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教的教义是什么,什么时候传入我国?

作者&投稿:璩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景教,即基.督教聂斯脱里派,也就是东方亚述教.会。起源于今叙利亚,是从希腊正教(东正教)分.裂出来的基.督教教.派,由叙利亚教士君士坦丁堡牧首聂斯脱里于公元428-431创立,在波斯建立教.会。

聂斯脱里为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主.教,主张基.督有神、人“二性二位”,在东罗马被视为异端,被绝罚出教.会。一部分追随者逃至波斯,得到波斯国王保护,成.立独.立教.派,与摩尼教、祆教共同形成波斯当时的三大宗.教,流行中亚。

景教可能于6世纪初便已进入北魏洛阳,在唐代正式传入中.国,被视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基.督教.派,成为汉学研究一个活跃的领域。唐朝时曾一度在长安、洛阳两京兴盛,受到朝.廷庇护。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掀起灭佛运.动,景教也在废止之列,遭此灭.顶.之.灾的景教基本失迹于中.国内地。

传入东方

5世纪末,聂派信众迁往波斯,曾先后以迦勒底教.会或亚述教.会名义宣教,大本营一度迁往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盛极一时。此后,景教被传到中亚等地,至6世纪末,已盛行于突厥、康居等等。

聂斯脱里教.会可能于6世纪初便已进入北魏洛阳,当聂派传入中.国时,原称“波斯经教”、“大秦教”,后改以景教为名,学者相信“景”是指光.明之意。

汉地景教的名称为教.徒自己所取。唐建中二年(781)吐火罗人伊斯出资于长安义宁坊大秦寺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现存西安市碑林),内有“真常之道,妙而难名,功用昭.彰,强称景教”数语,可能是取光.明辉煌的含义。敦煌遗书中有《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也是景教在中.国流传的宝贵资料。

唐贞观九年(635),大秦国有大德阿罗本带来.经.书到长安,由名相房玄龄迎接,获唐太宗李.世.民接见。自635年开始,景教在中.国顺利发展了150年,与祆教及摩尼教并称唐代“三夷教”。

景教在唐代初期博得皇帝好感,李.世.民曾批准教.徒在长安兴建庙寺一所,初称“波斯寺”,后更名为“罗马寺”、“大秦寺”。自太宗至唐德宗,景教在贵.族之间的发展极快。高宗时,赐号阿罗本为“镇国大.法.王”,并下诏于诸州建景寺,往后教.堂亦挂上历代唐朝皇帝像,使景教得以广泛流传。

贞观十二年,唐太宗李.世.民诏称“波斯僧阿罗本,远将经教来献上.京”,并命令在长安城中义宁坊建寺一所,度僧二十一人,许其传教。

唐高宗也加以保护。当时中.国人亦称景教寺为波斯寺。唐玄宗即位之初,景教颇遭非难,但靠罗含等教士的努力和玄宗的保护,未遭厄运。唐天宝四年(745)玄宗下令改称为大秦寺。

基本教.义

不承认玛利亚为天.主之母。

不用偶像,但保留十.字.架。不承认罗马教.派的炼.狱。但崇拜祖先。

反.对化体说。

食素,教务人员不吃肉。

教务总管,由选.举产生。

神.学争论

引起东方亚述教.会的分.裂与教士聂斯脱里有关,他就耶稣基.督的“神人两性结合”的神.学问题提出“基.督二性连接说”(英语:conjunction;希腊语:sunapheia),指耶稣为“二位二性的结合”(即具人神之性﹚,并认为圣母玛利亚只是生育耶稣肉.体,而非授予耶稣神性,因此反.对将她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因而产生对“天.主之母”,“神的母亲”等称谓的质疑。

