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天体都在不断移动,为何天上的星星位置却几乎不变呢?

作者&投稿:势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处于运动之中的。

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来看,绝对静止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一块石头摆在那里千年万年,看上去似乎不动,但组成石头的分子、原子却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的,如果一个物体从微观到宏观,都处于绝对静止的状态,那么这个物体的温度就会达到绝对零度,也就是零下273.15摄氏度。

世界上并没有能够达到绝对零度的物体,也没有能够实现绝对零度的空间,更没有绝对静止的物质。微观上如此,宏观上就更是如此了。在宇宙中,每一个天体,无论大小、无论形式、无论年龄,它们都处于不断运动之中,而且宇宙天体的运动是非常高速的。在这些高速运动的宇宙天体之中,自然也包括我们的太阳以及整个太阳系。



太阳系中所有的天体都是围绕太阳运动的,但我们很容易误以为太阳是恒定不动的。

其实不然,太阳不仅在动,而且还动得非常快,并且是带着太阳系所有的大小天体一起运动。太阳的运动速度可以达到每秒钟约240公里,这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飞快了。也就是说包括地球在内的所有太阳系天体在进行自转和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还在跟着太阳进行每秒钟240公里的高速奔跑,而我们却几乎忘却了这一点。

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位于银河系的猎户座悬臂之上,就像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一样,太阳带着整个太阳系也在围绕银河系的中心进行旋转,据计算,太阳以及整个太阳系每过2.26亿年就可以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



在银河系中有多达1000亿颗以上的恒星,它们都像太阳一样在运动,有的快些,而有的慢些。

在人类对于宇宙产生真正的认识之前,是很难想象恒星也会移动的。当人类仰望星空之时,所看到的漫天繁星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就是位置会发生变化的,而另一类则是位置适中恒定不变的。于是会移动的就被我们命名为行星,而位置恒定不变的就被命名为恒星。

比如木星的位置就会经常发生变化,因为木星与地球都围绕太阳公转,其速度并不相同,所以二者的位置关系就会经常发生变化。但大多数发光发亮的恒星,它们在天空中的位置始终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就是它们的距离太过遥远了。



太阳系之外的恒星通常距离地球非常遥远,最近的比邻星距离地球也有4.2光年。

距离越远,物体的运动就越不明显。比如飞机,一般的民航客机的飞行速度大约为每秒钟250米,而我们抬头所见的飞机,每秒钟恐怕连一厘米也移动不了。这是因为人眼在视物的时候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视角,一个是视力范围。

所谓视角就是物体进入眼睛的夹角。如果一个物体距离我们很近,我们关注该物体时,视力范围就会很窄,物体稍有移动,便能够察觉。反之,如果一个物体离我们很远,那么视角就会很小,同时视力范围变得很宽广,在宽广视力范围下的移动会变得相对微小,不易察觉。而那些恒星距离我们太远了,所以尽管它们在高速运动,但在我们看来,就是几乎没有移动分毫。



星星位置几乎不变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相对运动速度。

我们的太阳系以及太阳系之外的其它恒星都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的,由于运动速度并不相同,所以相对运动速度就会有大有小,如果一个恒星的运动速度和太阳完全一致,那么它自然看起来就是恒定不动的,如果它的速度和太阳相差很多,那么假以时日,我们就能够看到它的位置出现相对变化。

比如我们较为熟悉的北斗七星,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速度并不算大,但只要有充足的时间,它在天上的位置和形态还是会发生改变的,十万年以后的人类所见的北斗七星就会与现在的形状截然不同。还有一些天体由于和太阳的相对运动速度差距很大,而且距离地球又比较近,所以位置的变化就会比较明显,比如距地球6光年以外的巴纳德星,基本上每5年就能够看到它在天上的位置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参照物不同吗。是因为你站在地球上看,觉得天上的星星都是静止的。实际它们是匀速运动的,并且是有规律性运动。

