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练习 古诗词练习!

作者&投稿:点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予再莅吴将四载(1),欲访姑苏如未果。丙子五月廿四日,雨后,自胥江(2)泛舟出日晖桥,观农夫插莳,妇子满田塍,泥滓被体,桔槔与歌声相答,其劳苦殊甚。
迤逦过横塘(3),群峰翠色欲滴。未至木渎(4)二里许,由别港过两小桥,遂抵如下。山高尚不敌虎丘(5),望之又一荒阜耳。舍舟乘竹舆,缘山麓而东,稍见村落,竹树森蔚,稻畦相错如乡。山腰小赤壁,水石颇幽,仿佛虎丘剑池。夹道稚松丛棘,薝葡(6)点缀其间如残雪,香气扑鼻。时正午,赤日炎歊(7),从者皆喘汗。予兴愈豪,褰衣贾勇如猿踏而上。陟其巅,黄沙平衍,南北十馀丈,阔数丈,相会即胥台(8)故址也,颇讶不逮所闻。吾友汪钝翁《记》(9)称:“方石中穿,传为吴王用以竿旌者”。又“矮松寿藤,类一二百年物”。今皆无有。独见震泽(10)掀夭陷日,七十二峰出没于晴云㵿淼(11)中。环望穹窿、灵岩、尧峰诸山(12)一一献奇于台之左右。而霸业销沉,美人黄土欲问夫差之遗迹,而山中无人能言之者,不禁三叹。
从山北下,抵留云庵。庵小,有泉石,僧贫而无世法(13)酌泉烹茗以进。山中方采杨梅,买得一筐,众皆饱啖,仍携其馀返舟中。时已薄暮,饭罢,乘风容与而归。
待行者,幼子筠(14)、孙韦金、外孙侯晸。六日前,子至方应该北上(15),不得与同游。赋诗纪事,怅然者久之。

注释:
(1)再莅吴将四载:宋荦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曾任江苏布政使,三十一年六月由江西巡抚调任江苏巡抚,任职地点皆在苏州,故云“再莅吴”。至作此文时的三十五年五月,将近四年。(2)胥江:苏州胥门外的一条河。(3)横塘:《姑苏志》卷一八《乡都》:“吴县……镇五。……横塘,去县西南十三里有柜塘桥,风景特胜。”(4)木渎:镇名,在江苏吴县西南。(5)虎丘:山名,在江苏吴县西北七里。上有虎丘塔、剑池、千人石、真娘墓等古迹。(6)薝(zhān詹)葡:栀子花。(7)炎歊(xiāo消):热气。(8)胥台:即姑苏台,在姑苏山上。相会为天王阖闾叹差所筑。(9)汪钝翁:汪琬。《记》指《姑苏台记》,其中云:“台址皮面平衍,有方石中穿,俗谓吴王用以竿旌者。其旁石壁直下数十尺,矮松寿藤相盘络,类一二百年物。壁上流泉数处,汇为池,其泉清泓可鉴。池畔皆石坡,土人呼为‘小赤壁’。”(10)震泽:即太湖。(11)七十二峰:太湖中有七十二座山峰。㵿淼(xiào miǎo校秒):形容湖水深远广阔。(12)穹窿:山甸,在苏州西南。灵岩:山名,在吴县木渎镇西北。吴王夫差作馆娃宫于此,以安置西施,今灵岩寺即其故址。另有响屟廊、吴王井、西施洞、琴台等古迹。高峰、尧峰:均为苏州西南郊太湖畔山峰名。(13)世法:世俗的礼法。无世法即不能依世俗礼法予以盛大的招待。(14)幼子筠:宋筠,字兰挥,康熙进士,著有《绿波园诗集》。(15)子至:儿子宋至,字山言,康熙进士,官编修,著有《苇萧草堂诗》。他这一年往北京应顺天府乡试,只中副榜。

1.观农夫插莳,妇子满田塍,泥滓被体.

