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鉴真的诗词 歌颂女儿的诗词

作者&投稿:衷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元开《初谒大和上二首》
  (一)
  摩腾游汉阙,僧会入吴宫。
  岂若真和尚,含章渡海东。
  禅林戒网密,慧苑觉华丰。
  欲织玄津路,缁门得妙工。
  (二)
  我是无明客,长迷有漏津。
  今朝蒙善诱,怀抱绝埃尘。
  道种将萌夏,空华更落春。
  自归三宝德,谁畏六魔嗔。
  元开是日本国高僧,于光仁天皇宝龟十年(唐代宗大历14年)撰《唐大和上东征传》。这两首诗的第一首,指出汉代高僧摩腾、僧会等,都远远比不上唐代高僧鉴真。鉴真品德高尚,成就卓越,弘扬佛法,指点迷津。第二首写自己承蒙鉴真的循循善诱,深受教益,从而了解到佛法的一些真谛。
  按:“摩腾”即“迦叶摩腾”,又称“竺摄摩腾”或“摄摩腾”,汉代印度高僧,汉明帝遣蔡愔等到天竺求法,遇之,永平10年(67)与竺法兰同至洛阳,特建白马寺以居之。《汉明帝内传》曰:“摩腾、竺法兰,汉地僧之始也。”《高僧传》曰:“僧会,吴地僧之始也。”“含章”指鉴真内在包含美质。“禅林”指寺院,僧徒聚居之处。“戒网”指佛教内部条规森严,密如罗网。“慧苑觉华”:佛教语。王维《为舜阇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佛者,觉也,得觉满者入佛慧。”“觉苑”本谓佛所居的净土,借指僧院,亦比喻修行者的心境。“玄津”指佛法;“缁门”指佛门。
  “无明”是佛教语,谓痴愚无智慧。王维《能禅师碑》赵殿成笺注:“释氏谓道心如完器,妙理犹净水。一切烦恼,破坏道心,迷失妙理,犹如破器,不能停净水。讥其过失,名之曰漏,即欲漏、有漏、无明漏也。四果永尽,名曰无漏。”“漏津”即疏漏之处。“三宝”指佛教中的佛、法、僧。《安般守意经序》:“佛教三宝,众冥皆明。”《南史·梁昭明太子传》:“素信三宝,遍览众经。”“六魔”指众生轮回的六道中的恶魔。
  石上宅嗣《五言伤大和上》
  上德从迁化,余灯欲断风。
  招提禅草刬,戒院觉华空。
  生死悲含恨,真如欢岂穷!
  惟视常修者,无处不遗踪。
  藤原刷雄《五言伤大和上》
  万里传灯照,风云远国香。
  禅光耀百亿,戒月皎千乡。
  哀哉归净土,悲矣赴泉场。
  寄语腾兰迹,洪慈万代光。
  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日本国的朝臣。石上宅嗣(729—781)任金紫光禄大夫、中纳言行式部卿;藤原刷雄任图书寮兼但马守。“刬”(chǎn)指铲除杂草;“百亿”是佛教语,指世界及众生。这两首诗不仅赞颂了鉴真大师为日本建立律宗、传经授戒、建造招提寺,以及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的卓越贡献;而且对鉴真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悼念;最后两句希望僧俗人等发扬优良的传统,让洪大恩惠千秋万代永放光辉。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是郭沫若在1963年为纪念鉴真逝世一千二百周年而写的诗句,它热情讴歌了鉴真崇高的献身精神,高度评价了鉴真为促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鉴真东度日本的一首诗~

这是郭沫若赞扬鉴真的诗啊!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当时与鉴真同行的还有日本在唐留学的著名歌人阿倍仲麻吕。锚泊黄泗浦港待航之夜,歌人望月思故乡,吟诵了一首在日本世代传颂家喻户晓的和歌《汉土望月》:“万里长空碧,举头遥望起乡情。回思春日野,三笠山巅璧月升,恰似今宵一样明。”但他乘的船途中遇到风暴,漂泊至安南,后返长安,殁于中国。

