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农村越来越城市化,每家每户建造成几层楼有必要吗?

作者&投稿:牢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随着全国范围内经济条件的改善,如今的农村大变样,除了生活条件各方面的提升,农村人的消费也进行了巨大的升级,可谓是与时俱进。

如果通过外乡人的角度去观察农村,最能体现农村社会经济变化和农民钱包鼓起来的指示物就是房子。

农村的典型建筑是4层的楼房。

还真别说,如今农村的房子也绝大部分实现了现代化,向城市看齐,甚至比城市的房子更好。

毕竟,农村的房子除了是现代化的楼房外,还是独门独户的,且地基是自家的,只要不脱离村集体,基本带有长久的产权性质,这不是城市40年的公寓和70年的住宅所能比的。

再者,农村的环境相对好一些,水与空气都更让人放心,如果一个人要养老的话,来农村就对了。

乡村的田园风光还是颇让人向往。

只是,虽说农村房子建设如火如荼,但也存在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除了因为人多地少而造成的拥挤之外,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农村人对房子层高的追求。

一种不切实际有盲目浪费意味的追求。

真心让人搞不懂的是,农村建房子为什么至少3层,以4层为常态,5层的也不少见。

乡村建5层楼的现象也不在少数。

虽说建房子是个人自由,钱怎么花是个人自由,但把钱做如此无所谓的霍霍,真的好吗?

为什么说建4层及以上有浪费的意味呢?

首先,建房子是用来住的,而居住除了舒适,还有讲究一个够用。

如今农村人口也不多,本来2层的小楼房就够用了,也经济。

就算一家人口多,但子女大了要么嫁出去了,要么自立门户了,也就逢年过节聚一聚,对居住的需求没那么紧迫。

就算是人口多一些,3层绝对够住,就实际了解的情况是,农村人一般是老人住一楼,年轻人住2楼,3楼都嫌高,不愿上下楼那么费劲。

更有一个现实则是,年轻人如今留在农村的少,除了回乡创业的人员外,多数年轻人都在外打工,也就过年的时候回去那么七八天,顶多半个月,正月初七八的样子,又得“背井离乡”,出外讨生活。

因此,老家的房子成了一个类似“旅馆”的东西,住了个把星期,又得离开很久,因此很长时间就闲置下来了,这不就是浪费吗?

再来说说闲置问题,在一些人口流入大省的市县,会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对住宿产生了迫切需求,而这些省的市县留存有大量农民房。

如此,供应和需求实现了有效对接。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地农民建高楼层可以实现更多的收益,基本不存在房间闲置的问题,更多的倒是管理部门出于安全考虑对楼层的限高。

但中国的实际却是,人口流入大省是那些沿海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市,多数内陆省区是人口流出的多,这就意味着,内陆省区的数量可观的群体是要长期留在外省务工的,那也他们老家的房子,如果是四五层的楼房,家里只有老人或者孩子留守,必定存在闲置的现象。

如果你有机会去农村看一看,确实能感受到乡村的巨大变化,再也不是几十年前的老破旧,而是鳞次栉比的洋房,一栋赛过一栋。

只是,如果你晚上再去观察一下,又会发现农村的空寂多么厉害。

乡村的夜晚通常漆黑一片。

在楼房代表的新农村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出现了很严峻的空心化现象,一到晚上,除了偶有几个灯光零星散布在各处外,一到9点半左右,农村就漆黑一片。散发出让人难以忍受的气氛。

由此说,农村建高楼层的房子,如果不能好好利用起来,就是一种莫大的浪费。

除了空间上的浪费,还有对金钱的浪费。

但你要知道,农村人挣钱可不容易,真在外面发达的人,一般会在所工作的地方安家,老家都不会那么大兴土木。

回家盖房子的人多半挣的是辛苦钱,有可能是夫妻俩辛苦很多年,省吃俭用积蓄下来的钱,大部分用在了房子上。

我所接触的几个农村老乡告诉我,他们的房子捣弄了两三年,前后花费都在50万左右,一个做了五层楼的人家花了80万,这都是夫妻俩10多年的辛苦钱。

但是呢,他们家除了两个老人,顶多不过生了两个孩子,且孩子因为读书多半也跟在父母身边,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老人守着那好大空旷的房子,真不知道意义何在?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农村人建造高楼层房子,明知道浪费,还如此乐此不疲,前赴后继的,到底基于什么缘由呢?

个中原因,既有客观因素造就的无奈,又有建房人的虚荣心,还有一些可能不切实际的期待因素。

客观因素在于,农村人多地少,与邻居之间的地基间隔可能比较狭隘,建房子都得紧着做,在通风和采光方面,远不如当年茅草屋和瓦片屋那么顺畅自由,只有把楼层建高才可能实现更好的采光和通风。

农村人多地少,建房比较拥挤。

再者就是建房者的虚荣心,有显摆的意味,虽说挣的是辛苦钱,但面子不能丢。

房子是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男人一辈子最重大的事情之一,绝对不能含糊,更不能随便,与邻居相比不能落后,与同村人相比,至少得跟得上,人家不知道你挣了多少,但房子建得高,说明你挣钱能力强,在外混得不错,所以房子是挣面子的大事情。