428年,聂斯脱里出任君士坦丁堡牧首,引起亚历山大宗主.教奚利尔猛烈抨击。431年,以弗所公会.议召开后,多个派别的冲.突虽被调解,但聂氏被裁定为异端,被革除主.教职务,驱逐出教.会。四年后,聂氏更被东罗马帝.国皇帝逐出国境,最终客死埃.及。然而追随者并不因此而轻易放弃,遂往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以及远东等地区宣教。此后,聂斯脱里派得到波斯萨珊王朝的重用,盛极一时。4⑨8.年,聂斯脱里派正式脱离正统教.会,更名为“迦尔底教.会”,又称“阿述教.会”,以中亚地区为中心进行宣教。

632年,伊.斯.兰教指引的阿.拉.伯帝.国(大食)吞并波斯。在762年.前后,聂斯脱里派主.教得阿.拉.伯哈里发信任和保护,遂将聂派根据地从波斯移到巴格达(今伊拉克首都),盛极一时。至六世纪末时,聂派流行于康居及突厥等地。

辩诬和解

1539年宗.教改.革时,神.学家马丁·路德在他撰写的《宗.教.会.议及教.会论》(Von den Konzilli und Kirchen)中十分明确的否定聂斯脱里为异端。

被天.主.教.会视为“异端”的状况持续到十九世纪末,聂氏本人的著作《荷勒克拉斯的市集》(The Bazaar of Heracleides)被一名叙利亚教士发现后,它的学说再次重新被神.学家广为探讨。1994年东方亚述教.会和天.主.教.会签署《在天.主.教.会与东方亚述教.会之间的共同基.督论声明》,达成解除两派彼此之间的嫌隙。

中.国化

景教在中.国演化时,大量参考佛教概念。其中较有趣的是,四福.音书的作者,均改以“法.王”称呼:玛窦是明泰法.王、路加是卢珈法.王、马尔谷是摩距辞法.王、若望唤成瑜翰法.王;教.堂叫作“寺”;大主.教叫“大.法.王”;教士自然叫作“僧”。天.主的称呼则取叙利亚文Alaha音译,叫作“皇父阿罗诃”,亦有按道.教.规则以“天尊”称之者。

在中.国佛教及道.教影响下,景教有发展成综合主.教(SyncretiSΜ)的倾向。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作者景净曾著有《志玄安乐经》,教.导世人如何得到安乐。经.文按照儒家经典《中庸》的格式撰写,渗入“无为”、“清净”等中.国哲学概念,经.文曰:“无动无欲,则不求不为。无求无为,则能清能净。能净能净,则能晤能正。能晤能证,则遍照遍境。遍照遍境,是安乐缘。”



景教,即唐代正式传入中国的基督教/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秦是唐对罗马帝国的称呼/景教被视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基督教的教派,起源於:波斯,也就是…今日的叙利亚,是从希腊东正教分裂而出的,由叙利亚教士君士坦丁堡牧首聂斯脱里於西元428~431创立/1625年,西安挖掘出来一块石碑,正面写著“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并颁以1780个汉字撰写,上有楷书32行,行书62字,另附数十字叙利亚文。教义分别为…基本教义:不承认圣母玛利亚一说,只称其为基督之母,不用圣像但保留十字架,不承认罗马天主教会:死後涤罪说,即死後炼狱,信徒在死後灵魂,仍应自省的地方或状态,除了天主教有此一说之外…不被其他相关的宗教信仰体系接纳,但礼敬祖先。对圣餐观点类似於东正教,持真实体血说。教务总管,不得食肉;大总管、总主教可以娶妻,教务大总管,则由馆长三人中相互选举而生。

景教,即唐代正式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里派,也就是东方亚述教会。景教起源于今日叙利亚,是从希腊正教(东正教﹚分裂出来的基督教教派,由叙利亚教士君士坦丁堡牧首聂斯脱里于公元428-431创立。景教被视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基督教派,成为汉学研究一个活跃的领域。唐朝时曾一度在长安兴盛,并在全国都建有“十字寺”,但多由非汉族民众所信奉