天宝十二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一行回国时,特意到扬州拜谒鉴真,请他再次赴日。这时他已六十六岁高龄,且双目失明,但他还是带着二十四名弟子,毅然开始了第六次东渡。这一次他们一行秘密地到常熟的黄泗浦与藤原会合,于十一月十六日乘上日本遣唐使的四艘海船出发,经过一个多月的风浪颠簸,鉴真一行终于平安到达日本九州萨摩秋妻屋浦,受到日本朝野僧俗的隆重热烈的欢迎。第二年二月到达奈良,日本天皇亲迎到东大寺。鉴真在东大寺建造戒坛传授戒法,为日本圣武太上皇、孝廉天皇、皇家亲族及文武公卿四百余人授戒,僧人灵裕、贤戒、志忠等八十余人俱舍旧戒而改受新戒,成为日本佛教徒登坛受戒之始。759年又于奈良兴建唐招提寺,并设戒坛,前后受戒者达四万多人,由此形成日本律宗,鉴真即成为该宗的开山祖师。鉴真还把唐朝的文化包括建筑、雕塑、医药学等介绍到日本,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1、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洛阳女儿行》
原诗
《洛阳女儿行》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译文
洛阳有一位女子住在我家对门,正当十五六的芳年容颜非常美丽。她的丈夫骑一匹青白相间的骏马,马具镶嵌着珍贵的美玉。她的婢女捧上黄金的盘子,里面盛着烹制精细的鲤鱼。她家彩绘朱漆的楼阁一幢幢遥遥相望,红桃绿柳在廊檐下排列成行。她乘坐的车子是用七种香木做成,绫罗的帷幔装在车上。仆从们举着羽毛的扇子,把她迎回绣着九花图案的彩帐。
她的丈夫青春年少正得志,骄奢更胜过石季伦。他亲自教授心爱的姬妾学习舞蹈,名贵的珊瑚树随随便便就送给别人。他们彻夜寻欢作乐,窗上现出曙光才熄去灯火,灯花的碎屑片片落在雕镂的窗棱。她成天嬉戏游玩,竟没有温习歌曲的空暇,打扮得整整齐齐,只是熏着香成天闲话。相识的全是城中的豪门大户,日夜来往的都是些贵戚之家。有谁怜惜貌美如玉的越女,身处贫贱,只好在江头独自洗纱。