看农夫在插莳(一种农作物),妇女儿童布满在了田埂之间,泥沙覆盖满了(他们的)身体。

2.夹道稚松\荆棘,檐卜点缀其间如残雪,香气扑鼻.

道路两旁生长着小松树和荆棘,栀子花点缀在这些植物之间,就好像星星点点的残雪,香气扑鼻而来。

3.余兴愈豪,褰衣贾勇,如猿腾踏而上.

我的兴致更加高涨,穿着褰衣,鼓足勇气,象猿猴一般如腾云驾雾似的轻松地向上攀登。

4.独见震泽掀天陷日,七十二峰出没于晴云魈渺.环望穹隆\灵岩\高峰\峰诸山,一一献奇于台之左右

只见那太湖之中大浪翻涌,有掀开天空吞陷太阳的气势,太湖之中的七十二座山峰在这广阔的湖水与天空之间忽隐忽现,环望穹隆.灵岩.高峰这些山峰,它们一一在胥台左右显现出它们的奇特。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泥滓被体 加点词为被 (覆盖 )
(2)未至木渎二里许 加点词为许 (左右 )
(3)缘山麓而东 加点词为缘 (顺着 )
(4)类一二百年物 加点词为类 (类似)

19下面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D转折关系)
A.缘山麓而东 B. 褰衣贾勇如猿踏而上
C秦伯素服郊次, 乡师而哭 D.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4分)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方石中穿,传为吴王用以竿旌者
一块方形石头中间一孔穿过,传说是吴王用来插旌旗的。
(2)酌泉烹茗以进
用泉水煮茶来请客。

予再莅吴将四载(1),欲访姑苏如未果。丙子五月廿四日,雨后,自胥江(2)泛舟出日晖桥,观农夫插莳,妇子满田塍,泥滓被体,桔槔与歌声相答,其劳苦殊甚。
迤逦过横塘(3),群峰翠色欲滴。未至木渎(4)二里许,由别港过两小桥,遂抵如下。山高尚不敌虎丘(5),望之又一荒阜耳。舍舟乘竹舆,缘山麓而东,稍见村落,竹树森蔚,稻畦相错如乡。山腰小赤壁,水石颇幽,仿佛虎丘剑池。夹道稚松丛棘,薝葡(6)点缀其间如残雪,香气扑鼻。时正午,赤日炎歊(7),从者皆喘汗。予兴愈豪,褰衣贾勇如猿踏而上。陟其巅,黄沙平衍,南北十馀丈,阔数丈,相会即胥台(8)故址也,颇讶不逮所闻。吾友汪钝翁《记》(9)称:“方石中穿,传为吴王用以竿旌者”。又“矮松寿藤,类一二百年物”。今皆无有。独见震泽(10)掀夭陷日,七十二峰出没于晴云㵿淼(11)中。环望穹窿、灵岩、尧峰诸山(12)一一献奇于台之左右。而霸业销沉,美人黄土欲问夫差之遗迹,而山中无人能言之者,不禁三叹。
从山北下,抵留云庵。庵小,有泉石,僧贫而无世法(13)酌泉烹茗以进。山中方采杨梅,买得一筐,众皆饱啖,仍携其馀返舟中。时已薄暮,饭罢,乘风容与而归。
待行者,幼子筠(14)、孙韦金、外孙侯晸。六日前,子至方应该北上(15),不得与同游。赋诗纪事,怅然者久之。

