病理状态。

认识“上火”,首先要区分“上”的是内火还是外火。

外火就是六淫外邪中的火热之邪,如在长夏(高温季节)从外界感染了因太阳光烤晒的暑气,引起身体的“发热”等症状。一般地说,从外界感染的“上火”比较容易治疗。从内而生的“上火”,其发病机理复杂、症状杂乱、证型较多,治疗上就较为困难。如症见咽喉干燥、口腔溃疡的“上火”,除外感热邪可引发外,更多的是“内火”所致,而且有多种不同的性质,如肺阴不足,阴虚火旺;或肝气郁结,肝火上扰等。病根不同,治法当然各异。

其次要辨别内火中的实火和虚火。

内火大致可分为虚、实两类。实火多源于阳气有余,或邪郁化火等,其病势较急,病程较短,临床多见高热,面赤,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口舌糜烂生疮等。虚火多源于精亏血少,阴虚阳亢,虚火上炎,其病势较缓,病程较长,临床多见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失眠,口干咽燥,眩晕等。至于治疗,原则是实火宜泻,虚火宜补。

值得一提的是,辨别内火中的实火与虚火不能简单化,在临床上具体到某一个人,实际情况更为复杂,比如有的人也许饮食不消化,造成积滞,郁而化火,但其身体素来虚弱,这就是虚实夹杂的一种情况;反过来,有的人也许几天未休息好,过度疲劳,阴虚火旺,但他身体素来强壮,这也是虚实夹杂。这时治疗就要补泻兼施了。

因此,对于“上火”,切不可不管内火外火、虚火实火,统统投以清泻降火之剂。对于养生者来说,学一点中医知识,对照自己的体质情况,摸索一些保养规律,遇上“上火”之类的小毛小病,自己稍加调摄也未尝不可。但笔者还是建议,若是“上火”了,或怀疑自己患了“上火”病,最好去看中医,这样来得有效可靠。

六经辨证,始见于《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
六经辨证,】它以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总结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分别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
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的,为三阳病证;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中医真的这么神奇,把一下脉就知道病症了吗?
答:不叫神奇,这都是由人体所表现的种种状态。也有很多症状中医把脉是看不出来的,比如说腿骨断过,那里表皮肉里长了一瘤子,女孩是不是处女之类的,是不可能把脉号出来的。例行检查身体还是必要的,西医可以照X光CT或者其他,中医不可能透视你的人体,呵呵~~而且中医不仅仅是把脉来断症,中医断症说的是...

黄历中的经络是什么意思?
答: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以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针灸临床治疗时的辨证归经,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等,无不以经络理论为依据。《灵枢·经别》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

中医中的 穴,经,脉,络?具体怎么理解?
答:假如人体是中国版图的话 经就相当于高速公路,是连接人体内脏腑、器官之间运输能量的通道 络就相当于国道和省道,与经的作用一样,但没有穴位 穴就相当于被高速公路连接起来的城市,是调节能量运输的枢纽 人体有12条正经,361个穴位,络就很多了,没有名字 脉就是血脉了,但中医认为还具有运送气的作用...

十二经循行脉歌诀必背
答:临床应用:运用脉歌诀诊断疾病,辨证论治,提升临床水平。经络养生:运用脉歌诀指导经络按摩、艾灸等养生方法。文化传承:脉歌诀是中医文化瑰宝,背诵传承,发扬中医。总结 背诵十二经循行脉歌诀,掌握中医脉络精髓,开启中医之路。文中有情趣,背诵不枯燥;有方法,背诵有巧妙;有坚持,背诵有收效;有应用,...

中医是什么?
答: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中医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黄帝内经》和《难经》等经典著作,而中医实践则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从理论角度来看:中医是一种以中医经典为基础,通过观察、诊断、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技术,维护和...

温经活络是什么意思?
答: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而在发生病变情况下,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络属脏腑,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

中医的辩症论治```是怎么一回事``
答:只有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才能正确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或清暑祛湿解表等治疗方法给予适当的治疗。辨证与那种对于头痛给予止痛药、对于发热给予退烧药、仅针对某一症状采取具体对策的对症治疗完全不同,也根本不同于用同样的方药治疗所有患同一疾病的患者的单纯辨病治疗。 中医认为,同一...

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哪些?
答: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4条,分别为: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人体经络系统中的十二条经脉的合称。又称“十二经”或“十二正经”。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三阳经:足阳明...

如何学习针灸学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循行和定位
答:灵枢经第一章九针十二原就说:善言针者,其治当如桴鼓相应,其言病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大概是这个意思,原文未引述。那说明我们还是没有真正掌握老祖宗创造的这个宝贝。那么针刺的神妙之处到底在哪里呢?真有它描述的那样神妙无伦吗?我认为应该是肯定的回答。但我自认为我们学到的仅仅是九牛一...

人体经络自用自查手册的介绍
答:《人体经络自用自查手册》一书分八章,第一章讲经络的重要性、经络的循行与辨病;第二章讲全身的穴位及主治病症;第三章讲按摩的手法及注意事项;第四章谈女人美形、美容的按摩;第五章谈常见病的自我按摩治疗;第六章谈穴位按摩保健;第七章讲通过看外貌分辨病症;第八章谈对小儿的按摩手法及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