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物质溶解度?

作者&投稿:独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利用稀溶液的依数性判断。

稀溶液与纯溶剂相比某些物理性质会有所变化如蒸气压下降、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和渗透压的产生。这是多组分系统中化学势随组分数而表现出来的自身变化规律,溶液的依数性只有在溶液的浓度很稀的时候才有规律,而且溶液越稀,其依数性的规律性越强。

依数性与溶质的本性无关,由溶质粒子数目的多少决定,因此被称为稀溶液依数性。

1、非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质是以分子形式进入溶剂的,故其依数性很有规律,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粒子数(即分子数)密切相关。

(1)蒸汽压降低

从分子运动论的角度分析可知,液体的蒸气压就是液体和蒸气建立平衡时的蒸气压力,它与单位时间里由液面蒸发的分子数有关。由于加入少量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质,必然降低了单位体积溶液内所含可挥发溶剂分子的数目,溶液表面也会被部分难挥发的溶质所占据。

因此单位时间内逸出液面的溶剂分子数相应减少,这样蒸气中含有较少的溶剂分子(气相)即可与溶液(液相)处于平衡状态,即形成了溶液蒸气压低于纯溶剂蒸气压的状态。同一温下,纯溶剂蒸气压与溶液蒸气压之差称作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2)沸点上升

液体的沸点是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的温度。溶液由于蒸气压低于纯水蒸气压,故在100℃时溶液蒸气压小于外界压力,要想使溶液的蒸气压达到101. 3kPa,必须升高温度,因而溶液的沸点高于纯溶剂。溶液的沸点上升(△ Tb ) 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m(1kg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3)凝固点下降

物质的凝固点是其固态蒸气压等于液态蒸气压时的温度,纯水在0℃ 时结冰,冰的蒸气压等于水的蒸气压。 当难挥发性溶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溶液的凝固点就是溶液中溶剂与纯固态溶剂具有相同蒸气压时的温度。

因为溶液蒸气压下降,使得冰的蒸气压大于溶液蒸气压,冰、液不能共存。冰溶解,故溶液在0℃ 时不能结冰。 当温度继续降低时,由于冰随温度降低蒸气压下降的程度大, 溶液蒸气压下降的程度小, 在0℃ 以下的某温度时,它们二者可达到相等。

此时即为冰、液共存点,也就是此溶液的凝固点。它要比纯溶剂(如水) 的凝固点低。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Tf ) 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同样是成正比关系。

(4)溶液的渗透压

半透膜具有选择性的允许水或某些小分子透过,而不允许其他分子透过的性质。稀溶液在半透膜表面扩散速率大,浓溶液因为单位体积内溶剂分子数

~

溶解性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答:相似相溶啊,看分子结构是否是极性,因为水是极性的,所以极性结构的就易溶于水,非极性的就难溶于水。好像过去化学上是这么说的,十几年过去了,也许错了吧。其他人的回答是:若是无机物,把溶解表里的不溶物对照一下就知道了。物质的溶解性介绍溶解性表 离子种类 OHˉ NO3ˉ Clˉ ...

关于如何测量物质的溶解度
答:⒉在恒温水浴加热下,配制硝酸钾饱和溶液 ⒊取一定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倾入蒸发皿中,称量并记录(溶液质量=总质量-蒸发皿的质量)。⒋加热蒸发皿中的溶液至干,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量并记录(溶质质量=此时的总质量-蒸发皿的质量 ,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⒌用溶解度公式即可求出该物质的溶...

用溶解度曲线怎么判断该物质的溶解度
答: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任意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可以查出溶解度一定时的溶液温度;可以根据一定温度下溶质与溶剂的质量关系判断该温度时所得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可以根据溶解度曲线走势判断温度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故选D

如何查溶解度?
答:溶解度注意事项 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当溶液达到饱和溶解度时,溶质不在继续溶解,此时可观察到溶液里面有固体物质未溶解或晶体析出,因此,可利用这个规律,要知道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分别在相同溶剂(比如100ml)中加入溶质(需要溶解的物质),在不断加入过程中随先看到浑浊(已经溶不进去了)谁的溶解...

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可溶还是不可溶的?
答:溶解性的分类标准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质量为(溶解性是由2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决定的):1、难溶或不溶: <0.01g ;2、微溶: 0.01~1g ;3、可溶: 1g~10g;4、易溶:>10g。如果一种溶质能够很好地溶解在溶剂里,我们就说这种物质是可溶的。

如何判断不同溶液的溶解度的大小?
答:1、当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时,可以比较不同溶液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来比较该温度下,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2、当降低(升高)温度后,原溶液的溶解度也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降温之后仍然是饱和溶液的还可以通过降低温度后的溶解度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3、当降温(升高)后溶液变成不...

如何通过计算判断物质是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答:溶解性是物质在形成溶液时的一种物理性质。它是指物质在一种特定溶剂里溶解能力大小的一种属性。溶解度是指达到(化学)平衡的溶液便不能容纳更多的溶质,是指物质在特定溶剂里溶解的最大限度。在特殊条件下,溶液中溶解的溶质会比正常情况多,这时它便成为过饱和溶液。每份(通常是每份质量)溶剂(有时...

怎么判断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答:溶度积常数越大,溶解度就越大。溶度积数值越大,说明其溶解度越大。反过来就是溶解度越大,溶度积越大。溶度积是微溶盐抄存在溶解平衡时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本身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一般来说,主要是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温度影响小。溶度积的作用 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晶体与溶解在溶液中的离子...

有机化学如何判断物质是否溶于水?
答:附: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3...

怎么区别物质的溶解性,有什么窍门?
答:硫酸盐除硫酸钡,(硫酸钡也不溶于水和稀硝酸)碳酸盐溶钾钠铵,(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都溶于水;另外碳酸镁是微溶,在初中里都当作不溶)溶碱钾钠钙和钡(可溶性的碱只有KOH、NaOH、Ca(OH)2、Ba(OH)2)其中碳酸铝、碳酸铁、氢氧化银极易分解.物质的溶解度在10克以上为易溶物质,在10克和1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