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工程问题 初一工程问题应用题含答案

作者&投稿:骑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工作总量:指的是要完成的任务量的多少
工作时间:指的是在多少时间内完成,这个时间就是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单位时间也就是1分、1小时、1天等等这样的时间叫做工作时间)完成的工作量。
要设一道题中关联最多的未知数为X
单位“1”可以看作是工作总量
比如说 一项工程 工作时间是10天 那么工作效率就是十分之一 两天就完成十分之二 三天就完成十分之三。。。十天就完成了工作总量单位“1”

列方程中 要先根据题意列出两个式子的等量关系 然后列出方程组

另外 数学这门学科要想学好 就要多练题拉~~

OK 点拨完毕,记得多加点分啊~~

工作总量:指的是要完成的任务量的多少
工作时间:指的是在多少时间内完成,这个时间就是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单位时间也就是1分、1小时、1天等等这样的时间叫做工作时间)完成的工作量。
例如:
李师傅3天可以加工150个零件。
工作总量:150个零件
工作时间:3天
工作效率:50个(这50个零件是1天生产的个数,叫做工作效率)

设X是为了方便解答.1是总量

工作总量:指的是要完成的任务量的多少
工作时间:指的是在多少时间内完成,这个时间就是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单位时间也就是1分、1小时、1天等等这样的时间叫做工作时间)完成的工作量。
例如:
李师傅3天可以加工150个零件。
工作总量:150个零件
工作时间:3天
工作效率:50个

1是假设工作量
多看看参考书,熟能生巧

初一上数学工程问题~

不知道你是不是一定要方程的。
1)一项工程,甲工程队单独做40天可以完成,乙工程队单独做80天可以完成,现由甲先单独做10天,然后与乙共同完成了余下的工程,问甲工程队一共做了多少天?
解:设甲工程队一共做了x天。
x/40+(x-10)/80=1
2x+x-10=80
3x=90
x=30
2)一项工程,甲乙丙三人合做要13天完成.如果丙休息2天,乙就要多做4天,或者由甲乙两人合做多做1天.这项工程甲单独做几天?
乙的工效是丙的2÷4=1/2
甲的工效是丙的(2-1/2)÷1=3/2
甲、乙、丙的工效比为3/2:1/2:1=3:1:2
3+1+2=6 13÷3/6=26天
答:这项工程甲单独做26天。
3)为庆祝学校运动会开幕,初一(2)班学生接受了制作小旗的任务,原计划一半同学参加制作,每天制作四十面。完成了三分之一后,全班同学一起参加,结果比原计划提前一天半完成任务,假设每人的制作效率相同,问共制作小旗多少面?
解:设共制作小旗x面。
x/40-[(1/3)x/40+(2/3)x/(40×2)]=1.5
x/40-x/60=1.5
x/120=1.5
x=180
答:共制作小旗180面.

1、已知甲乙合作一项工程,甲单独做25天完成,乙单独做20天完成,甲乙合作5天后,甲另有任务,乙单独再做几天完成?
分析与解:设乙再独做x天
由题设可知,甲的工效为1/25,乙的工效为1/20
1/20×x=1-(1/25+1/20)×5
解得x=11

2、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
分析与解:设先安排x人工作
由题设可知,一个人的工效为1/40,
1/40×(4+8)x+1/40×2×8=1
解得x=2

3、某中学的学生自己动手整理操场,如果让初一学生单独工作,需要7.5小时完成,如果让初二学生单独工作,需要5小时完成。如果让初一、初二学生一起工作1小时,再由初二学生单独完成剩余部分,共需要多少时间完成?
分析与解:设共需x小时完成
由题设可知,初一学生的工效为1/7.5
初二的学生的工效为1/5
1/5 ×x+1/7.5×1=1
解得x=13/3

4、整理一批数据,由一个人做需8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由一些人做2小时,再增加5人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的3/4,怎样安排参与整理数据的具体人数?
分析与解:设先计划由x人做
由题设可知,一个人的工效为1/80
1/80×(2+8)×x+1/80×5×8=3/4
解得x=2

