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实习五 金伯利岩、碳酸岩、霓霞岩-霞石岩的认识 岩石学的图书介绍

作者&投稿:旁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实习目的要求

1.初步学会对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方法。

2.认识金伯利岩、碳酸岩、霓霞岩、霞石岩,掌握这些岩石的基本特征。

二、实习内容和方法

Ⅰ-202031金伯利角砾岩

Ⅰ-202021斑状金伯利岩

Ⅰ-30101 方解石碳酸岩

Ⅰ-30201 白云石碳酸岩

Ⅰ-40101 霓霞岩

Ⅰ-4020 霞石岩

三、实习方法

认识岩石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认识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含量等;二是根据这些特征,按照命名原则对岩石进行定名;三是要写出岩石鉴定报告。

岩石鉴定描述的内容如下:

1.手标本描述

(1)颜色

(2)结构

(3)构造

(4)矿物成分

(5)次生变化

(6)矿化现象

(7)风化特征

(8)岩石定名

2.显微镜下描述

(1)矿物成分及含量

(2)矿物显微镜下主要光学特征

(3)显微镜下结构

(4)蚀变特征及其他特殊现象

(5)岩石详细定名

四、岩石鉴定举例

标本号:Ⅰ-202021产地:山东方象山

1.肉眼观察

岩石呈绿-蓝色,风化面呈黄绿、棕褐色,斑状结构,斑杂构造。斑晶为蛇纹石化橄榄石,含量为26%,粒度为2mm,其次有金云母和石榴子石,含量为10%,粒度为2.0~2.5 mm。基质为隐晶质。颗粒极细,多发生蛇纹石化。

定名:金伯利玢岩。

2.显微镜下观察

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

岩石鉴定

橄榄石:无色透明,高正突起,糙面显著,裂纹发育,干涉色Ⅱ级黄绿-Ⅱ级红,粒状,d=2 mm。

辉石:短柱状,横断面近于八边形,柱面可见一组中等解理,d=2mm。其中斜方辉石具弱多色性,高正突起,平行消光,干涉色Ⅰ级黄。单斜辉石纵切面以斜消光为主,消光角N′g∧c≈41°,干涉色Ⅱ级蓝-Ⅱ级黄。

金云母:呈鳞片状,无色-浅黄褐色,多色性弱,正低-正中突起,干涉色Ⅲ级绿,平行消光,正延性。

石榴子石:等轴粒状,淡玫瑰红,淡橙黄色。正高突起,均质体。

显微镜下结构: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结构。

详细定名:金伯利玢岩。

五、作业

系统鉴定:Ⅰ-30101,产地:湖北竹山。

思考题与作业

1.金伯利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有哪些?

2.金伯利岩有哪些结构、构造?

3.金伯利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有哪些?

4.为何有的金伯利岩产金刚石,而有的不产金刚石?

5.金伯利岩与其他火成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6.为什么金伯利岩中粗晶橄榄石含量越高,含金刚石性越好?

7.碳酸岩的矿物成分主要有哪些?

8.霓霞岩鉴别标志是什么?

9.碳酸岩与霓霞岩-霞石岩类各主要有哪些矿产?



霓霞岩-霞石岩类~

霓霞岩-霞石岩类是过碱性的超基性岩,岩石中SiO2 <45%,K2O+Na2O含量为5%~10%,组合指数δ>9,SiO2极度不饱和。侵入岩的代表岩石是霓霞岩,喷出岩的代表岩石是霞石岩。
霓霞岩-霞石岩类的矿物成分较复杂,常见矿物有霞石和碱性暗色矿物。霞石中经常有许多包裹体,次生变化较普遍,多变为钙霞石、白云母和沸石等矿物。暗色矿物主要为碱性辉石,包括霓辉石、霓石和钛辉石,有时可见碱性角闪石和富铁黑云母。常见的副矿物有钛铁矿、榍石、磷灰石、黑榴石和方解石,有时磷灰石和黑榴石含量可以很高。
我国四川南江坪河和宁南流砂乡等地分布有典型的霓霞岩类岩石,它们常与霞石正长岩类和碳酸岩类共生,形成多期复杂的环状侵入体。在山西紫金山碱性杂岩体、辽宁凤城顾家碱性杂岩体和河北阳原碱性杂岩体中,亦有少量分布。喷出岩分布更少,我国仅见于江苏无锡和安徽女山等地。
(一)霓霞岩(ijolite)
霓霞岩中常见矿物有霞石和碱性暗色矿物,后者主要有碱性辉石(霓辉石、霓石、钛辉石)、碱性角闪石和富铁黑云母。常见副矿物有钛铁矿、榍石、磷灰石、黑榴石和方解石。
岩石以半自形粒状结构为主,可呈块状结构、条带状构造、流动构造或似层状构造。
根据霞石与碱性辉石的相对含量进一步分为磷霞岩、霓霞岩、霞霓钛辉岩和钛铁霞辉岩(表11-5)。此外,有些过碱性超基性岩的似长石矿物不是霞石,而是白榴石、方钠石或黄长石等,可据似长石矿物和暗色矿物的种类进行定名,如白榴石橄辉岩、方钠霓辉岩和黄长石岩等。
表11-5 霓霞岩类的种属划分


