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净其心者智,自忘其身者慧,自明其性者觉”是什么意思? “睹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

作者&投稿:雕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释义】:

  1. 自净其心者智:知心本自清,离一切颠倒妄想,正智如如;

  2. 自忘其身者慧:能够放下身见,不著五欲六尘,是清净慧;

  3. 自明其性者觉:知自性本真,一切法无我,便是觉而不迷。



任事者身居其中,当绝利害之虑,议事者身在世外,宜悉利害之情。是什么意思?~


看见一只蝉,正在浓密的树荫里美美地休息而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一只螳螂用树叶作隐蔽打算见机扑上去捕捉蝉,螳螂眼看即将得手而忘掉了自己形体的存在;那只怪鹊紧随其后认为那是极好的时机,眼看即将捕到螳螂而又丧失了自身的真性。
《庄周》 异鹊
庄周游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搴裳躩步,执弹而留之。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庄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捐弹而反走,虞人逐而谇之。庄周反入,三月不庭。
译文:
庄周在雕陵的篱笆旁漫步,看见一只奇怪的鹊从南边过来,它翅膀宽有七尺,眼睛大(得直径)有一寸,(经过的时候它的身体)碰到庄周的额头来到栗树林中。庄周说道:“这是什么鸟啊,翅膀大却不会飞,眼睛大却不会看?”(说着)提起裤子快跑(追踪),拿了石子(准备)打鸟把它抓住。(这时他)看见一只蝉,因为刚刚找到一处很好的荫凉而忘记了(隐藏)自己的身体;(一只)螳螂躲在旁边准备抓那只蝉,看到就要有所捕获却忘了自己的身体;(那只)奇怪的鹊跟着螳螂准备抓它来吃,只知道(眼前的)美味却忘了自己的身体。
庄周猛的惊觉道:“不好!事物都有福祸两面,福祸是互相依存的啊!”(他)丢掉石子走开了,园丁追着他问他(为什么好好的放弃,不打那鸟了)。

冯忌文言文
答:今太子走,诸善太子者皆有死心。 若复攻之,其国必有乱,而太子在外,此亦举宋之时也。“臣为足下使公孙衍说奉阳君曰:‘君之身老矣,封不可不早定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 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

一句佛语点透人生
答:福临心享,祸至神伤;祈福避祸,人自安康。 一切顺其自然,一切随遇而安,乃心性之至境。 千眼,意在观世,千手,意在济世;人间福音,无过如此。 存私者入俗,去私者新生,无私者才是慧觉。 入世者聪,出世者慧,以出世精神做入世志业者觉。 人生悟道,在聪明的台阶上只能仰视,只能在智慧的峰顶才会鸟瞰。 心性须要修...

大智若愚是什么意思?
答:而道不胜欲,私于为身。君臣之恩,系縻之于前;妻子之计,推荷之于后。至于山林之士,犹有降志于垂老;而况庙堂之旧,欲使辞禄于当年。有其言而无其心,有其心而无其决。愚智共蔽,古今一涂。是以用舍行藏,仲尼独许于颜子;存亡进退,《周易》不及于贤人。自非智足以周知,仁足以自爱,道足以忘物之得丧,志...

《二规教言论》-不放逸
答:所以,智者时刻都在观察自己,要求自己,以正知正念摄持自相续。下面说一些放逸者的法相: 聪明智慧未究竟,聪明邪慧狡猾因,诡计多端假精灵,此乃放逸之过失...言行举止之定准,当依无欺如来教,及与具相善知识,复次亦依自净心。 此三之外诸他语,皆为种种分别染,亲人抑或非亲人,听从彼等有何用? 我们日常的...

有哪些唯美的短句,会让人安静?
答:很求强求的东西反而不如自己的意愿,顺其自然就好。 21、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人在做,天在看,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22、若...24、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环境随着自己的心来改变则感到喜悦,心情随着环境改变而改变就会感到烦恼。 25、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

孔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何才能做到自知呢?
答:通过别人的行为反思自己,在处理类似事情时是否也如别人一样妥善处理或者与他人犯了相同的错;要学会融会贯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或者在处理自己应有责任的时候是否妥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想要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过程和结果会给出我们正确的答案。03、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和评价当局者迷,...

“视而不见”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中国古代10句哲学名言,这才是国人该有的精神气质
答:七、能虚己以游世,其谁能害之?出自《庄子·山木》。人若能虚心地与世人交游,谁人能够损害他?八、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与人相处,谦虚退让是保全自身的首要方法,安详镇定是办事成功的关键。九、上智者必不自智,下愚者必不自愚。选自陈确《瞽言·近言》。真正智慧的人定不...

(一)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
答:此实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辞。《礼记·表记》:“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其一生好学不倦,倡导积极有为,对所创立学说的实现孜孜以求,“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礼记·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强不息,终老不疲与明达...

哪为好心人能帮我翻译一下文言文《训学斋规》
答:读书作文亦是吾人事,但读书本不为作文,作文其末也。有其本必有其末,未闻有本盛而末不茂者,若本末倒置,则所谓文者亦可知矣。 勉斋黄氏曰:平居当以敬自持,令心虑宁静。至于读书则平心定气,端庄严肃,须以吾心默观圣贤之语,常使圣贤之意自入于吾心,如以镜照物,妍丑自见镜,何心哉。今人所以不善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