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共有三种症状,分享三种艾灸法迅速缓解呕吐

作者&投稿:薄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内容物从口而出的病证。古代文献将呕与吐进行了区分: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呕吐常兼见,难以截然分开,故统称为“呕吐”。呕吐可单独出现,亦可伴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幽门梗阻、食源性呕吐、神经性呕吐、十二指肠壅积症等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另如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尿毒症、代谢紊乱以及一些急性传染病早期当以呕吐为主要表现时,均可参考本病辩证施灸。

呕吐的病因多由饮食所伤,外感时邪,情志失调,素体脾胃虚弱所致,其病机主要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呕吐的病变脏腑在胃,与肝、脾二脏关系密切。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水谷,以和降为顺,若邪气侵扰,胃虚不降则上逆为吐。脾主运化,以升为健,与胃互为表里,若脾阳素虚,或饮食所伤,则脾失健运,饮食难化,或水谷不归正化,聚湿为痰成饮,停蓄于胃,胃失和降而为吐。肝主疏泄,有调节脾胃升降之功能,若为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或气郁化火,横逆犯胃,亦可致胃气上逆而吐。

1、外邪犯胃证

治则:疏解表邪,和胃降逆。

蕲艾灸法治疗:

配穴:合谷、大椎、内关、中脘。

灸法:(1)蕲艾条温和灸:45—60分钟/穴,日1次。

(2)蕲艾器具灸:45—60分钟/穴,日1次。

(3)蕲艾炷着肤灸:7—9壮/穴,日1次。

(4)蕲艾炷隔姜灸:7—9壮/穴,日1次。

(5)蕲艾温针灸:35—45分钟/穴,日1一次。

2、痰饮内阻证

治则: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蕲艾灸法治疗:

配穴:(1)脾俞、胃俞;(2)中脘、章门、丰隆、公孙。

灸法:(1)蕲艾条温和灸:两组腧穴交替施灸,45—60分钟/穴,日1次。

(2)蕲条器具灸:两组腧穴交替施灸,45—60分钟/穴,日1次。

(3)蕲艾炷着肤灸:两组腧穴交替施灸,7—9壮/穴,日1次。

(4)蕲艾炷隔姜灸:两组腧穴交替施灸,7—9壮/穴,日1次。

(5)蕲艾温针灸:两组腧穴交替施治,35—45分钟/穴,日1一次

3、脾胃虚寒证

治则: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蕲艾灸法治疗:

配穴:(1)脾俞、肾俞;(2)中脘、足三里、内关、神阙。

灸法:(1)蕲艾条温和灸:两组腧穴交替施灸,45—60分钟/穴,日1次。

(2)蕲艾器具灸:两组腧穴交替施灸,45—60分钟/穴,日1次。

(3)蕲艾炷着肤灸:两组腧穴交替施灸,7—9壮/穴,日1次。

(4)蕲春大灸法:①中脘至关元段任脉、足少阴肾经及足阳明胃经诸穴;②脊中至命门段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诸穴。交替施行蕲春大灸法,日1次。

(5)蕲春火灸法:①中脘至关元段任脉、足少阴肾经及足阳明胃经诸穴;②脊中至命门段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诸穴。交替施行蕲春大灸法,日1次。

马某,男,50岁,干部。2005年10月3日初诊:患者嗳气,呕吐清水病史10年余。半月前,因劳累受凉致呕吐复作,觉上腹胀满不适,隐隐作痛,嗳气,进食即吐,吐尽为止,服中西医药罔效,某院诊为:“胃神经官能症”。刻下:体瘦,表情淡漠,少气懒言,声低气怯,面色晄白,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此为脾胃虚寒,失于温煦,运化失聪之虚寒呕吐证。拟用蕲艾隔姜大灸法治疗,施灸部位:①仰卧位:中脘至关元段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诸穴;②俯卧位:脊中及命门段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诸穴。两组腧穴交替施灸,日1次。灸治3日后,诸症大减,已能进食;半月后,饮食增进,体力渐旺,后灸法改为2日1次,调养月余而愈。随访五年未发。