急需一些古诗词的练习题!.~

古诗文练习题(一) (一)根据上(或下) 句填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2、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3、 ,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梦江南》) 4、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 , ”,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指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 , 。 6、陆游的《游山西村》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是: , 。 7、《 陋室铭》中写主人与文人雅士交往的诗句是: , 。 8、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后两句诗,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 , . 9、清代郑板桥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描绘了一幅听竹的画面,我们学过的陆游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也有一句描绘类似情景的诗句: , 。 10、白居易的《观刈麦》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意思是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刻画了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卖炭翁》中中也有反映劳动者这种复杂矛盾心理的诗句: , 。 11、《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描写动物迎春的诗句是 , 。 12、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____(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13、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的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 1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 。 15、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 , 。 16、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本诗中,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 。 17、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运用比喻、融人议论、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 。 18、古往今来,成就大业的仁人志士往往经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感觉痛苦疲惫时,不妨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的名句“ , ,劳其筋骨……”来激励自己 19、《观书有感》这首诗中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两句诗是: , 。 20、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 。 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 , 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是: , 。 21、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因为外物的好坏与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诗句来是: , 。 22、顾炎武的名言“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表达了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陆游在《病起书怀》中也有一句直接表达这种情怀的诗句,它是: , 。 23、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表达其渴望建功立业的词句是: , 。 24、诸葛亮《出师表》中表现作者出山之前的人生态度的语句是: , 。 25、《行路难》中,最能表现诗人李白抱负远大、执著自信、勇往直前的诗句是: 26、辛弃疾的《清平乐》:写小儿顽皮淘气的句子是: , 。 27、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 。 28、古代诗词与季节有关的,多是悲秋或喜春之作。然而也有感受独特、与众不同的,例如在刘禹锡的《秋词》中,秋高气爽、鹤冲云霄的景象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 , 。”而在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无疑引发了诗人的优国和思亲之情: , 。 (二)归类默写 29、古诗词中有关送别的名句灿若繁星,请你写出其中两句名句。(注明作者) 30、李白的诗以夸张、奇特的想象见长,请写出两句这样的诗句来。 31、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写花的诗句,请写出有关“花”的诗句。 32、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请你写出两句来。 33、古今诗文中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 34、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 35、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渭城朝雨浥清尘”,再写出两句含“雨”的诗句。 36、中国的酒文化享誉世界,请你写出含"酒"字的诗两句。(三)成语源出句默写(10分) 37、“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概括出 38、《扁鹊见蔡桓公》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蔡桓公的悲剧是由于“ ”造成的。 39、 《桃花源记》结尾写刘子骥打算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为:“ ”。 40、《木兰诗》结尾:“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后人概括为一个成语“ ”。 41、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形容众宾客饮酒的欢乐场面的成语是 。 42、晏殊的《浣溪纱》中有两句对仗极其工整,并包含有一个成语,这两句是“ 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3、由“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演变而来的一个成语是 。答案: 1、芳草萋萋鹦鹉洲2、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过尽千帆皆不是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5、亲贤臣,远小人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9、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0、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1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12、赤壁之战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1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8、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1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2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2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6、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2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8、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3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3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3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3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6、琵琶美酒月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37、三顾茅庐38、讳疾忌医39、世外桃源40、扑朔迷离41、觥筹交错4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3、曲径通幽 古诗文练习题(二) 1、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4、人们常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来描述逆境中见希望。 5、海日生残月,______。乡书何处达?______。(《次北固山下》王湾) 6、杜甫《望岳》揭示人生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7、海内存知己,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8、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黄鹤楼》崔颢) 9、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0、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泊秦淮》杜牧) 11、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 12、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 1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北朝民歌) 14、____,____,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李煜) 15、,朱熹《观书有感》中常用来比喻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6、最喜小儿无赖,________。(《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17、大漠孤烟直,______。(《使至塞上》王维) 18、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9、_______,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21、_________,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王安石) 22、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赵翼) 23、山随平野尽,______。月下飞天镜,______。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李白) 24、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秋词》刘禹锡) 2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现其崇高爱国情怀和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6、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浣溪沙》苏轼) 27、曲径通幽处,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28、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儿孙湘》韩愈) 29、无限河山泪,______。 毅魄归来日,______。《别云间》夏完淳 30、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 31、莫道不消魂,_____,_______。(《醉花阴》李清照) 32、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3、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雁门太守行》李贺) 34、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无题》李商隐) 35、峰峦如聚,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36、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37、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肠断白苹洲。(《梦江南》温庭筠) 38、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铁马奔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39、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 40、______,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 41、_______,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4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行路难》李白) 43、足蒸暑土气,______。力尽不知热,______。(《观刈麦》白居易) 44、千嶂里,_________。(《渔家傲》范仲淹) 45、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______,______。(《汉江临眺》王维) 46、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_________,_________。 47、晏殊《浣溪沙》蕴含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48、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最能体现其报国壮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9、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争激烈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0、______,______。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5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 子在川上曰:“_____,不舍昼夜。” 54、燕雀安知___之志哉!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 56、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5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_。 寡助之至,____;多助之至,____。 58、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9、_____,百废具兴。 衔远山,吞长江,_____,_____;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 61、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 62、小大之狱,____,___。 ____,再而衰,三而竭。 63、______,草色入帘青。

