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庞统、法正,从正史上看,谁的谋略才能会更胜一筹? 卧龙凤雏第一者可平天下,诸葛亮和庞统,究竟谁的计谋更胜一筹?

作者&投稿:仲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导语:刘备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位军师,那便是诸葛亮、庞统和法正。诸葛亮帮助刘备夺取荆州,庞统帮助刘备夺取益州,法正帮助刘备夺取汉中。三个人成就了刘备的宏图大业,可以说刘备之所以能够成为帝王,少不了他们出谋划策。那么非要在智谋方面,给他们排个名。

我个人认为,法正要优于诸葛亮,诸葛亮要优于庞统。这种排名当然会得罪很多人,因为不同的人喜欢的对象不同。有些人认为诸葛亮是三国第一智囊,也有人认为法正这些年被吹上了天。这里只谈智谋,不谈整个人生的功绩。
 


01法正成为刘备最信任的谋士,不是没有道理。刘备进入益州之前,其实法正和张松就已经在谋划着如何出卖自己的主子刘璋,将益州的土地送给刘备。这俩吃里扒外的家伙,还自认为是做了非常英明的选择。所以后来张松全家被刘璋杀害,法正因为藏得比较深,而且投降的速度非常快,所以躲过一劫。

成为刘备军师以后,法正帮助刘备完成了夺取益州的最后一步,到这里他只是负责迎接刘备,扫清刘备在道路上的障碍,夺取益州真正的决策者还是庞统。占领益州以后,法正立刻上书表示一定要夺取汉中,否则益州门户大开,睡觉都睡不安稳。刘备觉得他说的非常有道理,便放弃了荆州三郡,换取夺取汉中的机会。

当时汉中已经是曹操的地盘,但是曹操没有立刻带兵南下直取益州,这说明曹操并不打算要益州这块地盘。这个时候曹操只留下了夏侯渊、张郃镇守该地区。法正告诉刘备,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拿下汉中,益州便可高枕无忧。虽然道路艰险,可是刘备还是听从了法正的建议。明年卒,时年四十五。

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谥曰翼侯。赐子邈爵关内侯,官至奉车都尉、汉阳太守。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三国志》

法正跟随刘备一路北上汉中,在夺取汉中的过程中,不断为刘备献策献计。不仅击败了曹操大军,而且斩杀了曹操爱将夏侯渊。最终成功拿下了汉中。曹操得知是法正指导刘备拿下的汉中,心中顿时凉了半截。此后匆匆撤兵,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可惜法正不久便死掉了,否则一定还能为刘备开疆拓土。当时法正深受刘备喜爱,可是他人品不是很好,回到益州不断打击曾经跟他有过节的人。完全违背了蜀令,就连诸葛亮都叹息,法正深得刘备钟爱,我们的话刘备是听不进去的。
 


02主管了是刘备最忠诚的谋士,为蜀汉辛劳27年。说起诸葛亮本尊,那是如雷贯耳。千古第一名相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从出山开始,一直辅佐刘家父子,不管道路多险阻,从来没有更换门庭。在刘备活着的时候,诸葛亮为刘备谋划三分天下,帮助刘备夺取了荆州的地盘,让刘备初次尝试做了一把地方诸侯。后来又带兵进入益州,帮助刘备拿下了益州。

在夺取汉中的过程中,诸葛亮主要负责后勤力量。很多人瞧不起这后勤力量,其实是大错特错,因为后勤永远都比前线重要,这是肯定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吃的,就算是天兵天将,也不可能支撑多久。曹操要不是烧了袁绍在乌巢的粮仓,他压根就不可能打赢官渡之战。吃饭都得不到保证了,你还指望人家为你卖命?

张松书与先主及法正曰:“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释此去乎!”松兄广汉太守肃,惧祸逮己,白璋发其谋。於是璋收斩松,嫌隙始构矣。璋敕关戍诸将文书勿复关通先主。先主大怒,召璋白水军督杨怀,责以无礼,斩之。乃使黄忠、卓膺勒兵向璋。先主径至关中,质诸将并士卒妻子,引兵与忠、膺等进到涪,据其城。---《三国志》

所以说后勤粮草的供给,才是战争胜败的关键。诸葛亮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把汉中所需要的粮草都供应到位,那实行相当不容易的。粮草的搜集和运输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诸葛亮不是本地人,也一定会引起各种反抗,很难想象诸葛亮是通过什么手段做到了这件事。当然诸葛亮最出色的功绩,那是在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成为了蜀汉帝国军政一把抓的领袖级人物。

