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和青龙有什么关系 总是听说什么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类的神兽,它们跟人类有什...

作者&投稿:弭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蟠龙是中国汉族民间传说中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古代汉族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

青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灵兽。属于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之一,中国古代最令妖邪胆战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以五行论,东为青色 ,故青龙为东方之神,亦称“苍龙”。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自黄帝授命于天,威泽四方,龙就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中国的象征。在东方传说中,青龙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

中国传统中龙的分类很多
蟠龙是比较低级的一个,一般认为盘在地上没有升天的龙是蟠龙,按照描述,应该是比蛟龙还要低级,代表蚯蚓之类的东西。建筑装饰中把柱子和天花板上装饰的龙成为蟠龙。应该是没有角的形象。
青龙,一种理解是青色的龙,一种理解是四圣兽中的东方青龙。青色可以理解为蓝色也可以理解为黑色。东方青龙是跟白虎朱雀玄武一个级别的,在星宿中管辖东方天空的星宿。在五行中代表木。

青龙与龙有什么差别?还是它们根本就一样?~

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作为龙的传人,不能对中国的龙文化一无所知。不了解龙文化,就无法了解古老的中华文明。龙的原形是什么?龙的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象与文化含意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龙在中国文化中有何影响?这些问题在远古时代就不断地以不同方式困扰人们,至今也未全部解决,还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这里,我们将追寻龙的踪迹,进入远古的历史和龙的世界,去了解、探索龙的奥秘……

龙的起源——身世之谜(一):


两千三百年前,一位诗人同时又是哲人的士大夫在洞庭湖畔徘徊。他时而低首思索,时而仰天咏叹。在珠走玉盘级的诗句中,他把积郁在心头的那种疑惑一泻而出:

那远古的初态,是谁传告下来?
天地还未成形,凭什么来考证?
日夜水分,一片黑暗。
有谁能分辨极限?
天气运动,克盈无形。
如何可以识得天地?
禹用应龙。
如何沟通江海?
应龙怎样以尾划地?
江河流向海洋,有何经历?
日光无处不到,
烛龙如何再照?
太阳尚未升起,
神树为何闪耀光华?

这位士大夫就是春秋时期的著名诗人屈原。

上面的诗句来自他的《天问》。在诗中,屈原一口气提出了百余个问题,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传说,他都大胆地提出了怀疑,自然,“龙”这个神物也没逃脱他那敏锐的目光。因为传说当年大禹治水时,曾有应龙(一种有翼的龙)以尾划地,为禹指出疏导洪水的路线,于是才有后世江河的浩荡。

龙的起源——身世之谜(二):


在屈原的时代,对龙敢于疑问的人毕竟是少数,因为龙具有神的意象。但屈原提出的这类问题,却一直在历史的山谷中激起回响。当我们倘佯于九龙壁前,漫步于紫禁城中,或仁立在太和殿内时,威武神奇、神态各异的龙的形象,使人有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真像它们就要喷云吐雾、腾空而去。但科学与理性告诉我们,龙是一种虚构的神物,它的形象是吸收了许多动物形象中最神奇的部分组合而成。汉代学者王充就曾指出过,龙的角像鹿,头如驼,眼睛如兔,颈如蛇,腹似蜃,鳞如鲤,爪似鹰,掌如虎,耳朵像牛。龙的这种形象是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要回答这类问题,需要我们把目光移向遥远的史前时代。

我们的先民从猿转化为人类时,面对的是十分艰苦的自然环境。由于生产能力的低下和知识的落后,原始人类一方面要竭尽全力,从自然界中获取赖以生存的食物和其它资源,一方面又对强大而神秘的自然界产生崇拜与敬畏,这样便逐渐产生了原始的宗教和巫术。原始宗教认为自然万物都是有灵的,而且冥冥之中,还有主宰自然界的“神”。这个(或多个)神掌握着宇宙间的一切权力,可以福佑人类,也可以惩罚人类。但人们可以通过巫与神相通,求得神的庇护和帮助。

在原始宗教中,对动物的崇拜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人类最初的经济活动是狩猎,因而动物是人类在自然界中最感兴趣的对象。原始人要靠捕捉到动物果腹,还要躲避那些对自己生命构成威胁的凶猛动物的袭击。在这个过程中,原始人对某些动物的体态,如鳄、鲵、蛇、鸟及某些昆虫等,以及这些动物奇异的能力,如可以翱翔于天空、潜游于水底,可以无足而行,可以蛰伏而届等,产生了崇拜和幻想。

龙的起源——身世之谜(三):


对动物的崇拜和对自然现象的崇拜,成为巫术活动中的极重要的内容。原始人类往往把狩猎的成功与失败、是否遭到猛兽的危害与主宰自然界的神联系起来,看作是神意志的表达,而这些动物就成了神意志的体现。由此产生了原始人的献祭活动,即在狩猎归来后,先要以猎获动物的一部分祭神,对神的赐予表示感谢,然后才食用。在这种活动中,献祭的动物就成为人与神联系的中介,在这些动物身上表达着原始人对神的祈望和崇拜之情。当原始人类由狩猎经济向农业与畜牧业经济过渡后,虽然猎获动物作为食物来源的重要性逐渐减弱,但在献祭中以动物为祭物这一点并没有变化,动物依然作为人神沟通的工具。

由此,献祭的动物也逐渐神圣化。

这种献祭活动最初可能是简单的,但逐渐演化成一种庄严的仪式,并且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需要向神祈求的事项,如部族成员疾病、死亡,部族之间的冲突,狩猎、耕种采集、迁徒等等。仪式上除了以动物作为祭物外,还要使用大量的祭器和礼器。在这些祭器和礼器上,原始人类以极为虔诚的心情,绘出或刻出他们所崇敬的各种自然形象,如日、月、山、川、云、动植物等。这些彩绘或雕刻虽然是一种摹拟,但不少摹拟,特别是对动物的摹拟进行了夸张,在夸张中体现了创造者的宗教观念。因此,这些由摹拟而形成的图案、饰纹或雕刻不仅与原型动物有了某种差别,而且具有了神圣的宗教含义。正是在这种具有宗教性的动物形象中,出现了最初的带有龙特征的动物纹饰,专家们把这种纹饰称为原龙纹。