2、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出自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
原诗
《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译文
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不知落入了谁家?洛阳女子有着娇艳的容颜,独坐院中,看着零落的桃李花而长声叹息。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胜况?已经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薪,又听说那桑田变成了汪洋大海。故人现在已经不再悲叹洛阳城东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却依旧对着随风飘零的落花而伤怀。
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红颜少年,应该怜悯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头老翁。如今他白发苍苍,真是可怜,然而他从前亦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这白头老翁当年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于芳树之下,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亦曾像东汉光禄勋马防那样以锦绣装饰池台,又如贵戚梁冀在府第楼阁中到处涂画云气神仙。
白头老翁如今一朝卧病在床,便无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乐、清歌妙舞如今又到哪里去了呢?而美人的青春娇颜同样又能保持几时?须臾之间,已是鹤发蓬乱,雪白如丝了。 只见那古往今来的歌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黄昏的鸟雀在空自悲啼。
3、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出自宋代诗人洪炎的《次韵公实雷雨》
原诗
《次韵公实雷雨》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译文
花儿已经枯萎凋残,风儿吹得它漫天旋转。退尽了鲜红颜色,消失了芳香,有谁对它同情哀怜?柔软的蛛丝儿似断似连,飘荡在春天的树间。漫天飘散的柳絮随风扑来,沾满了绣花的门帘。闺房中的少女,面对着残春的景色多么惋惜。满怀忧郁惆怅,没有地方寄托愁绪。手拿着锄花的铁锄,挑开门帘走到园里。园里花儿飘了一地,我怎忍心踏着花儿走来走去?
轻佻的柳絮,浅薄的榆钱,只知道显耀自己的芳菲。不顾桃花飘零,也不管李花纷飞。待到来年大地春回,桃树李树又含苞吐蕊。可来年的闺房啊,还能剩下谁?新春三月燕子噙来百花,散着花香的巢儿刚刚垒成。梁间的燕子啊,糟蹋了多少鲜花多么无情!明年百花盛开时节,你还能叼衔花草。你怎能料到房主人早已死去,旧巢也已倾落,只有房梁空空。一年三百六十天啊,过的是什么日子!
刀一样的寒风,利剑般的严霜,无情地摧残着花枝。明媚的春光,艳丽的花朵,能够支撑几时。一朝被狂风吹去,再也无处寻觅。花开时节容易看到,一旦飘落难以找寻。站在阶前愁思满怀,愁坏了我这葬花的人。手里紧握着花锄,我默默地抛洒泪珠。泪珠儿洒满了空枝,空枝上浸染着斑斑血痕。杜鹃泣尽了血泪默默无语,愁惨的黄昏正在降临。
我扛着花锄忍痛归去,紧紧地关上重重闺门;青冷的灯光照射着四壁,人们刚刚进入梦境。轻寒的春雨敲打着窗棂,床上的被褥还是冷冷冰冰。人们奇怪是什么事情,使我今天这样格外伤心?一半是对美好春光的爱惜,一半是恼恨春天的逝去。我高兴春天突然来临,又为它匆匆归去感到抑郁。春天悄然无语地降临人间,又一声不响地离去。
昨晚不知院外什么地方,传来一阵阵悲凉的歌声。不知道是花儿的灵魂,还是那鸟儿的精灵?不管是花儿的灵魂,还是鸟儿的精灵,都一样地难以挽留。问那鸟儿,鸟儿默默无语,问那花儿,花儿低头含羞。我衷心地希望啊,如今能够生出一双翅膀。尾随那飞去的花儿,飞向那天地的尽头。纵使飞到天地的尽头,那里又有埋葬香花的魂丘?不如用这锦绣的香袋,收敛你那娇艳的尸骨。再堆起一堆洁净的泥土,埋葬你这绝代风流。愿你那高贵的身体,洁净的生来,洁净的死去。
不让它沾染上一丝儿污秽,被抛弃在那肮脏的河沟。花儿啊,你今天死去,我来把你收葬。谁知道我这薄命的人啊,什么时候忽然命丧?我今天把花儿埋葬,人们都笑我痴情。等到我死去的时候,有谁把我掩埋?不信请看那凋残的春色,花儿正在渐渐飘落。那也就是闺中的少女,衰老死亡的时刻。一旦春天消逝,少女也便白发如丝。花儿凋零人死去,花儿人儿两不知!

4、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
原诗节选
《绝句漫兴九首》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谓谁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肠断江春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懒慢无堪不出村,呼儿日在掩柴门。
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节选译文
隔着门墙外面的杨柳树,那柔弱细长的枝条,就好像那十五岁少女纤柔美好的细腰。古代女子十五岁正当青春,体态最为婀娜多姿,妩媚而动人。是谁说她早晨的时候不称意,不舒展自己的身姿呢?原来是被狂风折断了枝条。江上的燕子都明白我的茅屋过于低小,因此常常飞到这里筑巢。燕子衔来筑巢的泥弄脏了我的琴和书,它们还不停地追逐飞虫碰着了人。
二月已经过去三月来到,渐渐老去的人遇到春天还能有几次?不要想身外无数的事情,先饮尽眼前的不多的杯中物。都说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尽,怎么会不感到伤感呢?拄着拐杖漫步江头,站在芳洲上。只看见柳絮如颠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风飞舞,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飘落在小路上的杨花碎片,就像铺开的白毡子,点缀在溪上的嫩荷,像青铜钱似的一个叠着一个。竹林里笋根旁才破土而出的嫩笋,还没有人注重它们,刚刚孵出的小水鸭子,在沙滩上依偎着母鸭甜甜地睡着。
5、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出自南北朝诗人萧衍炎的《东飞伯劳歌》
原诗
《东飞伯劳歌》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译文
伯劳东飞燕子西去,黄姑和织女时而相见。门前是谁家的女儿蹲坐住门前,她的美丽倩影投照在里屋。皎浩的月光透过窗牖,照耀在女子的帷帐上,屋内飘散着脂粉的芳香。女子今年将要十五六岁,身材窈窕,容颜如玉,洁白美丽,无与伦比。但三春已经过去,日暮时分花朵都已凋零,女儿虽然可爱,但尚没有夫家,这般美丽又有谁爱怜呢?

