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习文言文 知乎 怎样学习文言文?

作者&投稿:玉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熟读成诵
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古人是聪明的,幼童入学,老师并不多讲理论,而是让其一遍一遍、踏踏实实地去将看上去一字不通的《三字经》、《百家姓》、《干字文》、《四书》、《五经》等背得烂熟于心,文章的意思也自然明白了。
2、字词积累
学习文言文就像学习外语一样,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所以字词积累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积累文言字词,一般说来不要死记硬背,要本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的原则,有机结合“语境”去揣摩。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
3、语法归纳
语法归纳就要把古汉语中特殊语法现象进行一一归纳。除了分门别类归纳实词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汉字、古今异义”等语法现象外,还要把古汉语中的虚词的用法进行归纳,还要把主要的五种文言句式: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等分门别类的进行归纳整理。掌握了这些语法规律,学习文言文就会得心应手。

以下发言仅代表个人意见:
(1)多看多积累。最好买那些有“注释”的文言书籍。注意,是“注释”而不是“全文翻译”。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词汇,典故,意象和风俗要记下来。积累是基础,必须要扎实一些。例如:古人的成年礼,也就是“冠礼”,有时会称为“弱冠”,“加冠”等。
(2)了解一些古人写文章时的“习惯”很重要。比如:只要文章开头提过某个人的名和字,接下来的文章中将不会再出现这个人的全名,有时候用一个字代替,有时候就用这个人的“字”。例如:文章开头出现了“苏轼,字子瞻”,接下来文章中会简称为“轼”,或“子瞻”。
(3)注意识别通假字。古时的人写文章有时会“写错”,有时则是古时还“没有出现这个字”,那你就要识别出来加以理解。
(4)自己尝试翻译。可以从比较简单的文章开始翻译,如果有疑虑可以试着“猜词意”或跳过,不必苛求完全翻译下来,只要理解文章大意抓住主干不犯搞错主语谓语的基本错误就可以。翻译后与网上的译文对照,也可以咨询老师。
(5)题海战术。如果是为了成绩而急于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话,题海战术非常合适,找来当年的中考和高考题试着做一下。注意分类的做,比如“人物传记”,“写景类”,“叙事类”文章分开做。每天做几道题,如果想加强练速度的话,每天十多道题也不是问题,因为文言文题的确很好做,不需要多费时间,做完以后对答案,看全文解析并积累关键词。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