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转化中下生 浅谈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者&投稿:彘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下生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群体,如何使他们融入班级,让他们参与学习呢?本文从尊重与理解,宽容与关爱,鼓励与支持;课前预习,课中合作,课后补差;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引起更多关注。
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提高了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率与效率,优势互补。
由于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毕业生不管成绩怎样都直升初中,再加上分区就近入学的原因,所以中下生的问题现阶段在很多学校都普遍存在。正因为这样,探讨一些切实可行的转化中下生的方法就成为必要。应该说,转化中下生属于分层递进教学的范畴,而分层递进教学已经被热烈的讨论过,并有不少相关文章发表。本文试图从另外的背景来和大家交流一下中下生转化的一些做法:初中三年级分快班、慢班的背景,其中慢班被认为是中下生。
一、要转化中下生,先转化教师自己。
这里主要是指教师观念、心态的转化。教师应该树立中下生也能被教好的观念,这并不是为别的,是为了说服自己接受中下生、拉近和他们的距离。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这是为了在教学遇到挫折的时候,不心烦气燥、不破口大骂,用耐心的教导取代急于求成。我们不应该说:“你的基础为何这么差!”,而应该说:“让我们把必需的基础补上!”。
二、无间断的心理交流很有必要。
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利用一切机会主动地接近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理交流。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了解他们学习上跟不上的原因以及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一般来说,初中生数学成绩跟不上主要还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比如不良的学习习惯、不积极的学习态度,甚至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等等,搞清楚这些,就能令我们的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应该说,一句口头表扬,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都能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只有交流,才能了解,只有了解,才能信任。正如古人所说,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慢班的课堂教学少一些抽象的讲授,多一些具体的练习。
事实和经验都告诉我门,一味的抽象讲授,会令大多数学生接受不了,更不用说中下生了。中下生一般都有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毛病,所以,能具体的时候就具体。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在根的判别式这一节的教学中,一般来说,可以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和配方法的有关知识来推导根的判别式的三种情况,但这样讲对中下生来说,就显得有一些抽象了。我们可以这样处理,设计好三个一元二次方程① x2-x-1=0 ② x2+2x+1=0 ③ x2+x+1=0 ,让学生们用公式法来解,其中有三个学生上黑板板书。学生解完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根的判别式的三种情况。当然,这样做未必就是科学的,但对于慢班的同学来说,这样做就比较容易理解,毕竟是他们亲身经历的推导。另外,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景等等,也能减少抽象的感觉,令他们有效的参与课堂学习。
四、慢班的课堂教学不必赶速度,可比标准速度慢一点。
曾经在一篇有关分层递进教学的文章中看到这样的句子:练习分A、B、C三层,教师评讲时可着重中间水平的学生,对于与优秀学生以及中下学生相关的练习,可以一带而过。到现在我还不明白,一带而过都能听得懂的学生是中下生吗?我始终认为,对中下生来说,不能一带而过,该详细时就详细。正因为这样,我们采用的是分快慢班的分层方法,而不是在同一个班里分出三个层次的方法。这样做最大的优点就是有充分的课堂时间保证中下生把基础知识学好,就算进度慢一点也值得。
五、慢班的题组练习要循序渐进,最终能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中下生的特点之一是接受知识的速度比较慢,经不起思维的大跳跃。所以,不管是讲课还是练习,不能期望他们一讲就明白,一练就掌握。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课堂上做“模仿题”、“变式题”,课后做“巩固题”,小结或复习做“类题”(基础类、综合类、方法类),最后测验或考试才做“套题”。通过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分析,即便是中下生也能最终基本上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只不过是达到这个效果的时间比快班长一点而已。
六、慢班每两周统测一次,不让问题积累,但要注意题目的设计。
通过平时的“模仿题”、“变式题”、“巩固题”、“类题”等的练习之后,一般每两周就在慢班统测一次。统测的其中一个目的大家是知道的:及时反馈,查漏补缺,不让问题积累。但在慢班里,却有着另外一个更重要的目的:通过统测分数来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在设计统测题的时候,不能有过高的难度。很大一部分题目是基础的、和平时练习有类似的。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大部分同学能够考得比较理想的成绩,从而能够在班上表扬他,能够让他高高兴兴地拿着试卷回家给家长签名。
七、慢班学生学习多有反复,备课组要制定计划,不能浅尝即止。
凡事说起来不难做起来难,一般情况下,中下生的转化不一定能在短期内产生明显效果,所以,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制定计划,设计题组,打持久战才能取得胜利。
八、小结:中下生的转化是涉及到心理学、教育管理、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学问。