关于南京栖霞山的诗句
答:1. 关于栖霞山的诗句 关于栖霞山的诗句 1. 描写栖霞山枫叶的诗句,谢谢~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

历史上鉴真东渡日本,到底带走了什么,让后人诟病?
答:从天宝二年(西历743年)开始,鉴真开始了第一次东渡。不过,这一次东渡,鉴真失败了。在这及以后十年时间里,鉴真的东渡先后遭到了五次失败。鉴真的第五次失败,是因为船只遭遇了风浪,最终导致鉴真一行漂流到了海南岛上。鉴真的双目也因为受不了热带气候等缘故,导致了失明。但是,鉴真并没有气馁。天宝...

扬州人一定要知道的关于扬州的名人诗句
答:1. 1 有关扬州的民歌小调,古诗,和扬州出来的名人 1、扬州民歌《杨柳青》《茉莉花》《拔根芦柴花》、小调《虞美人》《春调》等; 2、扬州名人: 八怪(金农、汪士慎、黄慎、李鱓、郑燮、李方膺、高翔、罗聘),李涵秋,王少堂,朱自清,张永寿; 3、风土人情: 扬州是一座约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曾经是我国古代水陆...

波船瓜洲这首诗直接予发作者情感的诗句是
答:他把诗句的重心放在“又”字而非“绿”字上,他要表达的是“春风”尚且有情,还知道一年一度“又绿江南岸”,而诗人自己呢,却不得不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家乡,违心地重登仕途.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个“又”字,融情于景,实在是诗人满心...

描写渔歌的诗句
答:2. 描写“渔歌”的诗句有哪些 1、非竹非丝响裂空,高歌三唱出渔篷。 ——《夜闻渔歌》 2、西浦鸣榔下钓矶,歌声欸乃送斜晖。——《闻西浦渔歌作》 3、少微山下万松青,铁笛携将过水亭。 ——《好溪渔歌》 4、幽思茫茫看江水,何处渔歌江上起。——《渔歌》 5、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酬...

用《姐妹情缘》写一首诗词?
答:姐姐如月映天边 妹妹若日照人间 情深似海鉴真挚 缘定知己忆心间 原创 晴诗雨

诗词歌赋
答:中日友好,早在唐代就形成高潮。日本先后派往中国的“遣唐使”有十三次,历尽艰辛险阻的中国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更属美谈,鉴真与日本的阿倍仲麻吕对中日邦交的贡献,铭刻史册,人所周知。然而,为奠定中日友谊丰碑,立过“特殊”功劳的,尚有位不出国的使者,他便是唐代文学家,自称“烟波钓徒”的...

中国现当代诗歌关于书的赏析
答:著有《玄真子》集《全唐诗》录其九首诗词。渔歌子,词调名,又名渔父歌。本为唐朝教坊曲。分单双调两种,单调27字,五句,四平韵;双调50字,仄声。张志和《渔歌子》共有五首,全是单调。【释词】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西塞山: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南。鳜鱼:即民间...

古诗点评
答:写到梦境的诗词,在陆游之前已有不少佳作。李白的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是光怪陆离、异彩纷呈的梦;杜甫的诗《梦李白二首》,摹写的是渗透了诗人与李白形离神合、肝胆相照友谊的梦;苏轼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记叙的是诗人悼念亡妻、寄托哀思的梦。而陆游诗中的梦,大都是爱国之梦。在陆...

历史上鉴真东渡日本的时候,带走了什么让后人诟病的东西?
答:从天宝二年(西历743年)开始,鉴真开始了第一次东渡。不过,这一次东渡,鉴真失败了。在这及以后十年时间里,鉴真的东渡先后遭到了五次失败。鉴真的第五次失败,是因为船只遭遇了风浪,最终导致鉴真一行漂流到了海南岛上。鉴真的双目也因为受不了热带气候等缘故,导致了失明。但是,鉴真并没有气馁。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