按: 蕲春大灸法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蕲春艾灸疗法”的代表性灸法之一,源自李时珍《本草纲目》之“灸发背痈疽方”,传承至今四百余年,该法量大力专,善治虚寒性疾病。

本案运用蕲艾大灸法于腹、背两组腧穴交替施行隔姜大灸,可温中健脾,和胃降逆。脾胃健,中阳足,则虚寒呕吐可止。

“反胃吐食,烧灰,入朱砂末少许,压舌下,甚效。时珍。”(《本草纲目·卷51》)



~

艾灸肚脐眼正确方法有哪些?
答:一般施灸3~9壮,对于急性病症可根据病情多灸,不拘壮数。 主要功效:此法对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和虚脱等证,具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凡大汗亡阳、肢冷脉伏之脱症,可用大艾炷连续施灸,不计壮数,直至汗止脉起,体温回升,症状改善为度。肚脐艾灸的操作方法 步骤1:先按「足叁里」的穴位。

清明艾灸怎么做 教你三种灸法
答: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督脉灸法操作复杂,可到中医院找专科医生来完成。温馨提示 清明之际艾灸应讲求阴阳平和,人们应根据自身体质,艾灸时间应控制好。一般白天艾灸不超半小时为宜。施灸过程中不慎烫伤皮肤,需防止感染,轻者可涂碘伏消毒后,予烫伤膏涂抹,严重者则需到医院就诊。艾灸保健尤为重要,另外...

艾灸可以隔着衣服灸吗 艾灸隔着衣服管用吗
答:2、悬灸 悬灸使用的工具是艾条,由艾绒卷材的棒状灸具;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种灸法。一般艾火距皮肤约3厘米,灸5—10分钟,可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烧伤皮肤,以红晕为度。操作方法,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三种方法。3、艾灸器灸 艾灸器又叫温灸器,现在市场多见的有铜制...

艾灸后头晕恶心是怎么回事
答:第二种是自身体质的问题。如果是阴虚体质,艾灸后阳气上浮,就会出现头晕、恶心。这种情况下多配合 肾俞、太溪、足三里等滋阴穴位,同时减少灸量和时间。下焦的时间可长一点,艾灸上焦,每个穴位时间尽量保持在5~10分钟即可,如果没有明显难受的症状再继续进行艾灸。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在10点之前...

艾灸要注意哪些事项?艾灸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答:艾灸的注意事项和禁忌?艾灸的注意事项有很多,方法不当对健康也是不利的,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具体内容吧。1、施灸体位注意艾灸时对体位的选择应该以施灸者能正确取穴,施术方便,患者感到舒适自然,并能持久配合为原则,常用的体位有以下几种:俯卧位:脐下可以放一小枕头,以便背部肌肉舒展,平坦,便于头...

艾灸肚脐眼正确方法有哪些?
答:一般施灸3~9壮,对于急性病症可根据病情多灸,不拘壮数。主要功效:此法对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和虚脱等证,具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凡大汗亡阳、肢冷脉伏之脱症,可用大艾炷连续施灸,不计壮数,直至汗止脉起,体温回升,症状改善为度。肚脐艾灸的操作方法 步骤1:先按「足叁里」的穴位。步骤...

艾灸排毒反应_正确的艾灸方法和手法
答:7.排火热邪毒有关的反应 排火热邪毒多以疮痒,痈肿,发烧,类似湿疹伴奇痒,面部或身体出现丘疹或好久以前长过脓包,现在又开始了,或大小便火烫灼热等反应形式外排。放心,只要彻底的排出就好了。 艾灸的 方法 以及操作手法 1、直接灸 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

请问什么是艾灸疗法
答: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它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 灸焫(音ruo,灸法的最早名词,现代统称为灸...

如何自己艾灸?正确艾灸方法是怎样的?
答: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

养生小知识100个艾灸
答:操作方法,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三种方法。 (2)。实按灸 施用药物艾条点然后,垫上纸或布,乘热按到穴位上,使热气透达深部组织的一种施灸方法。 (3)。隔物灸 是在穴位或部位上覆盖某些物品后,将艾条点燃后悬灸隔物的一种灸法,常用的有隔核 桃皮壳灸和隔蟾处皮灸。 温灸 温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