5、一个水池装甲、乙、丙三根水管,单开甲管10小时可注满水池,单开乙管15小时可注满,单开丙管20小时可注满。现在三管齐开,中途甲管关闭,结果6小时把水池注满,问甲管实际开了几个小时?
分析与解:甲管的工效为1/10,乙管的工效为1/15,丙管的工效为1/20
设甲管实际开了x小时
则1/10×(6-x)=(1/10+1/15+1/20)×6-1
解得x=3
6、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粗蜡烛可燃4小时,细蜡烛可燃3小时,一次停电,同时点燃两根蜡烛,来电同时吹灭,发现粗蜡烛的长是细蜡烛的两倍,求停电时间。
分析与解:设停电时间为x小时
粗蜡烛每小时可燃1/4=3/12,细蜡烛每小时可燃1/3=4/12
1-1/4×x=(1-1/3×x)×2
解得x=2.4

总之,解决工程问题,把整个工程当做单位1,以时间的倒数做为工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工程问题 一个工程队修一条公路,长6000米,修了30天提速20%,提前5天...
答:计划60天,实际55天。工程之所以会提前5天,是因为中间有一段时间提速了。如果设计划时间为x天的话(每天的工作量为1/x),则提速的时间为(x-30-5)天。根据题意,原计划5天的工作量就应该等于提速天数——即(x-30-5)天工作量的20%。化简可得:(x-30-5)×20%=5 x=60天。

一元一次方程中工程问题。为什么一般情况下把总工作量设为1?
答:如果有总量 那就用总量,但是没有时呢,比如:一块蛋糕,就是"1"个蛋糕,1代表完整的一个蛋糕。工程=工时*工时效率 比如:4个人分吃蛋糕,每个人分别分 1/2,1/4,1/4,1/4 ,分多少就相当于工时效率*工时一样,代表你占的总工程的多少。

我来总结一下,小学数学工程问题绕还过来弯,谁比谁多绕不来弯,我三年级...
答:一、什么是工程问题?工程问题就是解决关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的应用题,其中工作效率、工作时间都是隐性条件,不直接给出,只明确告知工作时间。初学时会觉得缺条件,不好做。工作效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比如1天或1小时完成了多少工作。工作时间:完成工作所需的时间。工作总量:...

初一数学工程问题
答:从这道问题中,可有这样的相等关系:第一工程队筑路数+第二工程队筑路数+第三工程队筑路数=全路的总共设全路总共为S千米,用线的图表示如下: S (1- )S • • • 一. 二. (1- )S 三.20千米解:设全路是S千米,依题意,得 S+ (1- )S+20=S解这个方程,得S=45答:全路长为45千米。画线...

在一个工程中,施工单位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答:1、首先签订好施工合同,解决现场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问题,签证问题、资金问题,原材料准时进场问题,每月工人的生活费用问题,形象进度款问题,现场的安全防火防盗问题 2、城管、派出所、质检部门的协调关系 工程是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

工程质量问题分类一般有哪几种
答:法律分析:工程质量问题分类一般有工程质量缺陷、工程质量通病、工程质量事故等三类。1、工程质量缺陷工程质量缺陷是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中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项或检验点,按其程度可分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严重缺陷是指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的缺陷般缺陷是指对结构构件的受力...

一元一次方程 工程问题
答:由题意可列方程:(1/80+1/120)*X=1 解方程得X=48 所以两个工程队合作承包,48天可以完成 (2)解:设剩下工作由乙工作队完成还需要X天。分析:甲乙两工程队合作了30天,那他们完成的工程为:(1/80+1/120)*30 由题意可列方程:(1/80+1/120)*30+(1/120)X=1 解方程得X=45...

小学数学的工程问题应用题
答:不同:一是具体的工作总量,另一题是没有具体的工作总量,而是用单位“1”表示。相同:解题的思路是一致的,数量关系也相同,合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把全部工作量看作单位“1”是工程问题的特点,这个“1”可代表一项工程,一块地,一堆煤,一段路程等等。再看一看:为什么绿化面积水逐渐加大...

一个工程问题:门洞口与窗洞口相离很近,是否加设构造柱或门垛?_百度知 ...
答:问题在于中间到底有多大。如果大于500mm,而且窗子不超过1500,一般可以不加构造柱。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工程问题
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工程问题如下:一元一次方程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为整式的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根。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分配问题、盈亏问题、积分表问题、电话计费问题、数字问题。历史溯源 一元一次方程最早见于约公元前1600年的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