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对我说:“我恨你,我想让你去死”

作者&投稿:焦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月月妈最近很伤心,那天孩子没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她批评了孩子几句,没想到,孩子竟然对她说:“你天天让我写作业,我讨厌你,我恨你,我想让你去死。”听到孩子的这些话,月月妈的心都碎了,她忍不住打了孩子,打完之后又觉得很心疼。可是想想自己每天监督孩子学习,身心俱疲,却换来了孩子对自己的恨,不免心寒。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作为父母是操碎了心,可是孩子那边却对你越来越冷漠,甚至口出不敬之言。


有人说孩子大了,翅膀硬了,父母管不了了,放手吧。也有人说这样的孩子就是“白眼狼”需要好好“修理修理”。其实,父母与孩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不是孩子变"坏"了,而是因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方式出现了问题,


家长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孩子会更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让你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亲密。


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不能只顾着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去考虑孩子的需求,这就好比一个妈妈希望孩子把碗里饭吃完,而孩子已经饱了,吃不下了。妈妈就觉得孩子不听话,甚至因此呵斥孩子,威逼孩子吃完饭。


这时候父母与孩子就好像是两条平行线一样,没有交点。最终,孩子的想法总是不能被父母理解,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就出现了鸿沟。


家长如果能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那么亲子之间的沟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以下简单3步让你抓住跟孩子沟通的“关键点”

第1步.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会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心理专家把孩子的心理阶段大致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0-3岁


此阶段的孩子最需要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来自于:夫妻关系的和谐稳定;妈妈的情绪稳定。如果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叛逆”多半是因为爸妈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或者妈妈脾气很暴躁。

第二阶段:3-6岁


自我价值得到认可和肯定。3-6岁的孩子开始对世界、对自己有了认知,这个阶段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导。父母要给孩子起到一个模范作用,具体包括:父母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父母如何处理生活上的难题。父母的这些处理方式,在孩子的心里会种下一颗“种子”。

如果妈妈经常吼叫孩子,那么孩子也会使用吼叫地方式解决问题。

如果爸爸习惯用摔打东西地方式发泄情绪,那么孩子肯定也会使用这样的方式发泄情绪。

这也是性格会“遗传”的原因。

第三阶段:6-12岁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尊重、接纳、自由。注意,这个“自由”是相对自由,不是父母放手不管孩子了,而是建立在对孩子地尊重和接纳地基础之上。

比如孩子说“妈妈,我想吃冰激凌。”

如果妈妈回应:“吃什么冰激凌,你感冒刚好,不能吃。”这样的回应就表现 的 很“专制。”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自由”。

如果妈妈这样回应:“这样的天气吃个冰激凌是不错,可是你的感冒刚好,妈妈担心这个时候吃冰激凌对你的身体不好,过几天再吃,行么?”

这时孩子清晰的接收到妈妈拒绝的原因是因为担心自己的 健康 ,而不是冷冰冰的拒绝。

在这个阶段如果父母做不到尊重孩子,这时期的亲子关系也最容易出现麻烦。


在这个阶段,孩子认为自己“长大了”,需要隐私的空间和自由的选择权。

家长要学会适当地放手,给孩子留一定的心理空间。


本文的开头月月是个9岁的孩子,在自己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时,他希望自己得到妈妈的理解与接纳,而此时妈妈看到他没有按时完成,并没有考虑孩子为什么没有完成作业,孩子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等。而只顾表达自己的焦虑情绪,不停 的 说落唠叨孩子,引爆了孩子的烦躁情绪。


第四阶段:12岁-16岁


这个阶段是孩子是孩子完善自我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孩子的叛逆程度和之前的教育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的是更多 地 倾听,而不是建议。

比如,一个孩子抱怨作业多,是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与同情,使自己的不满情绪得到疏导,而不是父母建议他怎样去写作业。这个时候如果父母给出很多的建议,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情绪,从而引发亲子沟通的矛盾。