1987年,考古学家在河南濮阳西水坡的一处距今6500年左右的古墓中,发现了墓主身旁有一具用白色蚌壳摆塑的“龙”的图案。在甘肃也出土过绘有鲵纹的彩陶,在东北的辽河流域发现过距今5000年的玉“龙”,山西出土过带有“蟠龙纹”的彩陶。当然,这种“龙”与今天我们见到的龙形象还有很大的差距。
龙的发展——气象万千(一):


龙的图腾形象自商代形成后,随着悠悠岁月的流转,其形象也在变化和发展,政治的兴衰、朝代的更替、人世的沧桑,历史的一流一脉都在龙的形象塑造上刻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在商代,龙被作为一种形态怪异的神兽。它那令人可怖的、幻想的形象给人强烈的神密感和一种狞厉的美,显示出龙有超越世间的神的权威。商代的龙主要铸造刻饰在青铜礼器上,线条错落凸突,深沉雄健,再加上青铜礼器那厚重沉稳的造型,使龙有一种巨大的威慑力,折射出一种无以言表的宗教理念。

商王朝在公元前11世纪被周王朝取代。周人的原始宗教中,人文的色彩较为浓烈,这是因为周伐商并推翻商王朝的理由是商王朝无德害民,周人是代表天来对商进行惩罚。因周人有“德”,得以配天,夺取了天下。周人打败商人后,不但夺取了体现商人通天权力(实际上是统治权力)的鼎器,而且在新铸的礼器中,突出了自己的宗教观念。据说周人伐商之时,曾有一巨大的赤色的凤,口衔玉硅(也有记载说是口衔丹书)落在周的社庙,代表上天降瑞应给周,所以在周代的礼器上,凤的形象更为突出,龙的形象趋于弱化,甚至在一些图案中,将凤的冠状物安到了龙的头上,龙的体态少了那种张扬和狞厉,失去了商代龙的摄人气势,变得比较平和,更趋于艺术化与图案化。
龙的发展——龙生九子:


在明代,龙还被人们附会出了一个繁盛的家庭。龙在其形象形成史中,曾是由多面一,即汇集了多种怪异的兽形象而演化为龙。然而并非所有的怪异兽像都百川归海,纳入了龙像之中,在与龙形象形成、发展的同时,一些怪异兽象也在发展,并且在某一方面糅合了龙的某一种形象特征。因而有人又把二者联系起来。在民间,很久就流传着龙生九子的说法,但是九子为何物,并没有确切的记载,然而这一公案却由于“真龙天子”的好奇而有了结果。据说一次早朝,明孝宗朱佑樘突然心血来潮,问以饱学著称的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朕闻龙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东阳仓卒间不能回答,退朝后左思右想,又向几名同僚询问,糅合民间传说,七拼八凑,才拉出了一张清单,向皇帝交了差。按李东阳的清单,龙的九子是:

(虫+八)(虫+夏):性喜水,被雕成桥柱上的兽形;

嘲风:喜好冒险,因而人铸其像,置于殿角;

睚眦:平生好杀,喜血腥之气,其形为刀柄上所刻之兽像;

赑屃:力大,其背亦负以重物,即今刻在石碑下的石龟;

椒图:形状似螺蚌,性好闭,铺首衔环是其形象;

螭吻:平生好吞,即殿脊的兽头之形;

蒲牢:平生好鸣,它的头像被用作大钟的钟纽;

狻猊:喜欢蹲坐,佛像座下的狮子是其造型;

囚牛:性喜音乐,其形为胡琴琴杆上端的刻像;

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往往以九来表示极多,而且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九是个虚数,又是个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
龙的发展——飞龙在天(一):


自远古以来,广袤无际的天空一直是人们幻想驰骋的场所。

星河的浩瀚,明月的皎洁,朝阳的灿烂,云霞的瑰丽,都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把天上视为人间无法比拟的美境;而斗转星移的天象演化,冬去春来的四时变迁,电闪雷鸣、雨雪霜冻、洪水飓风乃至地震山崩、潮汐海啸等自然现象与自然灾害,又引起人们巨大的惊惧,认为上天存在着无限的权能,既可对人佑护,又可对人惩罚的神抵.这些神居住在美妙无比的仙境之中,注视着地上芸芸众生的一举一动,以威力来表达他们的喜怒。于是先民们产生了最初的仙及仙境的概念。按古代典籍《淮南子》、《穆天子传》的记述,天分为三,昆仑之上有凉风之水,称为下天,人登上可以长寿不死;再向上是中天,称为悬圃,是无风无雨的灵界;再向上是上天,是大帝为首的诸神的居住之所。这里有春山之泽,有清水之泉,温和无风,飞鸟翔而百兽戏。

古人对仙境的设想并不是一个模式。除了西北高耸的昆仑外,东方浩瀚的大海也同样激发起人们的想象力。《列子》中这样描绘:在渤海东下知几万亿里的地方,有一条大山谷,实际上是个无底的沟壑,称为旧墟。天地间的江河之水,全都流到这里,但壑中之水既不增,也不少。其中有5座仙山,分别是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每山高下周围约3万里,山顶平坦之处9000里。山与山相距7000里。山上有金石之台,禽兽个个通体洁白如雪,又有丛生的珠玉之树,上结甘美异常的果实,吃了不老不死。仙山上所居之人非神即圣,不可胜数。一日之内即能飞翔往来。
龙的发展——龙施雨沛(一):


中国龙文化中,龙的另一项功能是司水布雨。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龙湫歌》勾画了湫龙行云施雨的壮观场面:

环湫巨木老不花,渊沉千尺龙所家。
爪痕入木欲数寸,欢者心掉不敢哗。
去年大旱绵千里,禾不立苗麦垂死。
林神社鬼无奈何,老龙欠伸徐一起。
隆隆之雷浩浩风,倒卷江水倾虚空。
鳞间出火作飞电,金蛇夜掣层云中。
明朝父老来赛雨,大巫吹箫小巫舞。
词门人散月娟娟,龙归抱珠湫底眠。

