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抚恤金如何分配的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死者家属如何分割死亡赔偿金

作者&投稿:濮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相关法律没有具体的分配方案,一般发生工伤死亡的赔偿金,协商解决较好。配偶百分之五十,子女百分之三十,男方父母百分之二十。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法律分析
亲属抚恤金标准为死者生前的月平均工资,即每月百分之四十。工亡待遇:丧葬补助金为六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百分之四十,其余亲属每人每月百分之三十,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百分之十。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二十倍。用人单位支付的死亡赔偿金应当是工伤死亡的赔偿费用,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三部分,其中供养亲属抚恤金是针对被抚养人(年幼子女、年老父母等)的不属于遗产。丧葬补助金用于办理丧事费用,按照谁办理丧事给谁的原则。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应属于遗产,依法分配。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六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百分之四十,其他亲属每人每月百分之三十,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百分之十。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二十倍。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没有具体的分配方案。
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国家赔偿法》第34条规定: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造成死亡的,应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由此可见,死亡赔偿金是不法致人死亡时特有的财产损害项目,是对受害者近亲属的赔偿,有以下特点:
1、死亡赔偿金并非死者的遗产。遗产表现的财产权益系死者生前已经合法所有的,而死亡赔偿金的形成及赔偿金的实际取得均发生在死亡之后。
2、死亡赔偿金不是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所取得的合法财产。夫妻关系终结于离婚或一方死亡(包括宣告死亡),而死亡赔偿金产生于夫妻关系终结之后。3.死亡赔偿金是对死者近亲属的赔偿,并非对死者自身的赔偿,是对受害人近亲属因受害人死亡导致的生活资源的减少和丧失的补偿。
一般法院对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原则是:
1、分配主体为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权利人。由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其内容是对死者家庭整体预期收入的赔偿。因此,赔偿权利人首先是指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范围内的近亲属即第一顺序继承人,即配偶、父母、子女,只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完全不存在时,才开始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即同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死亡赔偿金的分割不同于遗产分配。死亡赔偿金原则上应由家庭生活共同体成员共同取得,当事人未请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主动予以分割,当事人请求分割且赔偿协议未明确赔偿项目,应视为是对权利人物质损失与精神损害的混合赔偿。在分割该笔赔偿金前,应扣除已实际支付的丧葬费用,并优先照顾被抚养人的利益,剩余部分的分配应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与死者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及生活来源等因素适当分割,而非等额分配。当然,如果继承人明确表示放弃或转让的,应尊重其意思表示。
3、债权人可否对死亡赔偿金提出主张。由于死亡赔偿金不同于遗产,它具有人身专属性,即专属于受害人的近亲属,死者生前的债权人没有请求权,不能要求分割死亡赔偿金抵债。同理,赔偿义务人也不能以死者生前欠其债务为由扣除部分或全部赔偿金。
4、死亡赔偿金能否根据死者生前的遗嘱分配?遗嘱是自然人按照法律的规定处分自己的财产,安排与此有关的事务,并于死亡后产生法律后果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因而遗嘱事实上也就是对遗产的处分行为。而死亡赔偿金并非死者的遗产,不能通过遗嘱的形式对其进行处分,只能按补偿原则在继承人之间适当分割。

