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和古琴是什么区别? 古筝和古琴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潮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琴韵悠扬,艺道绵长。

承载了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菁华,是中国历代文人风骨的浓缩。古筝古琴演奏不仅可以让人一饱耳福,更涤荡了心灵。古筝和古琴艺术越来越受大家的欢迎,那么古筝和古琴具体有什么区别呢?


古琴:

又名七弦琴,有中国有三千多年历史的传播,仍是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在中国古琴不仅是一种乐器在历史悠久的古代中国,“秦、棋、书、画”一直被视为一种自我修养的唯一途径的学者。“自古不焚香不弹,不盥手不弹,不正坐不弹”“四艺”之首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古筝:

是中国传统乐器,属于弦乐器。它是中国特有的,是最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听起来漂亮,音域广,音乐技巧丰富,有很强的表现力,所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现在有小的便携式迷你古筝,古筝,古筝,古筝,半古筝,平均十二只。古筝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在这片肥沃的黄土土地上,有着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血脉。

第二,古琴由独木舟进入秦秦,秦面处有七根弦,所谓“琴”由天鹅绒绳。琴弦,系在木桩上,是一种音乐类的“无马乐器”;古筝由框架板、面板和底盘组成。最早为5弦,12弦进入战国晚期,13弦,16弦在清朝,上世纪60年代增至24弦21弦,26弦。这些弦由桥支人字形骨均匀地排列在风筝表面上,属于音乐类“马乐器”。

第三,古琴只有七弦,但一串多音,其宽十二度十三度,“琴”在面板上,可以奏出多种声调和声调。精妙而深刻,质朴典雅,表现力丰富,异常丰富的古代文人首先被列为“秦、棋、书、画”;古筝基本上是一串调二,带有一串流动列。可调音高,范围宽,音量大,音色优美,旋律优美。


其实在众多古典文学作品中,亦不乏多处关于琴的描写,琴以舒怀、琴以言志、琴以传情。比如在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勾勒出一幅“可以弹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和白居易“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都是一种清高境界。就让我们流连在古筝和古琴的演奏中,感受古人流传带给我们那朴素的音乐情怀吧。



如果说古琴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那么古筝就是落入凡间的精灵。

先说一下琴和筝的联系,李商隐有首《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化年。对,就是我名字的由来。琴和瑟一向有琴瑟和鸣的佳话,有琴的地方,必定有瑟。瑟本来是二十五弦的,发生了变故,就成了五十弦了。相传有一个弹瑟的人,他的两个孩子都想把他的瑟占为已有,于是这个人就是把瑟从中一分二,变成了“争”,也就是筝。

古琴和古筝的区别主要有:

 一、出现时间。古琴出现在三千多年前,是文人骚客的必备品之一。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古琴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可以古琴的地位之高。而古筝出现在两千多年前,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最为流行,《史记、李斯谏逐客书》有这样的记载“夫击筝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所以古筝也称秦筝。

二、外形。古琴和古筝皆为桐木所制。古琴是独木,中间掏空成音箱,长约120-130厘米,宽约20厘米,一般是放在桌子上,或者膝盖上就能弹。古琴比较轻,携带方便,古代有很多文人骚客经常会携琴而出,以琴会友。古琴的造型很优美,有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神农等等,很多款式现在都见不到了。

我很小的时候看过一个故事:说一个人在烤火的时候,听到一根木头燃烧的时候,炸裂的声音特别清脆,赶紧从火中抽出来,制成了一张琴,就叫焦尾琴。

古筝的种类按不同时期而有所区别,主要以体积大小和弦数的多少加以区分。最早为五根弦,战国末期发展为12 弦,隋代为13弦,清代为16弦,现代有21、23、25弦或更多的琴弦,但主以21 弦运用的最为普遍,一般是长约160厘米,宽35厘米,要放在专门的筝架上弹奏,否则会影响发音。古筝的定弦为“宫、商、角徵、羽”,即12356五声音阶定弦,4和7是通过按弦3和6得到的。

三、音色。古琴只有五根琴弦,古琴音量小,音域低沉,音色达到古朴含蓄,典雅深沉,更适用于独奏。而古筝则有二十一根,音域宽广,音色响亮清脆,明丽动人,既能模仿古琴的古朴,也有自己活泼亮丽,既擅长表达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抒发气势磅礴的乐章,更适用于演奏。这也古琴没有古筝普及范围广的原因之一。

