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铝电缆能带多少电流多少千瓦

作者&投稿:张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般来说,240铝芯电线能够承载的电流量大概在372安到425安之间;可以算出它的功率等于0.38乘以电流量乘以1.732乘以0.85等于280到237千瓦之间。
电缆大小与能带功率的对应关系:
1、如果是铜芯线,线径乘以8,就是最大安全电流,电流乘以220伏电压,就是最大承受功率。如4平方的铜芯线,乘以8等于32A,就是最大安全电流;32乘以220伏电压就是最大承受功率。
2、如果是铝芯线,线径乘以6就是最大安全电流。国标允许的长期电流4平方是25-32A,6平方是32-40A。
3、使用普通塑料绝缘铜线(~220V)时:明线的话,1.5平方毫米约1500W,2.5平方毫米约3000W,4平方毫米约6000W,6平方毫米约8000w;暗线的话,1.5平方毫米约1000W,2.5平方毫米约2000W,4平方毫米约4000W,6平方毫米约5500W。

~

240平方铝电缆能带多大负荷,一一,了
答:根据上表计算公式知道240平方的铝芯电缆标准情况下480A的电流,一般380V的电压一个千瓦需要2-2.5A的电流,在根据你电缆的埋设方法及电缆的长度最后确定能带动多少功率,最多控制在240千瓦之内。

50铝芯电缆能带多少千瓦
答:50平方的铜芯电缆能带110千瓦,50平方的铝芯电缆能带84千瓦。50平方的铜线明线敷设安全载流约200A,三相电的功率因数以0.85计算,则该线能承受的最大功率为:P=√3×U×I×cosφ=1.732×380×200×0.85=110KW。所以50平方的铜芯电缆能带110千瓦,50平方的铝芯电缆能带84千瓦。电缆选择的...

3x240铝芯电缆能带多少千瓦
答:3x240铝芯电缆能带14.5千瓦。根据三相电相线电流计算公式P=I×U×1.732×cosΦ。P-功率(W)U-电压(380V)cosΦ-功率因素(0.85)I-载流量(A)。注意事项:1、电线安装的时候要选择正确的连接方法,安装时要防止有接头出现,如果出现了接头就会导致电阻变大,从而电线就会发热,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避免...

240平方铝电缆能带多少千瓦?
答:240平方铝芯电缆三相四线可负荷14.5千瓦。根据三相电相线电流计算公式 P=I×U×1.732×cosΦ P-功率(W);U-电压(380V);cosΦ-功率因素(0.85);I-载流量(A);查下表得到:240平方铝芯线的最大安全载流量I为260A;带入数据I=260A,U=380V ,cosΦ=0.85;计算得,240平方铝芯可承受...

50平方铝芯电缆能带多少千瓦?
答:50平方铝芯电缆能带84千瓦。根据电缆载流量对照表,查得50平方铝线的安全载流量为150A。 因此功率为: P=1.732UIcosφ =1.732x0.38x150x0.85 =84kw(按三相市电计算,功率因数取0.85)。

185铝电缆能带多少电流多少千瓦
答:一般来说,185铝电缆能带370a电流,185千瓦。载185千瓦,这也是最大承载量。一般来说可以通过的电流应该是2a,用185平方×2a计算出来的结果是370a,交流功率的计算方式为P=√3UI.cosφ,功率是1000瓦,电压是380伏,因数是0.9,最终计算出的结果为185千瓦。不过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达不到这个数值,...

50平方的铝芯电缆最多能带多少千瓦
答:铝芯电缆如果是国标线的话 在百米内可以带动约35KW而不发烫 如果在考虑可以发烫的情况下可以带动48-50KW 如果超出百米 按照没百米减少约2KW

120电缆能带多少电流多少千瓦
答:电缆大小与能带功率的对应关系:1、如果是铜芯线,线径乘以8,就是最大安全电流,电流乘以220伏电压,就是最大承受功率。如4平方的铜芯线,乘以8等于32A,就是最大安全电流;32乘以220伏电压就是最大承受功率。2、如果是铝芯线,线径乘以6就是最大安全电流。国标允许的长期电流4平方是25-32A,6...

低压一千米240铝电缆能带多少千瓦?
答:在低压电缆输电中,功率的计算公式为:功率 = 电流 × 电压 × 3 × 功率因数 ÷ 1000 其中3表示三相电,功率因数是指有效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一般取0.8。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可得:功率 = 200A × 380V × 3 × 0.8 ÷ 1000 = 182.4千瓦 因此,低压一千米240铝电缆可以输送182.4...

请问60平方的铜铝电缆能承受多少千瓦的电流?
答:这分好几种情况:1、因为60米的距离不是很长,所以不需要考虑线路降压问题,直接考虑功率即可,比如12千瓦三相电简单来算,其电流大概就在20~24之间,而1平方线通常可承受4~5安的电流,因此只需4平方的铝线即可!2、不过考虑到导线截面应满足最大负荷时的需要,所以也不能选择刚刚好的标准,最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