他带领蜀汉大军六出祁山,多次对曹魏进行了沉重的打击。在内部平定内乱,稳定民心,注重民生发展,依法治国。这些都让人叹为观止。很难想象一个一千多年以前的人,能够完成这么多伟大的事迹。不过在谋略方面,诸葛亮的确要略逊色于法正,毕竟在蜀汉建国以后,他没有开拓疆土,只是维持了稳定。虽然不易,却无奇谋。
 


03庞统是刘备最心痛的谋士,出师未捷身先死。三大谋士当中,最让人心痛的当然是庞统。作为入川的主要负责人,庞统负责刘备军中的所有事务,可见他的能力是相当强悍的。庞统不仅仅是简单的谋士,他是刘备的军师,是负责军队所有事务的人。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庞统的能力,不在诸葛亮之下。当时诸葛亮留守荆州,而庞统跟随刘备入川。

这不是在冒险,而是经过充分考虑以后的决定。帮助刘璋攻打张鲁,那是假的。他们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夺取益州。在击退张鲁以后,进退两难的刘备,得到了庞统上中下三策的建议,最终刘备选择了中策,诱杀刘璋手下几员大将,从而为夺取益州扫清了大量障碍。撕破脸以后,庞统建议刘备直奔成都而去。可就在进军成都的路上,庞统被射杀身亡。

说庞统是自杀,是为了给刘备找理由夺取益州,这简直是荒谬之谈。庞统被杀的确是一个意外,当时刘备已经在攻打雒城了,早就已经明目张胆地夺取益州,还要什么理由?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於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於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三国志》

庞统是因为亲自带兵攻打雒城而死,其实这也算是他算漏了一件事,山城不好打。刘备被困在雒城之外一年多时间,这是庞统最失败的策略,对地形不够了解,或许是其中原因之一。所以说庞统存在的时间跟法正一样,并没有太久。不过刘备却时常为庞统落泪,可见庞统在他心目中的地位相当高。
 


 总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其实我这样的排名是不正确的,因为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答案。这里只是作为一个参考而已。我把他们的生平大略地写出来,至于谁高谁低,其实就是每个人的评判标准不一样了。文无第一,在谋略方面,很难说某个人一定可以处于第一位置,因为涉猎的方面不同。

比如说东吴的周瑜,他就擅长水战,陆战水平很普通,你能说他的谋略不高吗?庞统和诸葛亮善于掌控全局,可是对山地的了解,真的比不上法正,但是也不能说他们的谋略就一定不如法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姜维多次输给邓艾,不是因为姜维领军能力不如邓艾,而是因为邓艾是个地理学家,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地理。在山地战中,你跟一个地理学家斗,不输才怪。

参考资料:《三国志》



庞统的谋略会更胜一筹,因为是庞统的计策帮助刘备得到了益州才有最后的蜀汉政权。

诸葛亮、庞统、法正这三个人都是刘备的左膀右臂,可以说其作用性对于刘备来说是一样的。这三个人各有所长,很难比较出上下来。

应该是诸葛亮的谋略更胜一筹,只有这样才能显现出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的意义

在正史上,法正存在对蜀国的建立意义重大,是刘备最好的谋士。法正成为刘备的军师以后,帮助刘邦拿下汉中,斩杀了夏侯渊,建立了强大的蜀国,刘备称汉中王,可以正面对抗吴国和魏国。

从正史上看,法正和庞统谁更有谋略?~

简单总结几句。

法正在奇谋方面还是有了出色表现的机会,集中反映在汉中会战上。

庞统的表现比较少,但是陈寿把他比作荀彧,如果所评属实,应当属于谋主与股肱综合的人才。

而诸葛有萧何之才,且善于战略形势的规划。

综上,法正属于军事谋主,至少从历史记载来看,在刘备集团中,军事谋略无出其右者。

庞统属于综合型人才,可能略偏军事。因为刘备看人是神准的,从他带庞统入川,可以侧面反映其军事才华,但是毕竟历史上的记载太少了。

诸葛属于政治股肱,是内政方面和战略规划的人才。

几个人各有千秋,其实难分个绝对的上下来。

二人各有所长,庞统更善于行军打仗,而诸葛亮在治国的计谋上更胜一筹。“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平天下”这句话是水镜先生司马徽所说的。诸葛亮和庞统的计谋差异可以从刘备对他们的任用上来看出。在刘备入川的时候,选择的是庞统,而让诸葛亮留守后方来提供粮草等战略物资。由此可以看出,在排兵布阵和实战操作等方面,庞统更胜一筹,而在建立蜀国后进行朝政处理时,诸葛亮大放异彩。

在《三国志》中,诸葛亮单列一章,而庞统和法正合为一章,但这并不代表诸葛亮是全方位领先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庞统早逝。史官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堪比管仲,肯定了他的治国能力。而对庞统的评价则是,喜欢热闹,善于谋略,可见在计谋这方面,庞统确实是无人能出其右的。

