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卫星精确变轨?必须在近拱点和远拱点加速吗?请不要抄网上的谢谢^ω^ 理工物理:卫星从较高圆轨道变轨到较低圆轨道需要两次减速?..

作者&投稿:文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卫星的变轨分为很多种情况,包括轨道高度的改变,轨道倾角的改变,轨道相位的改变,轨道位置的改变等等。
但是单纯从物理的角度来说,变轨的过程就是两种:速度大小的改变和速度方向的改变。经过轨道计算就可以知道,获得同样的速度变量,在速度最大的时候(近拱点)变轨消耗的燃料最小;而获得同样的角度变量,在速度最小的时候(远拱点)变轨消耗的燃料最小。
所以,为什么在近拱点或远拱点进行变轨,是因为这是燃料消耗最小的方案,而不是唯一的方案。
以最常见的地球静止轨道发射来举例:
标准发射流程分为停泊轨道——远地点抬升——转移轨道——削倾角——近地点抬升——静止轨道这几个步骤。
200km圆形近地停泊轨道速度为7786米/秒。
近地点速度增量2456米/秒,达到10242米/秒,进入同步转移轨道。
远地点速度1597米/秒。速度增量1478米/秒,速度变为3074米/秒。进入静止轨道。
一般来说削倾角和近地点抬升同时进行。但如果发射场距离赤道较远,一般会在第二步骤以稍大的近地点速度把远地点打高一点,比如达到4.5万公里,这种轨道叫超同步转移轨道。这时在远地点的速度会变得很慢,这样就可以用比较少的燃料改变卫星轨道的倾角(飞行方向),从而在总体上节省燃料。
但是这些年随着电推技术的发展,开始出现全电星,它的发动机推力很小,但是不缺燃料,所以整个飞行过程中发动机都在工作,也就是每时每刻都在变轨。那么这种飞行方式同样从200km圆形近地停泊轨道飞到地球静止轨道,光轨道抬升需要的速度增量就达到了4712米/秒,而前面所说的在近拱点和远拱点两次加速只需要3933米/秒。

不一定。因为卫星两三个小时就绕地球一圈,致使卫星在近地点和远地点的时间掌控性价比是不大的,所以变轨基本是根据需要随时随地的产生变轨。比如飞船对接,就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改变喷气角度,达到方向和速度的改变,直至完成对接。

北京理工大学走出过哪些知名校友?~

北京理工大学走出过诸多院士、数十位的将军以及数不胜数的青年企业家,实在是太多了,接触不到的,和大家能够搜索到的信息差不多,我想谈谈我可以接触到的我们电子与信息学院的两院院士王小谟老先生。

众所周知,王小谟院士是预警机之父,他尤为擅长雷达,从事雷达研究工作50余年,可谓是贡献一生在雷达研究上,老先生于今年3月16日参观校史馆,1956级的校友一同返校参观,校史馆里阵阵朗朗笑声传出。

于前辈们是回忆,于我们这些后生是鞭策,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更应实现更高的成就,源源不断为国贡献力量,你一点,我一点,国岂能不强?
再有便是我院现任院长安建平教授,说起安教授,我想说说他的教育理念。


他曾劝自己的女儿学习电信,其女不同意,有其他想法,安教授也便不再提,仅仅作为一个建议说出来,尊重孩子的兴趣,后来其女儿后悔了,又想学习电信,安教授笑道怎么又想学了?其女并未正面回答,只是转变想学了。安教授又支持她学习。
对于孩子是否要出国深造更是如此,取决于她自己的想法,很是开明,同时给出合理建议以及充分的支持,很是称赞。
安教授和我们聊天过程中常常开玩笑打趣,温声细语,很是动听,和蔼,慈祥种种形容安教授再合适不过了。整个过程充满舒适感,毫无年长者的隔阂感!

高轨道第一次减速,(由于地球引力大于其所需向心力,故向心,再由由开普勒定律)由圆形高轨道变为与高轨道内切的以大约地球重心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
椭圆轨道近地点第二次减速,由于在椭圆轨道上,近地点所需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引力,故做离心运动,在近地点减速后,使其所需向心加速度等于地球引力,就可以以小轨道做圆运动了。

卫星为什么在近地点变轨
答:刚发射上天的卫星轨道通常是椭圆轨道,所以要进行变轨操作。根据最终卫星的轨道高度,选择在近地点或者远地点或者其他高度变轨。比如地球同步卫星就选择在远地点进行变轨操作。

卫星变轨为什么要在近地点
答:此时卫星的部分重力势能转变成动能,所以在近地点动能最大速度最快,可以消耗很少的燃料来改变轨道;相反,如果在远地点在动能最小速度最低,卫星要变轨则助推器工作时间较长消耗燃料更多

卫星为何在近地点变轨?
答:直观地说,近地点变轨,可以升高远地点高度,而近地点高度变化不大;远地点变轨,可以提升近地点轨道高度,而远地点高度变化不大。嫦娥卫星作近地点变轨4次以后,轨道远地点接近38万公里,从而进入月球引力范围,成为月球卫星。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是在远地点变轨,从而将卫星进入巨大的圆形轨道——地球同步静...

为什么变轨都在近地点远地点不在其他地方
答:卫星变轨在近地点远地点,说明轨道是椭圆。卫星在近地点的速度最快,在远地点速度最慢。其它位置都是变速运动。所以卫星需要加速时就在近地点变轨;卫星需要减速时就在远地点变轨,是最节省燃料的。

卫星变轨是在进地点还是远地点?
答:卫星在轨期间自主改变运行轨道的过程称为变轨。卫星轨道是椭圆,节省发射火箭燃料的方法,可以先发射到大椭圆轨道,卫星处于远地点的时候,卫星上面的姿态调整火箭点火,这样卫星的轨道变成需要的高度。变轨可以多次,这就需要精确计算卫星变轨的时间,由地面指令控制。

请问卫星在太空中是怎么变轨的, 是什么力让它改变运动方向的?
答:靠小型火箭的推力。

卫星由椭圆轨道变到圆轨道是在近地点还是远地点加速,为什么?
答:远地点。近地点变轨,可以升高远地点高度,而近地点高度变化不大;远地点变轨,可以提升近地点轨道高度,而远地点高度变化不大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634620.htm

嫦娥五号在地球上的变轨位置,为什么总是近地点?
答:当月球下落并悬停时,整个推力使组合体悬在陆点,上空,以便机载计算机有时间通过激光扫描获得的地形选择登月位置。二、软着陆阶段是必然 为了成功实现绕月飞行,我们必须进行几次轨道修正,成功进入月球轨道后,我们绕了一圈,寻找合适的进入地点进行制动。我们在离月球200公里的地方制动了一天,才进入月...

为什么人造卫星会变轨?
答:郭敦顒回答:关于人造卫星变轨的问题需要先了解这方面的一些常识。地球有引力,一般把物体抛向天空,又会落回地面,这是因为物体抛向天空的速度慢。当物体抛向天空的初速度快时,物体就会克服地球的向心力,离开地面而进入宇宙空间。当这个初速度达到7.9千米/秒时,该物体(人造卫星,飞船)就进入近地圆形...