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渗透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渗透情感教育

作者&投稿:东郭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除了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德育教育外,还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教师上课时,除了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去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外,还要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行情感教育。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尽最大可能去唤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创设的情感中受到熏陶,并与教材产生共鸣,获得心灵的体验。那如何渗透情感教育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 挖掘教材中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情感。
小学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既有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又有动人的故事情节,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理性。为师生情感思想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应该明确地、有意识地把蕴含在文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体验结合起来,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产生思想的共鸣。如我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通过投影圆明园的全景图,再配以优美的乐曲,学生的情感就被牵动起来了,随即揭示课题,指导学生边听录音朗读,边思考问题。课文的朗读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学生的情感已经完全融合在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了,有如身临其境。在抓住时机问学生喜不喜欢圆明园,为什么?让学生结合图来组织讨论。学生此刻已经产生对圆明园景致的向往和对古代劳动人民创造性才能的热爱。我这时在见机介绍圆明园遭八国联军的毁灭性的破坏,这又激起了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 通过饱含深情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许多课文中的情感是通过文中的重点词语表现出来的。教师通过深情的朗读来激活历史人物和事件,鼓动和感染学生的情感。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时,我通过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将学生带进了令人悲痛的氛围里,学生对总理的哀悼之情油然而生。在这种情感下让学生去审视这一具有崇高形象的一代伟人,学生的审美快感随着情感的激发而产生,学生的审美体验也随着对总理的爱戴怀思之情而升腾。
三、 根据教材中的精美词句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情感教育~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什么样的人容易获得幸福?情商高的人;什么样的人容易获得成功?情商高的人。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小学阶段品生品社课唱主角,但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商教育,也是一个主要的渠道。这是因为语文课程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文以载道”,小学阅读文本的内容要么写景状物,要么叙事抒情,要么议论,无论什么内容,都体现作者的情感,情感可以产生共鸣。课标中“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的规定,也可以得出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的结论。另外,语文教学有一条重要原则就是情感性原则,情是语文教学教育的根,教育过程是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对学生进行情商熏陶既是任务也是教学中的必须。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商教育的渗透呢?
一、在浓浓的情境中唤醒情商教育的兴奋点。
在特定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感受情感,在情景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唤起真情,激活思维,效果最好,在情境中情商教育才富有感染力,教师要抛开机械的说教,引领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自省,并内化为自己的“情商”。而要营造情境,教师自己先要有充分的准备,对文本蕴藏的情商教育内容有很深的感悟,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并通过自己富有情感的谈话、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播放多媒体画面、视频等手段,营造特定的情境,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父子相见的那一激动人心一幕时,先出示了父子相见的画面并通过谈话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背景音乐中朗读:同学们,此时此刻,父亲已经站在这里了,展开了双臂:“孩子,爸爸在这里等着你啊,快出来吧,让我为你拂出满脸的灰尘„„”学生齐读:“出来吧,阿曼达„„”那阿曼达又是怎样说的呢?齐读“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这样,连接了学生的感官和情感,通过朗读使学生与主人公心心相通,共同感受,共同体验,通过朗读使他们的心灵受到熏陶,感受文本的强烈震撼,引起共鸣,体验到父子深情,体验了先人后己的高深品德,使学生的情感在朗读中升华。
二、在阅读文本中寻找情商教育的落脚点。
记得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一种超乎书本之外的,只有通过细心观察才能获得的处事智慧。”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对学生情商进行培育可以从阅读课文中入手,在文本中寻找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的落脚点:充分挖掘文本中的丰富的“情商”教育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促进学生情商的发展。语文教育其实就是对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格的培养,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范文很适合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内容讲的是1989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一所小学不幸倒塌了,匆匆赶来的家长悲痛欲绝,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奈地垂泪。而其中一位父亲却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坚信儿子在等待他去解救,因为他对儿子曾经承诺:无论发生什么,我永远和你在一起。因此,他不顾众人的劝解与阻拦,日以继夜挖了38小时,直至救出他的儿子和其他14位小朋友。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选取相关的段落,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受如山般的父爱,感受相互之间信任,明白什么才是爱的真谛。这些情感基线,教师要充分加以关注,在教学设计中要围绕这个情感基线来安排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情感的升华。《李时珍》一课说的是李时珍为了写出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几十年如一日,认真行医治病积累经验,虚心请教别人,遍访出产药材的名山,有时还亲口品尝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选取相关段落,设计引领学生感悟李时珍的求实谦逊,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并联系实际对照自己谈感受,要想成功就要有求实的态度,刻苦勤奋的精神风貌。再如三年级课文《爬天都峰》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渗透坚持及挫折教育的内容„„