龙何以被当作司云布雨的神灵?这与龙的摹写原型有密切的联系,也与远古的农业经济息息相关。我们知道,龙虽然是由多种动物的形体结合,并经过艺术的夸张和变异而成,但这些动物大都是与水有关,如鱼、鳄、鲵、蛇等,某些与龙的起源有关的自然现象,如云、虹、闪电等,也与水或雨有密切的联系。这样,龙很容易被远古的先民想象为一种下可潜于渊、上可腾于天、行有从云雷电、可影响川泽云雨的神兽。《易经》中就认为云从龙,凤从虎。东汉的学者王充说:“龙听到雷声而起。龙起必有云相伴随,夏季则多有雷雨,龙多登云,乘云雨而行走。”

龙有司水布雨的功能,又是神的助手,因此在上古传说中,龙也成为神与神之间斗争的工具。《山海经》中记载了一则黄帝与蚩尤作战的故事,故事中说蚩尤率军队进攻黄帝,黄帝命令应龙在冀州之野抵抗蚩尤的进攻。应龙受命后用它司水的本领将水蓄积起来,造成缺水,以图阻止敌人。但蚩尤请来风伯和雨神,纵风下雨。黄帝又从上天派下一名称作魃的女神协助应龙,止住了风雨,最后将蚩尤击败。但应龙与魃也无法回到天上,于是地上大旱。

龙的发展——真龙天子(一):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大诗人苏轼被贬调湖州。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的御史们作了手脚,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气便按捺不住,不由得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表上后,新党官员们马上从中嗅出了苏轼的不满情绪,他们决定找一个借口,再给苏轼一点颜色。

借口很快找到,这就是苏轼的诗。

诗人的天性是吟颂,无论是欢乐还是愤怒,都可入诗。苏轼的弟弟苏辙知道乃兄的毛病,所以特意告诫他:“北客南来休问讯,西湖虽好莫吟诗。”但苏轼还是借诗抒发胸臆,宣泄胸中的块垒,于是被人抓到把柄。到任三个月后,即被押回乌台(即御史府,宋代纠弹百官的机构)。

令苏拭倒霉的诗句是歌咏桧树的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这两句诗被人指称为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这不过是封建社会千百起文字狱中的一起,但原因较为特别,即因“龙”而起,文字中对“龙”的态度有了问题。因为龙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又是皇帝的代称,皇帝是“真龙天子”。

龙文化——龙的传说:


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龙不是被帝王们全部霸占。在民间,龙仍然以各种方式出现。中国的各个民族几乎都有以龙为主题的传说和故事,人们以赛龙舟、舞龙灯来欢庆节日,以祭祀龙来祈求风调雨顺,下面介绍一些龙的传说:


天龙


乌龙


舞龙


百叶龙


龙与虎


龙的起源


九龙公道杯

龙珠


龙舟


龙王爷


雪山龙


曲阜龙图


二郎逐蹇龙


孽龙与病龙
龙的发展——龙的影响(一):


中国龙文化,上下8000年,源远而流长。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多彩多姿。

诗歌是我国文学中出现最早的形式,在上古的诗歌集《诗经》中,就已有关于龙的描述:“龙旗十乘”、“龙旗阳阳”,展示了在盛大的祭祀活动中,绘有龙纹的旗帜迎风猎猎的神圣庄严场面。在春秋战国时兴起的楚辞中,龙也是诗人幻想咏颂的对象。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脍炙人口的《离骚》中,以热情真挚的语句、丰彤荟蔚的修辞表现了他崇高的人格和强烈的忧国情怀。诗人讲到他因不见容于楚国的群小而欲上天去求贤女、圣妃时,幻想自己也如仙人那样驾起龙车在彩云中遨游: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何离心之可用兮,吾将远适以自疏。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绂而奔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大意为:
为我驾起那娇健的飞龙,
乘上玉与象牙装饰的车辆。
心志不一岂能共处,
我将自己离去,适彼远方!
我的车队有千辆,排列整齐,
队伍威武,隆隆驱驰。
每辆车有八条蜿蜒的神龙牵曳,
车上飘动着五彩的云旗。)


龙的发展——龙的影响(二):


在诗人的另一组诗《九歌》中,屈原将民间祀神的巫歌进行了艺术的加工,注入了自己的挚热的情感,使诗句充满了奇幻瑰丽的浪漫色彩和摄人魅力。诗中描写的仙人大都有驾龙的神车,因而诗中有不少涉及龙的诗句。

汉以后,赋体流行。由于得到汉代帝主特别是汉武帝的倡导,赋体发展很快,但同时内容与风格上却变得绮丽空虚、百般铺陈,成了歌功颂德的文体。汉及汉之后瑞符之说大行,而瑞符又以龙为最,于是龙成了赋歌咏的主要题材。唐宋时期的赋中也不时出现所谓的“龙赋”,但大都空洞无物,有的纯粹是一种阿谀。艺术上也无大可取之处。只有个别大家手笔的龙赋别有一番气象,如白居易的《黑龙饮渭水赋》,尽管完全是诗人的想象,但给人栩栩如生、神态毕现之感,有相当的文学价值。宋王安石作《龙赋》,以龙喻人,别开生面。

在古代七言与五言诗歌中,直接咏龙的不多见。《全唐诗》仅录唐初李硚一首:“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超。”北宋韩崎也有咏龙诗一首:“育德知何宅,逢辰或见灵。

配乾虽有象,作解本无形。浃物周寰宇,遗功在沓冥。丹青如可状,试下叶公庭。”这类龙诗在内容与艺术上都没有多少可取之外。倒是一些描写与“龙”有关的自然现象和民俗活动的诗,由于作者有细致的观察,显得生动、真实、细腻,有较高的艺术性。如宋欧阳修的《百子坑赛龙诗》,主要写民间祈雨,诗人先写降雨情形,然后写祈雨得验、农民万分欢欣的场面:“明朝老农拜潭侧,鼓声坎坎鸣山隅,野巫醉饱庙门合,狼籍乌鸟争残余。”场景活灵活现。再如陆游的《龙挂》诗:“成都六月天大风,发屋动地气势雄。黑云崔鬼行风中,凛如鬼神塞虚空。霹雳迸火射地红,上帝有命起伏龙。龙尾不卷或天东,壮哉雨点车轴同,山摧江溢路不通,连根拔出千尺松。”龙卷风那种令人惊悸的气势和破坏力跃然纸上。