(二)霞石岩(nephelinite)
霞石岩是与霓霞岩在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上相当的喷出相岩石,具斑状结构,多孔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是霞石,辉石次之,几乎完全不含长石。含橄榄石的称橄榄霞石岩。副矿物主要为榍石、黑榴石,而橄榄霞石岩中的副矿物则主要为铬铁矿、铬尖晶石。
本类岩石在地表分布极少,侵入岩经常以小岩体(特别是环状中心侵入体)产出,并常与中性过碱性岩石(霞石正长岩)和基性碱性岩石密切共生。在同一岩体内岩石主要矿物的含量和结构构造常常在很短的距离内变化很大。

作者: 徐耀鉴 等主编出 版 社: 地质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7-8-1页 数: 290开 本: 16开I S B N : 9787116053489所属分类: 图书 >> 自然科学 >> 地球科学 >> 地质学定价:¥28.80 本书介绍了三大岩类的基本概论、分类、命名、结构构造、成因及与之相关的矿产等,强化了岩石的野外、镜下鉴定、实用性较强。本书可供高职高专类学生及相关人员学习参考。 前言绪论一、岩石的概念、岩石学的任务及其分类二、岩石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三、岩石学研究方法四、岩石学的发展简史和研究现状第一篇 岩浆岩第一章 岩浆岩及其物质组成第一节 岩浆及岩浆岩的特征一、岩浆的概念二、岩浆的基本特征三、岩浆作用及岩浆岩特征第二节 岩浆岩的物质组成一、岩浆岩的化学成分二、岩浆岩的矿物成分第三节 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的关系一、Si0:含量对岩浆岩中矿物共生组合的影响二、碱质的含量对矿物共生组合的影响√三、Al:0,含量对岩浆岩矿物成分的影响第二章 岩浆岩的结构构造第一节 岩浆岩的结构一、岩浆岩的结晶程度二、岩石中矿物颗粒的大小三、岩石中矿物的自形程度四、岩石中矿物颗粒间的相互关系五、岩浆岩结构与岩浆冷凝条件的关系第二节 矿物结晶顺序的确定一、根据结构特征确定矿物结晶顺序的原则二、确定晶体顺序时实验岩石研究结果的应用第三节 岩浆岩的构造一、侵入岩的构造二、喷出岩的构造第三章 岩浆岩的野外特征第一节 侵入岩的野外产状和相一、整合侵入体二、不整合侵入体三、侵入岩的相第二节 火山岩的野外产状和相一、火山岩的产状二、火山岩的相第四章 岩浆岩分类第一节 国际地科联分类一、深成侵入岩的矿物分类二、火山岩的化学分类第二节 本书采用的分类第三节 岩浆岩的命名第五章 岩浆岩各论第一节 橄榄岩一苦橄榄岩类(超镁铁岩)一、一般特征二、侵入岩三、喷出岩第二节 金伯利岩、碳酸岩类、霓霞岩一霞石岩一、金伯利岩二、碳酸岩类三、霓霞石一霞石岩类第三节 辉长岩一玄武岩类(基性岩类)一、辉长岩一玄武岩类二、碱性辉长岩一碱性玄武岩第四节 闪长岩一安山岩类(中性岩类)一、一般特征二、侵入岩三、喷出岩第五节 正长岩一粗面岩类(中性过渡性岩类)一、一般特征二、侵人岩三、喷出岩第六节 花岗岩一流纹岩类(酸性岩类)一、一般特征二、侵入岩三、喷出岩第七节 霞石正长岩一响岩类……第六章 岩浆岩成因第二篇 沉积岩第七章 沉积岩概论第八章 沉积岩各论第三篇 变质岩第九章 变质岩概论第十章 变质岩的分类命名第十一章 主要变质岩岩山类型第十二章 变质作用研究第四篇 岩石构造组合第十三章 岩石构造组合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