四、意义。古琴在一定意义上,比古筝更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古人将琴放在代表着才华的“琴棋书画”的首位。古琴由于琴弦较少,更注重技巧和悟性,大都表现一种深远幽寂的情绪,弹奏的时候需要内心的安静与恒定。古代人弹琴的时候有五“十善”“十戒”“十二欲”“七要”“七病”“五不弹”“七不弹”“六忌”“八绝”“九德”等要求。而古筝由于音阶丰富,弹起来,更易于表达,更热闹外露一些。对弹奏也没有太多的要求,只要不影响别人,想弹就弹。

古筝和古琴虽然有很大联系,但还是隔行如隔山,有一次我看到别人在古琴谱上标的指法,完全看不懂。

不过还有一个很意思的事情,就是抚古琴的,一般都是男的,弹古筝的一般都是女的。大概是因为古琴过于深沉,女性都觉得太枯燥,而不愿意去学吧。



最近随着将军在上的热播,叶昭大将军表妹柳惜音在剧中不止一次演奏古琴这一乐器,琴弦撩拨,尽显表妹的灵动舞美;而在甄嬛传这部大剧中,毛晓彤扮演的皇上的妃子便十分擅长古筝,可见,在古代。对于女子而言,会一个乐器是多么加分与必要的。现在也有很多人将这两者分不清。那么,古琴与古筝这两者到底有什么不同?


区别一:二者的诞生年代和主要流行年代不同

古琴据传说在神农时代便已经产生,距今已有很多年,但它的具体有记载则是在西周时期,《诗经》中也存在很多关于琴的记录,而在文化政治经济最为发达完善的唐宋时期,古琴的作曲,演奏渐渐也变得十分完备。而古筝是在战国时期在陕西一带首先发起的,一直流传盛行至今,相比于古筝,古琴在今日的中国受欢迎率便没那么高了。

区别二:古筝和古琴这两者的构造不同

古筝的音阶为五声,每一分段会以一根绿色弦作为颜色区分,现在一般是21根弦的居多,而在古代,古筝弦的根数是逐渐增加的,最少的时候是唐宋的13根,最多是其创作之处的25根弦;而古琴,它弦的根数可比古筝少的多了,最多时期七根弦,最少时候5根弦,可谓是十分考验演奏者的水平了。


除了这些,古筝曾在战国时期作为兵器的形象出现在战场上过,用于竖着挥起去打敌人,而古琴,自打它出现到如今,一直作为一个乐器丰富人们的生活,也是一直居于古时对才女要求“琴棋书画”这四字首字的位置。



1、古筝大,常见的是21弦,有大型和小型标准筝,也有汉小筝,是11弦、唐小筝,12弦。而古琴只有7弦。
2、古筝的音色明亮柔和,古琴音色低沉优美。
3、古筝要戴假指甲弹(常为玳瑁壳片,用㬵布包裹。而古琴不需要。
4、古筝有从右至左的弧形琴码,有21个A字形。而古琴没有琴码,需要手指用力摁。
5、常说古筝弹给别人听,古琴弹给自己听。
6、(只是科普一下)古筝名曲有:渔舟唱晚、、战台风、高山流水、出水莲、林冲夜奔、蕉窗夜雨、汉宫秋月、寒鸦戏水、东海渔歌、香山射鼓、侗族舞曲、云水禅心。
古琴有:广陵散、高山流水、潇湘水云、渔樵问答、平沙落雁、阳春白雪、胡笳十八拍、阳关三叠、梅花三弄、醉渔唱晚。