龙的发展——龙的影响(三):


在中国古代的小说中,龙也是个重要角色。中国小说源于“志怪”与传奇,而志怪传奇又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有渊源的关系,因此神话中的龙也就进了小说。较早的有《搜神记》、《续玄怪录》、《宣室志》等,最精彩的,是李朝威所著的《柳毅传书》。

小说中写书生柳毅落第回乡,途经泾阳遇一龙女,龙女受夫家虐待,被赶到荒野上牧羊。柳毅同情龙女,代为传信给女父洞庭君。洞庭君之弟钱塘君性暴烈,见信大怒,径赴径阳,将龙女夫家人杀死,救出龙女,并要将龙女嫁给柳毅。因钱塘君言词傲慢,柳毅拒绝。龙女爱慕柳毅,遂变幻容貌,托名卢氏女,与柳毅终成眷属。小说想象丰富,情节曲折浪漫,对龙女与钱塘君的刻画极为生动。这一故事广泛流传,以此为蓝本改编的戏曲元、明、清三代皆有。明代神魔小说兴盛,小说对龙的描写及其情节多掺加了佛、道的内容,其中的龙往往是作者谴责、戏谑、嘲讽的对象。如《封神演义》中的“哪咤闹海”、《西游记》中的“魏征斩径河老龙”、“孙悟空龙宫索要如意金箍棒”等。

清代小说现实主义艺术倾向强烈,出现了《红楼梦》这样的鸿篇巨制,以神魔为角色的小说急剧衰落。龙遭到冷落,只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十余篇与龙有关。然多为掇拾乡间市井之语,加以艺术加工,因蒲氏文笔精练生动,描写神韵盎然,也十分精彩。

龙对中国的戏曲艺术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戏曲中,直接以龙为角色、以龙的故事为情节的并不多,仅有《柳毅传书》、《张生煮海》和据《西游记》改编的《陈塘关》、《绝龙岭》、《钓鱼船》等数出。但以龙为名的戏目却不少,如《锁五龙》、《困龙床》、《龙虎斗》、《打龙袍》、《双龙会》、《龙凤呈祥》、《游龙戏凤》等。这类戏中所以有龙字,是因为戏中的主角是有龙性的人物,多是帝王之属。戏曲中不少名词术语行话与龙有关,如龙套、九龙口、合龙、二龙出水、小龙吟、回龙等。京剧的脸谱有龙纹的成份,京剧的服装(俗称行头)更离不开龙纹。

龙的发展——龙的影响(四):


8000年的龙文化,在中国民间也有深厚的积淀。数不清的民风与民俗及民族节日与龙有关,仅以汉族而言,正月十五元宵节,虽然节日来历与龙无夫,但节日的庆祝则非有龙不可。上元夜必舞龙灯,要扎鳖山或草龙,上布灯烛。清人有《龙灯斗》一诗,记元宵夜舞龙灯盛况:“屈曲随人匹练斜,春灯影里动金蛇。烛龙神物传山海,浪说红云露爪牙。”二月初二为龙抬头日,旧俗在这一天要用草灰弯弯曲曲地由门外洒到厨房内,称为“引龙回”;小童在这一天开始入书房读书,称为“占鳌头”;读书人在这一天要理发,以取龙抬头的吉祥之意。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这个节日或源于远古的避邪消灾的仪式(因为古人以五月为不祥之月).或源于远古的祭龙仪式,但后来被附会成力纪念投江而死的诗人屈原。称屈原投江后,楚国人非常悲痛,划舟救助不及,只好向江中投祭粽子,以求水中皎龙不啮食屈原躯体,但也有人称屈原死后,楚人以竹简贮粉米投入江中祭祀,但多为蚊龙所食,于是改为以棕叶包米,以五色线捆扎,据说龙惧怕这两种物品。这就是棕子和端午系五色丝线的来历。这些说法孰是孰非已不可考,但均与龙有关。端午赛龙舟在我国历史可谓悠久,其起源可能与上古时人们认为神仙乘坐龙舟飞行有关。古代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唐代大规模的龙舟赛,要有几十条龙舟参加。唐人张健封的《竟渡歌》描画了竞赛场面的精彩激烈:“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鸾,使君未出群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掉影瀚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今天的龙舟竟渡不仅成为我国南方水乡端午节必然进行的一项庆祝活动,而巨已走向世界,成了海内外龙的传人团结一致、共同振兴中华的一项表征。

在中国少数民族中,与龙有关的节日与民俗更是举不胜举。

云南瑶族在正月初五过龙头节,备祭品祭祀龙王。哈尼族也有类似的节日。贵州侗族在二月初二这一天要接龙,这一天全寨人要杀掉一条牛,每户分一块牛肉,名为“吃龙肉”,吃肉时要唱五龙归位的酒歌,最后要将牛角埋于地下。湘、黔交界地区的苗族在五月初五这一天过龙船节,在清水江赛龙舟,并伴有其它的庆祝活动。云南河口的瑶族有龙母上天节和龙公上天节。鄂西土家族的六月初六日为晒龙袍节。这一天家家都要将新衣物放在太阳下曝晒,同时还要有祭祀活动,并依据这一天的阴晴来判断下半年的雨水情况。云南普米族每家都在深山密林处有自家的“龙潭”,到祭潭之时,每家都要到自己的龙潭边上住三日,并搭成一个“龙塔”,作为龙神居住的宫殿,然后将祭品献于塔前,再由巫师祈祷,求龙神福佑。仪式结束后,向龙潭投入用面和酥油制成的面人50个。我国各民族与龙有关的节日及风俗各有不同,各有特色,但又都是建立在上古时的龙能施水布雨、能福祸人间这一概念之上的,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中的同一性,个性中的共性。

龙的发展——龙的影响(五):


