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宏观经济短期均衡的三种情况 宏观经济学中短期均衡长期均衡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情况下两者一致...

作者&投稿:仝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宏观经济短期均衡的三种情况内容如下:
1、充分就业均衡,当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产量恰好处在长期总供给曲线上时,我们称这时的宏观经济均衡为充分就业均衡。这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这是宏观经济的理想状态。
2、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失业均衡),这就是宏观经济均衡时决定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内生产总值,从而企业开工不足,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
3、通货膨胀均衡,这就是宏观经济均衡时决定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充分就业时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产出超过了潜在GDP的水平,推动了价格的上升。
宏观经济均衡:
宏观经济均衡是指这么一种状态:经济中的各个行为主体都通过市场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人能够从这种状态的改变中获得更多的好处,此时所有的主体都没有改变行为的动机,经济达到一种稳定、平衡的状态。
宏观经济均衡是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在总量与结构之间的基本平衡。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充分就业。各种资源的利用程度反映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的高低。
宏观经济均衡指的是总体经济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关系体现在各种宏观经济变量上,这些宏观经济变量相互作用,各个变量在其他变量的影响下发生变动,反过来,这种变动又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当各种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某种平衡、彼此不再变化时,总体经济就达到了均衡状态。
一国的宏观经济均衡包括两个方面: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内部均衡主要是指一国国内经济出现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局面。外部均衡主要是指一国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如果一国同时达到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经济就处于宏观经济的全面均衡状态,即最适宜的发展状态。追求宏观经济的均衡是各国的发展目标。
在微观经济学中,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相等,则供求关系就达到了均衡,此时该商品的价格和产量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与此类似,当国民经济中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就实现了宏观经济均衡,此时的总体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称为均衡价格水平和均衡产出水平。
宏观经济均衡就是达到:意愿总需求等于意愿总供给的GDP水平。在均衡时,意愿的消费(C),相关部门支出(G),投资(I)和净出口(X)的总量正好等于在当前价格水平下企业所愿意出售的总量。
研究宏观经济均衡需要考察的变量有总供给、总需求、总产出、总支出和总收入等。
总供给和总需求是一类的,属于理论概念;总产出、总支出和总收入是另一类的,属于统计概念。其中,总产出和总收入是总供给的度量指标,总支出是总需求的度量指标。
我们知道,GDP也可以通过收入法得到。总产出是由各种要素生产出来的,产出的价值必然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等形式支付给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形成他们的收入,把所有人的收入加总起来就是国民经济中的总收入。总收入必然与总产出相等,总收入就是从另一个角度度量总供给的统计指标。当我们说总收入或者总产出时,就需要明白,它们代表的是总供给的意思。
总需求.就是国民经济中对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有效需求之和,有效需求指既有需求的愿望,也有相应的支付能力。总支出是度量总需求的统计指标,总支出对应于用支出法核算的GDP,包括家庭的消费C、企业的投资I、相关部门购买G和净出口NX。家庭和相关部门需要购买产品和劳务,企业需要进行投资,这些都构成国民经济内部的需求,加上来自国外的需求构成国民经济中的总需求。总需求可以用总支出这个统计指标来度量。

1.充分就业均衡:是指现实的短期均衡产量等于长期潜在总供给的均衡。
2.失业均衡:是指短期均衡产量低于长期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的均衡状态。
3.超充分就业均衡:是指短期均衡产量大于长期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的均衡状态

嘿嘿,字不好看,勉强一下哈



宏观经济学中三种均衡模型~

均衡产出 投资储蓄恒等 I=S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IS-LM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AD-AS

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交点,此点是社会总需求正好等于社会总供给,宏观总量达到了短期均衡。指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产品的价格是由市场力量,即由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决定的均衡价格,处在这种市场上的厂家只能是产品价格的接受者,
长期均衡是能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此时不论价格如何变化,产出水平都不会变。
在充分就业时两者一致,总供给曲线处于中间阶段时呈现价格调整的时候两部分分离。
看完留下你的赞。

分析完全竞争市场上短期平衡的三种情况,盈利、亏损、盈亏平衡?
答:1、盈利,在均衡点E1厂商的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总成本厂商获利。2、盈亏平衡,在均衡点E2厂商的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总成本。厂商既无利润,又无亏损。这点也称为厂商的收支相抵点。3、亏损,在均衡点E3厂商的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成本厂商亏损。但由于在Q3的产量上,厂商的平均收益AR大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所以,...

为什么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可能会出现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答:所以,短期宏观经济均衡可能出现三种状态:1、充分就业均衡,当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产量恰好处在长期总供给曲线上时,我们称这时的宏观经济均衡为充分就业均衡。这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这是宏观经济的理想状态。2、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失业均衡),这就是宏观经...

宏观经济均衡:I=S+(T—G)+(X—M)后面四个字母啥意思?
答:宏观经济均衡:I=S+(T—G)+(X—M)中:I表示投资、S表示储蓄、T表示税收、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T-G可以看做政府部门的储蓄。宏观经济均衡就是达到:意愿总需求等于意愿总供给的GDP水平。在均衡时,意愿的消费(C),政府支出(G),投资(I)和净出口(X)的总量正好等于在当前价格...

宏观经济均衡的三个条件
答:三部门均衡的条件:AD(总需求)=AS(总供给)。在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不仅包括居民户的消费需求与厂商的投资需求,而且还包括政府的需求。政府的需求可以用政府支出来表示。所以: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或者: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如果以G代表政府支出,则可以把上式写为:AD=C+I+G...

哪一条曲线受影响 供给曲线还是需求曲线
答:短期宏观经济均衡可能出现三种状态:1、充分就业均衡;反之,则是负向的总需求冲击、投资、政府购买;类似于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析、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政府支出的增加、出口需求的增加、对未来经济走势乐观的预期等等都是正向的总需求冲击,供给量就背离了由各类生产要素所决定的自然水平...

完全竞争市场中短期均衡有哪几种情况?请用图示表示
答:第一种情况:在均衡点E1厂商的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总成本厂商获利。第二种情况:在均衡点E2厂商的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总成本。厂商既无利润,又无亏损。这点也称为厂商的收支相抵点。第三种情况:在均衡点E3厂商的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成本厂商亏损。但由于在Q3的产量上,厂商的平均收益AR大于平均可变成本AVC,...

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
答:宏观经济均衡条件是意愿总需求等于意愿总供给的GDP水平。一、意愿总需求意愿总需求是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国民经济各部门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社会产品总量。意愿总需求也必须同时具备两项条件:一是具有货币支付能力;二是具有购买的愿望。货币支付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潜在总需求,而购买力的意愿受到消费...

什么是宏观经济均衡
答:宏观经济均衡是宏观经济学中宏观经济状态的专业词汇。泛指在宏观经济学范畴中,对整体经济的指标平衡度的代称或状态。

短期均衡的条件是什么?
答:当市场价格降低到使厂商产品的需求曲线(也是MR曲线)正好与边际成本曲线MC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的交点相交时,表示厂商的总收益恰好可以收回全部可变成本,而固定成本不能得到任何补偿,所以此点为厂商短期均衡的停止营业点。如市场价格更低,则厂商生产时的亏损更大,因此厂商将终止生产。

宏观经济学中短期均衡长期均衡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情况下两者一致?什么情 ...
答: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交点,此点是社会总需求正好等于社会总供给,宏观总量达到了短期均衡。指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产品的价格是由市场力量,即由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决定的均衡价格,处在这种市场上的厂家只能是产品价格的接受者,长期均衡是能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此时不论价格如何变化,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