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识人用人,玩转人才管理 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识人用人能力

作者&投稿:佛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识人之道

识人首先要从个人的形象识别着手,所以观人术就成为领导者的必修课。不识人最可悲,这是领导者不可忽视的警语。最要紧的是人不可貌相,不应该仅凭第一印象就论断人,以免看错了,痛失良才。领导者识人,至少要把握三大原则。

第一、从外见内

观人不是泛泛地看,而是深入地体会、观察。识人要从一个人外在的表现看出他的内在实质,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外在表现包括精神、筋骨、气色、仪容、言行等,以此来了解一个人所具有的内在性情。人情的变化,相当繁杂,几乎人人各不相同,必须进一步分析利弊,以供知人善任之用。

第二、由显见微

处世的原则,在由微见著。识人的要领,刚好相反,应该由显见微。有些人东张西望,有些人则气定神闲。前者常常拿不定主意,后者可能是临危不乱的高人。一个人的气质,很容易从他的容貌和姿态上看出来。但是如何从这些明显的特征看出来细微的性格,这就需要丰富的经验和学识。领导者识人,看到一个人的大体形态之后,还要深入了解,从细微的动作上,研判这个人的修为和言行,便不至于看错人。

第三、识同辨异

人看来看去,似乎只有那么几种类型。然而再细加分析,同一类型的人,又有不同的性情。从同中发现差异,殊为必要。比如王莽和诸葛亮,有很多相同的地方,结果王莽篡位,而诸葛亮鞠躬尽瘁。领导者若是不能识同辨异,把王莽看成诸葛亮,岂不是自寻倒霉?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那也是经过大量的信息收集,方方面面的了解,才决定请他下山的。我们看,刘备第二次去拜访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不在,童子以为在家,就请他们进去了。进去以后,刘备才发现在家的并不是孔明,而是他的三弟诸葛均。可是刘备并没有表现出很泄气的样子,反而想趁机了解一下孔明。他在卧室、书房这些地方看到很多孔明表白自己心迹的东西,比如墙上挂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题字。虽然刘备没有这种心境,但并不妨碍他欣赏这样的境界。通过孔明所看的书来大体了解孔明的为人,是个不错的方式。

我们要了解一个人,最要紧的是看他看什么书、交什么朋友、说些什么话。可刘备毕竟还没有亲自跟孔明谈过,所以这三个指标,他只得到两个。刘备从这仅有的两个指标中感觉到孔明一家人都很亲切豁达,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对孔明的良好印象。后来把诸葛亮请下山,经过一次一次的考验,一步步的重用,到最后,白帝城托孤,将大权交给诸葛亮。种种事实证明,不能不说,刘备在识人用人方面是相当高明的。

其实,自古迄今,识人的原则大致相同。唯有细心、用心,才能真正识人知心。

用人之道

领导者的难题很多,需要人来协助解决;领导者的策略很好,也需要人来努力执行。可见经营实业,根本离不开人。而领导者最大的责任和困难,则在于如何有效地用人,即善任。知人已经非常不容易,善任更难。贤明的领导者,只要具备知才、觅才、聘才、任才、留才、育才、用才和尽才的本领,才称得上真正会用人。

第一、用人的最高标准在于平淡

刘邵在《人物志》中探讨人的质量,认为“中和”最为珍贵。他认为“中和”的特质,就在于“平淡无味”。平淡的人,并不是不聪明,而是在聪明之外,加上“劲气内敛”,所以显得大智若愚。平淡就是中庸而不偏执,他们不但随遇而安,而且能够圆满而命中目标。平淡的人,会尽力实践平常的德行。平日说话时会力求谨慎,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会力求改善。说话时会顾到能完成的事,做事也会顾到所说的话。这种人不但聪明而且可靠,远比那些聪明却不可靠的人,稳当得多。

平淡的人多半是聪明人,而聪明人却未必平淡。领导者当然都喜欢用聪明人,办事比较有把握,然而聪明人若是不能平淡,就会偏执一端,而且稍有不满,便会兴风作浪,弄得领导者苦恼万分。所以,“先求其平淡,再求其聪明”,应该是比较合适的用人标准。

第二、不能重用偏才

偏道性格容易造就偏才,这类人喜欢自以为是,一方面画地自限,把自己局限在小圈子里;一方面党同伐异,用小圈子限制外人的进入,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领导者若是重用偏才的人,会逐渐牵引同类的结果,使得整个公司文化失之一偏。但是有时候非用偏才不可,所以必须理性地调和各种偏才,使其既知有己,也知有人,彼此互相尊重,择善去恶,以收互助合作之效。