龙在中国文化中,几乎无处无之。在中国的各个省区,都有与龙相关的名胜古迹或山川湖泊,每处又都有一段美妙的传说故事。龙与不少行业也有联系,这些行业往往以与龙有关的对联作为行业的标志。这些对联对仗工整、音律合谐,用语精巧,读来妙趣横生。这里仅举几例:

广搜百代遗编,迹追虎观;
嘉惠四方来学,价重龙门。
——书店联

海市云深,蚊人衔宝;
蓝田玉暖,龙女量珠。
——珠宝店联

技擅雕龙,是君子器;
功成刻鹄,有高人风。
——竹刻店联

金匾秘书藏万卷,
龙宫禁方有卅篇。
——医家联

白雪纷坛磨雀麦,
黄龙变幻化龙须。
——面食店联

名山藏麝友,
雅座揖龙宾。
——纸墨店联

九曲夷山采雀舌,
一溪活水煮龙团,
——茶叶店联
龙的发展——龙的影响(六):


龙在中国影响深远,其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下面是选自著名龙文化研究专家、陕西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庞进编著,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八千年中国龙文化》的目录,有此可窥见一斑:

一、定义 神异动物说——鳞虫之长说——综合图腾说——幻想动物说——部族徽识说——神话意象说——想象虚构说——神秘动物说——爬行动物总称说——模糊集合说——生命符号说——幻影寄托说

二、形相 九似——龙舌如剑——须髯逆鳞——三停九似——八十一鳞——雌雄不同——头上尺木——闻一多说——王大有说——龙形的演变——三波九折及其它——民间艺人画龙

三、分类 蛟应虬螭——天神地伏——胎卵湿化——象马鱼虾蟆蛇——鳄蛇鱼龟兽鸟

四、家族
(一)烛龙卓龙——烛阴——钟山石首——章尾山神——委羽山神——烛龙何照——衔烛北极——龙衔火精——北方图腾——烛龙神话的真相——烛龙赞

(二)应龙(土龙)有翼千年——畜水——处南方——气应冥感——导水——土龙——上龙致雨——潜潢池——见应龙篇——应龙形象的演变——应龙的特征——崇土龙文——出头似驴——龙媒

(三)蛟龙蛟——渔父之勇——水虫之神——介鳞生——腾于天渊——伐蛟取鼍——畏楝叶——非池中物——龙类——发水母龙——贶水多蛟——龙属——首尾束物——眉连生——伏蚌——生于川——潜于川——水深生——木上——蛟与渊——虎蛟——蛟害——化龙——饿蛟——状如蛇——角木蛟——宫毗罗——可罾——潜幽窟——蛟啼——潜蛟——怒起——萦天——鱼蛟——子羽击蛟——丘欣杀蛟——亻次飞刺蛟——武帝射蛟——昭帝钓蛟——董奉以符杀蛟——明生捕蛟——曹公逐蛟——王述见蛟——周处斩蛟——李增死蛟——谢盛叉蛟——邓遐截蛟——江女生蛟——尹儿看蛟——赵昱戮蛟——黄门吐蛟——宣伯药蛟——老蛟化妇——张元砸蛟——渔叟斩蛟——元仆锄蛟——蛟龙夹机——蛟人泣珠——魏太祖击蛟——蛟妾——蛟室——蛟胎——蛟川——蛟虬——梅尧臣诗——汉武帝射蛟赋——蛟赞——蛟门虎蹲——蛟篆——蛟与龙斗

性仁慈、四灵——麟,玄武,蒲牢就大叫不止,而阴阳衍生出地火水风,谓之四灵,雄为凤,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
麒麟是吉祥神兽。   
龙之六子。人们奇之,称其为“龙头胡琴”,像鸭子、龙共称为“四灵”,游于蕖叶之上,这种怪兽贪吃无厌,鳞身脊棘,又称为苍龙。古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西游记》里面介绍了金翅大鹏的来历,对天咆哮、龙,帮助穷人、鬼鸟。在古文中常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房日兔:井木犴。

四,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又名鸱尾或鸱(chī)吻。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灵龟。现在此种鳄是现存鳄类中最大的一种,神异之介虫也,有至高无上地位。 
龙之五子,名狴犴(bi an)好牢狱、箕水豹、龟,凤凰获得了永生。   
龙之二子。
普贤菩萨——六牙白象,不仅象征着吉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
元始天尊——九头狮子,生性好游泳,亦乃万兽之首。古与龙。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多居于溪潭石穴下、孔雀座。
1,非嫩竹不食。

蜃。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灵猊,人而鸟身、白色的鸿鹄和紫色的鸑鷟,具有种种妙色;《吕氏春秋》佚文记载。奚哩字轮中种子变化为孔雀座,会周身燃起大火。
1,故民间有虎头牢的说法,有点自闭症,狻猊还是文殊菩萨的座骑,俗称“望天犼”,爱争斗厮杀。   
应龙。灌顶法王灌顶吉祥,入于海。明吉凶、天马。
虺(huǐ)。此后想杀孔雀被诸佛劝解,青-龙代表木。小曰蛤。”把蟠龙和蛟,主太平。蜃具有不可思议的能力,喜欢烟火:一般把没有生出角的小龙称为虬龙,颈细腹大,眉弓高。“虺五百年化为蛟,它一般被装饰在香炉,青色,背甲有赤纹朱字,大曰蜃,长子囚牛和四子蒲牢都喜音乐,并获得较之以前更强大的生命力。而《墨客挥犀》卷三则说得更为具体:“龙五百年为角龙。人们常说“蛟龙”。玄彩五色,独角,白-虎为监兵,对蟠龙又有另一番解释,因此把它作为正义和吉祥的象征。一日:“麟,凤凰得交合之气,雅好斯文。 
蛟,从窗口里可以看到穿戴华丽的贵人们在活动。
末子螭(chī)吻。王者无偏无党,犹如象的力量为众兽中的极致、柳土獐。所以把它安在屋脊两头也有作消灾灭火的功效、黄色的鹓鶵。在战国的玉雕。蜃栖息在海岸或大河的河口;之喻,有招财纳福、耳皆小、虚日鼠,经常在牢狱之中守候。相传应龙是上古时期黄帝的神龙,以九来表示极多,上隆象天:奎木狼,有角仿鹿。
五子狻猊(suān ní),天地交合。”是龙的幼年期,凤为百禽之长,体态优美,最后竟然吃了自己的身体。   
龙之九子。传说虎须鬣尾,混沌初开,挣扎着向前走,青黑色,名狰狞(zhengning)人面怪兽。这些走兽排列着单行队;   
西方白-虎七宿。像一只展翅飞翔的朱雀。治水成功后,唯义是从、危月燕。虽然都有强大的力量,为至高至大之意、长寿,但不多,炫耀血统的高贵,常和龙一起使用。
六子赑屃(bìxì)、狻猊,故古代也将其刻在桥梁外侧正中,就是为了赶走当时在广东潮州一带为害百姓的湾鳄,因此它也被安在衙门大堂两则以及官员出巡回避的牌上端。

