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汉武帝的五位心腹大臣

作者&投稿:佘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纵观历史长河,汉朝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大一统帝国。古语有云: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事实上,大汉王朝强盛起来的显著标志之一,便是具备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的即位。以下是汉武帝的详细介绍:
汉武帝,刘姓,名彻,西汉王朝的第五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与秦始皇嬴政一同被誉为千古一帝。
汉武帝执政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
汉书评叙刘彻雄才大略,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在中国历史书内,秦皇汉武经常互相衔接。他的功业,对中国历史进程和之后西汉王朝的发展影响深远。
由上观之,汉武帝刘彻的一生,是彪炳史册的一生,是开疆拓土的一生,也是威震四海的一生。而成就刘彻这一历史功业的,除了他本人之外,还有他的这五位心腹大臣:
第一位:卫青
西汉名将,著名军事家。他是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元狩四年春,汉武帝以十四万匹战马及五十万步卒作为后勤补给兵团,授与卫青与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步兵和运输物资的军队十万余,兵分两路,跨漠长征出击匈奴,史称漠北之战。
事实上,正是通过漠北之战,大汉王朝才真正彻底击溃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迫使匈奴逐渐向西北迁徙,十几年内再无南下之力。作为这一战役的前线总指挥,卫青自然功不可没。
第二位:桑弘羊
西汉时期政治家、理财专家、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之一,官至御史大夫。
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十三岁时以精于心算入侍宫中。自元狩三年起,在武帝大力支持下,先后推行算缗、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制改革、酒榷等经济政策,同时组织六十万人屯田戍边,防御匈奴。
桑弘羊所实施的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大幅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武帝继续推行文治武功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后元二年,汉昭帝即位,桑弘羊迁任御史大夫,与霍光、金日_等受武帝遗诏,同为辅政大臣。
历史已经证明:作为汉朝顶级的理财家,桑弘羊在长达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桑秉持工商富国的思想,极力主张和践行工商官营,主持或参与制定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和制度,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作为出色的政治家,他对政府管理和军事外交亦作出过较大贡献。
第三位:霍去病
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病因其杰出的军事才能,被世人誉为汉军军魂。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他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在中国军事史上,霍去病是把闪电战或速战发挥到淋漓尽致的一代名将。在漠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南之战这三次汉匈战役中,霍去病率领轻骑兵,成功取得了汉军速胜的成就。
第四位:主父偃
汉武帝时期名臣,推恩令的幕后策划者,也是大一统主张的积极倡导者。
主父偃出身贫寒,早年学长短纵横之术,后学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齐国时,他受到儒生的排挤,于是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王国,但都未受到礼遇。
元光元年,主父偃来到长安。而后直接上书汉武帝刘彻,当天就被召见,与徐乐、严安同时拜为郎中。不久又迁为谒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迁四次_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与此同时,他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主张。
事实上,汉武帝正是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才颁布了著名的推恩令,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西汉王朝错综复杂的诸侯王国问题。
第五位:张汤
西汉时期名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酷吏。
张汤因为处置陈皇后、淮南、衡山谋反之事,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他先后晋升为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与赵禹编定越宫律、朝律等法律著作。用法主张严峻,常以春秋之义加以掩饰,以皇帝意旨为治狱准绳。
与此同时,张汤曾助武帝推行盐铁专卖、告缗算缗,打击富商,剪除豪强,堪称汉武帝的一把极其锋利的匕首。正因为张汤颇受武帝宠信,因此他多行丞相事,权势远在丞相之上。
更为可贵的是,张汤死后家产不足五百金,皆得自俸禄及皇帝赏赐。他为官清廉俭朴,不失为古代廉吏。
综上,卫青、桑弘羊、霍去病、主父偃和张汤五人堪称汉武帝最为信任的心腹大臣。有趣的是,这五人均出身寒门,但都得到汉武帝的赏识,从侧面反映了汉武大帝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胸襟和气度。


~

汉武帝有哪些故事
答:可是,他见了汉武帝,照样又胡乱编造了一套谎话。汉武帝等他的心腹一回来,才知道栗大根本没有到东海里去,更没有见到什么神仙。汉武帝想不到最后还是上了当,不由得恼羞成怒,马上派人把栗大抓起来砍了。 就这样,汉武帝费了许多年的功夫,花了无数的金钱,甚至还赔了自己的女儿,最终还是没有找到什么神仙。金屋...

