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1840年到1949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政策 1.中国古代史(远古人类—1840年),从政治,经济,文化,...

作者&投稿:褚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终于在1949年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关键词:(2-3个)
思想 屈辱史
正文
这段历史的风依然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记忆犹新;这段历史的雨仍然没有清洗完每个中国人的心灵。多少次的多少次,仅仅想用自己已学到的历史知识去看待这段历史。于此,只能从思想、文化、经济、政治和外交上浅谈这段屈辱史。唯有牢记历史,展望未来!
一、思想和文化的交锋
以鸦片战争为转折点,中国被迫放弃了“闭关自守”的政策,开始受到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1840年,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谋求打开中国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蓄意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据此,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关税主权等一系列主权遭到破坏。最早认识到中国落后状况的有识之士是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他们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随后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先后通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变化更为明显。
社会实践的结果是,洋装在中国的流行,并未取代中国服装,而是促进了中国服装的改良。中山装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穿什么,不穿什么是个人行为,一些先进的思想家们把个人安排生活的自由视为个体自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力。个性解放的呼声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的生活欲望,在穿着打扮上追新求异,西装革履,长袍马褂,真正开始了服装自由穿着的时代。
二、落后的经济水平的对抗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作为我们民族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绵延不断。从鸦片战争起, 中国遭受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中国社会在被动依附的状态下开始了近代历史进程,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焕发着新的历史特点,激励和启迪中国人民去谱写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和中华振兴的历史新篇章。
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独立、自由的民族, 从不甘屈服于外来的侵略和奴役。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人民为捍卫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而进行的反侵略战争。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家, 中国人民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曾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自明清以降, 由于封建经济的停滞,中国日渐落后于世界历史的行程。鸦片战争是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遭受比自己先进的外来势力的侵略并被其打败的战争。从此,任何一国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世界,离不开世界市场。不管你愿意与不愿意,自觉与不自觉, 都必须以某种方式进入世界市场, 参与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坚决反对“封关禁海”。一个民族如果失掉必要的自信,那就很难振作, 就会丧失前途。鸦片战争时期,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爱国者,充满发愤图强精神, 重视“ 内治”, 呼吁改革, 高度相信中国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当年, 国势砧危, 人民苦难, 从林则徐,魏源到康有为、孙中山等近代爱国者不断发扬这种爱国主义精神, 使近代中国民族振兴之路逐渐明亮。
三、政治和外交势不两立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这次战争,迫使中国带着深深的屈辱开始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蹒跚而行。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对清政权而言,权力结构的这种变化意义非常深刻,使变革的主导力量开始下移。清朝是异族入关统治,对汉人一直实行高压、防范政策,在不少高级官吏的设置上虽是一满一汉,但实权都在满族贵族手中。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湘、淮军及一批汉族官吏或地方士绅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并取得了相当大的实权。也就是说,正式的国家军队的战斗力反而不如私人武装,开始出现以后愈演愈烈的“兵为将有”的雏形。
从一开始,洋务运动就阻力重重,极不顺利。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使清政府几临灭顶之灾,但就在这样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它对应不应该仿造洋枪洋炮洋轮等“救命之举”竟犹豫不决。今日认为十分“温和”的“洋务运动”,在发轫之时却被指为“溃夷夏之防,为乱阶之倡”,曾遇到今人难以想象、难以理解的反对。但在现实面前,洋务派不得不“低头”,提出要学习外语和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并创办了学习外语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文馆”。其实,鸦片战争后签定“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时,清政府尚有相当广阔的改革空间。在近代中国这样险恶的环境中,二十年时光,是非常宝贵的爱国主义神。
在祖国历史的大道上,中华国运已经回转, 香港和澳门已经回归, 只要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爱国主义精神,沿着立足祖国、放眼世界、振兴中华的道路奋勇前进, 中国的二十一世纪前景和现代化事业必将更加灿烂和辉煌。
在祖国历史的大道上,牢记历史,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我们永远坚信,中国的历史将会更加值得研究与考察!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

外交政策,一国进行外交活动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方针。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是公关政策(Public policy)的对外维度,是国家根据其对外战略、国家利益、综合国力和特定的国际环境,确定、规范为促进其国家利益、实现国家对外目标而从事对外活动的目标、原则和行动方针 ,是一国围绕国家间利益分配而确定的目标原则和行动方针。随着国家的产生和国家间交往的不断扩大,外交政策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外交政策的失误,往往会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法的绥靖政策。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任何时候都坚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1840年到1949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内容~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1911年 辛亥革命
1912年 中华民国成立
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4年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7年4月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5年 双十协定签字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8年9月 辽沈战役开始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开展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样子弄下来肯定是一篇文章啊

从地理环境 法制 民情来看近代民主政治发展艰难的原因1840到1949
答:民情 在这一时期的前半段,也就是1840-1911,中国社会还存在着一个很尖锐却隐藏的很深的社会矛盾,那就是从1644年开始就存在的满汉矛盾,也正是这一矛盾,导致了后来皇族内阁的笑话。满族统治者出于自己统治的需求,对于政治改革的态度是抵制的,这也是发展艰难的原因 希望对你有帮助 ...

1840年到1949年的历史
答:1840年到1949年的历史称之为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迁至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 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

中国近代史 时间轴 以轴的形式
答:时间轴: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

中国近代史
答: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

祖国的辉煌历史
答:中国近代(公元1840-1949年)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中国1840年至1949年的社会性质
答:1.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2.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3. 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输出商品和资本,冲击着中国的封建经济。4. 1840年至1949年期间,中国遭受了多次侵略战争,如鸦片战争、中法...

1840到1949年属于什么时期
答:1840年到1949年的历史称之为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迁至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现代史四个时期
答:1、过渡时期(1949年10月~1956年12月)——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政治:完成土地改革运动,和平解放西藏。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完成“一五”计划,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外交: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其中“一边倒”方针对促进经济恢复。2、曲折发展时期(1956~1966年)——探索建设...

1840~1949大事年表详细内容
答:1840年至1949年大事年表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至1842年,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Anthony ...

1840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的主张及其所做的努力分别...
答:这是历史问题,得翻大量资料,只知道中国共产党把劳苦大众从水深火热救出来,让人民当家做主,建设新中国,过上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