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雏庞统明明没有什么功劳 ,为什么名气却那么大?

作者&投稿:武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名气不一定和功劳挂钩,有的时候有功劳的人不一定有名气,而有名气的人,却不见得一定有功劳。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荆州襄阳人。出道时跟随周瑜,深得周瑜的信任,所以勉强可以算是孙权帐下之人,不过孙权却并没有直接接触庞统。赤壁之战后不久,周瑜病死,庞统于是去见孙权,但因为庞统长的对不起观众,说话又不是很中听,所以因周瑜之死而心烦意乱的孙权对庞统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庞统一看自己在东吴可能没什么前途了,于是就转投了刘备手下,虽然刚到刘备手下的庞统也受到了一点冷落,但因诸葛亮的极力推荐,庞统还是成了为刘备手下重要的谋士。

刘备入川之时,以庞统为军师,黄忠魏延为大将。庞统终于有了展露才华的机会,不过可惜的是,他只给刘备提出了取西川的上中下三条建议,然后就在进军的过程中,中了张任的埋伏,被乱箭射死在了落凤坡,年仅三十六岁的庞统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虽然庞统出场的机会不多,但名气却一点也不小,至于原因,主要还是舆论宣传的作用。庞统年轻时很淳朴,看上去也不像个聪明人,但庞统却一直勤奋读书,直到二十岁,学有所成。然后庞统去见了当时的社会名流评论家,水镜先生司马徽。这两人交谈了一整天,司马徽非常惊讶,这个看起来其貌不扬的小个子竟然有这么多独到的见解,真不是一般人,恐怕南州读书人里都没有能和庞统相比的人了。于是,在司马徽的宣传下,庞统之名传播开来,被广为人知。让庞统更出名的,则是司马徽对刘备说出的那句:卧龙凤雏,二者得其一,天下可安

不只在古时候,就算现代也是一样,成名与立功,并没有明确的先后关系,很多人,都是因为先有了很大的名气之后,才能被委以重任,至于他们的能力是否能与名气相匹配,那就没法说了。



因为他在军事上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也与孙膑的竞争关系,才让他的名气比较大。

乱世中要有所作为,没有人举荐很难担当重要角色,而水镜先生正是起到了举荐的作用。所以凤雏庞统明明没有什么功劳 ,名气却那么大。

当时在三国中有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此,那些诸侯们都无不在寻找卧龙凤雏作为自己的军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