我们可以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比喻和谐温柔却深入人心的教育和影响。

请你用所积累到的诗句说明南宋君臣不战而退的软弱行为“(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的人民渴望统一,一年又一年地盼望朝廷退金,却一次又一次失望,有诗为证:“(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小学古诗词练习
答:花间一壶酒,———。蝉噪林逾静,———。采菊东篱下,———。天街小雨润如酥,———。夜阑卧听风吹雨,———。十年生死两茫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骑红尘妃子笑,———。明月几时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无可奈何花落去,———。念天地之悠悠,——...

古诗词练习2
答:古诗词练习2  我来答 首页 在问 全部问题 娱乐休闲 游戏 旅游 教育培训 金融财经 医疗健康 科技 家电数码 政策法规 文化历史 时尚美容 情感心理 汽车 生活 职业 母婴 三农 互联网 生产制造 其他 日报 日报精选 日报广场 用户 认证用户 视频作者 日报作者 知道团队...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
答:★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大全 ★ 部编版小学教材1-6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 ★ 小学1-6年级必背语文古诗词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部古诗词 ★ 语文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15首第一单元作文范文 ★ 小学一到六年级古诗大全 ★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习重点与古诗词练习 ...

古诗词练习 一、判断正误。1、“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xiàn...
答:1、“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xian。对 2、《回乡偶书》和《咏柳》的作者都是唐朝诗人贺知章写的。对 3、《长歌行》这首诗要我们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对 4、《七步诗》中诗人曹植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指出曹丕对兄弟的迫害。对 5、“独怜幽草涧边生”中的“独怜”是“孤独,寂寞”的意思。

古诗词练习
答:12 知行合一 我手写吾口 13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4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15 爆竹声中一岁除 16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7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

人教版小学古诗词
答:给你点练习吧: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填空练习 1、 ,红掌拨清波。《咏鹅》骆宾王 2、天似穹庐, 。天苍苍,野茫茫, 。《敕勒歌》北朝民歌 3、 ,花落知多少?《春晓》孟浩然 4、儿童相见不相识, 。《回乡偶书》贺知章5、 ,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 6、日出江花红胜火,...

怎样写诗词快速练成
答:一、从诗词基础知识开始 学习诗词,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包括诗词的定义、韵律、格律等。在学习韵律和格律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诗词进行分析和练习,例如李白的《将进酒》、苏轼的《水调歌头》等。同时,还需要学习一些常用的诗词词语,例如“燕子楼空,江水东流”,“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

七下古诗词赏析练习题
答: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赏析练习 一,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1,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施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潭影空人心”一句...

古诗词练习
答: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及古诗词赏析
答:3. 急知道的快些有哪些课内阅读、古诗词赏析以及相应的练习题我们这就 我在这里推荐的是机率大的考点.首先是白话文,你应该把这些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之后推荐你重点看第二单元的文章.其实鲁迅的文章相对来说更加晦涩,有些话后面都隐藏很深的意思.你可以参考老师上课对课文的解析,如果你没有抄,就借好同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