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湿气重吃什么 六款靓汤祛除湿气 湿气太重要喝什么汤好

作者&投稿:焦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玉米萝卜排骨汤
玉米萝卜排骨汤是一道以玉米、萝卜及排骨为主要原料,精心煮制而成的汤菜菜肴,汤浓而清香,朴素而淡雅。玉米胡萝卜排骨汤清淡可口,营养丰富,尝尝是很不错的选择。
1.胡萝卜削皮,净切小块;玉米洗净切小块;生姜洗净拍松。
2.排骨洗净后砍成块,用开水氽烫。
3.砂锅内加适量水和排骨块、胡萝卜块、玉米块、生姜,煮开后改小火煲2小时。
4.加精盐、味精即可。
二、银耳雪梨炖瘦肉
银耳雪梨炖瘦肉是一道传统的汉族药膳。养阴润肺,生津润肠,降火清心,适合冬季咳嗽、心烦等症状。将猪肉洗净飞水切块,再与洗净的银耳、切块的雪梨和蜜枣放入炖盅内加清水300ml,隔水炖1小时即可。
三、海带排骨汤
海带排骨汤, 是浙江一带的汉族传统名菜,属于浙菜系。此汤菜肉烂脱骨,海带滑烂。整菜味美,汤鲜。非常易做又美味的家常益精补血汤。此菜品汤鲜味美,海带含有丰富的钙,可防人体缺钙,还有降血压的功效。
四、茶树菇
茶树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无污染,无药害,集营养、保健、理疗于一身的纯天然食用菌。茶树菇炖鸡汤具有消脂,清肠胃,有瘦身作用。茶树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无污染,无药害,集营养、保健、理疗于一身的纯天然食用菌。
五、栗子莲藕汤
栗子莲藕汤是一道传统的传统名点。把生栗子剥皮备用;莲藕洗净去皮切成5毫米的片,用加了白醋或柠檬的水泡10分钟;生姜切成大片儿;将栗子、姜和莲藕放入紫砂煲中,加入1200ML纯净水,调到老火汤即可。喝汤的时候加入适量糖和葡萄干。
六、山药老鸭汤
山药老鸭汤是一道由山药和老鸭为主要材料做成的菜品,属于汉族地区家常菜汤。
1.将斩件老鸭洗净沥水备用;生姜分做两份,刀背拍松,小葱洗净挽成两个葱结备用;大锅坐水加热,放入生姜1份葱结1个,大火煮沸后淋入料酒小勺,下鸭块氽烫至血腥浮沫泛起捞出冲洗干净,沥干水备用;
2.将山药洗净刮去外皮,切滚刀块状,清水浸泡备用;
3.将氽水后的鸭块放入汤煲中,一次性加入足量清水,汤煲内投入生姜1份葱结1个,中大火煮开,将汤滚后泛起的浮沫再次撇清;
4.去皮山药控干水分投入汤煲内,再次滚开锅后,转小火煲至山药软糯鸭块肉可用筷头戳透(约2个钟),调入精盐,少许胡椒粉即可熄火。

除湿要健脾,肝火旺了会克脾造成脾湿。所以要多吃些山药,山楂,小米,薏米(与红豆配合),茯苓等,少吃肉食,吃多了会生湿热,多吃五谷杂粮,适量吃蔬菜水果,不能吃凉食及水果(对脾胃不好)。冬季湿气重吃什么 六款靓汤祛除湿气

湿气重喝茶去湿气是管用的

冬季湿气重吃什么 六款靓汤祛除湿气~

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肢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湿气重让人难受,做个生活有心人,将体内的湿气祛除,远离疾病。
  1.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而且拔罐相对操作方便,很适合在家中自我养护身体,祛除湿气。
  2.越懒越要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3.食疗
  (1)清热祛湿粥
  【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用法】温热服食。
  【疗效】清热祛湿。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注意事项】大便干结者不宜用。
  (2)鲜土茯苓煲猪汤
  【原料】鲜土茯苓200克、猪[月展]肉500克、生姜1~2片。
  【制作】鲜土茯苓洗净,切片状;猪[月展]肉洗净,整块不必刀切。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疗效】祛湿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4.避环境的湿
  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1).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2).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3).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
  (4).水分摄取要适量。
  5.避开生冷、甜腻食物,别喝酒
  外部环境仅仅是诱因,体内环境太湿才是主因。陈伟说,中医认为脾胃主湿,所以,在湿气如此重的环境中别吃伤脾胃的食物。比如,凉拌食品,冷饮。喜欢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为“甜腻化湿”。另外,酒助湿邪,酒精少碰为好。
  6.多用葱、姜、蒜
  葱、姜、蒜是我们家用最普通的几种调味料,它们在为我们的菜肴增加味道的同时,还有着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在春天里,万物生发,本身就应该多吃一些葱、姜、蒜,而针对体内的湿气,我们还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为防内湿,切勿过量食生冷瓜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腻及暴食。此外,用莲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等健脾利湿之品适量煮粥食用,可护脾胃,祛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