第三、通才最为可靠

通才就是兼才之人,兼有多种不同的能耐。本身平淡无味,才能够调和五味。有能力、有能耐,加上“无可无不可”,不拘泥、不固执的态度,这样才有足够的资格来担当重要的主管。但是现代讲求专业分工,就算领导者确实欣赏通才,却由于通才严重缺乏,而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所以领导者如果能够自己培养通才,不需外求,自然可以带出一班能干而可靠的人才。

总而言之,领导者最大的责任在用人,用得其人,万事都因而化解。什么时候领导者能够自信到“人才就在公司内部”,确信公司员工都经过慎选,各具专长,而且能够因应环境、自动自发;公司也能适时培育,提供相关的训练,使其与日偕进、不断成长。那么,在这种氛围之中,员工定能各尽其才,乐于工作,而且领导者也有资本坐享其成。



如何提高自己识人、用人及管理人的技能?~

首先,建议你看看《
管理学
》和《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这两本书,看些
心理学基础
的书,掌握一些理论,借鉴经验。其次,在进行实际运用,多实践。最后,多请教经验丰富的人。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些帮助,
望你
采纳,谢谢。

通常讲,人力资源管理者一般都不会与大多数员工在一起工作,那么就会造成一个问题——不了解人和事。这里的人是指从事在某个岗位上的员工,而事是指这个员工的职责和完成情况。如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够通晓一些重要(管理)岗位人员的性格和处事原则,同时通过对其团队的业绩和运行状态不定期核查,那么就不难了解这个人,也就可以对其使用作出明智的判断。知人才能善用,以此为基础充分利用已有人员的特点,让其工作在自己擅长的岗位上,必有回报!

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选人 用人 育人
答:作为企业的管理或经营者,他们不一定要具有很深的专业知识,但要懂得领导谋略,特别是选人、用人、留人、育人方面的知识,识人、用人知识越精通越对事业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一、 如何选人 1) 树立正确的选人观念 1、 高学历≠高能力、高能力≠最合适 2、 用人唯贤,德才兼备 挑选人才的方法是...

管理如何选人用人
答:管理精进的过程就是螺旋上升的过程,如何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始终是管理者最核心的人力资源技能。接下来我们重点说一下如何选人用人。 02 业绩选人 有的管理者喜欢通过业绩来选择人才,通过以往的业绩好坏,才决定哪些人应该晋升加薪。这可能源于部分管理者自己就是通过优异的业绩获得提拔的,所以根据经验,他也希望...

人才管理的方法
答:人才管理的方法 人才管理的方法有哪些?人才是一个公司发展的重要动力。能不能管理好公司的人才,不仅影响着公司眼前运营效率,更加影响到公司未来发展的潜能以核心竞争力。下面是一些人才管理的方法,希望有所帮助。人才管理的方法1 识人才能用人——不了解一个人,就不能用好一个人 知人识人难的 ...

管理者如何识人用人
答:  “小成功靠个人,大成功靠团队”,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要懂得识人用人的智慧。    每一个管理者都喜欢忠诚、有情怀、简单并具有真善美特质的人才。人力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人力,即你自己亲自培养的人才;另一种是外人力,即别人的员工、别人家的资源,但可以为你...

有哪些高效的人才管理方法?
答:遗憾的是,大多数人才管理团队提供的解决方案是碎片化、不关联的。管理者当然更希望能有经过整合的解决方案。人才管理必须努力将不同的人才管理职能整合到一起,提供全面而非碎片化的解决方案。 10. 找出“冗余人员”。 企业往往突然发现自己的员工过剩,然后被迫裁员。更理想的做法是定期对总体和各重要业务单位的人手...

企业如何进行人才管理
答:帮助的人:98.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企业的用人之道也是企业经营之道的一部分,只有能管理好人才、留住人才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第一步就是管理好人才,其次才是市场、业绩等方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企业如何进行人才管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企业如何进...

09——读完《识人 用人 管人》我学会了这几招
答:(一)识人是一门学问。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就要去当一名伯乐,要在自己的员工中去发现有才能的人。首先要有德,要看他的品德,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我们才能称之为人才。其次,还要考察人才的忠诚程度,一个有品行有能力的人如果不紧紧跟随领导,而是我行我素,这样的人才不...

如何高效优质做好人才工作
答:三要建立健全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一要完善人才评价标准。二要改进人才评价方式。三要完善人才评价手段。要建立和完善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一要进一步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二要以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市场化、职业化为重点,坚持...

如何选人,用人,育人,留人
答:挑选人才的方法是: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原因何在?因为君子持有才干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干用来作恶。持有才干作善事,能处处行善;而凭借才干作恶,就无恶不作了。愚人尽管想作恶,因为智慧不济,气力不胜任,好像小狗扑人,人还能制服它。而小人既有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