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效地转化学困生~

1) 合理安排小组人数
学习小组人数一般为偶数,以2人为基本互助单位(互补、互助),根据班额大小,分成6—8组.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的问题由组长布置分工、安排学习,小的问题2人组交流,难的问题全组解决,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展示、交流的参与机会,有利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
2) 精心搭配小组成员
心理学家希尔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这种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而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所以在构建合作小组时,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性别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

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作者:建晓阳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如何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同时也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时机不当 、小组不科学 、规则不明 、 时间不足、评价不全等几方面,怎样克服以上问题,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科学合理分组
为了促使学生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小组一般为4人,按照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知识水平小组分为ABBC三层,组内成员分工明确。组长在组织学习时,每次都先由小组里的C同学发言质疑,因为相对而言,他在小组里学习较差,提的问题也较简单。所以小组交流的基本顺序是:C同学质疑解疑,BB同学补充,A同学总结。依此类推,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交流中学到知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分组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性格、性别差异等因素,教师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组与组间尽量保持相对平衡的水平,这样既有利于小组内“合作学习”,又有利于小组间的 “公平竞争”。
二、合理分工,职责明确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让每一位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内所要承担的任务。也就是说在小组合作中,每一位学生都要有事可干,避免“闲人”的出现,使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这就需要学生在明确合作目标时,能够在小组内根据组内学生的差异进行适当的角色分工,实现组内的差异互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以几点:(一)职责分明,分工协作。职责明,动机纯,则热情高,凝聚力强。组长要认真组织组员开展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好记录,形成小组意见;组员要积极参与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及时补充修改自己的看法。在组长代表本组发表见解时,组员要敢于大胆补充更正,甚至代替组长发言。(二)切中重点,有序动作。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合作伊始,就应围绕“示疑内容”抓住重点。如: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或是自己最没有把握的问题,或是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先个别自学示疑,再小组合作议疑。在发表见解时,可以补充、更正、辩论;也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
三、善于把握合作时机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合作,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最大作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把握:
(一)是学生个人探索遇到困难时的时机把握。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在教学中,教师首先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靠学生一人完成有困难,当学生自己探索无法完成时,需要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的,就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就必然寻求同伴的帮助,此时的合作最有效。 
(二)是学生意见不一致时的时机把握。有时学生一旦出现有不同意见,只局限于表面的争论。此时教师如果能把有争论价值的疑点适时下放到小组,让小组讨论、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可以增强竞争意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解答开放性问题时的时机把握。 “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了思维,学生不仅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四)是教学重难点时的时机把握。在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设计合作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渗透。

如何有效进行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答:小组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是我们教师教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现结合教学实践,谈点自己的认识。 一.创设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 分好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应根据学生的认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

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分层教学
答: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特别在课堂上推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 柏拉图在《柏拉图论教育》中写到“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可见,使知识为学生自己所拥有的...

如何在新形势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答:帮助差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三、要不断规范和完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要有明确的分工,落实具体的任务,每个人担任不同的角色。否则,差生就会在小组掩护下逃避责任,处于被动地位,时间久了就会演变成为“好学生讲,差学生听”的小组模式,学生之间并没有进行...

小组合作,共同进步
答: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有趣的学习方式。在这里,我们可以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但是,小组合作的前提是小组的组成与分工。下面,我们来看看小组合作的三个关键点。不同水平,共筑梦想小组合作需要的不仅仅是程度相近的小伙伴,更需要来自五湖四海、各具特色的你们!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

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答:“互不干扰措施”,在组内交流时,学生交流发言的声音要适中,以本组同学能够听清为标准,不能影响其他组同学的学习活动。在课堂上,对学生发言的一般要求是合作学习畅所欲言,展示学习简洁凝炼。“一个声音措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交流,发言时一个人发言,其他人注意倾听,...

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答:显然,这样的小组合作是形式化的。像这样形式化的小组合作我在课堂上也组织了无数次,这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小组里没有分工,因而没有真正的合作,合作学习最突出的价值被抹杀了。如何才能组织有效地合作学习呢?我在以下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一、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注意做好小组分工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