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七国的始祖的名字是什么? 战国时期的七国之主都叫什么

作者&投稿:伯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齐国。齐国的创立者是姜姓吕氏,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姜太公姜子牙。后被田氏取代,战国时期的齐,已经不是姜姓的齐了,所以这时期的齐我们追述姓氏与始祖,应当是陈国公族陈完,本名妫完,是陈厉公的次子。燕国始祖:召公奭,姬姓,周武王灭掉商纣王后,把召公封在北燕,召公奭为周文王的长庶子,燕国一直传到战国末年才被秦所灭,共42世,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


楚国从周成王时授封熊绎,到亡国之君熊负刍时,历经800年,共有44位国君,中间也发生弑君篡位的事件,但都是本宗相杀,王国一直控制在熊氏手中。楚国统治楚地长达800年,所产生的凝聚力不可小觑,故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

韩国,国君为姬姓韩氏,建国的国军名虔,是晋国大夫韩武子之子,韩万时晋武公的叔父,晋武公将韩原封给了韩万作为采邑,因而以韩为氏,与晋国君同宗,出自周成王弟唐叔虞。赵国国家嬴姓赵氏,开国国君赵籍,为商朝名臣蜚廉次子季胜之后,周幽王时造父七世孙叔代事晋文侯,叔代以下五世赵夙,赵夙孙赵衰事晋献公之子重耳。

魏国开国国君,姬姓魏氏名斯。魏恒子和赵囊子、韩康子一起打败了智伯瑶,瓜分了他的领地,形成了“三家分晋”的局面。魏斯是魏恒子的孙子,他的后裔,毕万因岁晋献公消灭耿、霍、魏三国有功,晋献公于是将魏地赐封给毕万。毕公,姬姓,名高,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秦国的始祖伯益,曾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嬴”为姓。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他养马的技术很有一套,周孝王为了表彰他,,便把秦谷(今甘肃天水市)一代分封给他,这就是“秦”的起源。



齐国
齐国的开国国主是谁都知道的,那就是鼎鼎大名的姜子牙了。但却不是战国时代的齐国始祖,战国时代齐国国姓已经改为田了,这个田姓来自于陈国陈厉公的儿子陈完,但是开始姓田氏却是他的儿子孟夷。而如果在追溯的话,陈完的祖先是来自虞帝舜。

燕国
燕国的开国君主就是和鼎鼎大名的周公旦齐名的召公奭。他的始祖实际上就是周王朝的始祖,而周王朝建立者就是周文王吉昌,如果再追溯的话,那就是周族的后稷姬弃了。而后稷姬弃的生母是帝喾元妃姜原,也是未婚先孕,可能不是三皇五帝的帝喾的血脉。

楚国
楚国人的先祖据说是三皇五帝的颛顼高阳,到了周成王的时候,有一支楚族人被封在楚蛮,他们的领袖叫做熊绎,是子爵,算是立国了,应是开国君主。

赵国
前面说过,赵国和秦国的祖先来自一个人,是到了商纣时代的蜚廉开始分的家,大儿子恶来那一脉是秦国的祖先,而二儿子季胜的后人是赵国人的祖辈。赵氏得到封地赵,是到了周穆王时候,造父因功得到了封地,才有了赵氏。但真正的立国成为一国的国君,却是到了三家分晋时代,赵献侯赵涣才被正式被周王室封为诸侯。

魏国
魏国人的祖先叫做毕公高,这个毕公高与周王朝同姓姬,也就说后稷姬弃是他们的祖先。到了毕万的时候,才有了封地魏,于是叫魏氏。而真正立国,却是野心勃勃的魏文侯魏都。

韩国
《史记》记载,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他的后人在晋国为官,被封在韩原,于是就有了韩氏。到了韩国人立国的时候,已经是韩景侯韩虔。

最后归纳一下,战国七雄的先祖,魏国、韩国、燕国其实都是周族人,是姓姬的,祖先都是来自于后稷姬弃。

秦国和赵国的谱系更明晰,都来自颛顼。楚国的祖先是颛顼高阳,也就说,七国中最强的秦国、赵国、楚国三个都是颛顼的后人。

田氏齐国的祖先是虞帝舜。舜是轩辕黄帝九世孙。

如果说后稷姬弃只是周王朝神化自己祖先,实际上后稷姬弃的父亲是帝喾的话,那么他帝喾的亲叔叔就是颛顼,而颛顼是黄帝的孙子。

这么一算下来,七国的始祖都是来自轩辕黄帝的血脉,也就是说战国七雄的始祖就是轩辕黄帝。本来呢,原本的姜氏齐国是个异类,不是出自轩辕皇帝的血脉,奈何抵挡不住轩辕黄帝血脉太能生了,直接霸居了整个华夏。

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周王朝的姬姓和炎帝的后裔姜氏几千年来一直都保持着通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也分不清楚了。

我只知道齐国的创立者是姜姓吕氏,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姜太公姜子牙。后被田氏取代,战国时期的齐,已经不是姜姓的齐

