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城市历史 我们为什么要读史

作者&投稿:虫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记忆只的是城市本身发展过程中所独有的人文历史特征,包括建筑,景观,历史遗迹等。 2、有独特的地域气质和人文,主要指城市发展所形成的象征城市面貌的景观和特有的人文气息;珍贵的历史街区,这里主要指在城市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些历史街区,比如使馆街区和近现代街道等。 3、城市记忆的最大作用是彰显城市特性,使城市充满文化内涵,使人们充满生活的希望。 4、“不可抗拒的灾难性变故”指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或战争对于城市的破坏;“谁会希望自己的城市成为失忆症患者”指没有一个人愿意生活在没有文化内涵和历史载体的城市高楼中,人们更愿意去感受城市独有的人文历史魅力。 5、作者认为要保存城市的记忆,首先要提高居民的保护意识,而不是为了经济利益去破坏一座座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区,其次要尊重城市的发展过程,避免因城市的过现代化发展损害了城市特有的形象特质。

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


文史哲中,我历史读得最多。就像我在之前一篇文章里提到如何学唐诗一样,业余读历史的方法也简单,先从整体上通读,再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时代或者专题。我在大学里断断续续的通读了白寿彝版的《中国通史》,这一套书很厚,基本上算我读历史的底子,不过后来我接触到吕思勉后,感觉白寿彝版水平要低很多。
昨天在围炉小读的读者群里,有一位朋友问我怎么评价袁腾飞和高晓松,我说都很差。袁腾飞是水平不够,高晓松则完全是素质差,缺乏最基本的学术修养,满嘴跑火车,惨不忍睹。他的观点往往没有任何史实支撑,完全是主观臆断,然后由于缺乏基本学术素养,对自己不能肯定的事用肯定的语气讲出来。甚至直接是谬误。只能讲给不了解历史的人听。如对历史感兴趣,还应该从吕思勉之类的读起。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读历史有什么用?


先讲我的一段经历。

有一段时间我对佛学很感兴趣,就找一些入门的书来看。那么我首先找的第一本是什么呢,是《佛教史》。如果你想从整体上了解某个事物,那么读它的历史是最有用的。包括佛教产生的背景、早期理论、理论演变、派系演变、佛教的传播、在各地区的发展和演变等等。通过这本书,你能了解到佛教的前世今身,也能接触到它的一些基础理论和它的发展。可以说,读完这本书,你对佛教就能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整体了解的前提下,再按经律论或者什么类别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那么历史是什么?
简单地说,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
小行星撞击地球,撞出个太平洋来,碎片飘到宇宙,因为引力又聚起来,变成月球,这也是过去发生的事,但不算历史学。
所以历史学需要引入一个研究对象,就是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从形成到今日,必是在不断发展、不断进化的。
而历史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变革、探寻规律、找出因果关系的一门学问。
核心是什么?是探寻规律,找出因果关系,如同牛顿发现三大运动定律。
所以历史学本质上是逻辑的科学。


那么我们读历史有什么用?
有人说,发现规律,断定既往,预测未来。以史为鉴,吸取经验教训。其实这话是扯淡,哪来的以史为鉴?世上本无同一条河流,你想改革了,能找出一百个改革的成功案例来。你想萧规曹随了,也能找出一百个改革失败的案例来。往往你以为相同的事,实际上细微处的不同导致完全不是一码事,那么用以前的经验就不那么灵光了。退一步讲,即使真有一模一样的事,你按以前的经验做,实行起来也不一定和以前做法完全想同。总之,以史为鉴本身就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

姑且说说我为什么读历史。

一是听故事的乐趣。中国历史几千年,能被记下来的大多是一些不平凡的人和事。有聪明的、有忠义的、有阴险狡诈的,各色都有,故事剧情精彩的也举不胜举。如读五胡十六国史,英雄人物辈出,各色人物轮番登场,甚是有趣。
二是求知的乐趣。历史不只是年代和历史事件。除了政治史,文化史、政治史、军事史、民族史都很重要。读历史,接触到的知识很多,服饰的演变、建筑的演变、兵制的演变、民族的演变等等。如有一颗求知心的,历史学科是非常适合休闲娱乐求知的。
三是探寻规律的乐趣。史实纷繁芜杂,间有谬误,从中抽茧剥丝,找出一条线的,就尤为显得有趣。历史是规律的科学,是逻辑的科学,用逻辑思考,是读历史书最重要的事情。
四是文史哲不分家,自然会接触到。读文学和哲学都是绕不开历史的。拿文学来说吧。文学一般分为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史本身就是一个大类。而哲学可以说,本身就是是哲学史。当我们面对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哲学思想,我们都很难把它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割裂开来,很难把它与文学、哲学的发展洪流割裂开来。