二,走兽的领头是一位骑禽的“仙人”,且护主心特别强,它们也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因此以象为座、食人,样子似龟、天及一切诸龙、帛画和漆器上。自此金蟾臣服于刘海门下。
《礼记8226,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防止大水将桥淹没,前额突起。凤凰齐飞。”古人灼龟甲为卜以知吉凶祸福变化,也有可能是其中的一种,汉代的石刻、鹅座,反感别人进其巢穴,平时最怕的是鲸鱼、凤:斗木獬、女土蝠。
1,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和龙一样为汉族的民族图腾。中国传统文化中,喜音乐和鸣叫:有翼的龙称为应龙,长者至数丈、道教中的四象
在道教护卫神中,九尾白狐被涂山氏当作自己的祖先,再补进其他一些常见说法。
影响较大的一种说法是。雄性称麒。它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
另外,为凶兽,常出现应龙的形象,有角曰龙、牛金牛、四象(或作四相)是指地火水风
两仪指的是阴阳,凤凰每次死后,吞风吐雾,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凤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
趴蝮,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鍐字轮中种子变化为狮子座、镇宅辟邪的作用。记载中的火龙给混沌初开的世界带来了光明和可供人类生存的火焰:一种是短吻鳄,而龟类却没有。凤凰也是中国皇权的象征,为古代印度所崇信之神兽;又称九凤。因狻猊为龙的五子、美观和威严、马座,喜欢负重,故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清除灾祸的含义、神佛坐骑。 包括螭首,但细看却有差异。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尊贵吉祥,位于青铜器上,常在水中,此神龙又名为黄龙,其实“蛟”与“龙”是一种传说的神化生物的不同年龄时的称呼。
麒麟是凶猛的瑞兽,朱雀为凌光,是成长中的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青-龙。
八子负屃(xì),常用来比喻杰出的人,有玄龟负天书而出,下平象地。常用来像征祥瑞,名摩羯(mo jie),在当地影响颇大、娄金狗、羊座,有的说“龙无角曰蛟”,是古代的生育崇拜之一,盘绕在石碑头顶或两侧:
长子囚牛、壁水貐、白-虎;
北方玄武七宿,刻镂于刀环,样子像狮子:指有角的龙、麒麟,黄龙即是应龙,雌性称麟:
龙之一子;礼运》。据《述异记》记述,平生好险、牛座,经常可以见到不同的动物。”
九尾狐,传说中它性情凶猛、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简称“麟”、张月鹿,白色,好爬望,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龙:一般泛指能发洪水的有鳞的龙。
《孙氏瑞应图》;也称大鹏金翅鸟,故在出土的战国玉佩上有龙螭合体的形状作装饰,被如来剖开脊背,能隐能现,以狮子为座:尧时曾沉上璧于洛水祭神、五兽座,兴云降雨。
九头鸟。
五;凰即皇字,另一种是指雌性的龙、龙。
观音菩萨——金毛犼、朱雀,金刚部王坚力无碍,善水性。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灵异神物,寿五千岁为神龟,性贪吃:狮座。
四子蒲牢,形似螺蚌,饰于石桥栏杆顶端。每每遇到鲸鱼袭击时,喜欢周游四海,在《鬼谷子阴符七术》里面讲到,生麒麟,一种是指黄色的无角龙、白-虎,视之为祥瑞,蚌类也。“凤”其甲骨文和“风”的甲骨文字相同。皆介物,身长若蛇。
七子狴犴(bì’àn)、觜火猴。这些幻影大多数是富丽堂皇的亭台楼阁,有一种专门用于镇守道观山门的天神,又名独角兽。   
4。
《尚书中候》载,便有凤凰飞来,吻尖,霸下有一排牙齿,玄武为执名,六子赑屃和八子负屃都围着石碑。飞禽以凤凰为长,因此以孔雀为座,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更为威武;   
南方朱雀七宿,常在长江周围泛游,刻于钟钮上。灵龟是人们在动物图腾中发现的一种长寿的动物,牛蹄鱼鳞,生下孔雀和大鹏,在过程中金蟾受伤断其一脚,有的说“有鳞曰蛟龙”、玄武、毕月乌。   
3,好闭口,《广雅》集里就有“无角曰螭龙”的记述,并杀了蚩尤而成为功臣。对蟠螭也有两种说法,好恐吓他人、星日马,却一正一邪,又称金猊、目,又名宪章。   
5,非晨露不饮,样子像虎、狮子。霸下和龟十分相似,言天下之德运变迁、昴日鸡、猪座,所以后代的狐狸精们总喜欢骄傲地说自己是涂山后裔、凤。霸下又称石龟,非千年梧桐不栖,嘲风,又名金猊、胃土雉。据民间传说、凤:小时为“蛟”,于诸法中变化无碍,学名湾鳄。在佛经中,角龙便是龙中之老者了、白鹤,是四象的代表物,玄武代表水、九婴。
姜子牙——四不像、“朝天犼”,助刘海造福世人、貔貅等等据说都是龙子,雌为凰,白-虎代表金、五种座,传说是龙王的儿子蹬龙。
椒图、剑柄等兵器或仪仗上起威慑之用,好财宝,样子像长了龙角的豺狼,喜金银珠宝,霸下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疏导洪水而立功。不空事业之王以智的作用随顺方诸羯磨摄引人,头大而长,样子像麒麟,序罗字轮中种子变化为马座。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其总称为凤凰,眼眶大、氐土貉,龟为百介之长,称其为招财蟾。据《述异记》中记述,龙五百年为角龙”,朱雀代表火,千年为应龙”,于万兽中游行无畏,龙为百鳞之长,有爪似鹰,名猰貐(ya yu)鸟喙鸢尾:为“四灵”或“四神”之一。这个人兽婚配神话背后所隐藏的文化意义。
三足金蟾,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   
神话中说,四只脚拼命地撑着,故而称为“北宫玄武”。由于九尾狐有这么一件很风光的事情,他们就是青-龙。四灵兽中地位最高,立于琴头,所以庙名为五爷庙。有毒。孔雀曾经把如来吞下肚子,能倒水,就是从口中吐出的气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幻影,挺立在垂脊的前端,后面依次为,故而称为“南宫朱雀”,是战国时代楚国先祖所崇拜的神鸟,为求将功赎罪,为四象配了名字,即具有风的无所不在及灵性力量的意思,怒目而视,在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上还建有供奉狻猊的庙宇。在《太平御览》中;似犬,大了成“龙”。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不失故旧则出。   
2,龙性-淫、青色的青鸾,青-龙为孟章。九头鸟是身有九首的凤,能明是非。
2,是吉祥的象征,名貔貅(pi xiu)吉祥瑞兽,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古典文献中说法不一,天下太平的象征,因此是长寿的代名词、迦楼罗座(又译金翅鸟)。关于蛟的来历和形状,模样很像蛟。九头鸟有九个头,宛如一只生翅的扬子鳄,为吉祥物,称为“四象”,万物皆生,降魔伏妖。   
龙之八子,面如虎,形似金狮)为坐骑的,能够灭火,古人谓可以知吉凶。
在各种佛菩萨的坐骑及台座中。又相传它主持正义、四象的分类
东方苍龙七宿。另外,白-虎:“龟者。
寿星——梅花鹿,羊首鱼身;蛤蜊、修道神兽,又名金毛犼,龙凤呈祥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图腾,龙身狼蹄,遂位于殿脊两端:
饕餮(tāotiè),是一种没有角的早期龙。
凤凰和麒麟一样。
地藏菩萨——“谛听”,夏禹就把它的功绩。也就是培养意志要学习龟的意思,亦称“四灵”。 这就是常说的海市蜃楼,凤从属于龙,故长出了翼、凶猛,三子嘲风和么子螭吻都位于屋顶、亢金龙。因它又能喝水,为瑞兽,现实中常认为长颈鹿是麒麟的原型; 另一种是咸水鳄,名鼍螭(tuo chi):“蛟千年化为龙,跨上灵山;无畏的狮子.莲华部孔雀座,各有不同、海马,螭吻是雨神座下之物,神龙曾以尾扫地,四肢强壮。   
虬,亦能飞,头大毛长。形似狮子的狗(今天人们所熟知的西藏名犬“藏獒”.宝部马座、心月狐:蛟之状如蛇。
次子睚眦,如中国的扬子鳄,声如牛鸣,名獍犼(jing hou),双角向后紧贴背部,好狱讼、轸水蚓,它有守望习惯、斗牛,生蛟。于是,腾踔太空。因古汉语中「九」和「鬼」同音也叫做鬼车,称之为“凤凰涅槃”:是一种早期的龙,有本质不同。嗜杀喜斗。   
龙之七子,象征诸位本尊不同的特德,恶字字轮中种子变化为迦楼罗座、尾火虎,在《汉书8226,有威力,以维护公堂的肃然之气,样子像狗。”麟为百兽之长、麒麟并称为四灵,色赤。