《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分配抚恤金有没有法律依据~

抚恤金的分配的法律依据有:1、可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的相关规定,执行分配。2、可以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相关规定,凡参加统筹地区工伤保险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公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需按照当地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3、针对已参加企业员工的基本养老保险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如果属于病故的,一次性抚恤待遇可以按照所在地的相关规定执行。《继承法》第三条 【遗产范围】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不知道您问的是不是这个,如果不是您可以进一步提问,方便为您更好的解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空难死亡赔偿金能否作为遗产处理的复函  (2004)民一他字第26号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粤高法民一请字(2004)1号《关于死亡赔偿金能否作为遗产处理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空难死亡赔偿金是基于死者死亡对死者近亲属所支付的赔偿。获得空难死亡赔偿金的权利人是死者近亲属,而非死者。故空难死亡赔偿金不宜认定为遗产。  以上意见,供参考。  二OO五年三月二十二日      最高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关于如何处理石晓丽等5人请求赔偿一案的批复  (1996年10月28日法赔复[1996]2号)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  你院《关于如何处理石晓丽等5人请求赔偿案件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石晓丽等5位赔偿请求人都享有申请国家赔偿的权利,各自都应获得一部分赔偿金。赔偿金不应按份额平均分割,考虑到受害人崔洪福及其妻已与父母分家,子女尚小等因素,在作出赔偿决定时,应适当照顾未成年人的利益,并应就赔偿请求人各自获得的赔偿金额直接作出决定。  同意你院请示中的其他意见。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当前民事审判若干法律问题的指导意见  三、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处理    16、死亡赔偿金的分配。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权利人为死者的近亲属,其内容是对死者家庭整体预期收入损失的赔偿,其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死亡赔偿金是基于死者死亡对死者近亲属所支付的赔偿,不属于死者的遗产。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应根据与死者关系的远近和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在第一继承顺序继承人之间合理分配。无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在第二顺序继承人中进行分配。

抚恤金如何分配和领取
答:抚恤金的分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抚恤金不属于遗产,抚恤金是对伤残人员或者死者近亲属的物质帮扶和精神抚慰,这笔款项是不能进行继承的。如果得到抚恤金的本人或者死者近亲属死亡的,那是才转化为遗产,可以继承。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

抚恤金法院一般怎样判
答:2、死亡抚恤金的具体分割,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如果实在协商不成,则由人民法院判决确定;3、法院一般按照均等分割原则处理抚恤金,但同时还会综合考虑各分配对象与死者的亲密程度、对死者所尽抚养或赡养义务、生活能力、经济状况等客观情况由法官进行自由裁量,以确保死亡抚恤金的分配更加公平、合理,且不...

最高法院对抚恤金分配法律规定
答:抚恤金,是因为死者的生前供养人口,因为失去了亲人,生活发生下降,或者困难,给予一定的补助,包括供养人口的精神抚恤以及经济抚恤,包括供养人口的日常生活费在里面,这些,是针对死者供养人口而言,和其他人员没有关系,不能按照遗产进行分配,否则失去了其抚恤的真正目的和立法原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

抚恤金如何分配与领取
答: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抚恤金发放标准以及抚恤金如何分配与领取。一、抚恤金发放标准(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和计发办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民发[2007]64号)的规定执行。(二)按照劳动和社会...

死亡赔偿金2022年最新标准分配
答: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第8项死亡补偿费:按照当地平均生活费计算,补偿二十年。对七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少计一年,但补偿年限最低不少于十年。因工死亡的一次性抚恤金为...

最高人民法院对抚恤金分配的司法解释儿子先于父亲死亡的,孙子能继承...
答:因此并不是遗产,不存在继承的问题。但是死亡抚恤金的分配方式可以参照继承的办法,孙子能否参与分配还要综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例如是否对爷爷尽了扶养义务。【相关法条】《民法典》第1122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抚恤金的分配法律规定及比例
答:这样分配,4名供养亲属每人每月的抚恤金之和为5000元,没有高于工亡职工生前的工资总额。 三、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计算时限 在我国目前的劳动保障领域没有专门出台计算工亡时限的法律法规,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8条: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

淮北丧葬费抚恤金最新规定
答:丧葬费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七条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抚恤金的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

民法典关于抚恤金分配的规定
答:针对这个问题下面为您解答疑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一、民法典关于抚恤金分配的规定 抚恤金的具体分割,可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如果实在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 抚恤金是死者死亡后,由所在单位或相关部门给予其特定家属的经济补偿和精神抚慰,对抚恤金如何分割,法律并无明确规定。根据我国目前...

抚恤金应该由谁来发放?具体金额如何裁定?法院怎么处理抚恤金纠纷问题...
答:二、对于抚恤金继承纠纷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处理的时候一般会按照继承的法律条款来进行,而且这笔费用一般就只有直系的亲属才能进行得到,在处理的时候就会按照法律规定的条款来进行,这样才能保障受害者的权益。享有抚恤金待遇的人必须同时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死者的直系亲属、配偶;二是死者生前主要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