古筝和古琴最大的区别是弦的数目不一样,古琴被称为七弦琴,顾名思义有七根。古筝却有二十一根弦之多。古琴要比古筝难弹的多。

古筝和古琴音色上有什么区别?~

一.外观区别

古琴

古筝
二. 形成年代与名称区别
在古代“琴”就是指古琴,也称“瑶琴”“七弦琴”,而“筝”就叫筝,也称“秦筝”。古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多年,据《史记》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而筝的出现要晚于琴,约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二千五百余年。
三.体积的区别
古琴形状更小巧,方便携带。古琴一般长为1.2米左右,宽约25至30厘米。
而筝要比琴大很多,古筝的规格一般长为1.6米左右,宽约40至50厘米。
四.琴弦的区别
琴最初为五弦,在汉代后定型为七弦,中间没有琴码,一弦多音,一直延用至今。与琴同时期存世的多弦弹弦乐器是“瑟”,为二十五弦,筝应该是在“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筝在最初为12弦,至唐代为13弦(现日本还有使用),后弦数越来越多,中国现代筝普遍已改为21根弦,中间有弦码,一弦一音。
五.音声的区别
古琴入心:古琴的音量较小,音色沉厚古朴,能使人静心放松。
古筝悦耳:古筝的音量较大,音色相对明亮华丽。
六.演奏方法的区别
古琴的弹奏,多称为“抚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右手基本指法有:勾、剔、抹、挑、托、擘、打、摘等。左手基本指法有:吟、猱、绰、注等等。在右手拨弦、左手按弦取音时,可作往复摆动的“吟”、“猱”和上滑音“绰”、下滑音“注”等多种技巧奏法,从而形成古琴所特有的演奏风格。古琴的琴音有三类:散音、按音、泛音。
古筝常用演奏手法采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弹出旋律和掌握节奏,用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以润色旋律。筝的指法颇多,右手有托、劈、挑、抹、剔、勾、摇、撮等,左手有按、滑、揉、颤等。
七.记谱法的区别
古琴谱自成一格,古时称为“文字谱”,到了唐代后称为“减字谱”。
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八.历史传承的区别
古琴有大量传世的古曲(比如:流水、广陵散、潇湘水云、欸乃、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阳关三叠、酒狂等均直接传承于古谱),仅明清两代就出版了以古琴专用“减字谱”形式印制的琴谱多达150余部,历代古琴专用谱记有三千余首琴曲,除去同名不同版本的曲谱尚有六百余首。
古筝的古谱较少,少数传承古曲如《渔舟唱晚》,应该是民国时期产生的。当代传播较广的筝曲多是近、现代筝演奏家、作曲家根据古琴曲以及一些现代曲目进行创作移植改编的,比如著名筝曲《高山流水》、《秦桑曲》、《寒鸭戏水》、《西楚霸王》、《临安遗恨》、《瑶族舞曲》《春江花月夜》等。
古琴至今在世界各博物馆和民间收藏家中保存有数百张唐宋元明清传世实物,仅唐代古琴就有近二十张,一些唐代古琴还能用于演奏。而筝的传世实物极为罕见,展出的多为根据出土文物(已不能弹)仿制。这是由于古琴板壁更厚、有漆胎保护、制作工艺更精密复杂,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古琴使用寿命可长达上千年。而筝的面底板壁皆薄,没有漆胎保护,使用寿命短,这就是“只有千年古琴,没有百年古筝”说法的由来。
九.学习难度的区别
琴与筝的初级曲目入手难度差不多,到了中等水平曲目,筝曲对手指的速度、力度要求明显要高,技巧上非常难练。所以技巧上筝更难学,而在意境的表现上,古琴历来被视为修身养性的道器,有其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需要琴者学问修养的长期积累与体悟,才能深入琴道。
拓展资料

关于古筝:
古筝,又称筝、秦筝,中国拨弦乐器,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古筝音域宽广,音色清亮,表现力丰富。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二十五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
命名:
一说为象其音色,一说来自二人争夺乐器的故事。
历史:
古筝在春秋时期的秦国已经存在,用于原始的舞乐。
汉时,筝为筑的琴身加装至5弦而成。唐朝初年(公元7世纪)有轧筝的记载,证由击弦乐器转变为拨弦乐器,并发展至13弦,接近现代古筝刍形。南宋时,轧筝易名“蓁”,7弦筝和13弦同时被使用[,而13弦筝多用于民间。清以后广用13弦筝而未有7弦筝。
琴体:
筝体为木制空盒,呈扁长方形,面版有弧度突出。弦两端搭在山口上,左山口呈S形,右岳山为平直。左侧为筝尾,或称凤尾,有弦钉以固定琴弦,右侧有螺丝钉,可以调节弦张力来控制音高;中间有称为雁柱的琴码支撑琴弦,移动琴码也可调音。筝的弦数因地域流派不一,最常见为21弦筝,另有16弦筝、26弦筝等,因流派不同而有尼龙钢弦、钢弦、丝弦等。
古筝的高音弦最靠近弹奏者,低音弦在最外,由内至外称1弦至21弦。21弦筝通常按照D大调五声音阶定弦,过左手在琴码左方按弦方可得到升音;在现代多调式(或称无调式)乐曲中,则是透过特定音阶设定达到不同特殊曲风的目的。
参考链接 百度百科 古筝