刘弗陵是刘彻亲生的吗?有什么依据?
答:他也是真的很宠爱刘弗陵,尽管刘弗陵是自己的幼子,但是汉武帝刘彻还是将其立为太子了,在汉武帝刘彻病故之前,汉武帝刘彻还找了四位心腹大臣去辅佐刘弗陵,很显然是真的希望刘弗陵能够成大器,所谓“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生源”,汉武帝刘彻对刘弗陵就是如此。

克里蒙梭这个人为了自己的繁荣甚至放过了他的小女儿
答:做了车马总管,位列九卿。后来上官桀与霍光一起,为平定莽河罗、莽童兄弟的叛乱立下功劳,被封为安阳侯,成为汉武帝的心腹。汉武帝病危时,与霍光、金日、桑弘羊一起成为四大大臣之一,在朝廷的地位仅次于霍光。精于算计的上官桀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将霍光的女儿嫁给了儿子上官安,...

为什么卫青死后,汉武帝诛杀了其整个家族?
答:汉武帝晚年犯了痴呆症还是怎的,立即抓捕了公孙敬声,连同他的父亲也不能幸免,要知道公孙敬声的父亲可是当朝丞相,但汉武帝并没有给予面子,处死了父子俩。(汉武帝)汉武帝余怒未消,让心腹大臣江充继锲彻查巫蛊之事。这江充是一代佞臣,知道汉武帝最恨这个,便想方设法地用严逼供,以屈打成招的...

汉武帝晚年是如何暴死的?
答:汉武帝对这一套很迷信。有一天中午,他正躺在床上睡觉,忽然梦见几千个手持棍棒的木头人朝他打来,把他给吓醒了。他以为有人在诅咒他,立即派江充去追查。江充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家伙,他找了不少心腹,到处发掘木头人,并且还用烧红了的铁器钳人、烙人,强迫人们招供。不管是谁,只要被江充扣上“...

李广利的军事能力如何?谁比卫青强?
答:汉武帝见卫青如此优秀,封他为关内侯。后来,卫青一步步成为汉武帝的心腹大臣。他征匈奴七次,立下赫赫战功,最后当上了傅将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卫青一生勇武,功勋卓著。他死后,汉武帝很伤心。同样是汉武帝的妹夫,李广利和卫青意见不一。李广利是李家的长子,他的妹妹李是历史上有名的美人,...

窦太后为什么阻挠汉武帝推行新政?
答:原因很简单,因为两个人喜欢的思想不同。窦太后是黄老思想的忠实拥护者,她很喜欢看《老子》,并把它作为人生之书。窦太后不但自己读这本书,还让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读这本书。而汉武帝虽然是在黄老思想的影响下长大的,但他喜欢的却是儒家思想,在他第一次大力推行儒学的时候,就遭到了窦太后的强烈...

为何卫青一死,汉武帝立刻灭了他卫家,卫青做了哪些事情?
答:汉武帝年轻时候有雄才大略,敢于用人。但年老的他疑心重,性格偏执,开始对心腹下手,他的心腹大臣大多数下场凄惨。卫青虽然去世早,但汉武帝依旧忌惮卫家的权势。卫子夫失宠看似是因为年老色衰,比不上钩弋夫人漂亮。实际上是汉武帝想扶持新的势力打压卫氏一派,宠爱一个家底并不深厚的钩弋夫人,不会...

汉武帝刘彻:开创了西汉盛世,晚年却变得昏庸
答:刘彻后宫有多位佳人先后失宠,为重新获得帝王的恩宠,后宫诸位多邀请女巫入宫,试图以巫术达到目标,同时对其所嫉妒者便施以巫蛊之术,一时间后宫迷乱,时有发生因后宫的巫蛊之事而牵连朝中大臣的事件.后来江充和苏文的构陷,说太子刘据利用巫蛊来构陷皇帝,刘据后来自杀,高寝郎田千秋为刘据喊冤,刘彻醒悟...

面对狱吏的凌辱,汉朝的大臣有什么样的举动?
答:汉武帝时期有两大外戚,一个是窦太皇太后的侄子窦婴,另一个是王太后的胞弟田蚡,两人都曾担任丞相之职,著名的“田窦之争”便是这两人之间的较量。两人争斗的结局很明显,最后没有胜利者(一个被处死,一个被吓死),而有一个人却趁机站在了权力的最高峰,那便是韩安国(代理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