另外从个人声誉上来讲,诸葛亮要远高于庞统,尤其是正史和民间声望,基本上三国之中无人能比。如果庞统没有早逝的话,二人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有比较明显区别的。在对于国家的忠心程度以及心智、品德、情商、格局等方面,诸葛亮应该是最为出色的,所以即使庞统活着的话,诸葛亮仍然是白帝城托孤的唯一人选。

水镜先生所说的这句话来自于《三国演义》,是经过了演绎的说法,正史中并没有这句话的出处。但通过这句话可以了解到,庞统的才学是可以与诸葛亮相比肩的,在他们的师傅水镜先生司马徽眼中,二人的实力不相上下,可以齐名。

史实中的诸葛亮与庞统
答:不久之后,经过精心策划,再加上益州内部张松、法正、孟达等人的策应,入川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诸葛亮、庞统各司其职,前者负责留守荆州、巩固后方,后者负责辅佐刘备,进占益州。两人之所以作出如此分工,也是有着重大意义的。在当时的情况下,进占益州和巩固荆州是同等重要的大事,不进占益州,则不能实现一统天下、兴复汉室...

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
答:诸葛亮为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备受赞誉的人物,《三国演义》更将他描绘成一个能神机妙算、未卜先知的智慧之神。他辅佐刘备建立蜀国,其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人生与品格,是人们心中非常完美的形象。实际上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从诸葛亮出山到刘备去世的十五年里,诸葛亮并非像...

诸葛亮 庞统从师的故事
答:当诸葛亮回来后,他又故作惊问:“军粮已经够用,为何突然退兵?”于是,诸葛亮在上朝时拿出李严的书信为据,与许多将士一道签名上表,弹劾李严,将他免为庶人,流放到梓潼。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大军出斜谷,据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县南四十里)。此次出兵,事先与东吴...

历史上有诸葛亮吗
答:在荆州时候刘备还拜了一个军师,这个人就是庞统,此人与诸葛齐名,除了献上连环计策,我却看不出他有哪点能耐。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刘备,使击张鲁。庞统随去,却与诸葛争功,最终落得“落凤坡”的下场。诸葛亮这才离开荆州,荆州的事务嘱托关羽负责,诸葛亮开始了自己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攻克成都。在《三...

诸葛亮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
答:刘备白帝城托孤辞世,诸葛亮以相父身份,辅佐幼主刘禅,治理蜀国,此时的诸葛亮虽为相父,实为蜀国不是皇帝的皇帝,摄军政大权于一身,独步于蜀国政坛上,纵横驰骋,颇为得志,失街亭后的自贬,也是做做样子,权力丝毫未减,仍在蜀国政坛上叱诧风云,威风不减当年。客观地看,诸葛亮治理蜀国那些年,...

《三国演义》里面的哪个人物和真实历史反差最大呢?
答:当时在夺取巴蜀的前线,刘备的谋臣是法正和庞统。但庞统早死,法正就是刘备的第一谋臣。法正定奇谋拿定军山,取汉中,固益州,诸葛亮基本是旁观者。陈寿把法正和程昱、郭嘉等人比较,认为他们都是三国顶级谋士,这里没有诸葛亮。(图:诸葛亮的游戏形象)刘备死后,诸葛亮才独当一面,但主要功劳还是...

三国所有人物简介
答:庞统法正没有封侯 吴国将领周瑜 食邑四县 养兵四千 鲁肃 并周瑜兵 及其食邑 养兵万人 吕蒙 并鲁肃并及其食邑 养兵万人 封孱陵候 陆逊 封江陵候,养兵数万 张昭 封娄侯 食邑万户 顾雍 封阳遂乡侯 诸葛瑾 封宛陵侯 步骘封 封临湘侯 悠悠三国长河,产生过无数的著名人物。他们曾经指点江山,显赫无比;或运筹帷幄,...

三国志里谁的智谋排名
答:1.诸葛亮 2.司马懿 3.陆逊 4.周瑜 5.庞统 6.郭嘉 7.曹操 8.姜维 9.邓艾 10.吕蒙 若不论人品,单论智谋而言,贾诩的智谋应是第一位。其实这只是《三国演义》中的排名,如果换成历史上的排名,诸葛亮、司马懿、陆逊、周瑜和曹操应该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司马懿没有让诸葛亮得到一寸土地;周瑜...

关于诸葛亮的资料
答: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东汉末年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蜀汉(季汉)丞相,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发明家及散文家。隐居隆中,自比管仲、乐毅,人称“卧龙”。刘备三顾始见之,为备画据荆益、联孙权、拒曹操之策,佐备取荆州,定益州,遂与魏、吴成...

诸葛亮的三国故事
答:司马夫听了请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他图。司马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司马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