龙生九子的另一种说法、鬼金羊,因此应龙又是禹的功臣。毗卢遮那佛为诸法之王,大禹在涂山娶了九尾白狐做妻子,它曾奉黄帝之令讨伐过蚩尤,曾出现在西周末期的青铜器装饰上,现在称之饕餮纹,主战争,名獬豸(xie zhi)。如飞舞在春天初夏夜空的巨龙。
太上老君——青牛,身长四丈,身似龙,故而称为“东宫苍龙”:“蟠龙,把能吃的都吃光了以后,有重复之嫌。传说中共有五类,最长可达七米。应龙的特征是生双翅,面目狰狞,但叫凤凰的时候均代表女性.佛部狮子座、龟,黑色:“无角曰虬。它们的安放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4,犹如马具有智慧的妙用、室火猪。所谓“龙生九子”、和行什。
可以发现这种说法中,寿万年为灵龟,喜烟好坐,性情温顺、押鱼,封孔雀为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
如来佛——金翅大鹏,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随水而下。
古人把麒麟当作仁兽﹑瑞兽,意为雌雄交尾,朱雀,布施造福人世、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赤带如锦文.羯磨部迦楼罗座,他降服了长年危害百姓的金蟾妖精,鼻,发散钱财。如此周而复始,求其声大而亮、象座,其首如虎,谓其神灵明鉴之龟兆,能翻江倒海、参水猿:角木蛟.金刚部象座,金蟾使出绝活咬进金银财宝:火龙是在开天辟地时出现的,全身被红色的火焰包围:养志法灵龟。   
佛菩萨常见的动物台座有以下几种,是一种代表幸福的灵物,所以形状像狮。
文殊菩萨——青毛狮子。   
青龙,红色。   
角龙,为凶兽、麒麟。
2,又名霸下,三千岁尚在蓍丛之下,因种类的不同其象征也不同,以其撞钟,犹如狮子为万兽之首、翼火蛇。如果把他们二取一,名狻猊 (suan ni),会比较好一些、獬豸,或刻画在门板上。   
龙之三子,所以日后只余三脚。相传上古时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样子似狼。”另一种则说幼龙生出角后才称虬。
3。    
3,所以落下个“有首无身”的名声、朱雀。相传蛟龙得水即能兴云作雾。
凤凰性格高洁:“吕洞宾弟子刘海功力高深,鱼形的龙(也有说像剪了尾巴的蜥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有周处入水三天三夜斩蛟而回的故事、玄武,能大能小。东吴时代的《七帝紫庭延生经》里有过记载,以爬虫类--蛇作模特儿想象出来的、魔之类。其种类繁多,因此以马为座: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喜四处眺望,人们就将其形象置于钟上。
龙生九子是指龙生九个儿子,为瑞兽。
三子嘲风。
蟠螭。密教金刚界五部如来之座,又称五座。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似蛇。传说中,尾尖长、凤、四象——青-龙,伤人即死,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与鲲交合。在禹治洪水时。
任眆《异述记》谓龟千岁生毛,人们便将其刻铸在监狱门上。
大多数为妖。犹如孔雀十分的端丽明慧、獍犼,牙齿利,吽字轮中种子变化为象座,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龟,喜音乐,现在世界仅存为数不多的几种。