第2步.掌握沟通几个技巧


每个父母都希望跟自己的孩子亲密无间,不希望发生任何的冲突,那么,掌握一些沟通的技巧可以避免亲子关系间的冲突。


第一个沟通技巧:家长学会倾听孩子


当家长觉得孩子出现了不良行为时,先询问孩子为什么这么做,鼓励孩子说出真正的原因,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关键。要想让孩子说出心里话,家长就要学会倾听孩子。倾听孩子是把握以下3个原则:


(1)不评价,不批评


不管孩子说出什么理由,家长只需静静地听,不要试图给出评价,提出批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说出自己真正想法。

比如孩子说:“我打弟弟,是因为我觉得他就像一头猪一样笨!”如果此时家长说:“你这个想法可不对啊,那可是你的亲弟弟。”家长的评价可能会让孩子中断跟你说出实话。


其实孩子的话,只是在表达他的不满情绪,家长要做的就是认同他的情绪即可。

家长可以这样说:“妈妈看得出,弟弟很让你生气。”

当孩子的情绪得到父母的认同后,孩子的情绪就会平复很多,接下来孩子才能静下心来处理问题。


(2)不给建议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给孩子提出建议,而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这样做会让他们觉得你在轻视他的能力。

比如孩子说“我很讨厌我的同桌,她总是喜欢说话。”家长往往会说:“你去找老师给你调座位吧,或者你跟你的同桌说让她少说话。”

此时孩子可能会很快把你的建议反驳回去,即便她正准备那样做,因为在她的情绪没有被完全表达出来之前,她更希望多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希望能得到父母的理解与同情,而不是听从你的建议。

父母如果这样回应:“她经常说话肯定影响到你了,的确有点烦人啊。”

这时孩子可能会继续跟你说落他同桌的“烦人”。

家长只需简单回应,不带任何评论。等孩子说完了,他的情绪也就得到了疏导,他自然会考虑如何处理问题。也许这时他会问:“妈妈,你说我要是去找老师调座位行么?”这时家长就可以给出自己的建议了。


(3)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


当孩子说出一些荒唐的想法时,家长不要急于阻止孩子的想法,让孩子继续他的诉说,我们才能找到这些想法背后的原因。


比如孩子说:“妈妈,我不想去上学了。”


如果家长说:“这个想法太可怕了额,你这么小不去上学,你干啥呀?小孩都要上学的。”这样回应孩子,可能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孩子不想上学的真正原因。


家长应该说:“是吗?你为什么不想上学呢?”


“上学没意思,我也没有什么朋友,我很烦”


“你是因为没有朋友才不想去上学的啊,确实很让人伤心啊,妈妈小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家长找到孩子真正的想法之后,接下来家长可以通过一则故事让孩子明白一些道理。



第二个沟通技巧:理解孩子的感受


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理解孩子的感受是最重要的一步。要想真正做到理解孩子的感受,家长就需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月月妈说,那天她跟孩子深谈了一次,才知道,孩子那天是因为有好几道题不会做,所以,就不想做了。孩子还说自己每次问她问题时,妈妈都有点急躁,让孩子觉得有压力,害怕自己没听懂挨妈妈 得 批评,跟孩子谈了之后,才知道孩子的这么多想法都被自己忽略了,说起来很惭愧。


如果孩子哪件事情没有做好,很有可能孩子遇到了一些困难,甚至有些困难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都不值得一提,所以,才会被我们忽略。


比如孩子觉得写10个汉字就是很难,他因为不熟练,会写的很慢,甚至他会说:“这太多了,我不想写。”这就需要家长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认同孩子的感受,告诉孩子:“这是有点难,妈妈很理解你。咱们先写5个怎么样?”当孩子的感受得到父母的理解后,他就有了做事的动力。


很多时候,我们跟别人诉说自己遇到的困难,不是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希望得到理解与支持,而这理解与支持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动力。



第3步.家长学会做一个旁观者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者清。

当局者为什么会迷呢?因为当局者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到别的父母教训他们的孩子时,总是觉得那孩子好可怜,那父母的管教方式有点过分了。