典型的钱不多,但人傻要面子的行为。

至于说不切实际的期待则有两个,一是一些地方会不时流传当地可能要大开发的消息,如果以后消息为真,建房子兴许可以出租,或者作为旅馆接待外地游客,搞农家乐什么的。

于一些农民心中,有着类似农家乐的想法

第二个期待则是,如果在很久以后,这新房子变成旧房子的时间,迎来了大拆迁,那么,建高楼层意味着有更多的拆迁款。

这样的想法指向未来,其实很遥远,但不排除农村人有这个念头。

且一些在大城市见过世面的人知道城市拆迁所带来的造富效应,就是小县城,也有类似的先例。

于是,我们在农村就可能看到比一些城市更可怕的闲置与浪费,一些存在大量无人居住的小区的城市被称为“鬼城”,由此一对比,农村里这样让人不安的空心化浪费的现实,就差被完全边缘化了。



我觉得有必要。现在国家都实行一户一宅的政策,如果一个家庭的人发展的成员多了,小孩多了以后的住所就没有房间了,建多几层可以有更多的房间以后需要的话就会可以得到使用。

其实还是有一定必要的,因为现在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中国的人口出生率略微上升,难免人口家庭数增长,老式房屋很难满足住房需求。

没有必要,自己住的舒服就可以,不用管别人怎么建。

都市优选,品质好房,即买即住~

你觉得30年后的农村会有怎样的发展?
答: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十几年前的农村跟现在的农村相比完全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30年,可以改变很多很多的事,自然农村的变化也是相当惊人的。就我个人的看法,我觉得那时候的农村家家户户有辆高级小车应该是不成问题了,因为经济水平的限制,目前农村有车子的还是比较...

征收农村土地须经每家每户签字同意吗
答:法律主观:一、农村土地征用须本人同意吗农村征地是要经过农户同意的,但至于是否为每家每户,则要根据征地类型来看。(一)征收农民的承包地、宅基地承包地和宅基地是具体到户的农村集体土地,因此在 土地征收 过程中,按照正规的征收程序,是需要向被征地村的农村下发“征地告知书”,在农户们都知道有...

农民未来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是继续留在城市打工,还是返乡创业?
答:农民未来的出路在城市,我觉得还是呆在城市里面打工比较好一些,这样自己的孩子也有一个比较好的教育环境

中国新农村的新认识
答:调查发现,河北调查村的很多农民认为新农村就是“农村越来越像城市”;“住上小洋楼,农村城市化”;“和城市一样,街道有路灯,整齐”;“跟城里差不多,绿化要比城里还好”;“像城里人一样,每个人都有工作,孩子妥善地安排(指幼儿园、学校),公共娱乐设施完善,种类多”;“接近城市,尽量取消城乡差别”;“缩小城乡...

为什么中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要拼命往城市涌?这次去农村...
答:你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有着地缘优势,由于城市密度高,农产品需求也大,农村过上小康是没问题的,那是没法和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比的,中国大部分农村都是很穷的,建议楼主多走出去看看

农村的小偷怎么越来越少了呢?
答:一个让人苦笑的问题。农村的小偷确实越来越少了,原因并不是小偷们洗心革面、金盆洗手不干偷窃的营生了,而是因为社会结构的变迁,让人感觉在农村见不着小偷了。农民进城,农村空了,没啥好偷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生代农民不再留恋故土,城市成了他们安身立命的新去处,工作在城里,生活...

二十年后的农村会是什么样的?
答:其次说一下20年后农村人的住房。现在的农村,一眼望去都是二层小楼房,不要说再过上20年,再过十年,每家每户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小别墅,是让城市人无不羡艳的宽大住宅。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已经全部实现,我想所有的一切设备都成为全自动化设备,老百姓沟通的时候再也不那么费力了。到处都可能建一些...

春天天干物燥农村怎么防火?
答:当下农村其实已经非常城市化,家里大功率的空调、微波炉、电磁炉一样不少,可是自己盖房子的时候,选电线却未必足够专业,而且,电线越粗越贵,很贵啊,家用功率大了,却还在按既往的传统经验配电,一不小心就过载,而且,农村的电线一般不会有穿线管,一般是直接在天花板上面设置,而天花板的材质在华北区域芦苇的还不少,电线...

家乡话题作文
答:几年过去了,我的家乡居然成了一个城市化的小村庄。那低矮、破烂的旧砖房被楼房取代,泥泞的路上都铺...小河也很清,一看就能看到小鱼在戏水。 没有人自己洗衣服。我回家一看,爸妈也叫机器人干活。每家每户...人们也越来越喜爱它了。 爷爷家的院子里也种着两株牡丹花。每到春天开花的时候,一朵朵碗口大的牡丹...

城市繁华,农村宁静,来自农村的你有没有回农村的想法?
答:时代的发展农村人口将越来越少。就目前想从城市转入农村已经很困难。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发展进程,扶贫功坚进程。农村面貌换然一,产业化,现代化,特色化,使农村逆袭成为世外乐园。反璞归真,溪流田园,绿水清山,宁静自然,炊烟袅袅,燕雀蝉鸣的农村再不是你想不想回去的地方。而是你凭什么去农村。我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