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流动儿童受教育权? 如何保障孩子义务教育?

作者&投稿:磨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流动儿童的教育,比城里孩子的教育还要重要,因为只有教育,能够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全国两会期间,在民盟联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这样说到。

从2008年开始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坦言,这些年他都是围绕农村孩子的教育、成长、安全问题建言。今年,俞敏洪建议流

改革义务教育经费支付方式

对此,俞敏洪提出建议,制定全国性的实施细则,确保《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中要求的义务教育“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政策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同时,进一步改革义务教育经费支付方式,建立全国统一的以流入地省级政府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供给体制。扩大城市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简化和降低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的条件,将流动儿童的入学率作为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重要指标。

他还认为,国家应制定扶持政策,鼓励民间力量举办打工子弟学校,政府根据学校接纳的学生人数拨付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并与公立学校享受同等待遇。



保险都是好的,只要买到合适自己的保险才是最好的保障

如何保护离开户籍地、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

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在北京指的是7至15周岁的未成年人。流动儿童少年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按照现在暂时居住地的人民政府的规定,送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入学。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以在暂时居住地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借读为主,也可以进入民办学校、全日制公办中小学附属教学班(组)以及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简易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参考法条:《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第二、六、七条

9日,北京铁道大厦。政协民盟小组讨论间隙,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委员仍在伏案,一笔一画填写提案首页。
“这次准备的提案,一个是关于流动人口孩子义务教育经费可携带的问题,一个是保障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55岁的俞敏洪戴着眼镜,快人快语。


刚刚过去的冬天,俞敏洪去了北京市郊的一所民工子弟学校。那儿有500多个孩子。孩子的父母大多在北京从事快递、种菜、护工等工作。
“这些孩子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回家乡当留守儿童,远离父母;二是跟在父母身边,上民工学校。他们没有正规校舍和好的学习环境,父母要为孩子交学费,一年约2000元,对这些家庭而言,意味着一笔不小的开支。”他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我国有2.44亿流动人口。俞敏洪说,有大量农村孩子随父母进城,很多孩子在条件简陋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但这些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普遍受到无办学资质、无固定校舍、公用经费补助无法落实、教师流动性大等问题制约。
据了解,前几年已有相关规定提出要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

“但在实践中,流动儿童教育涉及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的财政责任问题,由谁承担、怎么承担、承担比例等具体问题仍缺乏细则,导致义务教育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的好政策迟迟得不到有效执行。”俞敏洪建议,尽快制定全国性的实施细则,扩大城市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简化和降低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的条件,保障每一个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
不久前,“冰花男孩”上学路途远等情况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俞敏洪认为,农村大规模撤点并校后,对很多走读学生而言,确实有了“上学远、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交通安全隐患增加,一些学校寄宿条件相当简陋,卫生条件差,生活老师缺位,住校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差,课业成绩不甚理想。
俞敏洪呼吁,从经费支持、师资供给、校园建设等方面入手,保障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让它们从“小而弱”变为“小而美”。
他建议,建立当地城镇中心校和多所卫星式小规模学校捆绑发展的运行机制,实现中心校与乡村教学点共享优秀教师资源。优先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教育信息化,利用互联网直播、录播、“双师课堂”等新手段,弥补优秀教师缺乏的难题。

从2008年开始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俞敏洪坦言,这些年他都是围绕农村孩子的教育、成长、安全问题建言。
“我是农民家庭出身,看到一些农村孩子、流动儿童受教育那么难那么苦,我着急!”这位从江苏农村走出来、曾在猪圈边睡过觉的委员,这些年为了解农村教育情况,前往贵州毕节、甘肃舟曲、四川大凉山和甘孜等地调研,并创建多所希望学校。
俞敏洪说:“做教育是我一生的愿望和兴趣。”
谈到当政协委员的成就感,俞敏洪说:“有,比如推动了一些政策的改变。”他从2010年开始提出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的提案,连提几年,现在国家已出台政策提高农村教师工资等。
“说真话,提建议,这是对政协委员的最低要求。”俞敏洪说。政协会议期间,他坚持写《我的政协日记》,记录参会感受。
“我们政协委员要认真履职,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让国家变得更美好!”他说。

不同群体的区别对待教育合理与不合理
答:三、解决弱势群体教育公平的策略1.针对经济性的弱势群体。首先,健全法制、加强执法力度。建立一个保障弱势群体平等受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同时打击侵害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行为。其次,改革投资体制,加大资金投入。尤其是要解决基础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尽快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各级政府应成为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的主渠道。’...

日常生活中侵犯或者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例
答:法律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然而,未成年人的权益却时常被侵犯,如何去减少这些事件的发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案例1:残疾少年阿鹏、阿成上学难 【事件】家住西宁市湟中县拦隆口镇...

未成年人保护法
答:第十四条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第十五条 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第十六条 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

请问父母限制孩子的娱乐及出行是否违反宪法?
答: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八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年成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第九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

“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有何意义
答:这是保障受教育者学习权利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受教育者学习权利的具体表现。受教育者有权参加教育教学计划的安排参加相应的活动,如本年级本班教师的授课活动,自然享有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如使用教室和课桌椅、实验室、查询和借阅图书资料等。(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

非深户 在 深圳 东升学校 上高中 要收借读费吗?一学期学费多少呢?其 ...
答:众所周知,深圳外来人口多,有很多外地户籍人员,在这里生活了十几二十年,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工作,对这个城市做出与本市户籍人员同样的甚至更大的贡献,却因一纸户口问题,孩子就不能与本市户籍孩子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权。于是,很多人都选择交2万多元增容费经非法途径倒买蓝印户口,可出不起这得笔费用...

随迁子女是什么意思
答:1、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户籍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外县(区)的乡村,随务工父母到输入地的城区、镇区(同住)并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2、外来务工人员需要满足如下基本条件:(1)、在当地有稳定的工作;(2)、有稳定的住所;(3)、有稳定的收入;(4)、缴纳各种保险;如此...

儿童节的来历是什么?
答:来历:一、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 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23日...

宪法手抄报图片字大点
答:第三条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第二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

弘扬宪法精神推进依法治国手抄报图片大全
答:第三条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第二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