创立者是姜姓吕氏,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姜太公姜子牙。后被田氏取代,建国的国军名虔,是晋国大夫韩武子之子,韩万时晋武公的叔父,晋武公将韩原封给了韩万作为采邑,因而以韩为氏,与晋国君同宗,出自周成王弟唐叔虞。

本名妫完,是陈厉公的次子。燕国始祖:召公奭,姬姓,周武王灭掉商纣王后,把召公封在北燕,召公奭为周文王的长庶子,燕国一直传到战国末年才被秦所灭,共42世,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

战国时期七国的国姓分别是什么~

战国七雄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齐:
春秋姓姜(第一代祖先为姜子牙)
。战国时田氏代齐。
秦:赢
韩:韩
魏:魏
赵:赵
燕:姬
楚:熊

魏文侯(?~前396) 中国战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姬姓,魏氏,名斯。一曰都。秦孝公 嬴渠梁 (前381-前338) 战国时代秦国有名的一位君主,他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开始富强起来.齐威王(?~前320)中国战国时期齐国国君。妫姓,田氏,名因齐,田齐桓公田午之子。魏惠王,战国时魏国国君(后称梁惠成王)。姓姬,魏氏,名罃,魏武侯子。楚威王(?-前329年),芈姓,熊氏,名商,楚宣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著名国君,被称为楚国的中兴之主。赵武灵王(约前340年前295年),中国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死后谥号武灵。名雍,嬴姓赵氏。燕昭王(前335年─前279年)战国时期燕国第三十九任君主,名职,燕王哙之子,太子平之弟。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又称秦昭王,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之弟。

先秦时期,七国分别指哪七国?
答:2、先秦芈姓(芈本作幁)周朝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亦称荆。芈姓是所谓“祝融八姓”之一,始祖为季连。季连的后世子孙鬻熊为周文王师。古书记载,鬻熊以下楚君皆以熊为氏,但据出土战国晚期楚国铜器铭文,楚君名号皆以酓为氏。鬻熊曾孙熊绎僻处荆山(在今湖北南漳、保康一带),跋涉山林,以事周成王...

古代七国是哪七国
答:楚:姓:芈 ; 氏:熊。先秦芈姓(芈本作幁)周朝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亦称荆。芈姓是所谓“祝融八姓”之一,始祖为季连。季连的后世子孙鬻熊为周文王师。燕:姬姓。燕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前222年被秦国灭亡。韩:姓:姬 ;氏:韩。

历史上七国指哪七国?皇帝分别是准
答:1、秦国是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始祖秦非子是商纣王手下名将飞廉(蜚廉)之子恶来之后。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并遂为诸侯。2、齐国是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姓...

战国七雄七个国家的开创者是如:文王封姜子牙于齐地发展为齐国_百度知 ...
答:赵: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封赵烈侯赵籍为诸侯立国。魏:魏国的始祖是毕公高(周文王第十五子),周武王伐纣之后,毕高被封在毕,后代于是就以毕为姓。毕高之后毕万封于魏地是为魏氏之祖。是轩辕黄帝的嫡裔。楚:周成王分封先王功臣时,封熊绎于丹淅之地,建都于丹阳(今...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其各王室的姓氏是什么?
答:战国时期包括周朝灭亡前,周朝之后秦灭六国完成之前。东周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七国的战国七雄
答:后来,魏国逐渐衰弱,齐国和秦国成为东西对峙的两个霸主,进入了齐、秦争强时期。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的一支,传说周孝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封在秦。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

谁知道“战国七雄”中那“七雄”的创建人、起止年代、都城?
答:魏 魏文侯——大梁 魏文侯,姬姓,魏氏,名斯。一曰都。前424年在位(前403年成为侯爵)——前225年 齐 齐太公(姜子牙)——临淄 姜齐 前1046年——前379年 田齐 前386年——前221年 楚 楚熊泽——郢(在今湖北省江陵县纪南城)楚 前1043——前223年 注:此后还有 昌平君 前223年...

秦统一灭六国时,战国七雄各姓什么
答:前386年,被周安王册封为诸侯;楚:芈姓,熊氏,始祖鬻熊,芈姓(祝融八姓之一),名熊,又称鬻熊子、鬻子(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起子书之始),祝融火正陆终的后裔,周文王的臣子,大约生活于公元前11世纪。商朝末年,鬻熊投奔周文王,并成为周文王的火师(祭祀时持火之人和商周时期官职)。《...

七国是哪七国七国的介绍
答:2、秦国是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始祖秦非子是商纣王手下名将飞廉(蜚廉)之子恶来之后。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并遂为诸侯。3、齐国是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姓...

战国七雄是那些国家?皇帝叫什么?
答:战国--七雄指历史上东周战国时期七个最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5个)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史家称作“战国七雄”。 著名诸侯 秦始皇,是姓嬴的后裔,姓嬴名政,据史记记载,他当时叫嬴政,因出生在赵国,母亲是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