而每次自己跟孩子发生冲突时,也是那样难以自控,却不自知。所以,事情过后,自己又后悔不已。


比如当月月说恨妈妈时,妈妈只需 像 孩子表达自己很伤心的情绪,然后,静静地看着孩子发泄自己情绪,当然,很多人在那样的情景下,很难做到平静,此时,也可以原因暂时回避,去另一个房间,让自己安静一会儿,妈妈很平静,孩子也会平静下来,如果此时家长也引爆了自己的情绪,那家里可能又乱成了一锅粥。


等孩子平静下来之后,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就像一个路人一样跟孩子说:“妈妈看到你很烦躁,听到你说恨妈妈,妈妈也觉得很伤心,很生气,妈妈很想打你,但是我忍住了,因为妈妈爱你,妈妈不想伤害你,即便是你的话伤了妈妈的心。”相信孩子听到妈妈这番话,一定会为自己的言行感到羞愧。


暴躁会引发暴躁,平静定能制造平静。而静能生慧。


如果你希望你跟孩子亲密无间,那么就做一个理解孩子的父母吧,相信你也会收获一个理解父母的孩子。




~

一个孩子出于对母亲的一时气愤,对山谷喊道:“我恨你!”接着山谷也传来...
答:我要做给你看,谁说没有母亲不成大事。我要从你的束缚中逃出来,我要有我与爸爸弟弟的新生活,我们要过给你看然你后悔,要知道世上是没有后悔药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是关于妈妈的歌。旋律是多么轻快,多么柔和。可你知道没有妈妈的日子将是一个挑战,是一个无依无靠...

一个孩子出于对某人一时的气愤,跑出家门,对山谷喊道:“我恨你,我...
答:是呀!在社会上,如果你善良地对待别人,那么别人回报给你的,自然也是善良;而相反,如果你对别人很坏,那么自然而然,别人也不会给你好脸色看。因此,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的,你帮帮我,我帮帮你,应该团结互助,和睦相处。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再来说说学校...

女儿脾气暴躁说狠话怎么办?
答:我一直认为孩子都是家长的镜子,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我有个5岁半的女儿,还算聪明可爱吧,但是我总觉得她性格上有些问题,有点像有篇博文里妈妈提到的孩子一样敏感暴躁,情绪不稳定。高兴的时候抱着亲个没完,嘴上说:“妈妈我好爱你啊!”但有时她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发狠地说,“我恨你,等...

男生说我恨你什么意思?代表他喜欢你吗?
答:他说恨你说明你伤害他很深!导致他对你的某些行为很失望!由此可见他喜欢过你!

孩子说我不是好妈妈?合格的父母到底长成什么样子?
答:第一个方面,接受孩子的不完美,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奇葩说》节目中,辩手庞颖说,她小时候一定要做到“别人家的孩子”,爸爸才会对她好,这让她感觉到只有达到父母的期望才配得到父母的爱。 常常听到有家长说,“如果你再不听话,我就不爱你了”,“如果这次考试不能得100分,我就不喜欢你了。”... 在孩子的...

当你喊:“我恨你”,山谷回应你“我恨你”;当喊“我爱你”,回应“我爱...
答:我个人理解就是。你对待别人什么态度别人就会回报你什么态度,你对人友善别人就对你友善,你爱别人别人也会回报你爱。你恨别人别人也会恨你。和人相处就好像照镜子一样。对方的对你态度就映射出了你对他的态度。

“我恨你,我恨死你了”,这句话算骂人吗?
答:不算骂吧,但比骂更能严重,这已经是在表达一种恨意了,应该是你的某些做法让她彻彻底底失望了,因而产生了恨意,赶紧反省一下自己哪些做得不好,改正后求得她的原谅吧,不然就晚了。

他对个女的说不要逼我恨你,说这话的男的是什么性格的人?
答:说这话,和他是什么性格没多大关系。。。要看是遇到什么事情说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