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 阿赖耶识 心识 意识是怎样产生的? 心 和识 这种东西起源于什么,它的源头是什么??? 请勿答非所问 阿赖耶识是怎么产生的,请问佛性是阿赖耶

作者&投稿:藩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们可能经常听到一个词,就是“众生本来面目”,也叫如来藏,也叫真心,从性上讲,也叫佛性、自性,总之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本来我们就是这个,无形无相,没有任何概念,没有时间空间,没有时间空间内的一切,什么都没有,连个念都没有。虽然没有任何的相,但是含藏万法万相,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现出来,由于一念无明,动了最初的一念,这就是生相无明,念一动,就有了业相无明,有了识性,就是阿赖耶识(第八识)。有了阿赖耶识就有了虚空,有空间必有时间,就会有第二念第三念。既然有了第一念,就会有第二念,本有的智光就转为第七识(末那识),一种能动性,能见闻觉知,所以叫见分,实际上已经有了一点“我执”了,不知道虚空就是自己,这个见分对着虚空打妄想,有了能与所,第七识为能,虚空为所,分成了见分与相分。坚固妄想,就有了色法,有了地水火风四大,与四大反复作用,进而有了肉团身,然后更迷了,是迷上加迷,把肉团身当做自己,通过肉团身去攀援外境。本来是一精之明,被肉身分成了眼耳鼻舌身意,攀援色声香味触法,然后固执地认为肉身是自己,肉身以外是别人,其实全是自己。五根攀援五尘,有了眼识、鼻识、耳识、舌识、身识,也就是能见闻听尝触,意识(第六识)再对前五识分别,也能对以前发生的东西分别,那么人就认为这分别妄想的意识是自己的心,总之到了这里,怎么也回不去了,坚固地认为身体和意识是自己,自然也会自私,为善为恶,就有果报,在六道里轮回。佛出世也就是为了讲明白这个事情,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告诉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也在学习中,有的地方说不到那么好,我建议你学《楞严经》,讲的非常清楚,看不懂就看印广法师讲楞严的视频,优酷里有。如果想集中、快速、概括地搞明白你提的这个问题,可以专门看视频《楞严经168字》和《过五关斩六将证菩提》,只要看进去了,足够解决你这个疑难了。

凭什么别人要告诉你 你自己不知道溯源哈? 就凭你一句话?

佛教说的,心识是有开始的,请问心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心识,指心与识。心梵语是质多,集起为义,指阿赖耶识所含藏积集的善恶种子;识梵语是毗若南,主要的意义是了别为性,是指依意根生起的前六识,了别的作用。
  阿赖耶,梵语alaya之音译。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之一,九识(八识及阿摩罗识)之一。又作阿罗耶识、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

本自具足,无来无去,佛性可以说是阿赖耶识的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