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红于二月花的出处 枫叶红似三月花的出处

作者&投稿:布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出处:《山行》

【作者】杜牧 【朝代】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枫叶红于二月花。

白话释义: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作者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

这首诗记述了一次远山旅行,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作者秋登寒山,有了充满诗意的发现,于是创作此诗以记之。

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诗人没有像古代一般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诸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



出自 唐 · 杜牧《山行》

山  行  杜 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  析

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1、纠正:霜叶红于二月花。
  2、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杜牧的《山行》。
  3、《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译文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
  5、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6、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学者。

枫叶红于二月花的出处在山行,作者是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枫叶红于二月花。

枫叶是枫树的叶子,一般为掌状五裂型,长约13厘米,宽度略大于常人手掌,3片最大的裂片具少数突出的齿,基部为心形,叶面粗糙,上面为中绿至暗绿色,下面叶脉上有毛,秋季变为黄色至橙色或红色。但少量地区为深、暗绿色。

枫叶(Maple,Leaf)花语:自制能力 ,  喜欢此花的你有自己的一套生活原则,积极进取,不断向前迈进。在感情上,你显得比较退缩,对初恋仍念念不忘,对爱情产生惶恐,其实只要你懂得从失败的经验中提升自己,找到真爱又何难。   花箴言:该温柔时温柔,该发威时就要发威。



杜牧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叶红于二月花”是谁的什么诗句~

出自《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
纠正:“枫叶红于二月花”应为”霜叶红于二月花”。此诗描绘秋天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全诗如下: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深处 一作:生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如下: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注释如下:
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扩展资料: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出来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像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行

唐·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叶红干二月花是什么季节的一首诗
答:“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杜牧的《山行》,全诗如下:山行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霸叶红于二月花全诗的于是什么意思
答:这句诗意思: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于,就是经过比较,胜过,超过之意。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季节是什么
答:出自:唐代杜牧诗作《山行》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白话释义: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的什么季节
答:1、“霜叶红于二月花”这诗句是描写深秋季节的美景。意思是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开的花都要鲜红美丽。2、原文: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3、译文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

读到箱叶红二月花时我仿佛看到了什么?
答:读到箱叶红二月花时我仿佛看到了香山的红叶。在秋风中摇摆不定,漫山遍野的红叶给秋天增加了神韵。《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作者以情驭景,...

描写枫叶的诗词
答:叶脉在叶间肆意伸展,仿佛自己是这里最漂亮的,可却又悄悄的为枫叶添上了一丝美丽。我又瞧了瞧枫叶,这片枫叶的颜色可真漂亮,它是大红色的,红的那么鲜艳,那么漂亮。 9、人们对红叶的喜爱已有很长的历史了。早在唐代,杜牧就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把红叶描绘得胜于二月花是一点儿...

赞美枫叶的诗句有哪些?
答: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3.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王穉登《立冬》4.孤舟唤醒还家梦,枫叶芦花一片愁。——史谨《晓过洞庭湖》5.日暮忽然闻款乃,蓼花枫叶忘西东。——刘基《题秋江独钓图》...

光于秋景诗句(全诗)?
答: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秋词》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3.《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

赞美秋天红叶的诗句
答:早在唐代,杜牧就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把红叶描绘得胜于“二月花”是一点儿也不过分的。春天的红花虽然色彩鲜艳,但不如秋天的红叫色泽深沉、透彻,而香山的红叶除了深沉、透彻之外,还拥有一种飘逸的美。一入秋,整个山坡被红叶覆盖着,火红火红的,在阳光的照耀...

国风的《香山红叶》到底是说的什么呢?
答:每当秋菊绽黄,白露结霜的时节,住在北京的人们会很自然地想起那遍布在西郊香山层峦叠嶂上的经霜红叶。正如诗人所吟咏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红叶究竟是些什么树的叶子?为什么能在凋落的前夕变红呢?许多人知道枫树的叶子到秋天会变红,其实秋天变红的不一定都是枫叶,各种枫树的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