情感教育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用美文灌之以情,教师动之以情,学生会之以情,由无数的“情”的操作而综合为“情操”的生成,达到心灵和心灵的契合的一种教育方式。而语文作为一门主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更强调情感。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名家名篇,题材广泛、文质兼美、图文并茂,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还需要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而且实践证明,情感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呢?
一、引导比较,体验情感 有比较才有差异,在差异体验中获取知识,升华情感。如:《小柳树和小枣树》,小柳树和小枣树对待美有着不同的看法。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二者的内心世界,老师请学生认真读课文,划出写柳树美的句子,读一读柳树对小枣树说的话,想一想柳树为什么会对小枣树说这几句话。在读、划、思、感中,学生较为深切地感受到柳树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礼、洋洋得意。接着让学生读课文划出写小枣树美的句子,说说小枣树美在哪里,读一读小枣树说的话,感受二者不同的说话语气。通过比较,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小柳树虽然外表美,但是缺乏心灵美,而小枣树则是外表与心灵兼美、具有真正的美。 二、情感朗读,以声传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语言如果没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动,就苍白无力、索然无味。”感情朗读是激发学生情感的一种手段,能以声传情,以情动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共鸣。同时,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情朗读,也会格外投入,从而领悟文中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不知不觉进入了“角色”,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了,对文章表达的感情也理解深刻了。特别是古诗教学中,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理解诗意,在读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当然就必须加强对古诗的朗读指导。如《题西林壁》中“岭、侧、峰、低、各、同、山、目”要适当延长声音;“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比如,“远”稍强,“近”、“高”强,“低”又是稍强;或“远” 稍强,“近”稍弱、“高” 稍强,“低”稍弱。“真”、“只”要读重音。每句诗的节奏大约是××|××|×××。 三、语言感染,唤起真情 小学语文课文思想内容丰富,每篇课文都渗透作者强烈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师要善于挖掘并把它内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如一位教师在总结《凡卡》一文时说,凡卡给爷爷投出求助信后,满怀希望进入了幸福的美梦之中,然而这位天真的孩子却不知爷爷是收不到这封信的,因为他连地址也没有写上。即使收到了,这么穷苦的守夜人也不可能让凡卡跳出火坑。对于这位几岁的孩子来说,属于他的幸福只能在梦中……讲到这时,这位教师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眼泪涌了出来,甚至无法讲下去,全班同学在寂静中坐了很久,连平时管不住自己的学生,也在这位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被无声的语言“管住”了,教师入情入景,带来了学生的心动情发,起到了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心灵上共鸣的作用。因此,教师每教一篇课文,都要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并用自己从每篇课文中受到感染而燃起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炽热情感,从而使课堂教学沉浸在美好的情感激荡之中。 四、课件渲染,蕴育感情 目前,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得到比较广泛的运用,那具体的画面、生动的声音,能再现出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使学生能形象、直观地感受到学习内容,为学习情感的产生提供了载体。如教学《夕照》这课时,教师在课前播放夕阳西下的迷人景象;层林尽染,万物像笼罩上一层金色的薄纱……配上轻柔的音乐,使那些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每位学生,唤起学生对美的向往。然后,教师再引导他们去理解语言文字就有了浓厚的情感基础了。 五、创设情景,触发真情 俗话说:“触景生情。”学生的情感往往是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触发学生的真实情感。为唤醒学生情感,须尽量诉诸学生感性,培养学生语言感受,让他们用心去感知,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悟,使课堂教学进入叶圣陶曾经描述过的那种境界:“一个教室,四五十学生,心好像融化在一起,忘记了旁的东西,大家来读,来讲,老师和学生一起来研究。”这是一种审美的氛围,师生融化在自由平等的气氛之中,都有一种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更好地得到语言形象、语言意义、语言情感的感悟。为此,在阅读教学中,可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语言理解与体验的“情感场”。 六、模仿演示,以形激情。 情感的流露表现在人的表情、动作、语言,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如《从现在开始》,全文富有童趣。让一学生当森林里的新首领,在发号施令中,体验森林之王的威风;其余学生则充当森林里的小动物,他们听从新首领的命令,违背自己的意愿采取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受委屈和怨悱,而“头领”则体验着大家的怨声载道。同学们在表演中体验、领悟深刻的道理——违背大家的意愿,是不能当森林的新首领的。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方法还有很多,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的、最合适的方法,真正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教育,从而达到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的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儿童的心田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得到行为的收获。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阅读教材的内容都富有思想性,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金色的种子。我们语文教师犹如一个播种者,一个耕耘者,应该在儿童的心田里及早地撒下闪烁着爱国主义思想光辉的种子,让...

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情感教育
答: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受到更广泛的情感教育。语文课是一片情感的花圃,一个情感的世界。实践证明,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将学生视为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重新审视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责任。

如何发挥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答: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对那些落后学生的回答多肯定,鼓励他们大胆地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就可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与兴趣,点燃他们埋藏在内心的火种,那么教学效果一定会大大提高。2.3以情感人,提高学生审美观。语文教学不单是认知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伴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苏霍姆...

谈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
答:2.在教学中教师有效地支配情感是形成情感氛围的关键。教师不仅要有爱学生的情感,还要善于控制、支配和调动自己的情感,根据一定目的、具体环境和情况来决定情感方式、分寸,以便更有效地感染学生,从而形成良好的氛围。比如,有学生在语文课进行说话训练中,说了一些使老师生气的话,如果老师不控制情绪而不...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情趣
答:如在教学《慈母情深》一课结尾时,一曲阎维文的《母亲》可能会勾起学生自己和母亲曾经发生过的一些镜头,引发许多感想。这样课虽已结束,而学生的思维活动却在持续,一曲弹罢,绕梁三日不绝,这是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总之,要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必须体现人文情怀,必须还学习以自由,还学生以情...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渗透情感教育
答:而语文作为一门主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更强调情感。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名家名篇,题材广泛、文质兼美、图文并茂,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还需要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而且实践证明,情感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那么如何在...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答: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情感教育,以情促教,真正做到:“传为人之道,授处世之业,...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方法有哪些
答: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点环节,对于未来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方法有哪些,供大家参考。一、以文述情法 一部乐曲有自己的主旋律,一篇文章也有其基本情感的表现:是爱或是恨,是喜或是悲,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应有目的地通过“读”从课文的整体去把握...

如何从情感入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
答:如何从情感入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呢?几年来,我从儿童心理特点出发,坚持以课堂为中心,将备课、上课、课外三者结合为一体,建立了情感教育的体系。深钻教材,挖掘情感因素。全面、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深钻教材时,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处理好含与露的关系。所...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答: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以培养呢?首先,我觉得教师要有“育人”的意识;其次,要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规律和特点;再者,教师要言传身教,掌握一定的课堂教学艺术,教师努力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敞开心扉,坦诚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