我们在地球上观察任何一个物体,当在一个时间点上来看,确定其位置的依据就是它所处的空间坐标,那么,如果这个物体与我们相对静止,我们通过这个空间坐标就会很容易地找到它们,利用地图导航就是这个原理。而从我们地球的视角出来,标注星体在天空中的位置,就用这个时间点的星空图位置来表示,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它是远近不同的星体,在大气层上的投影而已。

因为天上的星星距离地球非常遥远,所以哪怕有在移动,从视觉上也看上去没有变化。

天上的星星距离我们太远了,就算地球一直在运动着,每天运动的距离也不足以让星星看起来有什么变化。

~

宇宙为什么会有黑洞?
答:大爆炸后的膨胀过程是一种引力和斥力之争,爆炸产生的动力是一种斥力,它使宇宙中的天体不断远离;天体间又存在万有引力,它会阻止天体远离,甚至力图使其互相靠近。引力的大小与天体的质量有关,因而大爆炸后宇宙的最终归宿是不断膨胀,还是最终会停止膨胀并反过来收缩变小,这完全取决于宇宙中物质密度的大小。 理论上...

为什么会出现宇宙
答:温度不断下降,原子不断形成。宇宙间弥漫着气体云。他们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恒星系统,恒星系统又经过漫长的演化,成为今天的宇宙。 物质现象的总和。广义上指无限多样、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狭义上指一定时代观测所及的最大天体系统。后者往往称作可观测宇宙、我们的宇宙,现在相当于天文学中的“总星系”。 2003年2...

你认为宇宙中到底存在时间吗?为什么?
答:也就是说,在宇宙之中,不同地方其实时间都是不一样的。质量越大的星球附近,时间过得越慢。 比如在太阳系,太阳、土星、木星的时间过得就比地球要慢,反而火星过得比地球要快,因为火星的质量更小一些。所以,如果人类真的要移居火星的话,那恐怕时间过的会更快。 而时间过得最慢的地方就是黑洞附近。这就让人...

宇宙是怎么形成的?
答: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虽然整个宇宙的大小尚不清楚,但可以测量可观测宇宙的大小,估计其直径为930亿光年。在各种多重宇宙论中,一个宇宙是一个尺度更大的多重宇宙的组成部分之一,各个宇宙本身都包括其所有的空间和时间及其物质。

宇宙是怎样形成的啊?
答:1980年,美国的古斯在热大爆炸宇宙模型的 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暴涨宇宙模型。这一模型可以解释目前已知的大多数重要观测事实。 宇宙图景 当代天文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宇宙是有层次结构的、物质形态多样的、不断运动发展的天体系统。 层次结构 行星是最基本的天体系统。太阳系中共有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什么是宇宙?
答:宇宙(Universe)在物理意义上被定义为所有的空间和时间(统称为时空)及其内涵,包括各种形式的所有能量,比如电磁辐射、普通物质、暗物质、暗能量等,其中普通物质包括行星、卫星、恒星、星系、星系团和星系间物质等。宇宙还包括影响物质和能量的物理定律,如守恒定律、经典力学、相对论等。

宇宙的外面一层是什么
答:原本人们想象宇宙会因引力而不在膨胀,但是,科学家已发现宇宙中有一种 “暗能量”会产生一种斥力而加速宇宙的膨胀。 大爆炸后的膨胀过程是一种引力和斥力之争,爆炸产生的动力是一种斥力,它使宇宙中的天体不断远离;天体间又存在万有引力,它会阻止天体远离,甚至力图使其互相靠近。引力的大小与天体的质量有关,...

宇宙怎么来的啊?
答:宇宙图景 当代天文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宇宙是有层次结构的、物质形态多样的、不断运动发展的天体系统。 层次结构 行星是最基本的天体系统。太阳系中共有九大行星: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和冥王星。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卫星绕其运转,地球有一个卫星 月球,土星的卫星最多,已确认的有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