古筝的声音丰富,更清脆,因为琴腔空间大,声音大,琴弦为不锈钢弦,绷紧的,所以金属声更重古琴的声音显得更有古韵,更绵长,琴腔空间小,声音小,琴弦虽然现在是以不锈钢内弦缠尼龙塑料等材料,但比起古筝的音色木质的声音占比更重一些,演奏时会有站在悬崖边的空旷感……(至少我有……)

古筝与古琴有什么不同?弹奏技法是否有相似之处?
答:(2) 古琴造型优美,属于仲尼式、伏羲式、落霞式、蕉叶式等类别的乐器。古琴面圆底扁,象征天地;琴身与凤身/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3、基本构造不同 (1) 古筝长1.63米,有21根弦。早期到近代也有过12弦、13弦、18弦、23弦、25弦等,不同地区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2) 古琴一...

筝与古琴的区别
答:筝与古琴的区别如下:1、形成年代 古琴:原名“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本世纪初期为了和其他乐器的统称区别,改称为“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有实据可考至少形成于3000多年前,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古筝又名"秦筝"。早在战国的时候筝就已经流行了:...

古筝与古琴区别
答:根据我的了解总结古筝和古琴虽然都是古典乐器,但在体积、弦的数量、音色、历史传承和学习难度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举报 为你推荐:特别推荐 癌症的治疗费用为何越来越高? 电动车多次降价,品质是否有保障? 什么是“网络厕所”?会造成什么影响? 华强北的二手手机是否靠谱?等你来答 换一换 ...

古琴与古筝区别
答:两者的区别主要包括形成年代不同、形制不同、音色不同、曲谱不同、演奏方法不同。1、形成年代不同:古琴的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而古筝的出现则晚得多,形成于秦代,所以筝也常称为“秦筝”。2、形制不同:古琴琴身以琴面与底板相合而成,琴面系有7根弦,...

琴和古筝有什么区别
答:琴和古筝的区别如下:1、音域不同 古琴一弦多音,音域可以达到四个八度,而古筝的表现力相较于古琴则是有点差的。2、外形不同 古琴琴身像长形音箱,有七根弦;古筝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由最早5弦发展至今为24-26弦。3、造型不同 古琴常见的造型有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月型式等...

古筝和古琴的区别是什么?
答:1、形成年代与名称上 在古代“琴”就是指古琴,也称“瑶琴”“七弦”,而“筝”就叫筝,也称“秦筝”;古琴有文字可考的至少有四千多年历史,据《史记》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而筝的出现要晚于琴,约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二千五百余年。2、体积 琴更小方便携带,而筝要比琴大很多;比如长度...

古筝和古琴音色上有什么区别?
答:在古代“琴”就是指古琴,也称“瑶琴”“七弦琴”,而“筝”就叫筝,也称“秦筝”。古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多年,据《史记》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而筝的出现要晚于琴,约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二千五百余年。三.体积的区别 古琴形状更小巧,方便携带。古琴一般长为1.2米左右,宽约...

古琴和古筝的区别最大的是什么?
答: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于3000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传说为“伏羲”、“神农”氏所造。中国古代“琴棋书画”中所指的“琴”就是古琴。而古筝则晚得多,形成于秦代,相传秦时有婉无义者,将瑟(乐器)传与两个女子,二女要争,引破为二,所以称"秦筝"。这是两者形成年代上的区别。二、...

古筝与古琴有什么不同??
答:古琴和古筝同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两种乐器。它们的区别主要有四点:首先,琴与筝虽然都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但古琴产生于3000多年前,传说为“伏羲”、“神农氏”所造。而古筝则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代,据今已有2000年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是一个叫婉无义的人,将一个瑟传给二个女儿,二个女儿都...

古筝与古琴有什么区别 古筝与古琴区别介绍
答:1、历史渊源不同。古筝据传造于战国时的民间,属下里巴人,而古琴传说是伏羲所造,实属阳春白雪,两者真可谓天壤之别也,故此后世文人乐手均将古筝视为“低俗之乐”,而古琴则是“天籁之音”。2、两者音色不同。古筝旋律性比较强,轻巧灵动,古琴音调较低沉,旋律轻源缓流。3、两者音域不同。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