基督教的起源,经典道臧,教派,教义和礼仪~

基督宗教
http://baike.baidu.com/view/155023.htm
基督教
http://baike.baidu.com/view/8241.htm
圣经
http://baike.baidu.com/view/1461.htm
旧约全书
http://baike.baidu.com/view/167862.htm
新约全书
http://baike.baidu.com/view/167965.htm
基督教派
http://baike.baidu.com/view/290484.htm

摩尼教的教义是什么?
答:摩尼教是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Mani)所创立的宗教,其教义是糅合波斯原有的琐罗亚斯德教(即袄教)、印度传入的佛教及由东罗马传入的基督教而成。

教义的意思教义的意思是什么
答:教义的词语解释是:教义jiàoyì。(1)指一种宗教所信奉和宣扬的神学道理思想。教义的词语解释是:教义jiàoyì。(1)指一种宗教所信奉和宣扬的神学道理思想。注音是:ㄐ一ㄠ_一_。结构是:教(左右结构)义(独体结构)。拼音是:jiàoyì。词性是:名词。教义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

历史作业: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时间,人物,教义,流传区域是什么?
答:u内发货后合法积分 减肥的发的地方法飞交话费费大幅度发的发的地方飞

基督教三大教派的共同教义是什么?
答:3、历史新教。历史新教就是狭义的新教,特指宗教改革开始后抗议罗马教廷及天主教会世俗化的一系列宗派,包括宗教改革激进派,现代新教特指大觉醒运动以后产生的一系列教派,是加尔文宗的归正思想的延续,主要是复兴圣经里记载过,但遗失掉的传统。基督教的共同教义:基督教的教义,各教派强调的重点也不同,...

基督教三大教派的共同教义是什么?
答:基督教的核心教义可概括为“博爱”,其中包括爱上帝和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被视为律法和先知的精髓。在基督教教义中,爱上帝意味着在宗教生活中全心全意地侍奉上帝。基督教坚持一神论,只承认上帝耶和华是最高神,反对多神崇拜、偶像崇拜,以及宗教生活中的繁文缛节和虚伪表现。

道都的教义是什么?
答:道教基本知识:一、什么是道教? 道教是以老子之“道”为最高信仰、以长生成仙为终极追求的中国本土固有的宗教。道教思想渊源于中国先秦时期的祖先崇拜、鬼神信仰、道家哲学和神仙方术。道教教团组织的正式创立,一般认为是在东汉后期,创教人为张道陵天师。 二、道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 道教以《道德经》的...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北印度,它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中国社会为 ...
答: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南传小乘佛教。另外,中国西藏地区,其实一直以来,都是源于元蒙时期的、印度婆罗门教的变种,西藏的喇嘛教,不是佛教,不管喇嘛教的人怎么辩解,事实都是如此,只不过掺杂了一部分佛教的东西,但从它的教义、修法、甚至佛像造型等来看,都是典型的婆罗门教的东西,是附佛外道。...

伊斯兰教的教义宗旨是什么
答:伊斯兰教的教义宗旨主要是六大信条、五功和善功。六大信条是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信前定。六大信条是伊斯兰教在思想方面对于信徒的要求。所谓的五功即念“清真言”、礼拜、斋戒、天课、朝觐,简称“念、礼、斋、课、朝”。善功要求信徒必须依照依照遵行的善功行善五功和善功是...

什么是明教?
答:明教(音译亦称“摩尼教”),为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Mānī)所创立,是一种带有诺斯底主义色彩的二元论宗教。主要教义为“二宗三际论”,崇尚光明,受祆教马兹达教义及基督教所影响,摩尼声称自己是神的先知,也是最后一位先知。摩尼教在唐代传入中国,明教一词是中文称呼中国化的摩尼教。明教传至...

什么是清教?其教义是什么呢?
答:换句话说,清教徒并不以仅仅在教义上有改革而感到满足。(诺克斯和他其他清教徒们,与英国的其他带领的人意见相左,也是出于这原因。)很多人都主张改革教义,都是加尔文派的。但差别之处,在于清教徒对改革的彻底要求,不仅要求改革教义,也要把改革贯彻到实践方面,包括对教会本质的整个看法。对清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