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陋室铭》赏析

作者&投稿:潭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刘禹锡《陋室铭》赏析 篇1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释:

  【1】陋室:简陋的屋子。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3】在:在于。

  【4】名: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5】灵:神奇;灵异。

  【6】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7】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9】鸿儒: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

  【10】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11】调(tiaacute;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2】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儒家经典。金:珍贵的。

  【13】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14】之:语气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5】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16】案牍(duacute;):官府的公文,文书。

  【17】劳形:使身体劳累。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1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子云:即扬雄,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19】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论语-子罕》: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在此去掉君子居之,体现他谦虚的品格。

  【20】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作品赏析:

  《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824-826年)。《历阳典录》:陋室,在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

  作者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见作者被贬,故意刁难之。和州知县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作者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作者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作者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作者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刘禹锡《陋室铭》赏析 篇2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赏析

  这篇不足百字的室铭,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它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尽管居室简陋、物质匮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实,那就会满屋生香,处处可见雅趣逸志,自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神奇精神力量。

  有人认为,刘禹锡写此文时已是贬谪生活的后期,心情比较稳定,追求安乐恬淡的生活,同时文中又有读佛经的内容,所以铭文流露了一种避世消闲的消极成分。对此应从两方面分析:当社会处于黑暗时期,文人官吏们有两个出路,一是与腐朽势力同流合污、自甘堕落。一是退一步,如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保持自己的浩然正气和独立人格。相比之下,后者更值得肯定,刘禹锡选择的就是这一条路。同时,人的生活是复杂的,有张有弛,不能一味剑拔弩张,而有时也要休息娱乐。因此,不能简单地批评闲情逸致。另一方面,铭文中也反映了作者的宏伟抱负,他引用诸葛庐和子云亭是有其特殊含义的,诸葛亮是政治家,扬雄是文学家,这也是作者一生的两大理想,早年他在革新中急流勇进、雄心勃勃;贬谪后他就涉足文坛,最后终于以文学家名世。因此,文中还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内。

  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巧妙地运用比兴手法,含蓄地表达主题,开头四句既是比,又是兴,言山水引出陋室,言仙、龙引出德馨,言名、灵暗喻陋室不陋。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陋室,表达了作者政治、文学的两大理想,最后引孔子的话作结又暗含君子居之的深意。其次,大量运用了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排比句能造成一种磅礴的文势,如开头几句排比,使全篇文气畅通。对偶句易形成内容的起伏跌宕,如中间的六句对偶,既有描写又有叙述,言简意丰,节奏感强。文章还运用了代称、引言等修辞手法。

  总之,这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佳作,所以能传诵不衰,脍炙人口。

  写作手法

  整体评析

  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警戒自己。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对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与反复推敲了。4-7句刁难下祭出此文,并将其刻于石上,具有很强烈的针锋相对的性质。从全文的写作手法来看,通篇以比的手法一气呵成,而不是烘托。那么苔痕和谈笑二句究竟在说什么呢? 青苔在石阶上(照样)绿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言下之意是什么呢?我刘禹锡在哪里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你们这些)无学之辈。作者以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气节的写照,是不屈的宣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刘禹锡《陋室铭》全诗
答:2、诗词赏析:《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两袖清风的情怀。文章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

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什么体裁
答:《陋室铭》的体裁是铭。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原文节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是谁的作品?
答:《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作品。《陋室铭》全文如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全文翻译:山不在于高...

陋室铭刘禹锡笔下的陋室的环境是怎样的
答:这是刘禹锡《陋室铭》里的句子,碧绿色的苔藓在门前的石阶上映出淡淡的痕迹,透过珠帘向外可以看到青青的草色.对偶手法,以苔痕上阶绿的淡雅之色,隐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马上以青色入帘青的生机盎然点明恬淡中充满生机的仙活生活状态. 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出处《陋室铭》的主旨出发,《陋室铭...

刘禹锡三次被贬及诗句是什么?
答: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如今哪里去了呢?前次因看题诗而被贬出长安的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啊!《再游玄都观》赏析 该诗是《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续篇。诗前有作者一篇小序。其文云:“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今广东省连县),寻贬朗州司马...

刘禹锡陋室铭全诗
答:刘禹锡《陋室铭》全诗如下:《陋室铭》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

梁实秋的《雅舍》和刘禹锡的《陋室铭》有何不同
答:【《陋室铭》和《雅舍》比较阅读】【原文呈现】《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雅舍》(节选...

刘禹锡写陋室铭消极吗
答: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作者简介: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

陋室铭文言文主要内容
答: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4. 陋室铭文言文句子及意思 陋室铭 目录·年代及作者·内容及注释与翻译·作品主题、立意以及主题思想·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作品赏析·写作特色·写作背景·文体介绍·刘禹锡的“陋室”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

求助《陋室铭》翻译
答:二、作者简介(板书:刘禹锡)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赏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板书:学习目的:赏析写作特色)三、课文分析 1.出示胶片(与本文有关的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