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里面财政政策工具的含义及种类 【论述】运用相关财政学原理,谈谈我国当前财政政策目标类型与主...

作者&投稿:长沙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含义
财政政策工具也称财政政策手段,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财政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财政手段和措施,它主要包括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财政支出、国债和政府投资。财政政策工具有收入政策工具和支出政策工具。收入政策工具主要是税收。支出政策工具分为购买性支出政策和转移性支出政策,其中,购买性支出政策又有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和消费性支出政策之别。

种类
(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权威性等特点。税收促进财政目标实现的方式即是灵活运用各种税制要素。
1)适当设置税种和税目,形成合理的税收体系,从而确定税收调节的范围和层次,使各种税种相互配合。
2)确定税率,明确税收调节的数量界限,这是税收作为政策手段发挥导向作用的核心。
3)规定必要的税收减免和加成。
因此,税收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和增减税种来调节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来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实现公平分配。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称经常项目支出)。它包括购买性和转移性支出,这两类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不同之处。
购买性支出从最终用途看,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等财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开支,政府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方向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特别是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工具。例如,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在现代社会里发挥着“安全阀”和“润滑剂”的作用,在经济萧条失业增加时,政府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增加社会购买力,有助于恢复供求平衡;反之,则减少相应这两种支出,以免需求过旺。

(3)国债  
国债是国家按照信用有偿的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实现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
一是排挤效应。即通过国债的发行,使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资金减少,从而起到调节消费和投资的作用。
二是货币效应。这是指国债发行所引起的货币供求变动。它一方面可能使“潜在货币”变为现实流通货币,另一方面可能将存于民间的货币转移到政府或由中央银行购买国债而增加货币的投放。
三是利率效应。这是指通过国债利率水平的调整以及对资本市场的供求变化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或紧缩效应。
在现代信用条件下,国债的市场操作是沟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它们的藕合点。因此,国债作为财政政策工具实施时,除了与其它财政政策手段协调外,还特别要与货币政策相协调。

(4)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性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政府的投资项目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基础性产业、公共设施,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这种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且具有乘数作用。所谓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指每增加1元投资所引起的收入增长的倍数。



请简单论述公共财政政策工具的操作原理。~

1,对利率的操作。
当zf认为市场上物价上升过快,并判断得出经济过热的结论时,央行会提高基准利率,从而提高贷款利率,这样,贷款成本提高,资金需求减少,能缓解一下经济过热。反之,若zf判断市场经济出现萎缩,物价下跌,央行会适当下调基准利率,这样贷款成本下降,刺激资本需求,进而刺激投资与贷款消费。
2,对货币供给的操作。
这一动作通常更直接,更有效。原理如下:经济过热时,央行直接提高商业银行准备金率,那么,各大商业银行就不得不把跟多的钱放到银行里做准备金,能提供给企业、消费者的贷款就相应减少了,而且由于货币乘数,这一动作效果更明显;要是经济过于疲软,央行就下调准备金率,这样,商业银行手里的现金就不用拿那么多去放在央行,市场上就有更多的货币,这样,由于银行系统的货币乘数效应,对现金会成倍的放大,最后到达市场的货币也成倍的增加。资本供给增加后,由于竞争,贷款成本会下降,从而刺激投资。
对货币的操作还可以这样:直接由该国央行购买该国政府国债,那样就相当于央行直接开动印钞机,向市场投放大量M0!那样再次由于货币乘数效应,市场上的货币供给会增加相当于国债总值的几倍(所谓货币乘数就是准备金率的倒数,其值一般为5~10,因为各国的准备金率一般都在10%~-20%)!对市场的刺激更加明显!同样,当央行要收回一部分货币供给时,直接从大众手中购入该国国债,那样,市场上的现金就等于是都放进央行里面做准备金了,货币供给又下降了...

你给我分吧···嘻嘻···我再给你答案····

在我国,财政政策目标是:保障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公平分配和资源最优配置。  
依据当前客观经济形势,中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了保持经济平稳 较快发展,中国 实行适当扩张的财政措施 并且加强中央政府公共投资管理, 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
1扩大政府公共投资,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建设,灾后重建建设。
2推进税费改革,结合改革和优化税制,实行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扩大企业投资,减轻企业税赋,促进企业增加自主创造和技术改造投入
3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4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
5及时拨付资金.加强预算指标下达,用款计划核批,资金拨付等环节的有效衔接,协调落实好投资项目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将继续积极高效地组织债券发行,

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财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答:财政政策工具有收入政策工具和支出政策工具。收入政策工具主要是税收。支出政策工具分为购买性支出政策和转移性支出政策,其中,购买性支出政策又有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和消费性支出政策之别。 1.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是通过增税和减税两个方面来发挥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作用的,具有如下特点:(1)需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决策时滞较...

财政政策的工具包括
答:财政政策的工具包括财政措施、财政信用措施、自动稳定器、相机抉择的稳定器。1、财政措施。主要指税收、财政支出。税收作为一种经济杠杆能够及时、稳定、可靠地筹集财政资金;调节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地发展。可以通过对财政支出规模的调整,实现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2、财政信用措施。财政信用措施指政府...

财政政策的工具有哪些?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哪些
答:财政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财政支出、国债和政府投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财政政策工具也称财政政策手段,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财政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财政手段和措施,它主要包括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财政支出...

财政政策有哪些主要工具?它们是如何调节经济的?
答:政策工具: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由具体的支出项目构成,主要可以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购买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都属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支出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规模直接关系...

财政政策三大工具是什么
答:财政政策三大工具是什么?【1】财政收入,主要是对税收的调节,主要方式有:适当设置税种和税目、确定税率、规定必要的税收减免和加成等。通过调整税率和增减税种来调节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来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2】财政支出,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财政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哪些
答:财政政策工具是政府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作手段,主要包括:(1)税收调节。税收既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实施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以税收作为政策工具,可以通过改变税率、税收总量和调整税收结构来实现政策目标。一般来说,降低税率、减少税收都会导致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和国民产出的...

财政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哪些,如何运用
答:财政政策工具有: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国家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所采取的经济、法律、行政措施的总和。经济措施主要指财政杠杆;法律措施是通过立法来规范各种财政分配关系和财政收支行为,对违法活动予以法律制裁;行政措施指运用政府机关的行政权力予以干预。财政政策是政府利用财政预...

简述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
答:财政政策工具的类型 ①财政措施:主要指税收、财政支出。税收作为一种经济杠杆能够及时、稳定、可靠地筹集财政资金;调节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地发展。政府可以通过对财政支出规模的调整,实现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当社会总需求水平低于总供给水平,政府可以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相对减少财政收入,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