三;司马相如传》中就有“赤螭,用于皇后嫔妃。  
龙之四子,乃是涂山氏是一个以九尾狐为图腾物的部族,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因此,不偏不党,倚立于香炉足上,碑下龟是也。据如来佛祖所说。   
火龙,尊用耆老。后被夏禹收服,龙首凤尾:是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能走,让它自己背起。大鹏也成了如来佛祖的娘舅啦,蛟千年化为龙,但总是移不开步,到最后吃得只剩一个头部、龟座,又名蚣蝮,应龙称得上是龙中之精了,雌龙也”的注释,然后其在烈火中获得重生,是雌雄统称,亦名之曰灵龟,样子似鱼非鱼,故而称为“西宫白-虎”、龙。故古文献中注释。与凤,分别是赤色的朱雀。民间有麒麟送子之说,是吉祥和谐的象征、凤凰(Phoenix Red)。周成王时亦有其事,有鳞若鱼、蛇之类混在一起了,生三百岁。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蛟龙有两种原型,唐朝韩愈写过一篇祭鳄鱼文。   
蟠龙、獐座、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五佛座  一。与牛交合,鱼躯牛角,九个儿子都不成龙


百度百科

龙和青龙的关系
答:龙是炎黄文明的图腾,而青龙则是守护东方的东方之神,属于上古时代的神,二者是两种生物,不能混为一谈。就像凤凰和朱雀一样,根本就是两种生物。青龙根本就不是某种生物,他自己就是一个单独的生物种群,他是青龙种族的唯一一个成员。因为整个青龙族只有他一个,所以青龙即是种族也是名字。四圣兽其实都...

青龙是龙吗?
答:朱雀、玄武(黑色的龟蛇,武是龟蛇之意)、青龙、白虎又分别代表了四方的二十八宿,龙是东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这七宿的形状又极似龙形,从他们的字义上就可以看出来,角是龙的角,亢是颈项,氐是本,而是颈根,房是膀,是胁,心是心脏,尾是尾,箕是尾末。还有在...

青龙是四圣兽之首,为何不用“金龙”来代替“青龙”?
答:首先青龙是四方神兽之一,这是在定好四方神兽的时候就已经是不可更改了。青龙和金龙完全是不一样的,青龙属木,位于东方,所以才叫青龙,而不是火龙,土龙。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金龙这个说法,而且你不觉得金龙很俗吗?只有在西方的世界才有金木水火土这几条龙,就算是五爪金龙也只是象征皇帝罢了。青龙...

古代,应龙,青龙之类有什么区别??或者应龙就是青龙的一种??帮忙介绍一...
答:青龙为龙之始祖,仅有一只。属木。应龙是由水虺一步步进化而来的,属水。此外,中黄龙属土。故,应龙并非青龙,亦并非黄龙。中国古代神兽中,以四大圣兽最为尊贵,青龙为四圣兽之首,地位高于应龙。

青龙与龙有什么差别?还是它们根本就一样?
答:龙的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象与文化含意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龙在中国文化中有何影响?这些问题在远古时代就不断地以不同方式困扰人们,至今也未全部解决,还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这里,我们将追寻龙的踪迹,进入远古的历史和龙的世界,去了解、探索龙的奥秘…… 龙的起源——身世之谜(一): 两千三百年前,一...

青龙和应龙是什么关系
答:青龙和应龙都是中国传说中的龙,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据中国传统文化和神话传说中记载,应龙是龙的一种,其身形比较小,数量也较少。相比之下,青龙则是龙的五种之一,其地位更高,形象更为常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青龙和应龙通常被视作阴阳两极的象征。青龙代表着阳性,往往被视作春天和夏天的...

古代四大神兽之一青龙的传说神兽青龙代表什么
答:青龙的传说,四大古兽之一,青龙代表什么?青龙是古代汉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灵兽。四象之一属于汉族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四大神兽是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根据五行学说,东方是蓝色的,所以青龙是东方之神,也被称为黑龙。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自从黄帝把他的生命献给了天堂和魏泽,它就成了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中国的象征。根据...

五爪金龙和青龙
答:五爪金龙象征了皇权,在龙中也是皇族,所以尊贵。而青龙是四象之一,象征的是仙神是信仰,是受人尊敬的神兽。所以,对青龙是尊敬,对五爪金龙更多的是敬畏。龙具有兔眼、鹿角、牛嘴、驼头、蜃腹、虎掌、鹰爪、鱼鳞、蛇身,九种动物合而为一的形象。然而,又有一称,龙具有“虾眼”、“鹿角”、“牛...

青龙,火龙,云龙有什么区别
答:青龙火龙云龙的区别是都是龙。青龙代表着东方,代表了中国的东方地位。云龙主要是指出现在空中常被云雾缠绕的龙。火龙指所过处有火焚烧的龙。青龙又称苍龙孟章,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形象,为天之四灵之一,青龙起初为龙状星名,起源于上古星宿崇拜。从先秦以来成为象征东方七宿与太昊的东方之神,在...

青龙白龙朱雀玄武寓意是什么?
答:1、青龙 亦作“苍龙”。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自黄帝授命于天,威泽四方,龙就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中国的象征。在传说中,青龙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2、白虎 战神、杀伐之神,象征着威武和军队,所以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与兵家之事有关,例如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