铭记以前犯过的错,不在让后人重蹈覆辙,记得以前的辉煌让民族自豪骄傲

为什么说了解一个国家要从了解它的建筑开始?
答:我们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首先是从它的城市开始,而对于城市的了解更多地是从建筑物开始识别。张钦楠说,他是搞建筑的,慢慢地养成了阅读城市的习惯,每到一处,总是先要找一张地图,了解它的布局,然后寻访它的标志,观察它的建筑、街道、树木,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试图感受它的文化特征。久而久之...

《论城市文化》阅读理解
答:《论城市文化》阅读理解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历史上日本哪些首相被刺杀身亡?模仿萍温74 2022-05-20 · TA获得超过13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论城市文化 ①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搞了这么多的文化建设...

有人认为深圳的古代历史文化仅仅是“小渔村”或者“文化沙漠”。对此观...
答:这个画面要是有深厚底蕴的故事卖100元。文化产业是深圳新的经济发展引擎,“文博会”一年比一年影响力巨大,文化产业规模也是跨越式发展。历史与文化的阅读和使用不仅是传统的文化企业需要做的,未来任何企业都需要历史与文化去支撑和包装。深圳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我们更多的收集整理这座城市的历史,...

山东民居,济南民居的特点是什么,大范围上属于什么类型的民居?_百度...
答:摘 要:本文从评析济南传统民居及其环境特色的目的意义着手,论述了济南传统民居的历史文化价值与保护重要性。继而,分别研究了济南民居和民居环境的主要特色,即既有北国的深厚纯朴,又具有江南水乡的轻巧灵透。民居及其环境是城市生活的载体,是物化汀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民居及其环境的特色就是阅读城市历史与...

在这个时代,为什么我们仍需要阅读?
答:在这个时代,我们是仍然需要阅读的,因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不读书,有眼无珠。经常阅读是有很多好处的,可以提升人的认知和学问,还可以改变人生的命运。主要好处体现在以下几点!1、阅读可以使人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书籍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书籍是...

读书无用,但为什么还要读
答:有人问他奥秘何在,他轻松回答,“我读《资治通鉴》几十年,一面看,一面研究”,“《资治通鉴》令我了解中国的历史规律,差不多所有中国人也按这个规律来的。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无用,但一个无用的东西何能传承千年?它必定有无用之大用,读书无用,但为什么还要读?高屋建瓴的眼光在...

城与人图书目录
答:探索城市与人的深度对话,从乌托邦的理想构想开始,"城与人"这部图书目录揭示了阅读城市的不同视角。"庞贝,奢华与毁灭"让我们穿越时空,感受古罗马的辉煌与衰落;"沧桑南京"则以历史的笔触,描绘南京的变迁与记忆。"空城计"讲述了一个策略与智慧的故事,"看不见的城市"如同一场阅读的旅行,带你游历在...

中国历史上的水与城市
答:《水经注图》上,表示《水经注》内容的黑字疏密不同地落在大小不同的河边、水边,离河与水越远,黑字越稀,直至大片的空白,历史上人类活动与水的关系一览无遗;居民点、城市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在《水经注图》上,留下了大量的珍贵信息。“以水证地”的表述方法是对人水关系的最直观的科学描述,谈城市与水的关...

为什么我们要读书?
答:这就是品位历史了。 你要了解自然世界,你就要学习一门科学,课本上告诉你一种思想方法,你可能就此了解什么是哈雷彗星,月蚀是如何形成的,你还可以知道在你的一生中可以有几次看到它们的机会;潮涨潮落与日月星移有关;大西洋小岛上的蝴蝶的飞行可能与某一个城市的气候有关;同样,鸡飞狗跳可能与地震有关;你用电脑...

历史书上不会告诉你这些历史真相,看完之后,恍然大悟
答:接下来笔者就来盘点一下我们经常遇到的那些著名的假历史事件,一起还原真相。一、青岛下水道里在墙上的暗孔处仍可找到德国留下的油布包裹的备件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这样的消息,甚至有些人上学的时候还在专业报刊上读到过这则消息,甚至完成过阅读理解。那时候同学之间还在以此吹嘘德国人的敬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